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干预、治疗方式对网络成瘾临床疗效的对照研究

2016-07-18 03:44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河南新乡453002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1期
关键词:网络成瘾干预治疗

王 丹(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新乡 453002)



不同干预、治疗方式对网络成瘾临床疗效的对照研究

王 丹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新乡 453002)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干预、治疗方式对网络成瘾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网络成瘾患者100例,按照干预、治疗方式的差异对其做分组处理,并分为心理治疗组、行为治疗组、家庭治疗组、药物治疗组及综合治疗组,每组20例。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均获得了明显的改善(P<0.05);经方差分析,网络成瘾评分与总体表现测评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网络成瘾患者,以综合治疗效果最佳,临床上可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网络成瘾;干预;治疗;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网络应用展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力量,但是许多上网者对于网络沉迷,对其心理、生理均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相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07年底,青少年上网者比例约占全国上网用户的85%以上[1]。笔者将分析不同干预、治疗方式对网络成瘾的疗效,进而为后期网络成瘾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网络成瘾患者100例。按照干预、治疗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为5组,每组20例。分别为心理治疗组、行为治疗组、家庭治疗组、药物治疗组与综合治疗组。心理治疗组男16例、女4例,患者平均年龄为(17.8± 2.4)岁;行为治疗组男15例、女5例,患者平均年龄为(18.2±2.7)岁;家庭治疗组男15例、女5例,患者平均年龄为(17.8±3.2)岁;药物治疗组男15例、女5例,患者平均年龄为(17.8±2.8)岁;综合治疗组男16例、女4例,患者平均年龄为(18.0±2.4)岁。五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心理治疗组:不要打骂、怒斥患者,而应给予其劝慰、鼓励。经常性的向患者讲解沉迷于网络的利弊,使其逐渐认识到沉迷于网络的危害。而后经常性的说出网络成瘾的危害,逐渐消除抵抗、叛逆的情绪[2]。行为治疗组:鼓励多参与一些外界训练。逐渐通过活动代替患者对于网络的沉迷,使其戒除网络成瘾的习惯。并督促患者能够长期保持积极的行为,多与他人接触,受到他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影响。家庭治疗组:该种治疗方法需要患者家属共同努力,在家庭生活中,多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孩子父母需先进行自我检讨,了解自身的不足之处,而后再慢慢教导患者,如何正确释放自身的压力,戒除网络成瘾的习惯。药物治疗组:该组内患者主要以药物进行治疗,详情如下:帕罗西汀进行治疗,每天10 mg,晨起服用。丁螺环酮,每天15 mg,分3次服用。中药汤剂“戒网饮”125 mL,分2次服用。综合治疗组:将以上治疗方法相结合,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本次治疗共维持16周。

1.3 评价标准:①网络成瘾测评量表:该表共有26条测定内容,每条0~4分,得分越高,成瘾度越重。②总体表现测评评分:该表共有24条测定内容,每条0~5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网瘾戒除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 <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网络成瘾评分对比:每组患者在经过相应的干预后,其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方差分析,在治疗前,网络成瘾评分对比组间无差异(P>0.05),在治疗后,以综合治疗组得分最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五组患者网络成瘾评分比较

2.2 五组总体表现测评评分对比:每组患者在经过相应的干预、治疗后,其总体表现测评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经方差分析,五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评分相比,组间无差异(P>0.05),而在治疗后,以综合治疗组评分最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五组总体表现测评评分对比

3 讨 论

近年来,网络成瘾问题在临床上具有较多的治疗方法,但如何在上述方法中选择最为之有效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调查的5种治疗方法均具有可观的临床效果,而患者在治疗后,综合治疗组的网络成瘾评分最低,总体表现测评评分最高,效果理想。目前,临床上对于网络成瘾本身是不是一种心理精神疾病尚未明确,但本次调查结果表明,经药物治疗网络成瘾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总之,虽目前临床上的各种治疗方法对于网络成瘾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但目前以综合治疗最为有效,因此笔者建议以综合治疗法作为网络成瘾的主要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杨永信,吴绍兰,任广来,等.不同干预、治疗方式对网络成瘾临床疗效的对照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18(3):242-245.

[2] 李明超.心理咨询用于青少年网络成瘾治疗的效果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4):101-102.

中图分类号:R39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1-0088-02

A Control Study 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Different Interventi ons and Treatment of Internet Addiction

WANG Dan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xiang Medical College, Xinxiang 453002,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different interventions and treatment of internet addiction. Methods 100 cases of internet addiction patients, according to differences in the intervention and treatment, were divided into psychotherapy group, behavioral therapy group, family therapy group, drug treatment group and integrated treatment group, 20 cases each. Results The symptom scores of patients in each group obtain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compared the treatment (P<0.05). By variance analysis, internet addiction score and overal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core all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different groups (P<0.05). Conclusion For internet addiction patients, integrated treatment has the best treatment effect and can be widely used clinically.

[Key words]Internet addiction; Intervention; Treatment; Clinical efficacy; Control study

猜你喜欢
网络成瘾干预治疗
高中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探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自尊异质性的关系研究
浅谈中职学生痴迷电子产品的现象与对策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