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冷,脚暖,肚别满

2016-07-24 14:02赵庆新
老干部之家(健康) 2016年3期
关键词:太饱老先生亲戚

文 赵庆新

头冷,脚暖,肚别满

文 赵庆新

专家简介:赵庆新 焦作市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近4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基础,尤其擅长治疗疑难杂症,在医学领域有一定的造诣。

养生老话:

头要冷,脚要暖,肚子里边别太满。

症状表现:

头部过度保暖会出现烦躁、头昏脑胀等症状。脚着凉后,会引起疲劳、感冒等。吃得太多,则会引起消化不良、胃病以及一些富贵病等。

云南有位老先生,活了100多岁,仍然眼不花、耳不聋,身体矫健。很多人好奇他长寿健康的秘诀,还有不少记者前去采访他。

很多人最常问他的一句话就是:“老先生,您老这么高寿,身体还如此康健,是不是吃了什么灵丹妙药啊?”

老先生每次听完都哈哈大笑,然后答道:“哪有什么灵丹妙药啊?我身体康健的秘诀只有一个,那就是:头冷、脚暖、八分饱。”

老先生的话用我们的谚语概括就是:头要冷,脚要暖,肚子里面别太满。

所谓“头要冷”,就是指头部要常常保持适当的低温,因为适当低温寒冷会刺激头部的血管和神经系统,这样对于我们保持大脑清醒有很大好处。如果头部温度太高,不仅对我们健康不利,有时候甚至会引起疾病。

在此,介绍一个小方法,可以帮助你头脑清醒,那就是用蘸有冷水的毛巾敷脸。在冷水的刺激下,你的头脑会变得清醒起来,心中的燥热也会逐渐散去。当然,天气寒冷的时候,不要敷的时间太长,三五分钟即可。

当然,还要注意适度,不能一味保持头部的凉爽,比如在寒冷的冬天,不要用太冷的水洗头,如果天气太冷,还需要戴帽子。

所谓“脚要暖”,是指足部应该注意保温,否则容易生病。这是因为脚紧挨地面,是离心脏最远的部位,热量不容易到达,寒气很容易侵袭。因此,保持足部的暖和很重要。只有脚暖和了,才能驱寒、强身、帮助睡眠,进而促进血液循环、刺激足部穴位、消除疲劳。

防止脚凉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睡觉前用热水泡脚,然后用力揉搓足心。可以晚上吃完饭,休息一会儿,弄上一盆热水,边泡脚边看电视。这样既能保暖御寒,又能强身健体、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延缓衰老、预防疾病。

所谓“肚子里边别太满”,意思就是吃饭的时候不可以吃得太饱。吃得太饱,对健康有很多的害处。

很多人有这样的习惯,吃饭的时候,虽然吃饱了,可是看见饭菜还剩下一点儿,就会强迫自己吃下去。吃完后,肚子就会感到十分撑得慌,饱胀难耐。但是,下次他还依旧如此,因为他已经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有一次,我的一个亲戚到我家来做客。吃饭的时候,因为做的有点多,大家吃饱了,饭还剩余一点。那个亲戚一看,就说:“都给我拿来吧,就剩那么一点,还要占着个锅,我吃了吧!”

我听了后,立刻问他:“你是不是经常这样啊?”

他回答说:“是啊,每次在家里吃饭的时候,我都不愿意看到剩余的饭菜,因此,我总是将其打扫干净。这样不就可以不剩下了吗?”

我说:“你这个习惯很不好啊!对你的肠胃有很大影响。”

谁知,亲戚满不在乎地说:“这有什么影响,不就是多吃了一点吗?”

我继续说:“这可不是多吃一点的问题。你每次吃得过饱的时候,会不会感觉精神恍惚、昏昏沉沉呢?肚子撑得难受呢?”

他点了点头,说:“是啊,我吃过饭就困,就想睡觉。”

我说:“这就对了,因为你吃得过饱,所以,血液大部分被消化系统占据了。这样的情况下,身体里其他地方的血液量相对来说就减少了很多。尤其是大脑,就会处于血液不足的状况,你就会感到昏昏沉沉,这样对大脑的健康十分不利。再看你现在的体型,已经开始发福了,要知道,你才三十多岁,要是到了四五十岁,恐怕就会得高血压、冠心病之类的疾病了。”

亲戚听了我的话,感到十分恐惧,并且表示以后再也不过量饮食了。我则告诉了他一句老话,那就是“宁可锅中存放,不可肚子饱胀”。

有些人信奉这样一句话:宁可撑死人,也不占着盆。为了不占用餐具,人们宁愿让自己吃撑了。其实,这样的做法非常不科学。试想一下,如果你因为不愿意占用餐具,而将自己的身体搞坏了,是不是更加划不来?

如何做到吃饭适量呢?建议饭前先吃一些水果。水果普遍含有较多的糖类和维生素,吃后有饱腹的感觉,再吃饭就不容易过量了。当然,餐前水果也不宜多吃,否则的话,就会影响正常的进食了。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吃饭的时候要细嚼慢咽。为了防止吃得太饱,吃饭的速度一定要慢,甚至可以有意多咀嚼几下才下咽。因为人吃饱的感觉传到大脑是需要时间的,当你感觉已经饱的时候,其实进食已经过量了。

所以说,宁可锅中存放,不可肚子饱胀。

猜你喜欢
太饱老先生亲戚
绿洲里的老先生
结对帮扶成“亲戚” 扶贫路上心连心
吃撑了,左侧睡
比亲戚
100万只猫
宝宝晚餐吃得太饱有啥害处?
吃撑了,左侧睡
老先生要关注前列腺问题
算卦
吃得太饱并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