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中药滴注灌肠装置对急性结肠炎大鼠影响的研究

2016-07-18 03:43张红石长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1期

张红石 孟 晴 纪 静 崔 萌(长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改良中药滴注灌肠装置对急性结肠炎大鼠影响的研究

张红石 孟 晴 纪 静 崔 萌
(长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摘要】目的 研究改良灌肠装置对急性结肠炎大鼠的影响。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成改良组、传统组和模型组各10只,雌雄各半。30只大鼠均进行结肠炎造模,三组采用同样的中药进行灌肠,改良组采用改良灌肠设备进行给药,传统组采用传统的灌肠设备给药,模型组不干预。观察三组大鼠7 d后的恢复情况。结果 改良组7例痊愈,3例好转。改良组药物温度控制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 改良后的灌肠设备对提高大鼠急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关键词】中药滴注;改良灌肠装置;急性结肠炎

中药保留灌肠是中医常用的护理技术之一。其药液的温度、滴速、剂量三个参数的改变以及护理程序会对临床治疗产生一定的干预作用。笔者对常规灌肠设备进行了改良设计,并针对急性结肠炎大鼠进行了实验研究,证明此设备可有效改善结肠炎大鼠肠黏膜的修复能力,缩短治疗时间;其在控制药液温度、滴速、渗透面积上均能达到最佳数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耗材:灌肠袋(江苏省永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产品标准:YZB/ 苏0168-2011),输血器(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YZB-(国)0257-2006),输液器(江西洪达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标准:YZB-(国)3293-2010),纱布(河南省浚县洁云卫生材料有限公司:YY0331-2006),导尿管(大连库利艾特医疗制品有限公司,产品标准:YZB/辽0385-2009),注射器(江阴市长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执行标准:YZB/国0966-2011),吸痰管(扬州市新星硅胶厂,产品标准:YZB/苏0076-2007),锡纸(广州希艺欧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执行标准:GB3198)等主要器材。

1.2 实验药品:白头翁、白芍各30 g,白及、白术各20 g,赤芍、黄连各15 g,水煎100 mL[1]。

1.3 改良设备:在灌肠袋外面粘上锡纸(以提高其保温效果),连接输血器的滴壶与调节器部分(起到再次过滤及控制药液滴速作用),下面连接导尿管,导尿管的气囊起到固定作用,防止肛管脱出肛门,最后一步连接材质较软的吸痰管并在前端侧壁钻4~6个直径为(3± 0.5)mm的圆形小孔,增加药液与肠壁的接触面积。

1.4 方法

1.4.1 中药制配:将以上中药,水煎1000 mL,5层纱布过滤后浓缩煎至200 mL备用,药液温度保持在37~39 ℃[3]。利用锡纸黏贴在灌肠袋外面,达到保温作用,使药液温度保持在接近初始温度。

1.4.2 实验动物分组及造模:Wistar大鼠30只,体质量(200±10)g,雌雄各半[许可证号:SCXK-(吉)2012-0002,长春市亿斯实验动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随机分成模型组、传统灌肠组、改良灌肠组,每组各10只。对三组大鼠采用冰醋酸法进行急性结肠炎的造模[2]。连续3 d,各组大鼠均出现大便溏薄,轻微便血,体质量减轻,摄食量减少等症状,证明造模成功。

1.4.3 灌肠疗效观察:改良组用改良后的灌肠设备进行治疗,传统组用传统灌肠设备,模型组不予干预。将灌肠装置挂在输液架上,排净空气,插管前用石蜡油润滑前段,根据老鼠结肠的长度插入固定长度,同时调整滴速,药液滴速控制在60~80滴/分[4-5]。三组所用的灌肠药液相同,3 d为1个疗程。维持1~2个疗程。

1.4.4 疗效评价。痊愈:大鼠毛发恢复光亮,无便溏发生;好转:大鼠毛发较光亮,粪质软有形;无效:大鼠毛发粗糙,便溏稀薄,大便不成形。

2 结 果

三组大鼠治疗后的比较见表1,灌肠设备参数比较见表2。

表1 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护理干预疗效比较

表2 灌肠设备参数比较

3 讨 论

传统灌肠设备没有保温装置,药液滴入不到1/2温度就会下降。而改良后的灌肠设备在灌肠袋的外面粘贴上一层锡纸。实验证明传统的灌肠设备在30 min后的温度在(30±0.12) ℃,而改良后的灌肠设备温度在(38.5±1.1) ℃,基本接近人体温度,证明改良的灌肠设备具备保温作用,达到了预想效果。传统的灌肠设备的滴壶长且粗,不利于控制滴速,空气也不易排出,而改良后的灌肠设备连接了输血器的滴壶及调节器部分,既起到了再次过滤作用也控制了滴速。实验证明输血器的滴壶及调节器可以将滴速控制在60~80滴/分钟,可有效减缓药液机械性压迫对肠道产生的刺激(如:反射性排便感)。而传统的灌肠设备因其导入速度较快,不利于减缓药液对肠道的刺激。实验证明改良灌肠设备可有效调节药液滴速,保证150~200 mL药液剂量在30 min左右滴完,增加了药液在肠内的保留时间。

传统灌肠设备肛管粗较硬,且易脱出肛门。而改良后的灌肠设备使用一次性导尿管与一次性吸痰管相连接代替传统肛管。导尿管的气囊起到固定作用,避免了肛管脱出,同时吸痰管直径小材质较软,前端侧壁钻4~6个直径为(3±0.5)mm圆形小孔,与传统的肛管相比增加了药液的渗透面积,扩大了药液与肠壁的接触面积。一次性吸痰管直接替代肛管的灌肠法,缘于传统的灌肠法肛管长度只有10~15 cm,而一次性吸痰管灌肠法插入肛门长度为20~30 cm,可直接插入肛门为20~30 cm的部位治疗结肠炎,效果显著[6]。直肠病变插管深度为l5~20 cm,结肠病变20~35 cm(倾向深插),一次性硅胶吸痰管当插入20~30 cm时,药液可直接灌注在直肠以上的结肠内,避免了直接刺激直肠壁感受器,利于药液与结肠黏膜充分接触,从而提高疗效[7]。另外,在我们提高中药灌肠方法基础上,更要严格的遵守护理程序,成为一个具有细心、爱心、责任心的护士,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提高护理水平和医疗水平[8]。

参考文献

[1] 王海侠.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实[J].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28(12):22-24.

[2] 惠毅,闫曙光,李京涛,等.大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建立方法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10):62-64.

[3] 刘俊敏,贾艳秋.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J].河北中医,2013,35(8):1240-1241.

[4] 李伟.浅谈药物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方法[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6):139-140.

[5] 黄芳,徐桂华.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保留灌肠技术规范化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4,28(4):1411-1414.

[6] 刘燕,邵红.两种不同灌肠管在中药保留灌肠中的效果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8):1240-1241.

[7] 刘虹,承红.改良式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观察[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12):71-72.

[8] 宗丽敏.中药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1):235-236.

中图分类号:R256;R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1-00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