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身体在世的一种状态

2016-07-12 09:08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2
名作欣赏 2016年9期
关键词:克劳情人幻想

⊙李 倩[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北京 100872]

⊙董琦琦[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 北京 100101]

生活,身体在世的一种状态

⊙李倩[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北京100872]

⊙董琦琦[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 北京100101]

《八部半》围绕基多的“看”构成了实存的生活世界,基多作为能见的与所见的二重身份的统一体,最终意识到超脱在世身体的不可能,转而与自己同质的世界达成和解。影片中集各种元素于一体的身体的在世状态,即真实生活本身。

视看身体真实

影片《八部半》由意大利导演费里尼指导完成,整部影片几乎全部以主人公基多的视角为单位进行叙事,画面场景几乎无一例外出自基多的眼睛,部分情节的限制性叙事进一步说明影片呈现的正是基多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所能观看的全部。

一、“看”什么

基多对世界的“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基多看现实世界;二是基多在梦境或幻想中看自己。作为前者,基多审视周遭世界。他看温泉广场上声势浩大、听命医生摆布却又不明就里的领水人群,自己领取一杯可能是用来“治肝”的矿泉水却也无心品尝;他看温泉舞场上觥筹交错、欢歌艳舞的人群,各种毫无意义的应酬,自己一边玩弄小丑鼻子,一边敷衍应答专栏作家的提问;他看澡堂里披着大浴巾、如幽灵般呆滞孱弱的人群,自己本想和马里奥交谈,马里奥却专注做水疗;他看海边沙滩上争先恐后、嘈杂忙乱的记者和剧组人员,自己却完全语塞,幻想开枪自杀,寻得一片清净。在上述几个众人出境的场景中,基多仿佛一个局外人,冷眼旁观一切。

除去人群,基多还在观看与之有关联的某些个体,絮絮叨叨、没完没了的影评人,媚俗娇嗔、物欲横流的情妇,对自己充满期待却又失望透顶的妻子,马里奥神秘忧郁、故作高雅的情人,形形色色、姿态万千的女演员们等,这里的“看”更多夹杂着基多本人的身体感受,或者在根本上可以视作基多对自己的看。基多作为看者做出看的动作,而看的对象就是他本人。而在看的机制下触发的种种又是以联想、幻觉、梦境、回忆的形式加以显现的。

作为后者,基多通常以“幻想”的形式观看自己,审视自身的欲望及现实行为。在真实的克劳蒂亚出现前,这一意象在基多的幻想中共出现过两次:一次以纯洁柔情的姿态为其送上“圣水”;一次以温婉细致的动作安排他入睡,这显然是基多对理想女性的具象表征,换言之,他观赏着自己对女性的欲望投射。克劳蒂亚一方面是母亲,给予其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温暖;另一方面是情人,提供性的刺激和满足。

待基多和情人偷情后,他梦到母亲用手绢努力擦拭玻璃上的污秽,并最终选择无奈放弃,同时含泪说道:“我好难过,儿子,我好伤心!”母亲在基多小时候偷窥妓女跳舞时说过同样的话。如果说上文提及的一些幻想是基多在现实中对自己欲望的观看的话,那么此处则是基多在梦境中对自己现实行为的反观。他对偷情及儿时的偷窥行为持有既惭愧又憧憬的矛盾心理。

基多作为主动观看者,携带疏离与冷峻凝视身边的他者,附着享乐和渴望观看自己的潜在欲望,背负反思和内省回望自己的现实行为及编织的幻想。在这里,基多既是看者又是被看者,既是感受者又是被感者,现实与幻想、欲望与对欲望的自我批判全部以具象化、银幕化的形式衔接、混杂在一起,导致身体感受与理性思考难分彼此,共同建构成为基多所见所感的世界。

二、怎样“看”

基多看世界的同时也在看自己,这种“看”带有一种反身性和反观性,而“看”的内容和方式又是由基多的“身体”决定的,因此说,“看”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强烈的身体参与性。换言之,基多看什么,以及怎样看,往往并非出自理性思考,而是源于身体感觉和现实体验。这一点在他面对三个女人——情人、妻子、克劳蒂亚的态度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基多与情人在酒店过夜,尽情欣赏其婀娜多姿的体态。察觉感官刺激不够充分时,他甚至亲自上阵给情人描绘极具挑逗性的眉形,好让她“像个荡妇一样”。在此期间情人口中一直絮叨的是酒店的灯、酒店的名称、自己家中的布置、给丈夫写信等等,基多对此置若罔闻,只是眯着眼睛沉浸在视觉享乐中。整个过程他“想”看到的东西,几乎完全听命于他想“体验”的东西。然而当情人走出房门与酒店主人交谈时,基多变得焦躁不安,大口抽着香烟,并指责情人“都说了些什么”。如果将情人离开基多视野的片刻理解成为理智回归瞬间的话,那么自我谴责和怕别人知道的智性反思可以说溢于言表。

面对妻子,基多同样在智性与感官体验之间纠结挣扎。他主动邀约妻子来片场,言语间不太像是假意敷衍。在休养院初见妻子并悄悄尾随,基多发自内心的喜悦油然而生,此时的基多是尝试理性思考的,试图改善夫妻关系,或许他幻想妻子的到来可以阻止对情人的渴望。与妻子真正相处后,妻子的不满、失望与埋怨让基多充分了解到二人的隔阂已无从修复,经营夫妻关系的努力终究由于身体的疲倦停止了。

基多理想中的克劳蒂亚是一位善良、淳朴、可以拯救心灵的完美女性,但当克劳蒂亚真实地出现在其面前时,基多感受到的只是克劳蒂亚的世俗,以及二人相互理解的不可能,这足以证明“真实”的看需要身体的参与,一种之于欲望的“一厢情愿”式的看,终究不过构筑幻象罢了。或者说,实在的体验和感受方才能够指导个体完成“看”的行为。

正是由于基多的视看是身体性的,所以必然带有一定局限性,许多内容是基多看不到的、无法掌控的,而恰恰是这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身体的“看”萌生了基多的欲望。电影中有一位母亲,基多在“现实”中根本不认识她,只是在疗养院见过三次,即便如此,这位母球仍旧进入了基多的“后宫”,并承担了不少“戏份”。尽管基多在幻想中也说“我还不知道你是谁呢”,但正是这种“看”的可望而不可即诱发了其对一位陌生女性的好奇与兴趣,想要看并看完全的冲动与激情。

三、“看”的结局

电影结束前,基多对周遭世界、包括现实中的自己一直保持回避态度,但在结束部分,基多曾经“看到”过的、接触过的人,包括他自己,都欢乐地手牵手走到一起。经历苦闷的、“旁观”式的看,基多最终与他所看的世界达成和解,并自愿自为地承认其与所看世界在根本上是同质的统一体,无法分离。

火箭发射台是基多计划拍摄的核心场面,他曾经解释说:“人类的末日终于到来了,幸存的人们只有乘火箭才能离开地球逃生。”“超脱地球”、远离现实是解决危机的唯一出路。可惜发射台还是被拆除了,人们在大地上翩翩起舞,“超脱地球”的想法被否定,基多亲手摧毁了自我编织的美梦,重新回归本真,选择接受自己是一个“凡人”的事实。他并不比他所看的世界高级多少,大家都是“作为同一个单一的身体而起作用”①。基多无力超脱他所看的世界,无论这个世界多么荒谬、混乱、无道理,自己的行为也好,幻想也罢,不过是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看与被看始终是一体的两面,我们看着、感受着,同时被看着、承受着,自己绝非仅是做出“看”的动作的行动元,同时也是接收他人视线的被看的受动体。在真实生活中,彼此是同质的、唇齿相依的统一体。作为个人,我们唯有接受这一切。

影片最后,基多放弃了依托灵魂“解救”一举理清纷扰世界,从而改变事物发展规律及未来前景的想法,主动融入圆圈,和大家牵手回归大地。这与开端,基多在梦境中希望飞上云端,尔后被硬生生地拽回沙滩的场景形成强烈对比。从逃避现实、排斥现实到融入现实,基多自由了,世界真实了,一切变得美好而有价值。

末尾为整篇舞曲打节拍的是小基多。关于这一场景,我们既可以认为基多最终与自己的当下、过去达成和解,又能够相信对于一个实存的身体,根本无所谓过去与现在,一切都并置于当下的真实感受。基多无法从“现在”抽身出来,转而把“现在”作为一种素材,像导演那般对其进行编排,所以“导演”这一角色唯有由某个不再实存却又与自己密切关联的意象符号(小基多)加以代替,当下的基多于是充当了演员中的一员。

费里尼曾指出:“并不是回忆在主控我的电影,要说我的电影是自传,是过于冒失的结论,嫌仓促的断语。我几乎虚构了一切:童年、人物、乡愁、梦想、回忆,而为的是叙述它们。”②《八部半》所展示的就是集各种元素于一体的在世身体,这个身体并不追求某个明确的目标,它将思考、体验、感受、过去、现在、自我、他者难分彼此地交织在一起,融入与自身同质的外在世界中,而这就是生活本身。

①梅洛·庞蒂:《可见的与不可见的》,罗国祥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215页。

②费里尼:《我是说谎者——费里尼的笔记》,倪安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23页。

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项目(IDHT201304082);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2011D005022000003)

董琦琦,文学博士,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语言文化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文艺理论与批评。

编辑:魏思思E-mail:mzxswss@126.com

作者:李倩,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克劳情人幻想
外星人咕咚
托马斯的一节课
包袋如情人
锁不住的幻想
情人关系
比弗利吉娃娃
当内鬼遇到内鬼
小情人
情人的宠物
幻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