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6-07-18 07:25李婧
中国疗养医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亚群外周血淋巴细胞

李婧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李婧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锦州市中心医院2013-05—2015-12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不同的药物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血锌变化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咳嗽、发热等症状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血锌含量,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绝对数,治疗效果综合评价等均表现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CD4+/CD8+、CD19+及CD16+/CD56+表现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较单独西医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提高,能明显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和抗病毒能力,加快病情的好转,缩短病程。

中西医结合;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

反复呼吸道感染常发于小儿及老年患者,青壮年发病率较少[1]。其发病原因主要有病毒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缺乏等[2-3]。病情发作时,患者常出现咳嗽、发热、流涕、鼻塞、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该病具有反复发作等特征,病情治疗过程中,患者往往频繁使用抗生素、激素类药物,造成机体产生一定的抗药性,治疗效果逐渐下降。中医药是复合成分,从患者的体质和疾病的特点进行考虑,纠正机体的某些失调,提高机体免疫能力,能有效缓解机体抗药性的产生[4]。因此,本研究选取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单独西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血锌变化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旨在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2013-05—2015-12在我院就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选标准:①符合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8岁以上。③患者对本研究的目的、方法等知情,并自愿参加并配合本研究,研究开展前签署同意意见书。④排除先天性气道异常等因素引起的气道阻塞和反复吸入疾病。所有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3~77岁,平均年龄(51.37±5.75)岁,男20例,女10例,呼吸道感染次数5~12次/年,平均次数(5.4±1.7)次/年;观察组患者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52.54±4.35)岁,男18例,女12例,呼吸道感染次数4~10次/年,平均次数(5.6±1.5)次/年。两组患者病程、病情严重情况、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独西医药治疗,使用抗感染止咳药物,口服左旋咪唑,使用方法:50 mg/次,3次/d,连服3 d,停药7 d,10 d为1个周期,连续服用6个周期;静脉滴注头孢美唑钠针剂,头孢美唑钠1~2 g溶于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葡萄糖10~20 mL中缓慢静脉注射,注射时间不宜少于4~6 min,2~3次/周,持续治疗6周。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对照组治疗方式基础上,口服中药黄芪防风散,其配方为:白术10 g、黄芪18 g、陈皮10 g、防风10 g、淮山18 g、生牡蛎18 g,以上药物加适量清水煎制,浓缩至100 mL分两次,早晚服用,1剂/d,连续服用6周。服用期间禁辛辣油腻生冷食物。

1.3 评价指标

1.3.1 症状监测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咳嗽、发热等症状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

1.3.2 免疫球蛋白及血锌测定 于治疗前后抽取两组患者静脉血液,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血锌含量。

1.3.3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抽取静脉血液,采用srtatedigm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T细胞亚群(包括CD3+,CD4+,CD8+,CD4+/CD8+)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CD16+/CD56+)相对数及百分率。

1.3.4 治疗效果评价 治疗效果的评价参考朱定俊等[5]的研究,并稍作修改。治愈:病情基本治愈,症状基本消失,1年内呼吸道感染未出现复发;有效:病情有一定改善,症状显著缓解,与治疗前相比,复发次数显著降低,病程明显缩短,症状减轻或减少;无效:病情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半年内呼吸道感染发生6次以上。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缓解情况分析(表1) 观察组患者咳嗽、发热等症状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患者咳嗽、白细胞数量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s,d)

表1 两组患者咳嗽、白细胞数量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s,d)

组别 咳嗽持续时间 白细胞数量恢复正常时间 住院时间对照组 10.23±1.45 11.73±1.26 10.28±1.48观察组 8.46±1.78 9.14±1.98 9.21±1.57t4.22 6.04 2.72P <0.01 <0.01 <0.01

2.2 免疫球蛋白及血锌含量分析(表2) 经过2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机体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血锌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含量表现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锌含量表现为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表2 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及血锌含量分析(±s)

表2 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及血锌含量分析(±s)

组别 IgG(g/L) IgA(g/L) IgM(g/L) 血锌(μmol/L)对照组 9.49±2.43 0.71±0.24 0.89±0.64 7.78±2.40观察组 10.89±2.12 0.89±0.37 1.28±0.56 11.26±3.01t 2.38 2.24 2.51 4.95P <0.05 <0.05 <0.05 <0.01

2.3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表3) 化验两组患者的血液可知,观察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百分数及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而CD16+/CD56+比值低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绝对数可知,两组患者血液CD3+、CD4+、CD8+绝对数表现为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而CD4+/CD8+、CD19+及CD16+/CD56+表现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3 两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绝对数(±s,个/μL)

表3 两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绝对数(±s,个/μL)

组别 CD3+ CD4+ CD8+ CD4+/CD8+ CD19+ CD16+/CD56+对照组 57±4 23±4 26±4 1.12±2 13±3 12±3观察组 63±3 31±4 30±3 1.36±2 14±2 11±3t6.57 8.76 4.38 0.46 1.52 1.29P<0.01 <0.01 <0.01 >0.05 >0.05 >0.05

2.4 临床治疗效果分析(表4) 观察治疗效果可知,两组患者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表现为睡眠质量提高,咳嗽减少,食欲增加等。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0.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7%。统计分析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4 临床治疗效果分析[n(%)]

3 讨论

免疫球蛋白是免疫活性分子中的一类,其主要功能是特异性地结合抗原,是机体抵御外感染的直接反应;血清锌是人体主要微量元素之一,在人体许多辅酶的形成、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直接杀死靶细胞,辅助或抑制B细胞产生抗体等。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由于免疫能力下降,直接表现为血清中免疫球蛋白、血清锌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含量下降。因此,在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过程中,以这三个指标作为治疗效果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6]。

梁义国[7]和邓景云等[8]研究表明各种中医治疗过程中的药物对患儿起到了改善微循环、止咳镇咳以及降低呼吸中枢神经兴奋性等作用,能通过健脾益肺,巩固后天之本以增强体质,抵御外邪。大量的研究均已表明中西医结合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单独西医治疗,其副作用少,能提高患者免疫力,治疗后发病率低。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咳嗽、发热等症状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血锌含量有不同程度提高,但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这些指标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绝对数表现为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CD4+/CD8+、CD19+及CD16+/CD56+表现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中西医结合较单独西医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提高,能明显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和抗病毒能力,加快病情的好转,缩短病程。该结论与秦艳芬等[1]、王建龙[2]、朱秀萍[4]的研究保持一致。

[1]秦艳芬,徐舒,蔡红兵.中西医结合治疗反复发作呼吸道感染43例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06,2(24):60-61.

[2]王建龙.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4(12):628-629.

[3]成静,袁永梅,王宝玉.中西医结合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19(9):201-202.

[4]朱秀萍.中西医结合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8(52):119-120,134.

[5]朱定俊,魏佑斌.中西医结合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4,24(10):80-81.

[6]张小君,李春融,卢君.维生素A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5,9(27):63-64.

[7]梁义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9):277-278.

[8]邓景云,伍锦旋.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30例临床分析[J].北京中医,2010,15(3):277-278.

2016-03-22)

1005-619X(2016)09-0984-03

10.13517/j.cnki.ccm.2016.09.038

121000 锦州市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亚群外周血淋巴细胞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肝内T淋巴细胞单细胞图谱显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肝脏幼稚样CD4+T淋巴细胞的扩增
多发性硬化症的单核细胞致病亚群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复杂性的相关分析
2015-2017年我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毒株遗传变异分析
腹腔镜手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研究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CCL17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