《西风颂》中诗歌语言的前景化分析

2016-07-12 10:30谢睿堃戴瑞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名作欣赏 2016年36期
关键词:文体学西风前景

⊙ 谢睿堃 戴瑞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西风颂》中诗歌语言的前景化分析

⊙ 谢睿堃 戴瑞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经典诗歌之一。本文以文体学的前景化理论为基础,解析雪莱诗歌《西风颂》的前景化特征。研究发现,读者通过对语音、词汇、语法、语义层面上过分规则化和偏离的剖析,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诗歌的表层结构、深层含义和文体特征,从而深入地领会诗歌的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

《西风颂》 前景化 过分规则化 偏离

《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三大颂”之一。作为雪莱的抒情诗代表作,以其终句“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而著称于世。这首诗是雪莱在弗洛伦萨旅居时于地中海秋日的阿诺河畔所作,表面上看似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实际上是对即将到来的革命风暴的歌颂。

一、前景化理论

前景化最初源于视觉艺术中的绘画,指的是把需要表现的艺术形象放置于画面突出的位置的一种手法。文体学中这一概念首先由布拉格学派语言学家以及文学评论家莫卡罗夫斯基在上世纪30年代提出,后经雅各布森、利奇和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等学者阐发、加工与发展。

在文体学中,前景化指“在文学语篇自身的范围内,为了某种具体的效果,语言特征本身可以在语篇其余部分(从属的)背景的衬托下得到突出或‘强调’”①。其中涉及两种相互关联的文体概念,即“偏离”和“超规则”。偏离是对常规系统性的违反,是出于美学价值及主题意义的目的,有意偏离或违背常规语言或语法,属于性质上的前景化;而超规则,也称平行或过度规则,是指频繁地采用某种语言结构或成分,属于数量上的前景化。对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分析而言,前景化理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可以帮助我们考察这些语言特征与特定作品的主题意义之间的关系。

二、从前景化视角分析《西风颂》

《西风颂》由五个十四行诗节组成。全诗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三节是对西风的入微描写,呈现了西风在大地、高空、海底的强大力量,突出表现了西风对于旧世界的破坏;后两节则展现了西风与诗人融为一体的意象,表达了雪莱愿借西风之势投身革命。本文将从超规则、偏离两方面对《西风颂》进行前景化分析。

(一)过分规则化从语音上看主要包括头韵、押韵两方面。首先,头韵在《西风颂》中常常出现,其中最明显的使用便是题目Ode to the West Wind中半元音/w/的重复出现,突出“西风”(West Wind)是这首诗的中心词,并且为了围绕这个中心词,《西风颂》中的每个诗节都使用了与“West Wind”头韵/w/相同的词汇,使诗的上下衔接更加紧凑,富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音乐感。除此之外,诗中也大量运用摩擦音/s/、爆破音/b/、/k/、/g/为头韵,使读者在阅读全诗的过程中,能够时刻感受到西风的巨大威力。在押韵方面,从每行诗的末尾词看,《西风颂》采取的是“aba, bcb,cdc,ded,ee”的交叉韵。其中,“ababcbcdcded”三节一循环、逐步推进的方式给人以循环往复之感,有种视觉上西风盘旋呼啸的感觉;跨节押韵则使得诗歌整体上更加连贯,与诗人势不可挡的坚定革命信念互相呼应。而整首诗交叉韵的使用不但增强了各诗节的节奏性,也让各诗节读起来更加铿锵有力,从而进一步体现了诗作的主题:对西风的热爱和对革命的支持及赞同。

词汇过分规则化则主要指词汇的重复。首先注意到的是“O”“Oh”,一共出现八次。词汇本身没有什么意义,仅是情绪的一种表达方式。而由“O”“Oh”引导的短句不仅从结构上贯穿全文,也通过其中诗人情感的表达构成语义上的衔接。其中,“O wild West Wind”与“O Wind”作为这首诗的开头和结尾,突出强调了西风象征着革命力量,并由“O Wind”吟出诗人的想法“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烘托了主题,表达了诗人乐观的态度以及坚定的信念—即将到来的革命一定会胜利。其次,人称代词“thou”“I”在诗中多次出现。“thou”在这里代指“西风”,也可指代“西风”这一意象在现实社会中的代表“无产阶级革命”,“thou”在诗中的多次重复不仅衔接上下文,也强调了“西风”这一意象在这首诗中的重要性。而“I”主要重复出现在第四大节,这一节中诗人直抒胸臆,让自己与“西风”相融合。“I”的多次重复表明诗人对革命豪迈奔放的激情。此外,“spirit”“wind”也在诗中出现几次。“wind”作

为中心意象贯穿全文,烘托了主题;而“spirit”的重复出现则表达了诗人乐观的态度以及坚定的信念,深化了诗歌的主题。词汇的重复出现,一方面赋予诗歌强烈的韵律感;另一方面强调了该词在诗歌中的重要性,对揭示诗歌主题具有重大意义。

语法的过分规则化主要体现为重复和平行结构。由于在《西风颂》中没有发现平行结构,这里便不予讨论。重复就是重复句子中的词、短语、结构、段落或者篇章,从而达到增强语气、产生强大气势的效果。举例来说,“Destroyer and preserver;hear,oh hear!Black rain,andfire,andhailwillburst:ohhear!And tremble and despoil themselves:oh hear!”②分别是《西风颂》中前三节中的最后一句话。“oh hear!”的三次重复,一方面构成声音和情感的回环往复,强化诗歌节奏,突出西风对旧事物的巨大破坏力;另一方面通过一句类似呼告性的话语突出西风强大的破坏力,用通感的手法抒写了西风的狂暴、迅疾、无所畏惧,也表达了诗人对革命豪迈奔放的激情。语法上的过分规则化不仅丰富了诗句的结构美、均衡美、对称美以及和谐美,还使语义得到强调和相互衔接。

(二)偏离《西风颂》中语音上的偏离包括省音、格律变异。省音指某个音位在预计出现的某个位置被省略的现象。在《西风颂》中,省音现象一共出现三次,分别为:“Her clarion o’er the dreaming earth,and fill”“Thou on whose stream,’mid the steep sky’s commotion,”“Scarce seemed a vision;I would ne’er have striven.”③其中,加粗单词为省音形式:o’er-over,’mid-amid,ne’er-never。从单词所在的诗句看,“o’er”所在诗句主要是描写西风吹响号角给高山平原注满色彩芬芳的情景,创造的是“迅速传播”的意境,“o’er”中音节省略则进一步“加快”了这种速度,表明西风的传播速度之快;“’mid”所在诗句主要是描写西风在高空中的恶劣环境,创造的是“迎难而上”的意境,“’mid”的词首音脱落则进一步“突出”这种精神,表明西风不畏环境恶劣,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而“ne’er”所在诗句表现的是诗人渴望与西风融为一体的情景,创造的是“想快速同为一体”的意境,“ne’er”中音节省略则是进一步“加强”了这种渴望,通过快速不后悔表明诗人想急切投入革命的浪潮以及对革命强烈的激情。所以,省音不仅让诗句节奏感强烈,增加音乐感,也可以深化诗歌的主题,表达诗人的情感。格律变异方面,《西风颂》全诗以五步抑扬格为基调格。同时,诗人在此基础上多次使用变格,包括扬抑格、扬扬格、抑抑格。变格现象的出现,不仅为全诗整体庄严的气氛增添了几分生机,其形成的灵动的节奏变化可以更加确切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变化。

而词汇的偏离主要包括字位失协和语义偏离两部分。字位失协主要是指词首大写的转用,即在书写形式方面存在大小写打破传统的现象。举例来说,“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④作为全诗的最后一句,诗人将本应小写的“Winter”“Spring”词首大写。笔者认为这里“Winter”“Spring”分别象征着“旧世界”与“新世界”。诗人将其大写一方面强调它们背后的象征意义,同时也表明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革命充满信心。而诗中“Spirit”多处出现词首大写。这里诗人将其大写强调了西风不羁、狂暴、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也表明了诗人自己也好似这西风一样追求自由、飘逸洒脱的秉性。所以,词首大写的转用,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词语的应用范围,也可以强调语义,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语义偏离主要体现在修辞手法的运用。《西风颂》这首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明喻、暗喻、象征、用典、矛盾修辞等等。比如诗人以西风为中心意象描绘了一系列的自然现象,用“the leaves dead”象征英国反动势力,用树叶、流云、海洋等在西风影响下发生的变化象征当时的社会现实:反动势力虽人多势众,却有衰败之势。修辞的使用增加了诗歌的含义,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此外,纵览《西风颂》这首诗,可以清楚地看到从第四大节开始里面的句子由长变短,表明诗人的心情由前三节对西风的崇敬变为想与西风融为一体的急切,句子长度的突然变化反映了诗人的心情的起伏,从而起到增加语言表现力、深化主题的作用。

三、结语

本文根据文体学前景化理论,从过分规则化和偏离两方面分析了《西风颂》的前景化效果和文体特征。读者通过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各个层面上过分规则化和偏离现象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诗歌的表层结构、深层含义和文体特征,从而深入地领会诗歌的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

①胡壮麟、刘世生:《西方文体学辞典》,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②③④Shelley,Percy Bysshe.Ode to the West Wind and Other Poems[M].New York:Courier Dover Publications,2012.

作者:谢睿,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2015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戴瑞亮,硕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

编辑:魏思思E-mail:mzxswss@126.com

猜你喜欢
文体学西风前景
流苏树与美国流苏树园林绿化前景探讨
天基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应用前景
文体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研究
粉煤灰综合利用进展及前景展望
秋渐浓,分付西风此夜凉
叙事学与文体学双重视域下的小说“三要素”教学模式重构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
叙事学与文体学双重视域下的小说“三要素”教学模式重构
“新零售咖啡”前景几何?
西风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