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山左学人的深度研究
——《桂馥与<说文解字义证>》

2016-07-19 13:18
关键词:交游训诂诗文

刘 太 杰

(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8)

清代山左学人的深度研究
——《桂馥与<说文解字义证>》

刘 太 杰

(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8)

桂馥是清代著名的文字训诂学家、“说文四大家”之一,以《说文解字义证》五十卷(以下简称《说文义证》)享誉学坛。事实上,桂馥不仅长于《说文》与文字训诂之学,还兼工书法篆刻、诗文戏曲等,既是功力深厚的学者,又是成绩非凡的书法家、篆刻家、诗人和戏曲家。有鉴于此,丁秀菊教授在搜集、掌握丰赡资料的基础上,对桂馥的学术、艺文与生平事迹等作了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撰著了《桂馥与<说文解字义证>》(中国社会出版社2014年11月出版)。

《桂馥与<说文解字义证>》一书计30余万字,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对桂馥其人其事进行了梳理与描写,包括桂馥家世与生平、学术交游、诗文与戏曲、书法与篆刻等内容;下编是对桂馥文字训诂成就的探讨与分析,包括桂馥《说文》学研究、桂馥《说文义证》及其在《说文》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等。该书对桂馥的生活交友、治学创作等内容的爬梳细致而全面、研究深入而系统,更难得的是将其置于中国文字训诂、书法篆刻、诗文戏曲发展的历史链条中作了纵横比较、多维考察,从而全面客观地展现了桂馥《说文》研究、书法篆刻与诗文戏曲创作的突出成就与重要地位。该书资料翔实,考据严谨,述评结合,取舍精当,脉络清晰,体系完整,既有生动描绘又有深度剖析,是一部研究清代山左学人的上乘力作。具体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研究多角度全方位,桂馥样貌完整呈现

桂馥著有《说文义证》五十卷,以“说文四大家”享誉清代学坛。事实上,他不仅在文字训诂方面成就突出,而且在金石碑版、书法篆刻、诗文戏曲方面也表现不俗。对这样一位集文字训诂、书法篆刻与诗文戏曲创作于一身的大家,目前除文献学角度的爬梳外,更多的是单方面的研究,或仅仅探讨其文字训诂成就,或仅仅探讨其书法创作特色,或仅仅探讨其诗歌、戏曲创作等,全面系统的综合研究少之又少。鉴于此,丁秀菊教授对桂馥的家世生平、学术交游活动及其诗文戏曲、书法篆刻创作和文字训诂研究等作了详尽考证、深入发掘,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仁厚儒雅、多情多义、博学通识、多才多艺的桂馥:他事亲至孝,友善他人,视童仆如家人;他待友至善,情深意重,视友朋如兄弟;他忍辱负重,宁愿孤独落寞也不为五斗米折腰;他恪尽职守,勤政为民,尽心尽力而鞠躬尽瘁;他专注执着,不惧劳苦而遍搜天下金石碑版;他持之以恒,研治《说文》四十年如一日;他严谨认真,以《说文》带动文字、训诂研究,持之有故,言出有据;他融会贯通,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书法篆刻独具匠心,其隶书与著名书法家伊秉绶并驾齐驱;他坦荡直率又多愁善感,给后世留下了感人肺腑的诗歌戏曲。对桂馥作这样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学界尚属首次。

二、资料丰赡翔实,考证缜密完善

史学研究,重在逻辑实证。对桂馥这样一位清代著名学者进行全面研究,最重要的就是资料要丰赡翔实、考证要缜密完善。为此,丁秀菊教授广泛查找、大量搜集了与桂馥相关的文献记载和历史记录。如在桂馥年谱辑录其人其事的基础上,作者另外查阅了清代大量的历史文献,有当时的金石碑版、书法篆刻、诗文戏曲、文字训诂等相关资料;有当时官宦名流——翁方纲、阮元、纪晓岚、周永年、毕沅、武亿、伊秉绶、张问陶、吴锡麒、颜崇椝等的年谱及其与桂馥的往来书信、题写的诗文等;有后人对他们的学术活动、学术交游所作的研究探讨等等。在桂馥学术交游部分,作者对桂馥与翁方纲、阮元、周永年、颜崇椝、张问陶的往来情况梳理、掌握得尤其仔细与丰富,这在作者先期撰著、发表的系列论文——《桂馥与翁方纲交游考论》、《桂馥与阮元交游述论》、《桂馥与周永年交游考论》、《桂馥与颜崇椝交游考述》中有集中体现。关于桂馥与翁方纲的交游,作者运用丰赡资料,细细梳理了二人的相识、相知过程,从金石赏订到书艺切磋,从《说文》研治到诗文题写,条分缕析,周密详实;关于桂馥与周永年的交游,作者细细梳理了二人亦师亦友的关系,将他们从切磋问学到纂修《四库全书》、从共同创办借书园到相知相惜的过程娓娓道来,条理有序。作者对桂馥与阮元、戴震、纪晓岚、颜崇椝、张问陶、伊秉绶、武亿、吴锡麒等交游的描述,均缜密扎实,为我们研究清代学术提供了宝贵资料与借鉴。

资料丰富、考证严谨的特点,不仅体现在作者对桂馥学术交游的研究上,而且体现在方方面面,或者说贯穿全书。如作者对桂馥学术思想的概括、对桂馥隶书创作历史文化背景及其隶书艺术的成因等分析、对桂馥文字训诂成就以及《说文义证》的内容、特色等的探讨,无不如此。作者在论述桂馥的治学态度时,详细征引了桂馥对漯水的考证、干首非剑的考证、对印章“屠各”错误认识的纠正等。桂馥治学严谨,《桂馥与<说文解字义证>》的作者也是如此,这一点在她对漯水的细密考证可得到充分印证。在《漯水考》中,桂馥从字体演变角度分析了人们对“”、“濕”二字的错误认识,通过实地考察与博引经籍澄清了漯水的有关问题,而作者则通过查考《说文》、《说文解字注》、《中国古代地名大词典》等佐证桂馥观点的正确并有所补充,指出:“濕水与水均是古黄河的支流,濕水位上游,漯水居下游,二者是一水两称。濕水变为漯水,与‘濕水,出累山头’有关。……‘累’或作纍、絫,‘濕’或作、溼,濕是漯的本字,后以漯为濕,又转以濕为干溼之溼。”分析、考证之严谨,由此可见一斑。

三、纵横比较,结论客观公允

桂馥生活的乾嘉时期,学术研究风气浓厚,学术交流活动频繁,学术成果数不胜数,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个繁盛期。更重要的是,这个时期的学者,个个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工于书法,擅长诗文,所以作者没有孤立地分析、论述桂馥的各项成就,而是将其置于中国书法篆刻、诗文戏曲、文字训诂发展的历史链条中予以纵横比较、多维考察。如桂馥书法以隶书见长,作者不是孤立地予以分析、论述,而是将其与擅长小隶的陆绍曾与擅长大隶的伊秉绶进行了比较,认为桂馥综合了二人之长,学汉隶而能大能小,尤擅“星陈如布”“其大如斗”的指头分书,绝对“诗才隶笔,同时无偶”。又如桂馥戏曲,其杂剧《后四声猿》系模仿明代徐渭《四声猿》而成,作者将它们进行了细致比较,认为二者在组剧形式、取材、艺术表现手法以及寓意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但桂馥的《后四声猿》又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剧附小引,自喻性强;感情真挚,富有艺术感染力;短小精悍,长于刻画人物内心活动;语言优美,富有雅趣诗意等,由此突出了桂馥杂剧的艺术成就。又如桂馥的《说文》研究,作者将其与同时代的段玉裁、王筠、朱骏声进行了简略比较,认为他们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特色的研究,共同创造了清代《说文》研究的辉煌。《说文》四大家的研究各有所长、各有侧重:桂馥笃守许说,注重义证,以征引宏富见长;段氏注重形音义三位一体,强调以声求义;王氏更重视字形,说解简明扼要;朱氏侧重于字的音义研究,对假借与转注的认识尤为出色。通过比较彰显特色,通过比较凸显价值。总之,作者认为,桂馥是乾嘉著名学者,对繁荣清代学术作出了独特贡献,这体现在桂馥《说文义证》的洋洋大观、独树一帜,也体现在他对金石碑版、文字训诂的深入研究,还体现在他书法篆刻、诗文戏曲创作的突出成就。在清代如林的文字学、《说文》学研究者中,桂馥是最擅长隶书创作的;在高手如云的书法创作者中,桂馥则是最精通文字学的。桂馥是乾嘉时期工于书法篆刻、长于诗文戏曲的著名文字学家、训诂学家,是乾嘉时期精于金石文字、工于书法篆刻的著名学者,是乾嘉时期精通金石文字又擅长诗文戏曲的著名书法家、篆刻家,在清代书法篆刻史、文字训诂学史、诗文戏曲史上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结论是客观公允的。

作为清代著名的文字训诂学家,桂馥留给了我们许多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我们应深入探讨他的治学态度、治学成就,探讨他对清代学术、对中国文化传承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探讨他对当今学界的积极影响。《桂馥与<说文解字义证>》一书就是这样一部用心之作,一部深度研究清代文化名人的上乘力作。我们由衷希望,更多学人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孤独与寂寞,认认真真搞研究,踏踏实实做学问,为中国的文化事业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陈 忻]

2015-12-04

刘太杰,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交游训诂诗文
论字词训诂与文本阐释的互动关系
诗文里的元旦韵味
《说文》形义匹配思想与训诂价值
郑巢与僧人交游诗歌考
高启与北郭诗社成员交游考
极相思·检翻旧日诗文
黑水城所出《慈觉禅师劝化集》作者宗赜生平交游新考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汤显祖与明代理学家交游考略
天下诗文第一楼 绵州越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