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负压引流在预防肥胖剖宫产产妇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中的临床应用

2016-07-18 03:43廖英艺麦建彩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广东清远5118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1期
关键词:预防

廖英艺 麦建彩 杨 璐(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广东 清远 511800)



简易负压引流在预防肥胖剖宫产产妇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中的临床应用

廖英艺 麦建彩 杨 璐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广东 清远 511800)

【摘要】目的 为了能够提高肥胖剖宫产产妇腹部切口的愈合速度,分析和探讨术后给予简易负压引流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 通过随机对照原则选取126例于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产科行剖宫产的肥胖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术后其缝合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3例)。观察组患者治疗上实施腹部切口皮下置入简易负压引流管的方法,而对照组患者则在术后给予常规切口缝合,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刀口感染率、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天数。结果 经过统计数据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刀口感染率、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天数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显著降低,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肥胖的剖宫产产妇在手术后行建议负压引流治疗,不仅减少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而且缩短了产妇的住院时间和抗感染治疗时间,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荐。

【关键词】剖宫产产妇;简易负压引流;脂肪液化;预防

近年临床统计发现我国育龄期妇女选取剖宫产的比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威胁我国育龄妇女的常规的生产方式。剖宫产术后最多见的一种手术并发症是腹部切口发生脂肪液化,不仅容易造成切口的延期愈合,而且延长患者住院和抗感染治疗时间,增加患者的心理和经济压力[1]。近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外科在患者皮下放置负压引流能够明显的发挥预防术后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但是由于传统的负压引流装置必须经过引流管连接负压引流瓶,患者携带麻烦,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目前寻找一种简单、方便、临床应用效果好的方法预防脂肪液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我院产科对63例肥胖剖宫产产妇在术后应用简易负压引流设备进行治疗预防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2-4]。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通过随机对照原则选取126例于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妇科行剖宫产的肥胖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术后其缝合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3例);患者年龄20~40岁,平均(32±6.2)岁;怀孕时间31~42周,平均(39.2±6.2)周;所有入组的患者均具有腹部切口术后发生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①肥胖孕妇体质量>70 kg,或孕妇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7 kg/m2产妇腹部脂肪层的厚度≥3 cm;②产妇腹部脂肪较疏松;③产妇腹壁发生水肿,经按压挤捏后可以看到毛孔和表皮凹陷等;④产妇腹部的皮下组织出现渗血;⑤产妇腹部的脂肪颗粒出现脱落。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年龄、怀孕时间、腹部切口方向等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的63例患者采取传统的切口缝合方法进行治疗,具体操作过程遵第七版教科书。而观察组患者则采取简易负压引流进行治疗,具体为:产妇均选择在耻骨联合上两横指做长约12~15 cm横切口。缝合筋膜后不缝合皮下脂肪,脂肪层与皮肤全层缝合3~4针4号丝线,在打结前以14号吸痰管作为引流管,至前端开始在吸痰管的不同位置,每隔1~2 cm剪4~5个左右的小侧孔,从腹部切口的右侧腹直肌前鞘浅面及皮下脂肪深面置入引流管达切口的左侧端,最后以1号丝线将引流管固定。术后引流管末端接20 mL注射器,抽吸切口内的血液1~2次并使之形成负压,其标准是吸痰管管壁变扁紧贴,在注射器套管与活塞之间用5 mL注射器活塞嵌入并用胶布固定,自制形成简易负压引流,术毕用75%酒精擦试周围皮肤,固定引流管,覆盖无菌纱布,并用绷带固定于大腿外侧。每日检查引流液的量及性质,及时更换。始终维持低负压,视引流液量少于2 mL,且引流液清时于术后24~48 h拔出引流管。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治疗。

1.3 评价标准。皮下脂肪液化的评价标准:①切口部位有渗出液,呈血清或油脂样;②切口部位无脓性分泌物分布;③切口周围可有局部的红肿;④进行渗出物培养未发现有细菌。患者出现脂肪液化后必须拆除缝线并进行充分的引流,每天进行换药直至切口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然后方可进行二次缝合。

1.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统计数据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刀口感染率、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天数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显著降低,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3 讨 论

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多见于外科手术及妇产科手术,长期以来,外科采用的皮下置管负压引流技术在预防术后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传统的方法有采用腹部切口胶片引流或引流管直接引流,根据临床观察,以上方法可导致腹部切口渗出液渗出敷料引起污染,增加切口感染及交叉感染的机会,但负压引流装置均采用接有引流瓶的传统负压装置,携带不够方便且费用高。因此研究一种效果良好、应用简单、携带方便、可以广泛推广的腹部切口脂肪液化预防装置有重要意义。

肥胖产妇之所以会产生脂肪液化 和其脂肪组织血供差及肥胖密切相关。肥胖产妇产前由于其皮下脂肪增厚,因此很容易合并有低蛋白血症、贫血等并发症的发生,这都增加了其术后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可能。造成肥胖产妇剖宫产术后发生脂肪液化主要和以下几个因素有关[5]:①产妇在行剖宫产手术的过程中期皮下脂肪组织的血液供应受到一定的损害,加重其原有的血供不足的情况;②肥胖产妇在手术时过程比较复杂,用时较长,因此导致脂肪组织大面积长时间暴露在外易发生脱水和分解;③手术时对脂肪进行过度的挤压或者破坏,造成脂肪组织分解和液化;④缝合过程中打结过紧或者过松;⑤各种并发症造成脂肪组织严重的营养不足。

目前,在医学范围如何预防腹部手术切口发生液化仍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是我国医务工作者普遍认为应用负压引流能够有效的预防剖宫产术后脂肪液化。此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刀口感染率、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天数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显著降低,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简易负压引流疗效显著。简易负压引流具有取材方便、易于携带且费用低廉的优点。传统的负压引流装置必须在皮下置管后放置无菌的引流瓶,造成患者活动不便,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而我们的简易负压引流装置使用输血器直接埋于皮下并形成负压,而且能够将针筒固定于皮肤上,极大的减轻了患者的压力,更利于患者活动。整套装置费用低,引流效果和传统相比没有明显降低和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易负压引流在应用是必须保证引流侧管孔在皮下、不宜过长且每天都要按时进行更换,这样才能形成负压并增加引流的空间,有效预防各种感染的发生。

总之,对于肥胖剖宫产产妇腹部切口使用简易负压引流,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志坚,李娟华,何艳红,等.自制简易负压引流装置在预防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3,34(10):1509-1511.

[2] Fujii T,Tabe Y,Yajima R,et al.Effects of subcutaneous drain for the prevention of incisional SSI in high-risk patients undergoingcolorectal surgery[J].Int J Colorectal Dis,2011,26(9):1151-1155.

[3] 胡志华.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高危产妇评估方法及应用[J].护理学报,2013,20(5A):51-53.

[4] 贺小丽.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2,l2(2):66-67.

[5] 麦建彩,欧庆文,罗娇,等.简易负压引流在预防肥胖剖宫产产妇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3):1774-1775.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1-0041-02

基金项目:简易负压引流在肥胖剖宫产产妇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研究(编号:1400)

猜你喜欢
预防
云南师范大学网球专项本科生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研究
浅谈学校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浅谈发票腐败及其治理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
水对沥青路面的破坏和预防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