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二磷酸果糖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2016-07-18 03:44陈国辉宁夏吴忠市人民医院宁夏吴忠7511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1期
关键词:二磷酸心肌炎果糖

吴 鹏 陈国辉(宁夏吴忠市人民医院,宁夏 吴忠 751100)



1,6二磷酸果糖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吴 鹏 陈国辉
(宁夏吴忠市人民医院,宁夏 吴忠 751100)

【摘要】目的 探讨1,6二磷酸果糖联合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效果,观察不良反应,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选择符合标准的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1,6二磷酸果糖,观察组加用1,6二磷酸果糖和黄芪注射液,疗程14 d。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愈28例、有效10例和无效2例;对照组患儿治愈16例、有效19例和无效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细胞免疫功能CD3+、CD4+、CD8+和NK细胞百分比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细胞免疫功能CD3+、CD4+、CD8+和NK细胞百分比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但是观察组改善幅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二磷酸果糖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1,6二磷酸果糖;黄芪注射液

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童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之一,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案,常发展为慢性心肌炎,严重影响儿童生活质量[1]。本研究在对症支持治疗、改善心肌代谢及合理休息等基础上,加用1,6二磷酸果糖和黄芪注射液治疗,有效促进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康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入组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2];②首次发病,性别不限,年龄2~14周岁;③生命体征相对平稳,无意识障碍;④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儿监护人愿意加入本研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②合并严重肺部感染、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③对研究药物过敏或不能耐受者;④患儿监护人不愿进入本研究。

1.2 一般资料:收集在本院治疗符合标准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14岁,平均(6.48±1.40)岁;病程1~5 d,平均(2.13±0.68)d;发病前上呼吸道感染33例、血清心肌酶谱异常34例、心电图异常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14岁,平均(6.44±1.43)岁;病程1~5 d,平均(2.11±0.66)d;发病前上呼吸道感染32例、血清心肌酶谱异常33例、心电图异常40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构成比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如吸氧、卧床休息、抗病毒等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注射液1,6二磷酸果糖,100~200 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2~7岁10 mL/d,8~14 岁20 mL/d,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患儿疗程均为14 d。

1.4 疗效判定标准:患儿症状及体征均完全缓解,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检查结果均恢复正常为治愈;症状及体征均得到控制或好转,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检查基本正常或明显好转为有效;症状、体征、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检查结果较治疗前无明显好转,甚至恶化为无效[3]。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治疗14 d,观察组患儿治愈28例(70.00%)、有效10例(25.00%)和无效2例(5.00%);对照组患儿治愈16例(40.00%)、有效19例(47.50%)和无效5例(12.50%);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细胞免疫功能CD3+、CD4+、CD8+和NK细胞百分比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细胞免疫功能CD3+、CD4+、CD8+和NK细胞百分比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但是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比较

2.3 不良反应: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观察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3 讨 论

病毒可直接损伤心肌细胞,同时也释放相关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造成心肌细胞免疫损伤,病理表现为局灶性或弥漫性心肌间质非特异性炎性细胞浸润、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和纤维化,也可伴心包或心内膜炎症改变,临床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心悸、乏力及发热等,严重者造成心力衰竭,甚至导致患儿死亡[4-5]。因此,有效清除病毒、调节免疫和保护心肌是治疗的关键。本研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1,6二磷酸果糖,观察组加用1,6二磷酸果糖和黄芪注射液,观察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细胞免疫功能CD3+、CD4+、CD8+和NK细胞百分比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但是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更显著。1,6二磷酸果糖是葡萄糖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能抑制氧自由基和组胺的释放、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提高膜电位并具有稳定作用、改善心肌传导和降低心肌兴奋[6]。黄芪注射液是通过现代工艺,从中药黄芪精制而成,有效成分黄芪皂苷、黄芪总黄酮和黄芪多糖等。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芪能刺激干扰素系统,抑制病毒繁殖;调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减轻感染性心肌细胞的Ca2+损伤[7]。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黄芪能明显减轻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的炎性细胞浸润和坏死面积,病毒复制得到抑制[8]。总之,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1,6二磷酸果糖和黄芪注射液,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柯俊华,陈金水.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药研究近况[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3):351.

[2] 马沛然,于永慧.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的评价与建议[J].医学临床研究,2004,21(4):322-324.

[3] 宋军利,宋国,刘国峰,等.黄芪注射液联合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2,32(30):7-8.

[4] 张芸娟,刘亚红,董湘玉,等.生脉注射液联合二磷酸果糖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8):1140-1141.

[5] 张福全.黄芪及参麦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治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595-596.

[6] 叶青,金颖,张俊华,等.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237-238.

[7] 吴同堂,任秀芝.1,6二磷酸果糖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23-124.

[8] 郝义彬.黄芪注射液联合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0(7):82-83.

中图分类号:R72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1-0076-02

猜你喜欢
二磷酸心肌炎果糖
带您认识果糖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1,6-二磷酸果糖三钠盐的毒理学研究
PARP 抑制剂在BRCA 胚系突变乳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果糖基转移酶及低聚果糖生产研究进展
非淀粉型结晶果糖注射液高温高压灭菌前后5-羟甲基糠醛及pH的变化
二磷酸果糖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急性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烟草潜香类物质果糖嗪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