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与体育经济研究

2016-07-19 02:01
运动 2016年1期
关键词:城镇居民体育产业公共服务

刘 满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024)

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与体育经济研究

刘 满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024)

本文概述了体育消费与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内容,分析了新型城镇化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价值,重点探讨了我国新型城镇化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关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整合优化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资源,增强全民体育健身意识,建立完备的多元服务供给体系以及健全的法制体系。

新型城镇化;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可持续发展;供给资源;市场体系

随着当前奥运会、亚运会、青奥会的举办,给中国的政治、经济带来全方位积极影响,更是给中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腾飞带来了机遇。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公共服务环境的不断改善,为中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发展不断注入活力。而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居民将越来越多,只有他们掌握和运用公共服务体系,才能真正成为推动体育发展的主人。但是,现阶段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依然是文化建设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属于基层党和政府工作的盲点,广大城镇居民自身也不重视,体育文化建设往往被置于建设中的“真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研究成为体育界和管理界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具体探讨了新型城镇化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方法与价值。

1 体育消费与体育公共服务供给

1.1 体育消费的内涵

“消费”是现代体育作为产业的显著特征,体育消费属于社会文化消费现象,是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体育消费主要包括3个层次,即生存体育消费、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生存体育消费是指参加体育活动项目的支出;享受体育消费是指用货币购买与体育活动有关的体育实物、消费资料的消费行为;发展体育消费是指人们购买各种和体育活动有关的体育服务的消费行为。

1.2 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内涵

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体育活动有序开展的先决条件,是体育产业发展水平高低的真实写。体育公共服务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水平的高低,是评价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指标,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阶段,我国的体育及相关产业发展仍处以初级阶段。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是适合于体育生产生活方式、能够为体育提供秩序规范、体现城镇居民终极关怀的一整套娱乐方式、道德规范和意义体系。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包含3个层次的内容,即体育实体性文化、体育规范性文化和体育信仰性文化。当前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薄弱,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缺乏制度保障,具体体现在组织不健全、设施老旧、投入不足、服务水平低、社会参与度低、良性长效机制缺乏等方面,这些状况迫切需要高度重视,加以解决。

2 新型城镇化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价值

2.1 促进经济增长

实践证明,体育本身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体育与体育产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贡献着巨大的作用,西方国家体育消费市场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有关报道称:英国体育产业产值达70亿英镑,税收达24亿英镑。随着我国体育市场的不断发展,体育产业的不断开发以及体育消费观念的改变,体育与消费需求日益增多,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产值增长势头强劲。据有关报道,我国体育用品以企业已达500多家,体育经营机构近2万家,年营业额600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从生产的角度来看,体育产品的生产需要投入生产要素,主要是工业领域的制造业、建筑业及第三产业的某些服务行业,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发展程度与对这些生产要素的需求成正比。体育消费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庞大市场,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消费娱乐的认识发生了巨大改变,体育消费最终演变成为一种公认的社会文化活动,由此也形成了一个收益颇丰的体育文化市场。由于人们对健康和高质量生活水平的需求是无限制的。因此,从理论上讲,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也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相关产业就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2 促进科技进步

随着人们对体育产平需求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智能化、科技化成为体育和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无论是体育产品、体育服务还是体育开展以及过程监测等软、硬件都体现了体育产业的智能化、科技化,其推动了体育科技的不断发展。体育的繁荣与发展为现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和推广的平台,不断推动民族科技进步。“引导体育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是中国体育观的革命,是体育指导思想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在经历一段发展周期后,我国已经开始用一种全新的视角与观念审视体育,体育的经济价值与功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体育经济的发展必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投稿日期:2015-11-15

3 我国新型城镇化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

3.1 消费观念不先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腾飞,城乡居民收入迅速增长。与此同时,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城市居民的家庭年纯收入绝对数远大于城镇居民的收入,收入水平是城镇居民的2倍以上并在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不平衡,让城镇居民和地方政府压力巨大。同时,城镇居民在发生购买行为时,重实用和耐用,将勤俭持家、量入为出、略有节余作为生活的追求,忽略了更高层次的需求。吃、穿、住、行占据了家庭支出的80%~90%,而体育消费能省则省,尽可能不支出,身体出现问题后又将攒下的钱用于医药方面,这形成了中国人消费的一大陋习。

3.2 公共服务主体不清

在学术界,城镇居民作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建设的主体是无可厚非的定论,但在现实中,城镇居民却显然对自身的主体地位认识不清。目前,由于大量青壮年城镇居民外出打工,城镇居民缺乏组织,不具备经济投资能力,加上自身素质等原因,城镇居民这一新体育建设的“主体”还显得幼稚和薄弱,难以承担职责,发挥作用,这就导致在新体育建设中城镇居民处于被动地位,甚至出现“缺位”的现象,进而造成政府主导作用的越位和错位。

3.3 公共服务认识不足

地方领导对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建设重视程度如何,是其发展的关键。一些地方领导对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建设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将其提上议事日程,其精力也基本不在体育工作上。一部分领导干部将体育工作视为“软指标”,认为体育工作不与经济绩效挂钩,“干好干坏一个样”,不影响先进评选和职位晋升,因此不把体育工作纳入任期发展目标。此外,我国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大部分来源于国家的资金投入,只有一部分通过市场化模式等筹集,没有实现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资金筹措的自我发展和良性循环。

3.4 群众参与度不高

当前,我国体育文化基础设施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仍缺少组织者和参与者,尤其是以城镇居民为主体的参与者。一方面,城镇居民积极参与的热情不高,存在既希望有文化活动又不愿意参与的矛盾心态;另一方面,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认识比较肤浅,更多重视体育本体产业,如体育器械、器材、服装等,忽视了对体育产业无形产业的挖掘,如体育旅游、广告会展、体育博彩等,这些无形体育产业基本属于点三产业,对经济大发展的贡献作用更为突出,并且是低耗能、低污染的“绿色”产业。

4 新型城镇化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可持续发展

4.1 整合优化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资源

城镇在建立健全少年宫、青少年宫的同时,可以加强小型影剧院、文体活动中心、群众文化广场、运动场、体育馆等体育设施的建设。这样既能有效提高群众的参与热情,又能有效节省城镇居民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的成本,提高各类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设施的使用效益。同时,这样还可有效传播主流的体育文化,改造传统的、封建的、落后的文化,从而实现文化资源的“全面掌控,集中开发,重点扶持,组合特色,整体和谐”。

4.2 增强全民体育健身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指挥棒。全民健身意识的增强势必带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同时带动体育消费的增加。国家应有意识地培养全民健身意识,加大宣传力度,扶持体育产业,扩大体育群体,引导体育消费。积极引入社会资本进入体育产业,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已有体育场馆设施的出入门槛,让群众真正拥有正规的体育消费场所,提高其利用率,实现场馆设施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发挥。

4.3 健全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管理机制

政府体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市场的功能,不要过分干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为其健康、有序、规范发展创造有利和宽松的制度环境。放宽体育市场准入的限制,逐步减少和规范各种行政审批,大力扶持各种中介组织的发展,合理、公正地对部分体育资源进行配置。

4.4 建立完备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市场体系

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全面发展必须依靠各类体育专业市场的发育和成长。因此,就现阶段而言,必须建立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市场经济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正处于萌芽阶段的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体育人才市场、体育竞赛市场、体育无形资产交易市场、体育技术信息市场等。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在体育市场中建立各种中介组织,在保护进入体育市场的各单位的正当权益的同时,为其提供多方位服务。最为迫切的是,我们需要培育一批既具备组织协调能力,又熟悉体育行业运作的体育经营管理人才。一方面,体育院校应加强与财经类大学的合作,增设体育经管相关专业或专业研究方向,开设体育MBA系列课程;另一方面,加强职业培训,建立体育服务从业人员资质认证制度,规范和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4.5 实现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发展的法制化

健康、有序发展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必须依靠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市场的法制化。当前,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相关法规绝大部分是综合性的管理办法。甚至有的体育经营项目仍套用文化娱乐项目管理办法,对体育管理的每个环节以及各运动项目的规定不细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基本处于“无法可依”的境况。在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是新兴产业,在相关政策的制定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有力的调控机制还尚未形成。因此,制定和出台与《体育法》相配套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迫在眉睫。

5 结 语

21世纪是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经济雄起的世纪,在体育逐渐走向市场,建立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社会大背景下,政府及相关体育行政部门应将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政策的制定提上日程,并在实施的过程中监督执行,以促进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不断发展。

[ 1 ] 张颖伦.公民资格、公民精神与公共服务供给[ J ].东南学术,2011(3):63-70.

[ 2 ] 刘薇.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理论研究述评[ J ].经济研究参考,2010(16):64-71.

G812.0

A

1674-151X(2016)01-144-02

2015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会科学计划面上项目:北京新型城镇化体育公共服务多元供给研究(编号:SQSM201510034003)。

刘满(1970 ~),副教授。研究方向:休闲体育、体育文化传播。

10.3969/j.issn.1674-151x.2016.01.075

猜你喜欢
城镇居民体育产业公共服务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新冠病毒及公共服务观念的渐变
体育产业之篮球
政府购买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实践探索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天津城镇居民增收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