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2016-07-22 01:49何四束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6年12期
关键词:辅助教学课堂效率多媒体

何四束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何四束

摘 要:主要阐述了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通过大量实例证明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减轻教师负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效率

多媒体技术主要用于处理图像、声讯、视频、动画等。在信息时代,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入学校课堂教学已经势在必行,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其图、文、声、影并茂的特点,能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只靠挂图或黑板作图又难讲解清楚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地反馈,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知识形成过程的充分展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

一、轻松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正如教育家布鲁纳所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多媒体的各种物质形态,诸如投影仪、幻灯机、计算机等所创设的情境与数学教学中抽象的概念、单调的符号、严密的逻辑推理的讲授相比更新鲜有趣。

在教学《图形认识》一课时,传统教学,教师先出示一些实物,每出示一种让学生观察它的面是什么形状的,然后再依次画在黑板上让大家研究。这种旧的模式不仅枯燥而且知识的内涵反映不明显,不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如果运用多媒体教学,效果就不一样了。一开始,仍然是出示实物,但这些实物是由学生非常喜爱的一个木偶“皮诺曹”带来的。教师可以这样导入新课“‘皮诺曹’是大家的好朋友,今天它和大家一起来上课,而且还给大家带来了很多很多礼物,谁愿意拿给大家看一看?”低年级的小朋友一见到色彩艳丽的图片实物,一听到语言生动的描述,思维就一下子兴奋起来,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通过学生汇报,教师把这些实物一一存在计算机里。先请学生说一说这些实物的面都有什么形状的,再请学生观察哪些实物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进行汇报,从实物中依次抽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样用计算机解决了以往传统教学在黑板上画图的步骤,节省了教学时间,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学生特别愿意看。

再如,教学圆的周长公式推导时,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圆的直径和周长,发现周长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然后投影演示,把直径4 cm的圆在直尺上滚动一周,它的周长是12.5 cm还多;再用一根绳子在圆上绕一周,它的周长还是12.5 cm左右;最后用计算机播放视频,反复闪现圆的周长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从而使抽象的概念新鲜有趣,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抽象知识具体化 提升教学效率

先进的教学媒体能使静态信息动态化,使学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能帮助他们把抽象知识具体化,难点知识简易化,视觉、听觉、触觉并用,获得的知识更加灵活扎实,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倍的认识》一节是低年级数学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大纲中没有要求给出“倍”的定义,低年级学生建立“倍”这一概念要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悟”出来。这节课,用计算机进行教学,通过巧用教学媒体,把“倍”这个概念的揭示立足于以色彩鲜明、形象逼真、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观察中明确“倍”是在两个数的比较中产生的,一个数的几倍就是以这个数作为标准,有几个这个数,就是这个数的几倍。

再如,教学《图形认识》一课时,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点是难点。学生知道它们都有4条边,但它们的边各有什么特点呢?学生不是很清楚。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轻松解决了这一难点。因此,分别设计了两幅画面(如图1、图2所示)。

图1

长方形上下两边重合,左右两边重合。这样很巧妙地解决了长方形边的特点:对着的两条长边一样长,对着的两条短边也一样长。

图2

正方形的4条边都重台,使全体学生对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的结论得到了认可。

可见,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既能提供形象、直观和生动童真的动态图像,又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省力,一举两得,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增加课堂容量 加快教学节奏

多媒体手段存储量大、准确性高、直观性好,具备方法科学性,介绍层次性,推理严谨性的特点。均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年龄特点和他们的实际接受能力。

40分钟的教学时间是宝贵的,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教学省时、省力,可以提高教学时间的利用率。

例如,在教学《口算加减法》一课时,以往的教学就是出示口算卡片、小黑板或小卷子,让学生练口算,整节课显得很拖拉、单调,学生兴趣不高。如果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把口算题都放入计算机内,以PPT的形式变换练习,教师就能及时地得到学生的反馈信息,有利于控制、调整教学的进程,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减轻了教师课前的准备工作,节约了纸张,又利于教师对个别学生有针对性地辅导,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对教育环境综合治理、系统控制,实现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现象的标本兼治,为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发展提供了广阔而理想的时空条件。

四、调动学生情绪 实现愉快学习

每个人都有情绪,每个学生都带着他的情绪进入课堂,课堂上发生的每一件事都与人的情绪有关,儿童对学习的态度更多地依赖情绪的力量,而很少靠理智,因此积极的情绪是他们从事学习活动的必要条件。多媒体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笔者在教学口算加减法的内容时,是这样设计练习环节的。

运用拟人的练习形式,把数字、算式人格化,是小学生最喜闻乐见的。聪明屋里的小动物一个个出场了:大象伯伯、长颈鹿阿姨、小松鼠姐姐……每个小动物给孩子们带来各种形式的练习。绚丽的色彩,可爱的小动物把孩子们吸引住了,教师把枯燥的教学知识蕴于生动鲜明的形象中,孩子们不知不觉地把这节课讲授的知识化成了能力。寓教于乐也就是这样吧!

五、灵活处理教学节奏 加深学生记忆

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体,不可避免地存在个体差异,接受新知识有快有慢,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讲授新知识往往只是一遍而过,不能照顾到全体,对于反应慢的学生来说,经常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可利用媒体技术的可存储性和多次播放功能,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制作多媒体课件(最好是动画的),在课堂中反复播放,也可以上传到学校网站,供学生在家里多次观看。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数学教学中比较抽象的概念、法则、公式难以理解,任凭教师一遍又一遍地讲解,仍是理解不透。这时如采用计算机、投影仪等媒体使教学内容变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考试前的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学中重难点通过多媒体形式重现,再次唤醒学生遗忘的记忆,可谓经济又实用。

六、创设生动情境 培养创新意识

多媒体技术集合音、像、动画于一体,生动形象,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创设教学情境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发潜力,培养创新意识。

在设计《图形认识》一课的练习时,笔者运用多媒体教学设计制作了动画片,创设了“森林里的小动物听说大家找图形的本领最大,就来考考大家”的故事情境。由小动物提问题,把小动物拟人化,赋予它以生命,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当小动物每提完一个问题后,学生几乎都脱口而出,举手的学生都站了起来,争着去回答问题,孩子们欢呼雀跃。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情趣盎然,由“被动型”学习变为“主动型”学习。

七、结束语

数学学科抽象、概括,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容易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合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能加强直观性,又利于抽象概括,学生兴趣浓厚,教学效率高,效果好。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对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做到传统手段与多媒体手段的有机结合,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多媒体作用三者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效。相信,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它与各学科的关系会越来越紧密,必将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彭军.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EB/OL].http://www. docin.com/p-474523875.html.

[2] 布鲁纳.教育过程[M].邵瑞珍,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作者信息

何四束,本科,中教一级。甘肃省酒泉市东苑学校,735000

*基金项目:甘肃省课题研究项目“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整合”。

猜你喜欢
辅助教学课堂效率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如何运用多媒体平台辅助小学数学教学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浅析体育教学中的柔韧性练习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活用多媒体 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