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谣言传播的受众心理浅析

2016-07-14 18:36邢雅静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710119
大众文艺 2016年20期
关键词:城管谣言群体

邢雅静 (陕西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710119)

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谣言传播的受众心理浅析

邢雅静 (陕西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710119)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下舆论的重要传播平台,尤其是社交网络,以其便捷性、低门槛、交互性、碎片化等特点而流行,这也为谣言的滋生提供了“温床”。本文以新媒体环境下的互联网谣言传播现象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互联网谣言的传播特点、传播过程中的受众心理,从而为防范和控制谣言的传播提供依据。

新媒体;谣言;受众心理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这个虚拟广阔的空间给各种谣言的滋生和广泛传播提供了便利。比如轰动一时的日本地震系列谣言、军车进京谣言、昆明暴恐案系列谣言、马航失联客机系列谣言等多宗谣言。我国最大的两家微博——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都曾因为谣言的肆意传播,于2012年3月至4月期间被要求关闭评论功能。网络谣言,特别是大规模传播的恶性谣言,不仅会危及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秩序,进而影响全局。这就需要我们重新梳理微博传播的特点和微博谣言中受众的心理,为防范和控制谣言的传播提供依据。

一、互联网谣言泛滥的原因

(一)“谣言”的概念

从人类开始使用语言的那一天起,谣言便相伴而生;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还没有出现的时候,谣言就已经深刻影响着民众的生活,可以说,谣言以一种最古老的大众传播方式始终贯穿于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新媒体的出现,更是引发了谣言的疯狂滋长。

谣言的英文为rumor或gossip,《韦伯斯特英文大字典》中解释为“一种缺乏真实依据,或未经证实、公众一时难以辨别真伪的闲话、传闻或舆论”。心理学家也很早就开始关注谣言的传播,将其定义为“一种特定的对某一信念的陈述,通常通过口头语言传播,但没有确凿证据证实它的真伪”。也有人认为“谣言是一些未经证实却被广为传播的信息,其内容具有不确定性同时暗示环境中可能存在潜在的威胁,能够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警觉。”三个定义都说明谣言是未经证实的信息,对人们的生活有潜在影响。谣言在不断传播扩散的过程中通常会伴随着评论与解释的发生,因此其内容也会随之不断改变。

(二)互联网谣言泛滥的原因

1.与新媒体传播的特点有关

首先,新媒体环境中“把关人”的缺失,不具备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的传播行为了,相当于传统媒体中的“编辑”“监制”等角色不存在了。这样一来,在互联网中,信息发布无需审核,与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内容的创建和信息发布的门槛更低、更便捷。任何人都可以轻轻松松地在各大网站、社交网络中注册一个账号,可以随时随地浏览和发布言论甚至谣言。

其次,在新媒体环境中,任何一个用户都可以无限制地去想象、去表达,这使得大量原创内容爆发性地被生产出来。只要在一个有手机信号的地方,事件的亲历者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将文字、图片、视频等现场情况迅速上传到网络中。比如,2008年7月29日在美国洛杉矶发生的5.4级地震中,第一条地震消息就是一个叫卡洛琳的人通过 Twitter手机客户端发布的。此外,当互联网用户在看到某一信息时,无论他是否给以评论,都可以实现转发、分享。这种方式给信息的扩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信息直接和间接的在受传者之间迅速传播。

除此之外,在新媒体环境中,信息的传播是碎片化的,不仅仅是时间的碎片化,更是内容的碎片化。互联网的内容很多都是拼贴组合式的,信息不完整,很难将一件事情阐述清楚,这给谣言的产生提供了便利。比如在2010年12月6日晚,一条金庸“被去世”的帖子被网友大量转载。这条消息最早来源于百度贴吧的,在其他社交网络散播一段时间后又被网友传到新浪微博,甚至被《中国新闻周刊》转载到其官方微博上,使得很多网友误认为是官方首发的消息。

新媒体环境中信息传播的门槛低、便捷性、碎片化等特点与谣言内容模糊、传播随意的性质不谋而合,这给谣言在新媒体环境中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权威部门信息公开不够及时

微博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结果俱全的信息,有的甚至还配有图片,在权威部门没有发布官方信息的情况下,人们都会轻易相信这种看似可信的消息,其中不乏谣言。这些谣言凭借其详细的事件时间、地点、人物描述,再配上一些从其他事件中挪用的照片或是经过合成处理的照片来迷惑受众。这种被编造得尽善尽美的谣言非常容易被网友大量转发,尤其在重大突发事件中,人们都急于了解事情的最新进展情况,在权威部门信息缺失的情况下,网络中海量的信息难免有真有假,就会使得一些人相信谣言并且参与到谣言的传播中去。

二、互联网谣言传播的受众心理

除了新媒体自身传播特点、权威部分信息公开不及时等原因之外,造成新媒体环境中谣言泛滥的最重要的原因还有受众的心理原因。谣言在新媒体环境中的传播过程中,受众在这些信息的刺激下会产生多种复杂的心理反应,这些心理反应不仅会使他们对谣言的扩散或制止产生关键性作用,甚至会对整个社会舆论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正确认识受众在谣言传播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对于深入了解谣言传播的模式和传播特点,有效防范和控制谣言的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指对各类人持有的一套固定的看法,并以此作为判断评价其人格的依据。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富二代”、城管、政府官员等群体的刻板印象普遍存在。究其社会因素,一方面是因为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利益格局调整,思想观念变化,这个阶段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多发,在这种环境中的群众对于贪污腐败、分配不公、公权滥用等现象非常敏感。另一方面是受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形成的“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崇拜权利、痛恨权利、害怕权利的矛盾心理,人们对政府官员是又敬又畏又仇恨。网络谣言正是抓住了人们心理上的偏见,用捏造、夸大、扭曲事实的方式来误导公众,导致人们对于整体信息的偏颇吸收。

比如2011年10月27日,一条关于城管的“一位给商贩送饭的老大爷被我威武城管绑在了他们的战车上”的微博出现并附有照片,被网友大量评论转发。事后查证这条消息与事实不符,现场视频显示这位老人是由于与城管发生纠纷,为阻止城管离开,将自己绑在了城管的车上。这条网络谣言被广泛传播,就是因为近些年城管暴力执法的行为不断被曝光,使得社会大众普遍形成了对城管这一群体的刻板印象。这种先入为主的偏见,让众多网友对有关城管的消息轻易误读,他们会选择毫不犹豫的相信城管的恶行与老大爷的无辜。别有用心的人就会利用刻板印象来编造、扭曲事件从而大肆散播谣言,而这些谣言又会加深公众的刻板成见。只要网络上一出现有关偏见对象的不良行为事件,人们心中所有的不满便会化作无形的传播力量,加速互联网谣言的散播。

(二)从众效应

从众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也就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在互联网谣言的传播过程中,谣言的信息往往都是模糊不清的,网民容易依赖别人的信息进行判断。

微博谣言中的从众心理可能会使一个极小的事件在很短时间内聚集起巨大的社会能量,倘若这种能量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就极有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群体事件。比如2011年的日本地震所引发的“抢盐风波”,最初便是一位网名为“渔翁”的网友在QQ群中散布有关日本地震引发核污染影响我国海域的谣言后,在其他社交网络中迅速传播,越来越多的网民加入了评论和转发的行列,大量关于碘盐的各种实时信息在微博上被原创和转发。从最开始的小贴士型的提醒,到要多买碘盐备用,到最后演变成现实世界的疯狂抢购碘盐。谣言传播仅仅两天时间,全国各地便纷纷出现了因“抢盐”导致的食盐脱销情况。

(三)群体极化

所谓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新媒体平台可以把不同空间、相同目的的人聚集到一起,这些人可以借助网络这一虚拟空间展开群体讨论,或是做出决策。在这个过程中,原来的大多数意见得到巩固和加强,这一想法变得越来越极端并最终导致“极化”现象。

网络谣言的传播过程中,群体极化心理往往会让谣言占据压倒性的地位。群体极化心理往往是受到群体中意见领袖的激发,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在现实生活中,像社会名人、专家、学者和有丰富经验的群众等等都可以当意见领袖,他们在社会群体中有权威和影响力,颇得信任,谣言一经他们转发或者评论、确认,传谣、信谣的人数便会成几何级数增长。

比如,在2014年3月8日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事件中,在该事件曝出的24小时内,几乎我们的社交网络被#马航#刷屏,关于马航事件进展的消息铺天盖地袭来,其中就混杂着一些后来被证明是谣言的内容。如“波音中国总裁称飞机已经找到”“网传失联飞机被菲律宾海事船发现”“3月8日网传CNN发布失联客机坠毁消息”“报道称越南搜救人员发现失联客机”“网传失联客机乘客在海上求救”等谣言,有不少都是由“权威媒体”或“权威人士”发出的。新华社也曾发布快讯,宣布“越南搜救人员发现失联客机信号”的消息。事后证实为假消息。这些“权威媒体”“权威人士”都是受众深信不疑的意见领袖,谣言在群体中逐级扩散,越来越多的人在谣言的不断重复中慢慢认可了这些观点,最终形成一个压倒性的、代表大多数人的意见,这就出现了群体极化。在这样一个以相互信任组成的网络中,受众会因为对发布者的信任,不经核实就轻信谣言,形成“基于信任的‘病毒传播’”。

结语

新媒体为人们带来了信息交流的便捷性,但同时也为谣言的滋生提供了土壤。谣言在互联网的传播过程中,使受众产生的刻板印象、从众、群体极化等群体心理,促使谣言不断自我繁衍,从而对社会舆论产生负面影响。正确认识受众的心理特征,深入了解谣言传播的模式和传播特点,通过提升政府公信力、及时辟谣、提高网民的媒体素养等措施有效防范和控制谣言的传播,将互联网谣言对社会的危害降到最低,建设绿色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

[1](法)让—诺埃尔?卡普费雷著,郑若麟译.谣言:世界最古老的传媒[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90.

邢雅静,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5级广播电视硕士。

猜你喜欢
城管谣言群体
城管执法的“民生温度”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不信谣言 科学防“疫”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你被养生谣言忽悠过吗?
谣言π=4!
为特殊青少年群体遮风挡雨
大学生热衷当城管有喜有忧
不容忽视的校园“小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