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护理体会

2016-07-18 03:44陈秋杰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河南驻马店463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1期
关键词:病因新生儿护理

陈秋杰(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护理体会

陈秋杰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72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分析患者发病原因,且治疗时采取护理干预,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为:围生因素、感染因素、母乳因素、新生儿ABO溶血症和先天性因素,治疗总有效率96.11%。结论 了解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病因素并及时进行诊断治疗,采取合理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病因;护理

黄疸在新生儿中是较为常见的临床病变,主要是由于新生儿血液中胆红素浓度持续上升,发生皮肤及巩膜等黄染症状,通常可将其分作病理性黄疸与生理性黄疸两个类型。因为病理性黄疸发生因素具有较高复杂性,其病情发展速度较快,如未及时予以干预治疗,患儿极有可能发生胆红素脑病,持续严重后遗症,而且使得患儿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本文选取72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分析其病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72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患儿均符合病理性黄疸症状判断标准[1]。其中男456例,女264例;足月儿628例,早产儿76例,过期儿16例。黄疸出现时间:<24 h有64例,日龄在1~7 d范围有580例,>7 d有76例;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221 μmol/L为108例,222~256 μmol/L为156例,257~342 μmol/L 为416例,>342 μmol/L为40例。

1.2 方法:患者经实验室检查实施诊断,主要项目为血常规、白蛋白含量、静脉血总胆水平、AST、ALT、GPT含量、血清内总蛋白含量的测定,并对患者乙型肝炎、大小便情况进行指标检测,实施血液培养,将TSH、G-6PD、C-反应蛋白等指标进行测定。若产生疑似溶血情况,均准确鉴定分析新生儿及父母亲血型,并采取Combs法验证;当存在疑似阻塞性黄疸情况时,可通过B超予以仔细检查。患者应用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1.3 疗效判定标准[2]。治愈:经治疗护理,患儿黄疸症状完全消退,临床表现症状均消除,血清胆红素均恢复至正常状态;好转:黄疸有一部分得到消除,临床症状具有一定改善,胆红素含量明显减少;无效:黄疸并未得到改善或有严重趋势,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胆红素水平无降低趋势或更为严重。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 果

新生儿黄疸发生的原因主要为四大分类,围生期因素、感染引发症状、母乳原因、新生儿ABO溶血症和先天性因素,在本文选取的720例患者中,发生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及其构成比见表1。通过护理,治愈患者447例(62.08%),好转患者245例(34.03%),无效患者28例(3.89%),总有效率96.11%。

表1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情况分析

3 讨 论

对患者病情进行严密观察,及早进行诊断治疗,注意患儿精神表现,吃奶状况、黄疸颜色及位置等改变情况,注意黄疸发生时间、进展、临床症状、大便尿液颜色改变,并与实验室检查结果相结合进行诊断分析。根据患者病因应用合理治疗方法,由于感染而发生的患者可选取适宜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患者为新生儿溶血症时,可予以光照疗法、应用白蛋白和酶诱导剂,改善酸中毒症状,对于胆红素和白蛋白相结合具有促进作用,降低胆红素脑病出现概率。如有必要则实施换血疗法等。患者出现胎粪延迟排出症状时,可采取灌肠方法进行处理,提高胎粪及胆红素排出效果。患者出现胆道闭锁症状时需及时予以手术治疗,若患者疾病发生因素并无明确性,需排除遗传性疾病,不管如何寻找疾病发生原因对于治疗具有至关重要作用。

对产妇开展母乳喂养指导工作。指导产妇应用合理母乳喂养方法,采取合理喂养优势,并使得产妇能够了解母乳内含有的免疫球蛋白能够为新生儿提供较为丰富营养物质,并可以加强新生儿机体抵抗力,提高胎粪排出效率,使得胆红素排出明显增快,改善临床表现症状。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时一般10~13次/天[3],且根据情况给新生儿应用少量糖水;母乳喂养时,乳母饮食需注意营养丰富,并注意饮食保持清淡,不可应用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对新生儿予以对应的抚触护理,抚触可以使得新生儿机体皮肤受到较为温和刺激作用,由此促使迷走神经增强兴奋功能,胃泌素及胰岛素能够明显提高分泌能力,婴儿能够增加哺乳量,而且食物消化吸收功能提高,减少胆红素肝肠循环能力。注意喂奶量改变情况,生理性黄疸及母乳性黄疸通常并会对新生儿饮食产生不良影响,若新生儿在吸吮时呈现无力感、喂养出现困难则需立即报告医师进行合理处理[4]。预防新生儿发生感染,因为血清胆红素含量明显升高,肝脏功能存在显著下降趋势,使得新生儿容易受到感染。应确保新生儿皮肤、臀部具有较高清洁度,避免其遭受损伤,特别是防止皮肤受到损害,由此产生感染。注意新生儿合理保暖,防止其产生呼吸道感染疾病,病室空气应进行严格消毒。健康教育:通过宣传教育,使得家长了解新生儿黄疸发生因素、临床症状、病情转归等知识,家长应认识到此疾病严重性,有可能引发的后遗症,指导家长对患儿实施早期功能训练及智力开发,加强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 陈锋.39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和治疗体会[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73-74.

[2] 马丽娟,杨丽芸,闫晓燕,等.新生儿游泳100例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5):710-711.

[3] 余莲芝.新生儿黄疸的预测和干预治疗措施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1):1648-1650.

[4] 姚叶珊,彭丽,曾丽玲.捏脊配合抚触对新生儿黄疸干预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5):3015-3016.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1-0224-02

猜你喜欢
病因新生儿护理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羌医学病因病机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