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外部适应性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

2016-07-14 01:16赵建玲陈志强
职教论坛 2016年10期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策略

□赵建玲 陈志强 张 红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外部适应性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

□赵建玲陈志强张红

摘要:外部适应性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逻辑起点。以河北省为例分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外部适应性发展现状,探讨中、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间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提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外部适应性的思路及策略,以推动河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外部适应性;内涵;策略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外部适应性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密集型升级,产业结构中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企业比重日益提高,这些对劳动力市场的人才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进而对教育系统中与经济发展最直接相关的职业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根据《规划纲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三个属性,即外部适应性、内部适应性和自身协调性[1]。所谓“外部适应性”,是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满足职业教育外部社会系统的发展需求,主要表现为通过开发人力资本,输出合格人才,满足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实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良性互动[2]。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外部适应性”进行研究,是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迫切需要。

二、河北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外部适应性分析

(一)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变化及其外部适应性

1.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发展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情况。作为与产业和行业、企业等经济领域最直接相关的职业教育,其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现将河北省近年来地区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发展变化及其人均值以及每10万人口高职、中职教育规模的发展变化分别与全国平均值进行比照,即从横向上以全国的平均水平为参照分析河北省高职、中职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适应情况,同时又从纵向上比较分析河北省高职、中职的发展是否跟得上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

从表1看,在横向比较上,2008年前河北省人均 GDP略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009-2014年间GDP虽保持增长,但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每10万人口中、高职在校生数大多年份均超出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以来中职招生规模逐年缩减,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纵向比较上看,河北省人均GDP的发展从2006年的16,962元增加到2014年的39,984元,增长了1.36倍,同期每10万人口高职在校生数从677人增至902人,增长了0.33倍,中职在校生数从 2006年的1,310人增至 2009年的1,569人,增长了0.2倍,但2010年后中职在校生规模逐年缩减,2014年缩减至888人,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近年来河北省职业教育的重心在逐步从中职向高职上移,但河北省人均GDP的增长明显高于后两者,职业教育总体水平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快速发展的经济态势要求职业教育要进一步提高对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以推动河北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3][4][5][6][10]。

表1 河北省近年来人均GDP与每10万人口高职、中职规模变化比较表

2.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的适应情况。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然带来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升级,进而对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及其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层次比例提出相应的要求。那么,河北省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和技术结构是否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以2012年河北省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的统计数据和近年来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的文化程度和技术等级状况来分析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对外适应情况。从河北省就业人员学历结构看,其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4.34%,具有专科学历人员占6.8%,具有高中学历人员占15.8%,具有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员占73%。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呈现为上窄下宽的正三角形,而且重心偏低,高中及以下学历人员就占了88.8%,且高中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这样的学历结构显然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

从近年来河北省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的文化程度和技术等级状况来看,也表现出求职者文化程度和技术等级水平偏低以及需求单位对劳动力文化程度和技术等级要求不高的“双低”状况。我们以2014年第一季度河北省石家庄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的数据为例,根据文化程度分组的供求人数情况是:大专以上的求职者占求职者总数的40.38%;高中学历的求职者占36.82%,其中中专、职高、技校占18.16%;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求职者占22.8%。从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看,专科及以上学历的需求仅占19.04%;对高中(含职高、技校、中专)学历的需求占16.36%;对初中及以下学历的需求占6.58%;无需求占58.01%。按技术等级分组的供求人数情况看,无技术等级或职称的求职者占31.52%;具有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的求职者占40.11%。从用人单位需求情况看,无技术和职业资格要求的占21.91%,中级及以上技术和职业资格要求的占39.27%。乍看起来,河北省石家庄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双方在技术等级和职业资格等级上基本相称,求职者文化程度和技术等级水平虽然偏低,但需求单位对劳动力文化程度和技术等级要求也不高,似乎不存在结构性失衡。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用工需求量大的地方中小企业依然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尽管用工要求量大,但对技术和职业资格等级要求较低,甚至无要求。然而,当前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加快从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向现代化加工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转化的步伐,不断发展和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其中的关键因素就是努力提高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和技术技能水平。

事实上,从2014年第一季度石家庄劳动力供求分析报告的另一组数据来看,用人单位对具有中、高级职业资格的劳动力求人倍率分别达到1.1和1.15,对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才的求人倍率分别为0.99和1.26,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这就传递出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层次结构,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强烈信息。

(二)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变化及其外部适应性

1.中职教育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适应性。本文以2011年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情况为例,结合河北省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进行匹配分析,结果如表2、表3所示。

表2 2011年河北省中职招生与产业结构匹配情况表 单位:%

表3 2011年河北省中职招生与就业结构匹配情况表 单位:%

从表2、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2011年中等职业学校对应产业的招生比重与产业结构间的错位幅度比较大,表现为对应第一、三产业的招生比重远远超出产业结构的现实水平,而第二产业专业设置比重远不能满足产业结构的需求;对应产业的招生比重与就业结构也有较大幅度错位。因此,河北省中职教育对应产业的专业结构需大力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2.河北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变化及其对外适应性。伴随着高职教育10多年的大发展,河北省高职教育专业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还不能完全适应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高职教育专业结构的总体情况。对近几年河北省教育厅、发改委下发的招生计划及《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河北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具有专业大类覆盖面广、专业大类之间差异明显的特点。

近几年,河北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覆盖了高职专业目录所设置的19个专业大类,各大类均有招生,专业大类覆盖面广。但从专业设置的院校分布看,各专业大类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以2013-2014学年为例,河北省63所高职院校专业布点共有1980个,设置电子信息大类的高职院校最多,共49所,其次为土建、制造、艺术设计传媒、财经、旅游大类,其设置院校分别为47、47、45、44和44所,分别占当年河北省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普通高职学校总数的77.78%、74.60%、74.60%、71.42%和69.84%;而开设公安、水利、农林牧渔、法律、材料与能源、资源开发与测绘、环保气象与安全等专业大类的高职院校则相当少。从在校生规模来看,各专业大类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在校生人数排名前6的为财经、土建、制造、医药卫生、电子信息和文化教育大类,与上学年排名一致,6个专业大类的学生总数占全省高职在校生总数的74.29%(见图1)。

图1 2013-2014学年河北省高职院校各专业大类在校生比重图

(2)河北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性。为深入分析河北省高职院校近年来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情况,下面从三次产业划分的角度对19个专业大类中的相关专业大类进行相应的归并,将其划分为一产类专业、二产类专业、三产类专业,具体分析如下:

2014年,河北省专科招生专业面向产业分布情况如下:一产类专业招生1,866人,占在校生总规模的1.2%;二产类专业招生53,659人,占总规模的33.3%;三产类专业招生105,573人,占总规模的65.5%。从以上数据看,对应第一产业的招生规模很小,招生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专业大类[8]。下面以2014年数据为例具体分析河北省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情况,具体数值见表4。

表4 河北省2014年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情况表 单位:%

从表4可以看出,2014年河北省高职教育对应产业的专业设置结构比例与产业结构比例存在着不协调的情况,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错位幅度。其中,对应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专业比重均低于相应产业的比重。与之相反,对应第三产业的专业比重则明显高于第三产业的比重。这种错位局面的产生,显然与河北省三产结构还不合理有关,但也说明近些年河北省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程度不高,亟待改善。

3.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适应性。分析1978年来河北省三次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发现,三十多年来,河北省三次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的28.52%下降到2014年的11.7%,同期第三产业的比重从21.02%上升到37.3%,具体数值如表5所示。

表5 河北省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变化表 单位:%

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就业结构和人才结构的变化是直接相关的。英国经济学家W·配第和C·克拉克先后对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了劳动力就业结构的“高度化”规律,即劳动力就业结构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再向第三产业转移,呈“一、二、三”产业逐渐升高的态势。从河北省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例的演变看,也呈现出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现象,基本符合配第·克拉克定律[9]。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从1978年的76.88%降至2014年的33.3%,同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分别从1978年的13.88%、9.24%上升至2014年的34.2%和32.5%,具体数值如表6所示。

表6 河北省按三产划分的就业人员比例变化表 单位%

但是,从表5、表6不难看出,河北省目前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还存在不匹配的地方。以2014年为例,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11.7%,但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员比例达到33.3%;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51.0%和37.3%,远高于第一产业的比重,但其就业人员所占比例均低于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分别是34.2%和32.5%。与发达国家相比,美国、德国、日本的就业结构呈现倒三角结构,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最低,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最高,成为吸纳就业人员的最大领地。河北省目前就业结构还没有表现出倒三角形的态势,而且就业结构顺应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步伐较慢。

另外,我们以2015年《河北经济年鉴》和2015年《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年度质量报告》公布的三产就业情况与人才培养计划之间的匹配情况做一分析,具体数据见表7。

表7 河北省2014年高职专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匹配情况表 单位:%

从表7可以看出,高职专业按产业划分的招生计划数比重与三产就业结构形成的劳动力比重同样存在着不协调的现象,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错位现象。其中,第一、三产业就业劳动力比重与相应专业的招生数比重之间错位幅度很大,第二产业就业劳动力比重与相应专业的招生数比重之间错位幅度较小。

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河北省高职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发展还存在不相适应的地方。由于高职教育对应产业的招生数比重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存在着比较大的错位幅度,容易导致高职毕业生就业上的结构性缺陷,如河北省最近几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对口率和就业质量均有待提高。

三、提升河北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外部适应性的策略

(一)宏观层面:加强中、高职教育专业结构的合理调控

从对河北省中、高职教育专业结构所做分析可以看出,中、高职专业结构对外适应性还不强,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错位。一方面表现为专业结构的建设和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步伐。如河北省“十二五”期间的主导产业包括信息、冶金、医药、建材、化工、机械、纺织、食品等产业,同期,高职招生比重位居前列的专业大类主要为财经、土建、制造、医药卫生、电子信息和文化教育大类,显然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是不大相符的。另一方面还表现为外力驱动或功利目的诱使下出现盲从、追风的专业建设现象,以致院校之间的专业趋同性十分明显,特色化、品牌化、个性化的专业(群)并不多见。以2013-2014学年河北省高职招生为例,招生比重居前6位的专业大类分别是财经、土建、制造、医药卫生、电子信息和文化教育大类,招生比重之和达到74.29%。与之相应,开设这6个专业大类的院校分别为44所、47所、47所、17所、49所和14所,各占当年开设高职专业高校总数的73%、78%、78%、28%、82%和23%。可见,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和建设上明显表现出趋同、趋热、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尽管电子信息产业需要大量的紧缺专门人才,但高职院校若不考虑自身办学条件、传统优势和专业基础而一味跟风,结果可能是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并不能满足行业企业的用人要求而导致“产品滞销”。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建议河北省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对专业布点和院校布局的宏观调控。首先,要建立人才需求预测和专业调试机制。根据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要求,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的需要,前瞻、准确地把握人才需求的变化发展趋势,科学合理地制定与之相应的职业教育建设指导意见,就院校布局、专业布点、专业设置标准、数量规模和比例分配、专业发展规划等作出政策性安排,通过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加以宏观调控、监督管理,以规范和调适高职专业建设。当前,要根据河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特别是重点领域紧缺专门人才发展目标,制定“十三五”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规模、结构与质量目标要求。高职专业要以总体规划为纲,根据专业建设的优势和特点,在规划和建设上做到准确定位、选准方向、特色发展、差异发展。重点提升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努力形成结构合理、紧扣产业、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专业体系。其次,要建立人才需求预警和专业退出机制。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发展先于专业结构,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周期变化快于专业人才培养周期变化,加之又缺少人才需求预警机制,各院校间信息不透明,各校只知局部不知整体,在专业规划上就难免不能准确定位,造成人才供求不平衡。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和劳动人事部门以及行业企业要紧密配合,密切跟踪劳动力市场变化趋势,主动为高职院校提供产业、企业发展情况和人才需求信息,及时发布人才需求预警信息,引导高职院校在专业规划和设置上避免走入误区,实现错位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定期开展专业评估、就业评估等工作,对就业率低的专业予以控制招生,直至撤销。

(二)微观层面:优化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自主发展、自我调节机制

要充分发展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上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合作性。第一,专业建设要主动对接行业企业,灵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根据前面数据显示,河北省高职专业结构明显存在与产业结构错位发展的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高职院校要主动对接和适应全省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办学条件,认真制订专业建设规划,以加强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为重点,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第二,专业建设要注重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在保证专业内涵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灵活设置专业方向,以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变化的需求。第三,专业建设要逐渐形成集群效应,逐步形成以精品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做到专业对接职业岗位(群)、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第四,要建立和完善多方参与开发和建设专业的协同机制,要广泛吸纳行政主管部门的权威人士、联办院校的专家学者、行业企业的行家里手,共同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形成开门办学、广纳群贤、协作开发、互利共赢的专业建设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王琴.发达国家和地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策略及启示[J].职教论坛,2015(28):83-86.

[2]关晶,李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的边界与维度[J].中国高教研究,2014(1):90-9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2012年)[EB/OL].http://www.stats.gov.cn/.

[4]河北省统计局.河北统计年鉴(2006-2012年)[EB/ OL].http://www.hetj.gov.cn/hetj/tjsj/ndsj/.

[5]河北省统计局.河北经济年鉴2015[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334-360.

[6]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5[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71-117.

[7]中国就业网.2014年第一季度河北省石家庄市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报告[EB/OL].http: //www.chinajob.gov.cn/DataAnalysis/content/2014-05/16/content_925630.htm.

[8]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0-2015年)[EB/OL].http://www.tech. net.cn/web/index.aspx.

[9]王育培.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57-59.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06-2012年统计年鉴[EB/OL].http://www.mohrss.gov. cn/SYrlzyhshbzb/zwgk/szrs/ndtjsj/tongjinianjian/ 201507/t20150722_215465.htm.

责任编辑刘扬军

作者简介:赵建玲(1967-),女,河北保定人,河北金融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陈志强(1962-),男,河北秦皇岛人,河北金融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张红(1968-),女,河北保定人,河北金融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管理学。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河北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编号:HB14JY057),主持人:赵建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0-0055-06

猜你喜欢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策略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挖掘习题的内涵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内涵漫画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角色重塑
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衔接的研究
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高职教育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