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2016-07-20 02:04肖艳丽
学周刊 2016年15期
关键词:商鞅教学质量历史

肖艳丽

(河北省平乡县第二中学,河北 平乡054500)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肖艳丽

(河北省平乡县第二中学,河北平乡054500)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必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力,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有利于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

历史教学;兴趣;教学质量

新课改是一次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革命,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新的挑战。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是突出学生为主体,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注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提倡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式的学习。如何把新的教育理念贯穿到实际教学中,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我在实践中做了下面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开头激趣,引人入胜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中学生对历史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新鲜的历史知识总希望探个究竟,历史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心理,讲究开头艺术,给学生一点意外的刺激,从而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如在教《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时,我觉得这一课首先要告诉学生如何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所以我开头先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历史故事?谁能给同学们讲讲秦始皇、文天祥、秦桧、刘胡兰的故事吗?”学生一下被吸引了,议论纷纷,各抒己见,纷纷上台展示。但有的学生没有说出他们是什么时期的人,这时,我告诉学生这些人生活在什么时代。然后引导他们:“历史上的人物形形色色,有的光耀千秋,有的遗臭万年,我们学习历史,在懂得历史、接触历史人物的同时,还要懂得向哪些历史人物学习,学习做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像文天祥那样,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高尚气节,热爱祖国,用心读书,将来长大为祖国做贡献。”这样开头,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同时学会了做人。

二、以图设境,引发兴趣

新的历史教材一个重要特点是插图比较多,学生感觉形象生动,直观性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插图创设情境,让学生获得真切的历史感,也就是在头脑中再现历史画面,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起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关注和思考。激起他们探究的欲望,对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教材《战国七雄》中有一幅《商鞅舌战图》。因为正是通过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国改革才促使战国时期封建社会形成。充分利用好《商鞅舌战图》,既可以使学生领略才华横溢的商鞅的风采,又能让学生认识到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从而提高学生对商鞅变法历史意义的认识。我让学生细心观察《商鞅舌战图》,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幅图的情景由小组合作的方式表演出来。学生非常投入,分组展示时有的学生表现特别优秀。“商鞅”手拿竹简,引经据典,振振有词。两个保守派大臣畏畏缩缩,目光闪烁,被商鞅驳得张口结舌,坐不安席。在表演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学生深深被吸引住了,达到了激发学生兴趣的效果。

三、巧妙设疑,以疑激趣

思维是美丽的花朵。历史教师可以借助思维这一美丽的花朵,即通过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设问,紧扣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本来平淡或抽象的事物生动形象起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设置一个又一个疑问,使学生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再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后,很快投入到对“又一村”的寻找。我在讲“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我们日常生活中几乎离不开纸,谁知道最先发明纸的国家是哪个国家吗?纸是什么时间发明的?”当学生说出正确答案后,我紧接着又提出第二个问题:“谁能介绍介绍我国在发明纸之前用什么材料书写呢?”在学生回答“龟甲、竹木简或帛”后,然后我又提出第三个问题:“与纸相比,竹木简和帛的缺点是什么?”学生回答木简的缺点时我又加上一句话:“要是我们现在还学木简的话,你们的书包里该有多少木简?会有多重?”这样环环相扣设疑解难,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纸的发明的伟大,又进一步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除了巧妙设疑以外,我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在历史课堂学习中,我采用竞赛的方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得出正确结论。

四、创设情境,以情求趣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创设对学生有诱惑力的情境,把学生引入学习描述的情境中,学生情感受到震动,兴趣得到激发。如在讲蒙古族的兴起时,我投影《蒙古包》,边播放悠扬、舒展的蒙古族音乐,我边做这样优美的描述,“我国北方的大漠南北地区,自远古以来一直是游牧民族活动的历史舞台,他们相继称雄,在茫茫草原上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话剧。公元13世纪,又有一个虎虎生威的古老民族崛起于漠北地区,它是谁?就是过着游牧和狩猎生活的蒙古族……”这样的描述能紧扣学生的心,将学生引入历史情境之中。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信任学生,解放学生,调动学生,促进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自己探索,自己创新。就一定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主动参与,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品尝成功的喜悦,这样既提高了历史教学质量,又达到了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1]程剑雄.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初探[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7).

[2]樊雪飞.初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1).

[3]朱世闻.初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初探[J].新课程:教研,2011(2).

[责任编辑田彩霞]

History Teaching Quality Improvement by Stimulating Students’Learning Interest

XIAOYan-li
(PingxiangNo.2MiddleSchool,PingxiangHebei,054500,China)

Students are the main body of learning.It should develop their initiative,independence and creativity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Interest is the psychological motivation for students to learn.The teachers should use various teaching methods in history teaching to inspire and cultivate the students’interest,which can develop their learning abilityand improve the qualityofhistoryteaching.

historyteaching;interest;teachingquality

G63

A

1673-9132(2016)15-0385-300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5.105

肖艳丽(1984-),女,汉族,学士,中学二级,研究方向:初中历史教学。

猜你喜欢
商鞅教学质量历史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商鞅方升:一升量天下!
新历史
商鞅变法的是与非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商鞅取信秦孝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