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课堂上巧用信息技术

2016-07-22 01:49王通珍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6年12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情境资源

王通珍



在数学课堂上巧用信息技术

王通珍

摘 要: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尤其在小学数学课堂里,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生活、故事、问题等学习情境,引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建构知识;还可以提供多种思路、信息、练习等学习资源,供学生选择与探究,往往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课堂;情境,资源

目前,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学校得以普及,网络在班级建立并为学生所用,这些都成为学生赖以学习、发展智力的主要工具之一。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具有重要作用。

一、教学导入:引发学生兴趣

新课标强调:引导学生接触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学习有用的数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教学导入时,根据教材内容,要善于布设各种情境,如生活情境、故事情境等,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沉浸生活、欣赏故事、逐渐解开谜团的同时,充分调动自己的注意力,探究由生活或故事蕴藏的数学知识,享受因生活或故事带来的魅力,让自己的智力活动达到最佳。而在这方面,借助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各种功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统计的初步认识——制作统计表》一节时,教师事先到学生放学后的交叉路段,对通过的各种车辆进行录像并剪辑成视频,进行5分钟左右的视频展示,让学生进行观看并统计车辆通过情况。当学生意见不一致,统计的数量不一样时,可以随时让视频停止,或重新展示视频,让学生重新统计。这样,学生视野中的“现实”情境就会再现到课堂上,使学生如同进入“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一方面,学生感受到对原始数据的收集过程;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带领学生集体到交通路段统计的不便。生活情境的创设,同样达到了学习数学和用数学的目的。

图1

再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节时,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小猴分西瓜的故事”:有一天,猴妈妈买了3个大小一样的西瓜要分给3个小猴。猴妈妈把第一个西瓜分成同样大的两块,老大拿了其中的一块西瓜,老二看见大声叫道:“一块太少,我要吃两块西瓜。”猴妈妈听了微微一笑说,好好,分你两块。于是猴妈妈把第二个西瓜分成了大小相同的4块,老二拿了其中的两块西瓜。老三也不乐意,也叫道:“二块也不多,我要三块西瓜。”猴妈妈摇摇头,便把第三个西瓜分成了大小相同的六快,老三高兴地拿了其中的三块西瓜。(话外音:兄弟三人谁吃了西瓜多呢?)通过创设故事情境,学生饶有兴趣地对比、分析,追问“为什么”,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在大部分学生有了结果后,可以用课件展示猴妈妈3次分西瓜的情况,帮助自己很好地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突破难点:帮助学生建构

应用信息技术,创设适合的问题情境,把数学故事、数学史等链接好,使学生在对某一章节学习时,可以随时查找或翻阅、了解这些数学概念的来龙去脉,了解数学概念的发展过程,这样可以化静为动,形象地揭示数学概念的规律,促进学生理解、掌握概念,构建新知。

例如,教学《圆的面积》一节时,教材中的“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这一规律,由于学生在等分过程中,折叠、裁剪、拼接等操作很难较好地完成,浪费了时间,效果也不理想。而借用信息技术进行等分圆的演示,把一个圆很容易地平均分成2份、4份、8份、16份、32份、64份……,再按一定的规律,把它们进行拼接,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从而明确“由曲变直”的道理,进而理解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及其推导过程,初步打上了数学极限思想的烙印。

再如,教学《圆的周长》一节,把祖冲之发现圆周率小数点七位数的故事,放在教学课件中;教学“年月日”一课,可以把大月、小月与凯撒大帝等相关事件,作为教学的补充;教学《质数、合数》一课,可以把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等有关的故事,放在课件中;同样,在《除数是两位数除法》一节的教学中,可以把某些试商技巧如“折半商5”等放在课件中,使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时,感受到从数学故事中的趣事,对相关的数学概念、知识等加深了印象与理解程度。

三、课堂练习:促进学生提高

在练习环节,有时为了使学生理解知识间存在的内在与必然的关系,切实掌握同化、顺应等的作用,必然突破传统的教学,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数学练习,从而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思路,丰富学生的认知结构,效果更为理想。数学练习分层设计,加上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保证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因此而获取相应的练习题目,学生按自己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自己的练习进度与题目选择,从而促进自己在数学分层练习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发展,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一节时,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把分数应用题按其不同的解题思路等,进行归纳与整理,如整数法、分数法、份数法、比例法、工程法、方程法等选项,学生可自行点击计算机,按自己的思路选择某种解法。在“帮助”一栏,又设置了“指点迷津”“线段图”“分析过程”等按钮,必要时寻求帮助。另外,可以结合内容把层次练习设计为:基本题、变式题、综合题、拔高题等。在练习过程中,课件中也随时依据各类题的完成情况,进行各种形式的表扬与激励,出示正确答案,反馈练习情况,调节学生情绪,激发学生练习兴趣,使学生保持良好的练习态度,提高练习效率和思维能力。这样多种思路的设计,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现实情况,激发了各层次学生的求知兴趣,满足了各类学生对学习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桔 .数学课堂应用多媒体的技巧 [J].才智 ,2012(19):42-46.

[2] 王群.试论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0(9):102-103.

作者信息

王通珍,本科,一级教师。山东省临沭县实验小学,276700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情境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