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及展望
——基于江苏原创歌剧民族化创作的理性思考

2016-07-14 18:36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211172
大众文艺 2016年20期
关键词:原创歌剧江苏

杨 倩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211172)

启示及展望
——基于江苏原创歌剧民族化创作的理性思考

杨 倩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211172)

江苏原创歌剧民族化创作历经了80余年的风风雨雨,终于因《运之河》为代表的歌剧成功上演、蜚声国内外而摘得硕果。本文旨在经过缜密思考,从江苏原创歌剧民族化创作历程中的正确思路、经验、措施等角度以小见大,论述其对于中国原创歌剧创作产生的重大启示,并剖析当今中国原创歌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启示;展望;江苏原创歌剧;民族化创作;中国歌剧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5SJD314)课题论文

2014年10月,由文化部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歌剧节”在武汉开幕,来自全国各省共20台剧目在舞台上争奇斗艳,其中由江苏演艺集团演出的大型歌剧《运之河》一举拿下七项大奖,除最具分量的“优秀剧目奖”外,还涵盖了“优秀作曲奖”“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舞美奖”和两个“优秀表演奖”,在歌剧节上成为最引人瞩目的大赢家。2014年底,《运之河》在国家大剧院成功演出,之后开展了全国巡演,2015年7月在瑞士、比利时等国开展欧洲巡演,在西方舞台上大放异彩。这是江苏近十几年以来原创歌剧的第一次腾飞,充分展示了江苏原创歌剧民族化创作披荆斩棘、不断探索的成果,也为江苏歌剧、中国歌剧提供了可参照、汲取的宝贵经验,开拓了未来发展的新思路。

歌剧是一种以歌唱为主导的综合艺术形式,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产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20世纪初传入中国,对于中国来说,纯粹是舶来品。中国在懵懂之中接触到歌剧,从最初的模仿到逐渐摸索艺术规律创作和发展自己的歌剧,其中经历了无数批评与争论、坎坷与险阻。中国原创歌剧的源头大致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黎锦晖先生创作的儿童歌舞剧,而真正意义上早期的中国原创歌剧是20世纪30年代的《王昭君》和20世纪40年代在重庆公演的《秋子》。1945年歌剧《白毛女》在延安首演,开辟了中国“民族新歌剧”的新时代,之后《洪湖赤卫队》《红霞》《江姐》等符合我国广大观众欣赏习惯和审美情趣的民族新歌剧纷纷成功上演。20世纪80年代,歌剧座谈会的召开和“土洋之争”的结束,明确了中国歌剧的发展方向,形成了较为一致的创作理念。至21世纪初,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艺术观念的更新,中国歌剧开始进入创演的黄金期,《原野》《苍原》《赵氏孤儿》《红河谷》《狂人日记》等一系列优秀歌剧作品大获成功。2011年,文化部主办的首届中国歌剧节在福州举行,来自不同省市的共14台剧目参加展演、评比,共同探讨中国歌剧创作和演出的未来发展道路。2014年,第二届“中国歌剧节”在武汉开幕,共20台剧目上演,参演人员达3000余名,共有9万余名观众一同领略了歌剧艺术的魅力。回顾往昔,虽然中国歌剧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迄今为止,仍面临着困境,在世界范围内处于较落后的状态,急需寻求突破。笔者认为,可从江苏原创歌剧民族化创作的成败之处以小见大,总结经验、弥补不足,从而管窥中国歌剧的优劣势,并预见中国歌剧的未来发展。

一、启示

江苏作为中国的文化大省之一,在歌剧艺术这个领域一直持续探索、寻求创新,对于原创歌剧的民族化创作已有80余年的辛苦耕耘。因此,这种民族化创作的成败、它的一举一动其实牵动着中国歌剧的发展态势,必然给中国歌剧带来重大的启示。

(一)可供参考的经验借鉴

从近年来《运之河》的大获成功和从20世纪40年代至今的江苏歌剧民族化创作探索所取得的成效来看,其中蕴含着不少值得继续推崇和参考的经验,这些经验涉及到剧本、音乐、舞美等方面:

1.经典剧本是决定歌剧成功的首要因素

江苏早期的原创歌剧《秋子》,20世纪90年代的歌剧《孙武》,近年来成功上演的原创歌剧《运之河》、以及今年即将上演的《郑和》《鉴真东渡》等,剧本都是取自发生在江苏省及其周边的真实、经典历史事件,都以政治题材为主,并且视角独特、新颖,引人入胜。如《秋子》的剧本来源于一个发生在江苏的和抗日战争有关的真实故事,主要表达反战、主张和平的主题,但却另辟蹊径,没有选择中国人作为男女主角,而是选择了一对日本的普通夫妇——秋子和宫毅,结局以这对夫妇双双自杀来表达中日两国人民对战争的控诉。《运之河》选择了以“京杭大运河”为主线,隋炀帝不顾反对开凿运河,却最终导致民怨沸腾、朝代更替的故事为蓝本,编剧冯柏铭先生是国内一流的歌剧剧作家,他没有过度渲染隋炀帝的暴虐,反而在剧本中表达了隋炀帝与萧后的缠绵爱情,也对隋炀帝开凿运河的重大意义给予了公正的评价。有如此功底扎实、颇具慧眼的编剧,在剧本创作时已充分考虑到情节、人物与音乐的高度综合,已经初步奠定了歌剧的成功。中国著名歌剧学者居其宏先生曾说:“在歌剧音乐剧剧本创作中追求并实现戏剧性和音乐性的要素内综合,其基本表现形态通常是隐性的,暗含在剧作家对歌剧音乐剧艺术规律的认知程度和驾驭能力之中,并以或隐或显的方式在剧本对于题材、体裁的选择,情节、人物及人物关系的设定,场面及其组接方式的安排,剧诗写作及其与对白相互关系的处理等方面体现出来。”1因此,笔者认为,一部歌剧上演以后能否获得观众好评、市场认可,剧本是首要因素。当下,某些歌剧剧本粗制滥造、七拼八凑,最终导致歌剧惨淡收场。剧作家们需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善于开拓独特视角,才能为中国歌剧走向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2.吸取民歌和戏曲元素进行音乐创作

1957年在南京上演的歌剧《红霞》的音乐中创新性的运用了戏曲中的板腔体,这种灵活多变的曲体结构对于塑造不同人物形象、表现不同心理状态尤为适合。不仅如此,在音乐中还加入了江南民歌的元素。《运之河》的作曲者唐建平先生巧妙运用了扬州民歌《拔根芦柴花》的曲调,把它作为基调贯穿整部歌剧,浓浓的中国风情散发开来,让人难以忘怀。从我国传统的戏曲艺术、民间音乐中取得精华,再加以重新锤炼,和西方音乐织体糅合在一起,这不仅仅是江苏原创歌剧的创作传统之一,也是中国歌剧早已公认的写作歌剧音乐最适合的道路。如今,江苏原创歌剧在音乐创作方面取得了成功,这更坚定了今后歌剧音乐的写作方向。众所周知,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普契尼在以中国古代故事为背景的歌剧《图兰朵》中采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的曲调。可见,中国的民歌元素早已被西方歌剧作曲家当作神来之笔加以运用。对于中国作曲家来说,民歌、戏曲是中国独有的艺术瑰宝,它们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音乐财富,它们形态各异、姿态万千,随手拈来加以再度创造都可成为歌剧的重要音乐元素,在此基础上赋予丰富乐思,即可呈现出美妙的乐章。因此,继续传承这样的音乐创作手法,探寻与西方歌剧形式的契合点,必然会使中国原创歌剧拥有独特而持久的艺术魅力,引起更多观众的共鸣。

3.舞台布景、精美服装彰显中国文化

歌剧《孙武》舞台大布景是一部用竹简串成的《孙子兵法》,舞台上有阶梯和中心平台,整个空间高低错落有致。歌剧《运之河》的场景设计更是独具匠心,主体为双层舞台,在舞台上设置了一个可以活动的翻板,通过翻板的不断转动把整个舞台分割成若干空间,舞台两侧铺设带有古代雕花装饰的楼梯,演员们在双层舞台之间穿梭、表演,立体感和灵动感满溢,中国韵味十足。在这些历史题材的江苏原创歌剧中,精美的服装也是让歌剧更加灵动、鲜活、绚丽多彩的重要因素。《运之河》的服装是依据隋朝各等级人员的衣着体制而设计的,尤其是隋炀帝和萧后的服装,是根据扬州出土的隋炀帝后合葬陵墓中出土的衣物,非常严苛的按照1:1的比例特别定制的。设计者别出心裁,在尊重史实的情况下又加入了少量创新,配合灯光、LED,最终呈现出了栩栩如生的历史画卷。因此,舞台布景和精美服装也是江苏原创歌剧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它们看似在歌剧中并不占主体地位,但谁也无法否认它们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烘托现场气氛、获得整体视觉美感所具有的无法替代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它们时时处处不在彰显着中国古老而底蕴丰厚的文化。因此,中国的文艺工作者们应该充分重视这一方面,在歌剧的舞台布景和服装设计方面做到精益求精,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之中,采撷创意和灵感,开阔视野,积极创造,为歌剧画龙点睛、平添光彩。

(二)亟待解决的问题

回顾过往,虽然江苏原创歌剧民族化创作已然取得一定成效,获得观众好评以及专家认可,其成果在艺术市场中亦拥有一席之地,但挞伐之声、饱受争议无法避免。这是因为歌剧创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和相对较难跨越的问题,从而影响了歌剧最终的呈现效果。

1.舞美比例过重

或许是因为中国地大物博,几千年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原创歌剧总是追寻气势宏伟,震撼人心,“讲排场”,不喜欢创作小型场景的歌剧。因此,在模仿“法国大歌剧”时,往往把目光聚焦在“舞蹈”和“布景”上,认为在这两方面做足功夫,最终的演出效果必定一流。江苏的文艺工作者们在创作歌剧时也没有逃脱这样一个套路。无论是20世纪90年代的歌剧《孙武》,还是近年来的《运之河》,在场景上都追求史诗气概,恢弘大气;在舞蹈方面,群舞场面十分壮观,夺人眼球,但却忽视了舞蹈在歌剧中绝不能比重过大,它会削弱“以歌唱为主导”这一基本准则。由数量惊人的舞蹈演员组成的群舞场面一而再、再而三的频繁出现在歌剧中,让人眼花缭乱。甚至某些时候把群舞铺在舞台中央,合唱队却被挤到角落,难免会令人起疑——这俨然已变成“歌舞剧”?因此,如何把握好歌剧中的主要表现手段,紧紧围绕“用音乐来表现戏剧”这一核心,其他的艺术形式如美术、舞蹈等等,仅仅起到辅助、烘托的作用,有待于继续摸索实践、不断改进。

2.宣叙调与中国语言不够协调

宣叙调是歌剧中必不可少的形式,起到叙述剧情的作用,它贴近于日常说话,但其实是一种近似于说话的“唱”。它来自西方,起初是用意大利语演唱的,之后西方其他国家采用本国语言演唱,如法语、德语等,便于本国观众看懂剧情。多年来,中国作曲家们也深刻意识到,必须创作中国汉语言演唱的宣叙调以适应国情。但这一做法是极大的挑战,到目前为止,这种“中国式宣叙调”都不能做到听上去很协和,总有音高和唱词在语音语调上不协调的状况发生,《运之河》的宣叙调也存在这种问题。当然,其中主要因为意大利语、法语、德语等由元音、辅音构成,元音在演唱时适合拖音,且本身易产生韵律,适合用在宣叙调里,而中国汉语言的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本身带有声调,就很难和宣叙调结合在一起。对于这样的千古难题不能随波逐流、听之任之,只能通过作曲家们不畏困难、不断揣摩、日益精进,以求尽可能使宣叙调达到完美协调的声音效果。

3.配器写作不当及交响乐队音响失衡

虽然作曲家们在创作歌剧音乐时,擅长运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元素,但这种以民间曲调为原型的音乐雏形是单旋律的,作曲家要依据西方管弦乐配器法把它进行编配,变成立体化的多声部织体以供交响乐队演奏。但往往由于写作不够恰当,在歌剧实际演出中呈现给观众的音乐是有一点瑕疵的,比如乐器声部填的太满,导致伴奏显得不简约,而是随着歌曲旋律完全同步进行,这样不能起到突显歌唱声部的作用,甚至有的时候乐器声部音响过大,覆盖住了人声,使观众听不清唱词。整个交响乐队的演奏也有时出现音响失衡的状况,《运之河》中就有几处打击乐器音量过大,稍显刺耳,影响了音乐的整体美感。管弦乐的演奏及配器本来就是中国作曲家相比西方略逊一筹的,而把民乐旋律变为多声部织体更是具有相当难度,因此在歌剧演出中音乐出现听感上的瑕疵是可以理解的,但绝不可视而不见,逃避问题,中国作曲家们还需在此方面进一步探索。

4.排演仓促

一部歌剧从剧本落定、全剧音乐创作完成到确定全部演员阵容之后,随即进入排演阶段。笔者个人以为,一部大型歌剧的排演时长虽然没有确切标准,但少则几个月,多则半年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做到真正细致、惟妙惟肖,取得最佳演出效果。《运之河》只用了19天的时间,紧锣密鼓的完成排演,继而在南京保利大剧院首演了。即将上演的《郑和》《鉴真东渡》开始排演的时间和正式首演的时间也仅仅间隔不足半年。当然,据悉,这种情况的发生,并非创作者们主观上不重视,而是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比如很难招募到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合唱演员、为了参加某歌剧节而必须赶制歌剧等等。但长此以往,这样时间短促的排演,势必会粗浅、遗漏细节,严重影响歌剧的质量。歌剧,绝不能走“快餐文化”的道路,那会走上歧途,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做好周密的排演计划,不要“临时抱佛脚”,是文艺工作者们必须通力合作、尽快解决的问题。

二、展望

从江苏原创歌剧民族化创作的成功和不足之中细细思量和体会,中国的歌剧创作应面对现实,力求打造符合市场规律、让广大观众易于接受、突出中国特色,并逐步与世界水平接近的精品歌剧。

(一)创作符合中国观众审美和市场需求的歌剧

歌剧毕竟是西方传入的艺术形式,在西方许多国家也曾经历适应本土的艰难磨合过程才得以生存和发展。笔者认为,中国歌剧无论在过去还是未来都不能全盘照搬西方的模式,应当正视我国艺术市场的真正需求,创作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歌剧形式。“目前,中国的歌剧观众不仅人数偏少,而且鉴赏的趣味和眼光也偏于狭窄,更缺乏扎实和系统的理论引导与学术支撑。”2由于我国特殊国情,观众们对歌剧的欣赏水平还较落后,在他们当前的接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尚未达到一定高度的情况下,切不可盲目创作所谓“高、大、上”的歌剧,应当选取中国文化中观众较为熟悉的经典故事为题材,以观众喜爱的民族民间曲调为基础创作歌剧的音乐,以符合观众审美情趣的舞美来渲染气氛。只有这样,歌剧才能拥有较为稳定的观众群体,才能拥有较高的票房,才能从市场中获得丰厚收益,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和市场协调发展。

(二)继承与发扬中国民族歌剧

中国民族歌剧是以中国民族民间故事为蓝本,以中国独有的民族唱法演唱,在中国戏曲和民歌中汲取丰厚养料,采用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曲调为基础进行全剧音乐铺陈的歌剧形式,是西方歌剧在中国落地生根以后与中国土壤结合而生的新歌剧。早在20世纪40年代,被称为“中国民族歌剧里程碑”的《白毛女》被观众广为传颂,之后《红霞》《洪湖赤卫队》《江姐》《党的女儿》等一系列民族新歌剧纷至沓来,形成了民族歌剧的热潮。其中的许多唱段都琅琅上口,被观众广为传唱,奉为经典。至今,民族歌剧被认可为首屈一指的、最被广大观众喜闻乐见、最容易推广、普及,最具蓬勃生命力的歌剧形式。这种类型的歌剧弘扬中国特色文化,体现中国气质,是值得鼓励和大力扶持的,应当作为中国与众不同的歌剧形式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成为中国艺术文化中的一块瑰宝。

(三)与世界接轨

笔者认为,中国歌剧未来的奋斗目标之一是在世界歌剧艺术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这首先要做到“与世界接轨”。它需要一个较漫长的过程,不是短短若干年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实现,但它已为中国原创歌剧指明了发展方向。歌剧创作者们不可以狭隘的仅仅盯住国内市场,在钻研让歌剧如何满足中国观众欣赏口味的同时,也要把目光投射远方,兼顾西方歌剧形式本身的艺术规律,在中国和西方文化元素中巧妙选择,融会贯通,以多元化的思维进行创作。让西方人看懂中国歌剧,让西方人领悟到歌剧所散发出来的中国文化独有的持久魅力,并捕捉世界艺术市场动向,迎合最新的潮流和需求,将中国歌剧推上高峰。笔者欣喜的看到,江苏原创歌剧已多次将目光瞄准海外市场,并取得成效。因此,坚信中国歌剧“与世界接轨”虽然不能一蹴即就,但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全面实现。

结语

正因为歌剧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艺术,它可以称得上一个国家文艺水平的“标签”,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中国歌剧发展至今,已有100余年,历经争论、推翻、打破、磨合、反复探索实践,仿佛一个初生婴儿成长为懵懂少年,终于开始成功向世界展示自己的风采,但仍旧稚嫩,缺乏成熟,需要磨炼。

江苏原创歌剧民族化创作的历程、经验和不足是一笔尤为珍贵的财富,它以生动的、经过市场和观众检验的事实深刻的告知文艺工作者们中国歌剧当前应该选择怎样的发展道路,应当发扬哪些长处,应当规避哪些不足,更应当坚持不懈的继续求索。

虽然歌剧原本是西方的艺术,作为舶来品传入中国,但中国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它,并让它在本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不仅如此,还创新性的培育出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新歌剧”,这是伟大的创举。而当前,在这个社会日新月异的时代,在这个文化大融合的时代,中国歌剧正值青春,它不能被埋没,必须昂首阔步,勇往直前,直面挑战,在世界舞台上争取一席之地。

笔者对于中国歌剧的未来是满怀希望和憧憬的,坚信通过国家文化艺术部门的高瞻远瞩和大力扶持、文艺工作者们的不断努力、对市场规律的正确把握和对观众审美趣味的积极探寻,中国歌剧最终会以它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鲜明的民族特色、非凡的艺术魅力等征服世界观众,会以璀璨华光的崭新面貌屹立于世界舞台。

注释:

1.居其宏.冯柏铭 当代歌剧音乐剧文学创作的领跑者[J].中国戏剧,2011(12):44-45.

2.杨燕迪,黄宗权.对中国歌剧现状与发展的几点探讨[J].上海艺术评论,2016.(2):33.

[1]居其宏. 冯柏铭.当代歌剧音乐剧文学创作的领跑者[J].中国戏剧,2011(12).

[2]杨燕迪,黄宗权.对中国歌剧现状与发展的几点探讨[J].上海艺术评论,2016(2).

[3]居其宏.歌剧美学论纲[M].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

[4]智艳,张强,钱庆利.中国歌剧音乐剧演出历史与现状研究[M].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

[5]居其宏.中国歌剧音乐剧生存现状与战略对策[M].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

杨倩,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戏剧影视学院教师,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

猜你喜欢
原创歌剧江苏
数读江苏
2021年本刊原创题(二)
2021年本刊原创题(一)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江苏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
完形填空原创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