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感悟

2016-07-18 08:49冯艾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6年23期
关键词:激情习作意识

冯艾

培养高中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重视“写”在整个语文综合能力构架中的支柱作用,指导学生热爱习作,练就学生扎实的写作功夫。然而高中学作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是长期困扰着作文教学改革的问题。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些根本问题逐渐形成了共识,这给解决作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带来了希望。因此,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深入研究和认真实践以便提高作文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要做到:

一、提倡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写作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形式。学生有激情、轻松自在自主写作,应该说是一种最佳状态下的作文教学,是学生快乐写作的开始。学生喜欢写作文,愿意写作文,达到了爱作文,就能有激情,学生有了写作的激情,就会不自觉的踏进写作的大门,不写不快,作文一定能原汁原味地表达出来。教师如何点燃学生的这种激情呢?可以肯定地说写作源于生活,激情源于生活实践,没有生活体验,写出来的习作空话连篇,没有实质性的意义,没有说服力,不可能是一篇佳作。教师教育学生彻底摒弃为了考试成绩写作的理念,一定让学生明白写作是现代生活的需要,是未来公民生存的需要,生活在新世纪的公民必须具备。教师进行作文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几个作家,而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未来生活需要的一种能力。学生一定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充实有生活气息,教师要把生活的激情引入作文教学,让学生即热爱生活,也热爱写作。让生活的激情变成作文写作源头活水,学生愉快作文是不成问题的。

二、要求学生把握练习内容,分块收集习作素材

古人说“无一物不可以入文”,“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能收集并写出文章的事物可谓浩如烟海,写作信息无可限量。文章所反映的主旨,由于经过艰苦的选材过程及思维方面的沉淀,通过“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人为创造活动之后,如此无限量的写作信息,却必然不同程度地受到不同时代基调,阶级色彩,社会道德意识,民情风俗观念,集个人而成的群体粗线条情感喜恶的规范和影响。这样,在特定的时代或时期,就把无形的写作信息无意识地纳入或宽或窄,或深或浅,或长或短,或浓或淡,或急或缓的创作主渠道中。这些创作主流,虽也呈现出纵横交错,繁杂纷呈的特点,但一定程度上却粗线条地、清晰地凸现出了短期内不易变更的题材集中意识。准确把握这些有形题材,以此设置习作达标规程并明确达标原则,在实践操作中使之具体化,就会减少作文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作文教学日趋合理化,制度化和成熟化,体现出作文教学的科学性。

三、深化文章结构意识,提炼文章中心

一篇文章可能文采斐然、辞藻华丽,但通读全文之后,会觉得文章内容空洞,中心没有突出,甚至理不清文章的表达主旨和重心,这就说明这篇文章的结构设计不当,侧重点不突出,难以让人理解到文章表达的中心,也直接说明了学生缺乏结构意识。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文章结构意识的深化,让学生意识到一篇文章结构清晰,中心突出的重要性。首先,教师可以用取典型教学案例的方法,选择一些学生的习作作为示范,让学生提炼文章的中心意思。如果学生难以提取到文章的中心,那么就让作者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文章主旨,并且分析自己文章为什么会让人难以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观摩习作,对比自己的作文与优秀作文的区别,询问别人对于自己作文的优缺点的看法。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相互修改作文,要求至少提出三个优点和缺点,说出自己阅读习作时候的真实感受。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脱离个人思维的局限性,明白到自己的文章在结构设计上的不足之处以及容易造成的理解上的困难,吸收其他学生的经验和方法,重新分析文章结构和主旨的表达,锤炼文章结构。

四、改革批改方法,激发写作积极性

按照传统的作文批改手法来说,都是老师自己的事,老师全包圆,这样费时费力,并且批改的精细度也不会提高。其实,在作文批改的过程中,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作文教学,作文批改的方式必须改革,其实作文批改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全班批改,或轮流批改,或教师批改,或学生批改。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大胆地打破“学生作文教师改”的桎梏,教师给一些适当的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其次,也要教育学生转变“我写你改”的旧观念,要使他们懂得,作文是难得“一次成功”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改,是整个写作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只能指导你怎么改,而不能代替你改。一个不懂改作文的人,将永远是一个作文的门外汉,培养学生改作文的能力,也会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五、强化材料意识,力求文章丰满厚重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的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导引学生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注意积累写作素材,并引导学生把积累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如《边城》这篇课文的精髓就是对人性和自然的赞美,文中不乏优美的句子,如“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有学生就模仿原句将其改写成了:“我们像花朵一样在温室里养着,用作业代替了运动,把网络代替了交流,厚厚的镜片下早已不见清明如水晶的双眸。”让学生模仿创造,不仅可以找到类似具有深刻性的主题,也能学习到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手法,为文章撑起骨架,找到灵魂。通过在日常教学中强化积累,对作文材料兼收并蓄、广采博取,可使学生在作文时有话可说,从而避免了文章内容空洞、简单堆砌词汇的不良现象,这正是作文教学的真谛所在。

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今天,作文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必须认清形势,找出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探究行之有效的对策,以便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创作能力。

猜你喜欢
激情习作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户外激情
激情从未止步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消磨不了他胸中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