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水滴课程,满足多种需要
——关于三亚九小“水滴课程”建设的应然思考

2016-07-14 02:42海南省三亚市第九小学李正群
新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水滴校本海洋

□ 海南省三亚市第九小学 李正群



构建水滴课程,满足多种需要
——关于三亚九小“水滴课程”建设的应然思考

□海南省三亚市第九小学李正群

【摘要】三亚九小水滴课程的构建满足了素质教育的需要,顺应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满足依托本土资源、创建学校特色的需要,满足践行学校办学理念的需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水滴课程校本课程满足需要

我校自2012年起依托濒海优势,开始创建海洋特色校本课程,到2015年9月,在学校全体教师的多次碰撞中,最终形成了我校独具海洋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我们赋予它一个温馨的名字——水滴课程。

一、水滴课程简介

我校基于孩子身心发展特点和生命成长规律,积极探索“生命、自然、生活”三位一体的学校特色课程。我们认为:特色课程是炫丽生命的温厚滋养、个性特长的精彩绽放、灵性成长的文化浸润……为此,我们确立了“让海蓝浸润生命”的课程理念,挖掘和利用本地海洋文化资源开发“水滴课程”,在课程中彰显“文化、生命、个性、灵动”的多元组合,让“水滴课程”成为陪伴孩子成长的最好礼物!通过“水滴课程”的实施,让孩子们用阅读去品味海洋的意境,用眼睛去发现海洋的美丽,用双手去体验海洋的乐趣,用双脚去探寻海洋的奥秘,用笔墨去勾勒海洋的蓝图,用智慧去畅想美好的未来。借助两个支点:一是各科目如同涓涓细流一样注入水滴,交融互汇,汇滴成海,体现了课程形式的多元交互性;二是课程广泛征集师生的想法,开拓了家校、社区平台,呈现了课程内容的广博多样性。实施的主要途径:以“海润生命”为圆心,水滴文化画圆,全员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实现多个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交集。将师生作为水滴课程的主角,构建“一水一世界”的呈现平台,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个性发展,关注教师的自我进步和专业发展。

二、水滴课程,滴滴晶莹焕发光彩

水滴课程的构建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已呈现出喜人的成绩。一是“水滴校园”令人耳目一新。从水滴形状的校门到花圃里的花草造型到教学楼里的走廊布置,“水滴”无处不在,形成鲜活的显性课程,营造出独具海洋特色的育人环境。二是社团课程已如火如荼开展起来,已开发出20多种不同社团课程:贝壳工艺、舞蹈、合唱、书法、纸浆画、陶艺、水彩、七巧板、电子琴、电脑绘画、机器人、足球、田径、帆船、羽毛球、乒乓球、海洋气象站、写作、朗诵、海洋综合实践、旅游英语等,涵盖了艺术、文学、体育、科技等学科门类。本着“我自愿,我喜欢,我选择”的原则,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参与学习。每周五下午第一节课下课铃声一响,孩子们就涌向展现自我的舞台,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已成为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放飞着孩子们的童年快乐。另外,不去参与社团学习的孩子则在年级里走班,参与年级老师开发的二级课程学习,如魔方、编织、讲故事、手抄报制作等,真正实现每一个孩子都参与自己感兴趣的第二课堂。三是以德育为主线的课程,如升旗课程、礼仪课程、节日课程等也一如既往地进行着。

三、水滴课程的构建,满足以下多种需要

1.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水滴课程的设置,能给学生提供比国家课程更加丰富的问题情景,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操作时间上因地制宜,能拓宽学生学习领域,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在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善于交往、乐于学习、勤于运动、敢于创新的良好品行,为健康心智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2.顺应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今年省教育厅对学校课程的设置安排以及对学校校本课程的建设已做了初步的规划和培训。素质教育的方式逐渐倾向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相辅相成,学校特色的发展已不再是只要完成国家课程的设计、完成教学任务就行的时代。要创造学校的文化特色,培养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根据学生的需求开设适合学生发展的个性课程将是必由之路。

3.满足依托本土资源、创建学校特色的需要。三亚是颇负盛名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三面环海,多年的历史滋养,渔文化底蕴醇厚,乡情民风淳朴,具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自然资源与海洋人文资源。我校坐落在三亚湾畔,所拥有的海洋性地域环境和海洋文化风韵,应该是我们构建新型教育文化和新型育人环境的优质资源。我校2005年建校,一开始就给予了高标准的办学条件,2008年成为海南省规范化学校,加上学校面临大海的地域优势,都成为我们寻找学校发展新的生长点的动力。广袤的大海是由无数滴水滴组成,海之纳,并非只是积累,更有沉淀与生成,我们的水滴课程便衍生于此。并且从课程规划的角度去展开研究及符合时代教育的改革基调,又能从形成学校的核心文化里找到载体手段。

4.满足践行学校办学理念的需要。“让海蓝浸润生命”是我校的核心理念,它传递的是一种教育态度,如海般热情、开放、融汇;展现的是一种教育情怀,将大海一样深邃、包容、博大的气质融入到学生的生命特质中;表达的是一种教育理想和追求:如海般纯粹的蓝色未来;象征一种教育境界:培养大海般宽广、纯净、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最终实现整体育人目标:培养学生“做一个具有海洋品质的人”“善于交往、乐于学习、勤于运动、敢于创新”的海的儿女。此目标必将借助水滴课程扎实有效的开展达到成功的彼岸。

5.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最理想的校本课程必须在顺应时代发展以及符合地情、校情基础上力求顺应儿童的本性,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社会需要,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个性潜能能得到进一步激发,走进孩子的世界,倾听孩子的心灵呼唤,诠释孩子的兴趣需求,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我校水滴课程正是满足了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并从中得到愉悦的心情,学得快乐收获成长。

6.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最终还是要依赖学校师资,教师身上蕴藏的教育经验不仅是制定学校课程目标的依据,也是开发学校校本课程的基础。我校通过水滴课程的开发,一方面让学生学得更精彩,同时让教师在这个平台上,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展示个人兴趣,爱好与特长,不断促使自己的业务专长得到发展和提高,实现专业发展与专业特长的双重提升,获得更多的职业幸福感。

猜你喜欢
水滴校本海洋
利用水滴来发电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水滴轮的日常拆解与保养办法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透过水滴看世界
航天器相对运动水滴型悬停轨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