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优化路径分析

2016-07-12 08:45杨梅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年9期
关键词:账实国有资产乡镇

杨梅

乡镇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优化路径分析

杨梅

国有资产是事业单位开展日常业务、履行社会事务管理职能的必备物资基础。但目前部分乡镇事业单位忽视国有资产管理,账实不符、重复购置、随意处置等现象严重。本文总结了乡镇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事业单位自身角度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进一步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措施,以期对其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有所裨益。

乡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优化措施

根据2014年发布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使用,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并且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近年来,随着公共财政政策的实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绝对值以及在国有资产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管好用好国有资产,实现其保值增值,对保证事业单位履行职责与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盐城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16年市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精神的有关要求,为摸清我区行政事业单位“家底”,进一步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对固定资产进行了清查。虽然从国家到地方一再强调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但目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仍存在一系列薄弱环节,特别对于乡镇事业单位,优化其国有资产管理显得尤为迫切。

一、乡镇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家底不清,账实不符

乡镇事业单位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现象普遍。首先,资产构建来源多元化,包括上级调拨、基建工程转入、捐赠以及自有资金购入,易出现相关手续和票据传递不连续的情形,入账不及时现象频出;其次,对资产尤其是固定资产不按规定进行核算,有总账,却无明细账或者无卡片账,出现账账不相符;此外,资产报废处置或因故移交时,该核销的不核销,长期挂账,造成有账无物;最后,多数乡镇事业单位虽知其账实不符的现状,但未及时对资产清查核实,长期基累下来,使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的现象越发严重。

(二)资产配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低

乡镇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一部分属于上级部门配置,一部分为单位自添。部分乡镇事业单位为了次年争取更多专项补助,当期盲目上项目,扩大规模。单位自购资产时,因为缺乏严格的审批制度,加之账实不清的现状,随意购置与重复购置的现象普遍,采购的资产与实际需求存在明显的差异。个别单位的办公区域追求办公设备的档次,华而不实;众多单位的部分办公用房、公务车闲置,部分专业化设备不运转,部分资产尚能使用不进行日常的维修与保养却提前更新,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使用效率不高。

(三)责任不明,资产流失现象较严重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所有权归属于国家,事业单位不存在最终的处置权。但事实上,由于账实不清、责任不明的现状,乡镇事业单位低价出售、无偿出借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单位甚至不办理转移手续,私自将国有资产转赠给其他相关单位或者由相关领导无偿占用,化公为私。此外对流动资金缺乏严格管理,使得大量逾期借款不能按时收回,呆坏账现象严重。这些使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大大损害了国家利益。

二、乡镇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管理意识淡薄

乡镇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归根结底源于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认识不到位,管理意识淡薄。一方面,国有资产的购置主要依靠财政资金作为支撑,所以事业单位会认为自身不存在企业那样的资金困境,资产的购进最终由国家买单,从而随意购置,铺张浪费;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本身不直接产生收益,不会形成经济效益的指标压力,不会直接影响职员的工资薪酬,所以事业单位内部对资产购置、使用以及处置重视度不够。最后,从思想意识上而言,众多乡镇事业单位领导还未全面理解与贯彻科学发展观,形成主动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与完整,提高资产使用效益,节减财政支出的主观意识。

(二)制度建设滞后

资产管理制度建设的滞后,是造成乡镇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账实不符、闲置浪费、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

1.会计核算制度不完善

2013年1月1日起全面开始实施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但目前许多基层事业单位就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及权责发生制记账方式没有很好的实施,也没有及时解决大量历史遗留问题,如固定资产明细账、卡片账的设置问题、新增资产入账的确认流程、资产处置与报废的核销流程以及资金借贷审批与收款流程,这些会计核算制度的漏洞为做账随意性以及侵蚀国有资产创造了机会。

2.内部审批制度不健全

不少乡镇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从购置、使用到处置各个管理环节缺乏严谨的制度约束。乡镇事业单位人员设置简单,存在一人多岗的情况,一些小额资产的购置或处置完全可以由一人决定。即使需要经历审批程序,审批流程也多限于形式,审批人未尽职调查,有时出于“信任”还默许代签或者口头批准。以资产采购为例,采购计划编制时各部门多以自身利益出发,缺乏全局观,缺少对整体资产状况的把握,采购计划往往缺乏量化指标且不经济,审批制度的缺失使这样的采购计划付诸实际,大大加重了资产购置的盲目性,资源的浪费。

3.资产管理问责制度空白

因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通常不产生经济利益,无法从绩效的角度衡量资产管理水平,使得资产管理问责制度一度空白,缺乏对资产完整性和资产配置有效性的考核标准以及对相关责任人的奖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放任了乡镇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散漫随意,甚至纵容了侵吞国有资产行为的发生。

(三)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够高

乡镇事业单位相关资产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普遍不够高。一方面,掌握了基本财务会计核算工作后,对于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国有资产最新核算与管理办法了解不全面、不透彻,而且由于年龄层普遍较高,对新事物接受时间长,不能帮助单位及时适应时代的要求,也不能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另一方面,职业道德素养有待提高。一些资产管理人员对单位违规处置国有资产,领导挪用国有资产的现象置之不理甚至发挥协助作用,违背了职业道德伦理,加重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乡镇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优化路径分析

(一)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意识

提高乡镇事业单位人员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认识是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最为根本的一步。首先,领导要充分认识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真正树立维护国有资产权益的思想意识,从而有序地开展相关制度的补充与完善;其次,领导应组织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内容与理念的普及与宣传,引导基层员工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从而有效地贯彻与执行相关管理制度;最后,应加强员工间的交流,鼓励员工积极反应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会议讨论,从而持续地促进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1.规范会计核算制度

一方面,需要根据最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修正及完善会计核算内容以及各类国有资产核算方法,规范日常会计核算工作,特别是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或者卡片账;另一方面,需要根据各事业单位资产购置、使用以及处置的特征,制定详尽的资产入账、核销流程以及说明所需附带的原始资料,避免账务处理的随意性。此外,单位应定期组织资产清查工作,尤其针对大额的固定资产,保证及时发现漏记、多记情况,切实保证资产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2.强化内部审批制度

乡镇事业单位尽管人员有限,但应当明确记账人员、财务事项审批人员、采购或处置经办人员、资产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保证不相容职务分离。单位厘清并规范内部审批流程后,资产的采购、使用、处置、捐赠、拍卖、调剂等一系列环节必须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审批资料应当详尽,若有缺失需表明缘由并对何时补充作出说明;审批人则应仔细查阅审批资料,尤其针对大额的固定资产采购或处置,从而减少审批的随意性,为各环节资产管理活动把好关,有效遏制重复购置、随意处置等情况的发生,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3.建立问责评价机制

这里所指的问责评价机制主要是针对乡镇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完整性、使用有效性的评价以及相关责任人的奖惩。对此,单位需要根据自身资产的分布与配置情况,明确资产完整性以及资产使用有效性的标准,如资产盘亏、资产闲置规模、资产闲置时间的可接受范围,进一步制定对各类资产管理情形较为详尽的奖惩措施。问责评价机制的实施,将依赖于资产清查工作的有效开展以及资产管理各环节备查资料的完整性。若问责评价机制得以重视并实施,将大大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并促进内部监督的有效性,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三)加强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资产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为资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打好了基础。首先,需要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选拔标准,引进专业知识扎实、适应能力强、职业道德素养高的综合性人才。为了提高乡镇事业单位对人才的吸引力,单位应充分考虑应聘者的薪酬与福利要求;乡镇事业单位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进行定期考核,并设置配套的奖惩机制,提高员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为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出谋划策,从而全面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1]李华新.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刍议[J].经营管理者,2015 (15).

[2]郑春祥.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6(12).

(作者单位:盐城市大丰区万盈领镇财政所)

猜你喜欢
账实国有资产乡镇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村庄货币资金盘点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乡镇扶贫印象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怎样加强固定资产账实管理
公立医疗机构国有资产管理研究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IT资产管理信息化在账实核查工作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