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县湖羊产业健康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2016-07-14 08:23王仲荣张传亮
中国动物保健 2016年5期
关键词:湖羊秸秆全县

王仲荣 张传亮

湖羊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绵羊品种,原产于太湖流域,为我国一级保护地方品种,具有生长发育快、繁殖力强、适于舍饲和耐高湿高热环境等特点,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长兴县作为湖羊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长期以来,多以农户散养为主,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近年来,在长兴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全县湖羊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无论是规模化还是标准化程度都得到了有效提升。但从目前整个产业的现状看,产业链短、人才缺乏、融资困难、土地制约等一系列问题和矛盾正逐渐显现出来,已成为制约湖羊产业进一步健康发展壮大的瓶颈。为寻找破解湖羊产业发展瓶颈之办法,笔者通过调研分析,对湖羊产业健康发展的思路、目标、举措等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和探究,以期为全国湖羊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1.发展现状

近年来,湖羊产业发展作为畜牧业“转方式、促转型、调结构”的重要内容,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浙江省通过大力实施湖羊拓展、产业振兴、湖羊提质“三大工程”,使得全省湖羊养殖区域得到不断拓展。目前在杭州、金华、绍兴、丽水、宁波等浙江省内其他非传统养殖地区均实现了规模养殖,并在该省湖州市南浔、吴兴、长兴等地建立了一大批标准化良种基地。2014年全省湖羊饲养总量约248万只,占全国的65%以上。其中,湖州市湖羊饲养量达到67万只、产值5.1亿元,分别占全省的27%和36.4%。目前,全市已建成大型规模羊场26家,年出栏100只以上的湖羊场规模化比重达44.1%,建有湖羊保护区国家级1个、市级4个、湖羊种羊场14家,全市种羊场数量占到了全省的63%,有效推进了湖羊良种化进程。2012年,浙江省委主要领导专门对湖州市湖羊产业发展情况作出了重要批示,省委、省政府其他领导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在这一良好的历史机遇下,长兴县委、县政府顺势而为,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意见,及时调整优化现代农业发展补助资金扶持方向,全力助推全县湖羊产业的发展壮大。自2011年以来,全县湖羊饲养量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逐年递增,详见图1。养殖区域也从吕山、和平等传统湖羊养殖区向泗安、林城、水口等乡镇延伸,其中吕山乡还被授予“浙江湖羊之乡”。据统计,到2014年底,全县湖羊饲养总量达13.18万只,约占全市的20%左右,2015年全县饲养量突破15万只。

2.发展成效

2.1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2012年以前,全县湖羊传统养殖以农户散养为主,千只以上羊场和标准化示范羊场均为空白。如2011年全县存栏100只以上羊场仅16家,规模化比重为10.67%。自2012年开始,在县政府产业化扶持政策的引导下,大量工商资本投资规模羊场建设,使得全县湖羊规模化养殖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到2014年年底,全县已有存栏100只以上规模羊场32家,其中存栏千只以上羊场8家,规模化比重达到28.55%。同时,还完成市级以上标准化肉羊养殖示范场创建6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3家。

2.2育种效果日趋明显

长兴县是湖羊的发源地之一,品质优良,得到业界广泛认可,选送的种公羊在全省第四届湖羊赛羊会上荣获特等奖。但在2012以前因没有规范的种羊场,大量优质湖羊种羊以肉羊价格流出。2012年起,县委、县政府将种羊培育纳入了湖羊产业扶持补助范围。对取得原种场以及一级、二级种羊场资质的养殖企业,分别给予20万元、5万元和2万元的补助,这一政策有效助推了全县的湖羊种羊培育。全县已建成湖羊原种场1家、二级种羊场3家,长兴湖羊良种成功远销新疆阿克苏、福建龙岩、河南郑州、安徽安庆等地。2012年以来全县累计销售种羊5.4万只,产值8770万元,利润4300多万元。

2.3生态养殖全面推广

利用湖羊草食动物特性,该县农业部门因势利导,积极探索农牧结合资源循环文章,在全省首创“芦笋秸秆-湖羊-肥料”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并在全县推广。目前,该模式已全面覆盖全县8000亩芦笋基地。据初步统计,按2t/亩/年的芦笋秸秆量计算,每年可为羊场无偿提供秸秆饲料约1.6万t,预计节约饲料成本480万元左右。秸秆过腹后,又能产生8000多吨的优质有机肥用于芦笋生产,通过改良基地土壤来提升芦笋产量与品质,预计可使芦笋基地增收200多万元。两项合计,约可为全县农户节本增收700万元左右。同时,县农业部门还积极推广水稻、大小麦、油菜等秸秆的饲料化利用,使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在全县湖羊养殖场(户)中得到全面推广,从而有效避免了秸秆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2.4促农增收成效显著

2011年以来,湖羊价格一路上涨,2013年达到最高峰,肉羊价格达29元/kg,只均获利386元,种羊更是达到56元/kg,只均获利855元。但从2014年4月份起,随着生猪价格的大幅回落,以及北方小反刍兽疫疫情平稳后积压湖羊集中出栏,湖羊价格开始出现缓慢下跌趋势。到7月降至最低点,肉羊价格为20元/kg,基本处保本状态,种羊价为30元/kg,盈利330元/只左右,详见图2。虽然养殖效益明显下降,但就养殖成本而言仍有盈利空间。目前,肉羊价格为24元/kg,盈利160元/只左右,种羊34元/kg,盈利450元/只左右。

2.5产业文化充分挖掘

为充分发掘湖羊文化,县委、县政府将湖羊产业发展与农耕文化、餐饮文化等有机结合起来,全力助推一产向三产延伸。从2012年起已连续举办四届长兴(吕山)湖羊美食文化节,2014年第三届时顺利承办了浙江省湖羊产业振兴计划启动仪式,2015年第四届时还结合了吕山湖羊美食文化一条街建设的启动。期间,吕山乡被授予“浙江省湖羊之乡”荣誉称号;吕山湖羊生态养殖精品园被评为“湖州市十佳现代农业园区”;长兴吕山湖羊荣获CCTV2014年度全国“十大魅力农产品”称号,是评选活动中浙江省唯一获奖的农副产品,长兴湖羊在全国的知名度不断提高。

3.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3.1产业链短

目前,湖羊产业发展更多的还是注重于养殖环节,在湖羊配合饲料开发、屠宰加工、产品深加工和羊文化旅游开发等全产业链发展方面尚处于起步或空白。

3.2人才缺乏

2012年以来,新发展的规模羊场大部分为工商资本投入,养殖业主基本未从事过湖羊相关产业,在湖羊种质资源开发、疫病防控、饲养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压力较大,迫切需要引进、培育相关人才。

3.3融资困难

湖羊生产周期较长,回报见效慢,经营初期一次性投入大。而湖羊养殖场的主要资产为湖羊,金融机构对湖羊养殖场的融资心存疑虑。前期湖羊行情低迷,大部分羊场流动资金周转困难,仅仅依靠长兴农村合作银行、长兴联合村镇银行等少数金融机构金额不高的贷款,无法满足生产需求,严重制约了湖羊产业的健康发展。

3.4土地制约

根据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浙江省农业厅《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发展的通知》(浙土资发[201519号)规定,畜牧生产设施用地按照农用地管理。但客观上还存在着土地指标紧,过于放大湖羊养殖污染,新(扩)建规模羊场用地审批过程中,审批难、协调繁、推进慢等现象,特别是对湖羊产业在保供给、促增收、实现农业生态循环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制约了全县湖羊养殖规模化水平的提升和龙头企业的培育。

4.壮大振兴湖羊产业发展的思考

4.1总体思路

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统筹推进、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农牧结合、资源循环为主线,按照“一个产业做成一条完整产业链”的思路,通过破解资源制约、完善全产业链、壮大生产主体、推广生态养殖,努力实现湖羊产业可持续发展。

4.2发展目标

以“规模适度,提质增效,打响品牌”为目标,通过三年努力,到2017年湖羊饲养量稳定在19万只,同比2014年增加43.94%以上,实现产值1.32亿元,同比2014年增加44.58%以上,全县千头以上羊场达17家;创建湖羊标准化示范场10家以上、种羊场6家,成立湖羊研究所1家;建立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2家;组建湖羊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培育引进湖羊屠宰加工企业年屠宰量10万只1家、年加工肉制品3000t羊肉深加工企业1家。

4.3重点举措

4.3.1以破解资源制约为重点,提升产业发展动力根据全县资源禀赋,强化政策扶持,着力破解制约湖羊产业发展的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强化用地保障,将湖羊产业发展纳入“农业两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每300亩水稻或芦笋等种植基地规划配套1个存栏300头左右的湖羊家庭农场。加大金融支持,金融部门要支持湖羊产业主体进行评估抵押贷款,县农业发展担保有限公司等平台要加大担保支持力度,对已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养殖场和合作社,金融机构应参照参保额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加强人才培育,对营销业绩突出湖羊经纪人在享受县奖励政策的基础上,湖羊主产乡镇也应配套出台奖励政策;落实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建立良性人才引进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县委、县政府在现代农业发展政策中对新建标准化羊舍、标准化示范场创建、种羊场培育等要提高补助标准,研究出台种质资源保护、秸秆收集等方面扶持奖励政策;县商务部门要支持湖羊相关产品市场开发、拓展;县科技部门要加大对湖羊产业科技创新的项目支持。

4.3.2以完善全产业链为重点,提升综合竞争实力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全力打造湖羊全产业链发展。做强饲料开发,充分发挥畜禽产业联盟作用,牵线大专院校专家与县双胞胎、播恩等大型饲料企业的产研合作,研发推广湖羊各阶段饲料,提升湖羊养殖科技水平。做大屠宰销售,在该县吕山乡培育建成湖羊屠宰深加工企业1家,推行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直供直销等新型畜产品流通方式,抢占浙北湖羊屠宰加工销售的制高点,掌握市场培育、开发主动权。做精三产发展,充分发掘湖羊文化,全力推动一产向三产延伸,继续办好湖羊美食文化节,进一步打造特色,扩大湖羊美食文化街知名度;进一步挖掘潜力,拓展湖羊文化与旅游、餐饮、娱乐有机结合的空间;进一步强化宣传,打响“浙江湖羊之乡”的品牌。

4.3.3以多元主体合作为重点,提升产业推进合力鼓励湖羊产业链上各主体间融合发展,做大做强。壮大合作组织,培育壮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合作经营组织,整合全县中小湖羊养殖场(户)产业发展合力,提升全县小规模湖羊养殖场(户)抗市场风险能力和养殖效益。按照“育龙头”和“扶产业”相结合的原则,培育龙头企业,继续支持工商资本投资兴办现代化、设施化、生态化的规模羊场;积极整合畜牧产业扶持资金,确保每年50%以上的资金量用于激励湖羊合作社、龙头企业进行标准化提升;引导湖羊相关企业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等途径联合重组,着力培育、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大、示范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鼓励支持湖羊专业合作社、规模养殖场联合饲料企业合作开展饲料加工、配送;鼓励产学研合作,依托畜禽产业联盟优势,加快湖羊研究所建设,加快全县优质湖羊品系更新换代;鼓励企业与电商平台合作,加快“电商换市”步伐。

4.3.4以推广生态养殖为重点,提升持续发展能力依据环境承载和规划布局,大力发展农林牧渔紧密结合的生态羊场和家庭农场。严格落实“谁污染、谁治理”主体责任,新建羊场必须为高架棚结构,配备与养殖量相适应的排泄物治理设施,干粪直接装袋作为有机肥,沼液经雨污分离、集中收集处理,就近就地消纳。鼓励发展畜禽粪便处理中心,利用羊粪不含重金属的特性,加工销售适用于高档种植基地的商品有机肥。引导规模羊场实施农牧结合养殖,在现有“芦笋秸秆-湖羊-肥料”生态养殖模式的基础上,探索推广稻草秸秆开发颗粒饲料、引进新品种牧草养羊、打包青贮等技术模式,增大本地农作物秸秆利用量,秸秆过腹还田,实现资源循环。

(编辑:蔡中梅)

猜你喜欢
湖羊秸秆全县
湖羊生态养殖技术及疫病防控
首例MSTN基因编辑湖羊诞生
秸秆计划烧除 吉林打算这样干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九台区秸秆利用取得新成效
第六届中国乌镇湖羊文化旅游美食节开幕
SONG OF SMOG AND FIRE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多胎湖羊的养殖技术
万能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