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战争之:琴

2016-07-13 09:00雷从俊解放军军乐团干事
军营文化天地 2016年6期
关键词:军乐团琴曲抚琴

文/雷从俊(解放军军乐团干事)



音乐与战争之:琴

文/雷从俊(解放军军乐团干事)

琴,既是中国本土的弦乐器,也是一类乐器的统称。这里不提舶来品,只说说中国的“琴”吧。

无论是《纲鉴易知录》关于“伏羲斫桐为琴,绳丝为弦,绠桑为瑟”的记载,还是《帝王世纪》中关于“神农始作五弦之琴,以具宫商角徵羽音”的描述,抑或是《风俗通声音篇》关于“琴者,乐之统也”等言论,都可见琴在民族乐器中的神圣资历。数千年来,琴不仅作为民族乐器的经典、民族文化的精髓被古圣先贤视为“君子之器”和必修课,而且琴曲也被称为“正德”“正乐”。

由于具有正、雅、清、悠和虚静、空灵等特点,古时琴或服侍于皇室贵胄,或流连于雅士之间,或轻吟于山林庙宇,始终与嗜命喋血、摧枯拉朽的战争保持着一定距离。即使与冷兵器时期的“剑”同时出现,也大多象征一种情致或情形,诸如剑胆琴心、卖剑买琴、琴剑飘零等等。

然而,在一些非同寻常的时刻,琴也以非同寻常的方式,深度参与着一些战争,甚至成为战争的主角。如《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都写到的那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空城计”,便是琴留在战争史上的一抹华彩。抚琴者不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业演奏员,而是智圣军师诸葛亮。

话说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街亭之后,魏将司马懿乘势率10万大军直取诸葛亮驻地西城。此刻,诸葛亮身边只有区区2500名兵卒,且无可出征之将。众人闻听形势如此要命,个个大惊失色。诸葛亮在城楼观望之后,一边安抚大家,一边部署“兵力”:首先,每个城门上都派人扮成百姓,像迎接上级工作组一样,麻溜地洒水扫街,标准要高;其次,要像见了领导一样迅速躲起来,别瞎吵吵;再次,最重要的一点,抄家伙!书童抬来了“杀手锏”——军用素琴一架。于是,诸葛亮鹤氅纶巾,在城头沐手焚香,静坐抚琴。司马懿经过认真研判觉得,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而今现在眼目下竟敢耍得这般花哨,想必会有埋伏。于是,命令各路兵马迅速撤退。

至于那天诸葛亮抚的什么曲子,有关专家至今没有结论,想来会是舒缓轻柔之音吧。可能连琴自己也没料到,慢悠悠的它会成为临阵退敌最好的武器。《孙子兵法》云:“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如此说来,琴在战争中的作用不在宣示,而在“伪装”;不在激励,而在安抚。

琴的军事意义,还在于这美妙名字的弦外之音。《白虎通义》载:“琴者,禁也,禁人邪恶,归于正道。”我们常说“令行禁止”,琴却默默提醒大家禁邪归正——军人须臾不可忽略正德正身正言正行。想静静时听听琴曲、品品正音吧,或许可以代替一堂蹩脚的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军乐团琴曲抚琴
夜的钢琴曲(六)
毛泽东缘何高呼“军乐团万岁!”
一曲低语诉衷肠
相如琴台何处寻
清明
展军威扬国威——人民军队仪仗队、军乐团和礼炮队诞生始末
趣趣相连赏古曲
抚琴只为弹一曲错过
抚琴唱晚
琴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