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老年TURP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2016-07-18 07:25济宁
中国疗养医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肌松硬膜外尿道

济宁

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老年TURP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济宁

目的 探讨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05—2015-05行TURP手术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麻醉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最低SBP、DBP、MAP指标与基础值比较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对照组下降幅更明显,大于观察组,P<0.05;麻醉效果方面,观察组优秀率100.0%,对照组优秀率62.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肌松效果方面,观察组满意率91.0%,对照组满意率69.0%,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VAS)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3.0%,组间比较,P<0.05。结论 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更能满足TURP手术的要求,麻醉效果满意。

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BPH)是男性常见的良性生殖系统病变,中老年人群的发病率较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该病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男性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1]。BPH主要以排尿困难、尿急、尿频、夜尿增多为主要的临床表现,且患者长时间尿路阻塞,若不给予及时治疗,可能因肾和输尿管积水而导致肾功能损伤[2]。目前,手术是治疗BPH的主要手段,但手术方式较多,疗效及创伤程度不一。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被誉为治疗BPH的“金标准”术式,具有不开腹、体表无手术切口、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切除前列腺彻底等优点[3]。本文对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TURP手术的效果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05—2015-05在我院行TURP手术患者200例,均具有尿急、尿频、排尿困难等BPH典型症状,所有患者均经B超检查以及直肠指检等确诊,麻醉分级(ASA)Ⅰ~Ⅲ。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年龄60~79岁,平均(68.25±3.61)岁;对照组年龄62~81岁,平均(70.56±3.86)岁。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②不稳定膀胱症患者。③肿瘤患者。④有脊柱外伤史者。⑤神经系统疾病以及精神障碍者。两组年龄、麻醉分级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资料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术前禁饮、禁食8 h,术前30 min苯巴比妥钠0.1 g和阿托品0.5 mg肌肉注射。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BP、HR、SpO2、ECG等。连接BIS VISTA麻醉深度监护仪对手术过程中麻醉深度进行监测。记录两组患者的BP、HR。开放左上肢静脉通路输液,麻醉前和穿刺过程中给予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500 mL,45 min内输完,随着给予乳酸钠林格注射液5 mL/(kg·h)维持输液,根据患者血压、心功能指标随时调整。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经L3-4间隙行硬膜外阻滞麻醉,硬膜外腔向上置管3 cm,分次注入1%利多卡因+0.25%地卡因10 mL,使痛觉阻滞平面达T8水平,平面出现后追加8 mL,术中静脉注射哌替啶20 mg。观察组采用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患者取左侧卧位,进针点为L2-3之间,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将腰麻针沿穿刺针刺入蛛网膜下腔,仔细观察,若出现脑脊液流出则提示穿刺成功,向尾侧注入0.5%布比卡因7.5 mg,之后将腰穿针推出,在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留管3.5 cm。针刺法对阻滞平面进行测定,若阻滞平面不足,硬膜外追加0.75%罗哌卡因维持麻醉。

1.3 评价标准 麻醉效果优:无需使用辅助药物;良:使用芬太尼等辅助药物后改善;差:使用辅助药物后仍无改善。

肌松效果满意:肌松效果好,不影响手术;一般:妨碍手术但可手术;不满意:不能接受手术。

镇静评分:1分为烦躁不安;2分为清醒,安静合作;3分为嗜睡,对指令反应敏捷;4分为浅睡眠状态,可迅速唤醒;5分为入睡,对呼叫反应迟钝;6分为深睡,对呼叫无反应。一般要求评分维持在2~4分,评分达到5分或以上,应减小药物剂量或停药。

VAS评分:0分为无痛;3分及以下有轻度疼痛,能忍受;4~6分为疼痛影响睡眠,但尚能忍受;7~10分为患者有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影响食欲和睡眠。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得数据采用SPSS 20.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HR、SBP、DBP、MAP指标变化(表1)两组最低SBP、DBP、MAP指标与基础值比较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对照组下降幅更明显,大于观察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围术期HR、SBP、DBP、MAP指标变化(±s,mmHg)

表1 两组围术期HR、SBP、DBP、MAP指标变化(±s,mmHg)

注:1 mmHg=0.133 kPa

组别 基础HR(次/min) 基础SBP 基础DBP 基础MAP 最低SBP 最低DBP 最低MAP观察组 70.5±8.6 123.5±7.6 76.7±6.6 101.6±8.3 109.6±10.7 70.2±7.3 89.6±12.5对照组 70.2±8.9 123.9±8.7 77.9±6.3 100.5±8.8 89.3±10.2 62.5±7.0 77.8±12.2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麻醉效果和肌松效果比较(表2) 观察组麻醉效果比较中,观察组优秀率100.0%,对照组优秀率62.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肌松效果比较中,观察组满意率100.0%,对照组满意率69.0%;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麻醉效果和肌松效果比较(n)

2.3 两组麻醉情况比较(表3) 观察组镇静评分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麻醉情况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麻醉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镇静评分 VAS评分观察组 100 2.4±0.5 1.1±0.2对照组 100 2.4±0.6 2.6±0.9P值 >0.05 <0.05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表4)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两组并发症比较(n)

3 讨论

前列腺增生的主要病理特征为尿道周围前列腺组织出现细胞增生,且呈现进行性增多,导致尿道受压而出现排尿不畅或者排尿障碍等临床症状[4]。TURP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具有术后恢复快、损伤小的特点,大部分患者对手术耐受性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前列腺增生患者大多年龄在60岁以上,该群体机体功能退化,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肺功能不全等情况,对疼痛、并发症等耐受力均较差,要求麻醉处理要保证充分的镇静、肌松,保证血流动力稳定,尽量不影响呼吸功能,维持机体的氧供需平衡。因此,选择一种有效而安全的麻醉方式尤为重要。

椎管内阻滞能够满足手术的要求,低平面阻滞对机体生理干扰小,患者在术中可以基本处于清醒状态,有利于病情的观察。但是硬膜外麻醉的失败率和阻滞不全发生率较高[5-6],术中镇痛效果差,麻醉过程中,镇痛药物的使用率和剂量较高,容易导致心血管意外与呼吸抑制。因此,应该尽量选择对生理功能干扰小,安全范围大,便于调节和麻醉效果确实的方法和药物。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1981年首次应用于产科临床麻醉,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起效,具有作用迅速,阻滞、镇痛、肌松完善的特点,可控性好,同时兼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双重优点[7-8]。近年来,随着医学诊疗水平的不断发展,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下腹部和下肢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VAS评分(1.1±0.2)分,对照组VAS评分(2.6±0.9)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由于老年人脊髓及周围神经退行性变,减少了脑脊液的分泌以及局麻药物在蛛网膜下腔的吸收,脊麻起效快,可有效延长阻滞时间,降低了疼痛程度。

闭孔神经由L2~4腰椎脊神经前支组成,硬膜外麻醉时,由于腰骶神经阻滞不完善,部分患者术中可能因刺激膀胱侧壁而发生闭孔神经反射,严重者甚至导致膀胱穿孔,临床上为了避免闭孔神经反射,通常需要辅以闭孔神经阻滞[9-10]。而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保留了腰麻对腰骶神经阻滞的完善,同时可以经硬膜外导管按需追加局部麻药。本研究中,观察组麻醉效果及肌松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弥补了腰麻阻滞平面和时间的不足,更能满足手术的要求。

手术过程中,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是防止心跳骤停的关键,本研究中,两组最低SBP、DBP、MAP指标与基础值比较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对照组下降幅度更明显,大于观察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脊麻-硬膜外麻醉方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均较轻微,只要用药和操作得当,术中可以较好的维持呼吸循环的稳定。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硬膜外麻醉时,麻醉药物用量较大,达到麻醉深度时往往已经对循环系统形成了较大的影响,术后药物退去缓慢,苏醒时间延长,增加了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而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过程中,麻醉药物用量小,患者麻醉期间多呈清醒状态,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快,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更低,且患者易发生交感神经阻滞现象,刺激下肢动静脉的扩张,增加下肢血流量增加,从而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TURP手术,局麻药用量少、阻滞效果完全,较好地维持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发症少,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1]吴春燕,张小珍,肖海鸟,等.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术后护理体会[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2):1969-1970.

[2]张立贤.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气化电切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6):58.

[3]刘日升,邓婉娣,冯彩玲.37例经尿道等离子电切前列腺术的效果观察及并发症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8):157-158.

[4]徐庆春,张永海,黄洪.膀胱微造瘘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加碎石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大结石[J].广东医学,2011,32(6):760-762.

[5]李红辉,刑镝.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对照研究[J].当代医学,2011,17(2):15-16.

[6]郑惠云.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割术手术配合[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7(2):128-129.

[7]俸如全,铁爱民.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等离子电切除术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0,21(2):59-60.

[8]何亚军,谭宪湖,谭冠先,等.脊-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临床研究[J].广西医学,2011,33(5):552-556.

[9]张建平.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156例诊治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5):139.

[10]柯磊磊,刘斌,疏仁义,等.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0):14-16.

2016-04-11)

1005-619X(2016)09-0950-04

10.13517/j.cnki.ccm.2016.09.022

114011 辽宁省鞍山市肿瘤医院麻醉科

猜你喜欢
肌松硬膜外尿道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老年脊椎手术患者术中不同肌松程度对手术条件及术后康复质量的影响
深肌松在腹腔镜手术中的研究进展
全身麻醉患者在麻醉恢复室肌松残余的观察研究
改良硬膜外导管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陌生的尿道肉阜
术后肌松残余的临床研究进展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小儿尿道下裂疗效观察
两种保留导尿管引流方法在尿道下裂行尿道成形术后患儿中的应用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