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数据平台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效应
——以海岛野外生存课程为例

2016-07-25 06:51王裕桂傅纪良黄永良
浙江体育科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大学生

王裕桂,傅纪良,黄永良

(浙江海洋学院 体育与军训教育部,浙江 舟山 316000)



体育数据平台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效应
——以海岛野外生存课程为例

王裕桂,傅纪良,黄永良

(浙江海洋学院 体育与军训教育部,浙江 舟山 316000)

摘要:以海岛野外生存数据平台的建立为背景,探索网络课程资源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效应。采用自编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认知问卷》为测量工具,以887名学生为被试进行调查,数据分析采用方差T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①大学生对体育数据平台的使用程度较低,男生比女生的学习使用率高,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使用率高;②学生通过网络数据平台学习能够很好地获得海岛野外生存课程知识内容,进而增强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了解程度;③操作类、图像类、理论类学习内容均能够预测海岛野外生存课程信息类型的兴趣,但操作类、图像类学习内容的预测效应要高于理论类学习内容。

关键词:体育数据平台;大学生;自主学习;海岛野外生存

0前言

学习被认为是个体进行主动建构的一种心理过程,在学校课程领域具体表现为“以生为本,自主学习[1]”。近年来,随着体育精品课程[2]、微格教学[3]、网络课程[4]、特色数据库[5]等体育数据平台的出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出现了更多可选择的渠道。这无疑为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提供了新思路。但是,这些新课程改革的效益如何,并不十分清楚[6,7]。因此,本研究将以海岛野外生存课程为例,就体育数据平台的建立,探索网络课程资源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效应。

体育数据平台是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学习的资料信息库,它是以网络数据的形式为学生设立的学习平台。其内容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通过文字详细描述解释动作规范和操作技能的信息,称为操作类信息。这类信息注重技术要领和方法的描述,学生通过对该类信息的学习能够掌握正确的运动技能,并能具备动作技能的运用能力;第二类是运用图片、视频和动画展示动作技术和教学方法的信息,称为图像类信息。图像信息是最简洁、最迅速的视觉传播语言,其信息容量往往是文字信息的数百倍。图像的形象性、生动性以及特有的心理刺激作用,能产生强大的诱导作用,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10];第三类是收集研究文献或提供多种知识背景以及相关运动项目发展资料的信息,称为理论类信息。理论类信息能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以及提高体育文化欣赏能力等[11]。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任务、目标的引导下,有计划地主动选取学习内容和学习策略进行知识建构和问题解决的过程,它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主动了解学习内容的知识构建行为[8]。上述定义中包含两个基本元素。首先,是内在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它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方面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对所学的内容有强烈的兴趣倾向。在本研究中,将其定义为 “课程内容兴趣”元素。其次,是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9]”,它表现为学生能在大数据平台中有序地找到并组织自己所需的学习内容,进行合理地知识构建。在本研究中,将其定义为“课程知识元素”。

研究选取“海岛野外生存”课程为观察对象,该课程是一门在野外生存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体育课程,其教学内容丰富新颖:即有传统的跑、跳、投、攀爬、跨越等内容,又有安营扎寨、定向、扎筏、攀岩、速降等多项野外技能教学,还有溯海漂流、荡绳过涧、溜索、泅渡、海上登礁等海岛特殊环境的技能教学。海岛野外生存数据平台由海岛野外生存校级精品课程和海岛野外生存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组成。该课程数据平台资料汇集了3大类信息:操作类信息、图像类信息、理论类信息。在本研究中,我们认为学生通过体育数据平台提供的信息进行自主学习,能够对体育课程知识进行全面的构建,从而增加对课程的了解程度,激发对课程的内容兴趣。据此,构建了基于体育数据平台的体育自主学习模型图(见图1)。

图1 基于体育数据平台的体育自主学习模型图

根据图1描述模式,研究主要考察以下两个问题:①学生使用体育数据平台的现状如何?②体育数据平台使用和体育自主学习之间有什么关系?

1研究方法

1.1被试

以浙江海洋学院在校学生为被试,共发放问卷1 000份,回收914份,回收率为91.4%。剔除规律性作答和回答不完整问卷,最终有效问卷887份,有效率为97%。被试平均年龄为22.5岁,标准差为1.65;在性别变量上,其中男生为480人,女生为407人;在年级变量上,大一189人,大二177人,大三192人,大四232人,研究生97人;在专业变量上,海洋类专业334人,非海洋类专业553人。

1.2测量工具

基于海岛野外生存数据平台,自编了“大学生自主学习认知问卷表”,问卷内容主要包括3个部分。

1.2.1关于体育数据平台使用情况的测量。数据平台使用情况的测量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的信息:①调查学生使用体育数据平台的情况;②调查学生对体育数据平台所包含知识内容的了解程度;③调查学生对“海岛野外生存”课程知识的了解程度。每个指标采用Likert式5点量级进行测评。

1.2.2关于课程内容结构的测量。课程内容结构的测量按照海岛野外生存数据平台的内容分类进行了问卷编制。因素1主要涉及课程各项目的动作技能操作解释,命名为“操作类学习内容”,因素2主要涉及图片和视频,命名为“图像类学习内容”,因素3主要涉及课程理论知识,命名为“理论类学习内容”。随机选取了60名被试进行前测试,采用因素分析(EFA)检验问卷的构建效度,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获得三个因子。然后进行大样本(887名被试)的验证,结果表明,与前测因子构建一致,验证了问卷的结构效度。因子1的载荷值为0.816~0.736,解释率为24.88;因子2的载荷数为0.796~0.722,解释率为24.69;因子3的载荷数为0.764~0.544,解释率为23.16;总解释率为72.73%,问卷的效度满足要求。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结果“操作类学习内容”指标的ɑ系数为0.912;“图像类学习内容”指标的ɑ系数为0.911;“理论类学习内容”指标的ɑ系数为0.909。

1.2.3关于课程内容兴趣的测量。课程内容兴趣的测量同样按照海岛野外生存数据平台的内容分类进行编制,采用因素分析(EFA)检验问卷的构建效度,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获得三个因子,因素1命名为“操作类信息兴趣”,因素2命名为“图像类信息兴趣”,因素3命名为“理论类信息兴趣”。验证了问卷的结构效度,因子1的载荷值为0.811~0.710,解释率为23.67;因子2的载荷数为0.835~0.680,解释率为22.22;因子3的载荷数为0.778~0.528,解释率为21.53;总解释率为67.42%。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各维度的ɑ系数为:“操作类信息兴趣”为0.878;“图像类信息兴趣”为0.888;“理论类信息兴趣”为0.890。

1.3数据分析

采用SPSS for Windows 18. 0中文版对数据进行统计,采用T检验、单因素ANOVA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2研究结果

2.1学生使用网络数据平台的现状

为了了解学生在不同性别、专业、年级使用体育数据平台的分布情况,研究对体育数据平台的使用情况进行了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表2。

从表1、表2结果看出,学生在体育数据平台的使用在性别上呈显著性差异(P<0.05),从平均数来看,男生比女生的网络使用率高;在专业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年级上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高年级段的学习使用率要高于低年级段的,进一步通过对年级的组间多重比较发现,大二年级与大四和研究生呈显著性差异,大三和研究生呈显著性差异,其它年级段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1 体育数据平台使用在人口学变量上的

表2 体育数据平台使用在年级上的组间多重比较一览表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下表同

3.2体育数据平台学习与体育知识了解和兴趣之间的关系

为了验证经常使用体育数据平台的学生是否对相关体育课程知识了解更多,研究把学生使用数据平台现状的数据与他(她)们对海岛野外生存课程学习内容的了解和兴趣程度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其中,体育数据平台的数据包括“操作类”、“图像类”、“理论类”三个维度的了解程度和兴趣程度。结果见表3的相关矩阵。

表3 体育数据使用情况、课程知识构建、课程信息兴趣的相关分析一览表

从表3的结果显示,学生使用体育数据平台与对海岛野外生存课程的了解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一结果很好地回答了研究问题②,经常使用体育数据平台学习的同学能更多地关注到海岛野外生存数据平台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而增加对海岛野外生存知识的了解。

另外,学生对海岛野外生存数据平台中各类信息资料的了解程度与海岛野外生存课程的了解程度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可以解释为越是关注海岛野外生存数据平台的同学对海岛野外生存课程的了解程度越高,具体表现在对三类信息的知识构建和课程内容兴趣上。

3.3学生运用体育数据平台进行自主学习的效应

3.3.1课程内容结构对课程了解的回归分析。为了进一步讨论学生运用体育数据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对海岛野外生存知识构建与海岛野外生存课程了解之间的预测关系,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以“操作类学习内容、图像类学习内容、理论类学习内容”为自变量,以“海岛野外生存课程了解”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见表4)。

表4 课程内容结构对课程了解的回归分析一览表

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表4),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操作类学习内容、图像类学习内容能够预测海岛野外生存课程的了解程度,总解释量为27%。其中,操作类学习内容的预测力最好,其预测度为0.47;图像类学习内容的预测力次之,预测度为0.17;而理论类学习内容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不能预测海岛野外生存课程的了解程度。

3.3.2课程内容结构对课程内容兴趣的回归分析。为了进一步讨论大学生利用体育数据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后对海岛野外生存知识构建与海岛野外生存课程内容兴趣之间的预测关系,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以“操作类学习内容、图像类学习内容、理论类学习内容”为自变量,以“海岛野外生存课程兴趣”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见表5)。

表5 课程内容结构对课程内容兴趣的回归分析一览表

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表5),大学生通过体育数据平台自主学习操作类学习内容、图像类学习内容、理论类学习内容能够预测海岛野外生存课程内容兴趣,总解释量为23.1%.其中,操作类学习内容的预测力最好,预测度为0.19,图像类学习内容的预测力次之,预测度为0.16,理论类学习内容的预测力最小,预测度为0.09。

3讨论

本研究以海岛野外生存课程为例,讨论了大学生利用体育数据平台进行自主学习行为的效应。数据结果很好地回答了本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体育数据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选择渠道,经常使用网络数据平台的学生能够会更多地关注体育数据平台提供的信息资源;在体育数据平台的自主学习中,学生对信息的选择是根据个人的需要和爱好进行的,一些被学生喜欢的图像类和操作类信息更容易进入学生的视野,而对枯燥的理论类信息的学生不太关注;学生通过体育数据平台的自主学习能够有效促进课程知识构建,激发学生课程内容兴趣。

从T检验和方差分析的结果看学生对体育数据平台的使用现状整体不容乐观,自主学习的意识还不高。这一结果与田魏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12]。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仍然是以娱乐为主[13],且对传统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对传统的被动性、跟随性、依赖性、应试性学习方式有依赖性。通过人口学差异比较得出,男生比女生的体育数据平台使用要好,而高年级段的学生比低年级段的学生体育数据平台使用意识更强些。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男生比女生、高年级比低年级的学生更趋向于深层和成就式学习[14],也和男生在网络上更喜欢关注一些健身、体育赛事、体育明星等体育资讯,而女生更多地会关注塑型、减肥、美容等方面有关[15]。低年级的大学生可能学业比较繁忙,对体育数据平台的接触渠道不清楚,而高年级学生通过教师专业课程的引导、体育数据平台的学习方法指导等促进其自主学习。

相关分析发现,大学生在体育数据平台的使用和海岛野外生存课程知识了解之间是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的。这一结果表明,网络数据平台可以成为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渠道,学生通过网络数据平台自主学习能够很好地获得某课程知识内容,进而增强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了解程度。这与汪向征的研究结果一致,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受到网络新技术的明显影响[16]。由此可见,体育数据平台的发展是对体育教学的一种有益的补充。因此,如何更多地建设好体育数据平台,真正发挥其积极的功能和作用,是今后要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17]。

课程内容结构、课程内容了解和课程内容兴趣之间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大学生通过体育数据平台的自主学习,能够很好地了解海岛野外生存课程,从而提高对课程内容兴趣的程度。那么操作类学习内容、图像类学习内容、理论类学习内容的知识构建中,哪一类知识内容能预测对海岛野外生存课程的了解?预测力又是如何呢?我们通过回归分析构建了海岛野外生存课程知识构建对海岛野外生存课程了解的预测示意图(见图2),结果可以看出,操作类学习内容的预测力高于图像类学习内容,而理论类学习内容并不能预测海岛野外生存的课程了解。这一结果可以解释为:体育作为一门操作类技术很强的课程,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首先关注的是如何掌握动作技能,其次,学生关注便于直观呈现的生动的图像类内容,而对理论类知识不会去关注。这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互联网已走进“读图时代”,图像呈现“大众化、流行化、普及化和娱乐化”的特征。大学生也受此影响,倾向于直观、简沽、清晰的图片和视频认知而逐渐疏远经典而深刻的文字[15]。因此,体育数据平台的建设者作为体育传播者,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接受者对信息的需要,只有提供那些符合学生实际需要或感兴趣的信息,才能被他(她)们接受,才会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18]。

图2 课程内容结构对课程了解的预测图

进一步,哪一类知识内容能预测海岛野外生存的课程内容兴趣呢?预测力又是如何?我们通过回归分析构建了自主学习课程知识构建对海岛野外生存课程内容兴趣的预测示意图(见图3),从结果可以看出,在考察体育数据平台自主学习对课程内容兴趣时,操作类学习内容、图像类学习内容和理论类学习内容都能够使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但操作类学习内容和图像类学习内容的预测度大于理论类学习内容。从三类信息学习内容对课程的了解和兴趣预测图(图2、图3)说明,在课程设计的时候,我们要考虑到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开始的学习阶段,如果我们放入大量的理论知识是不合适的,因为学生不会去注意关注理论知识,而操作类和图像类学习内容对课程的了解有较大的帮助。而当学生对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进入课程兴趣的培养阶段时,放入这三类的信息内容都比较合适。

图3 课程内容结构对课程内容兴趣的预测图

4结论

4.1大学生对体育数据平台的使用率不高,其中男生比女生高,高年级比低年级高。

4.2网络数据平台可以成为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渠道,学生通过体育数据平台自主学习能够很好地获得海岛野外生存课程知识内容,进而增强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了解程度。

4.3体育数据平台自主学习中,操作类学习内容比图像类学习内容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海岛野外生存课程知识;而操作类学习内容和图像类学习内容的有效掌握能够增加学生对海岛野外生存课程内容兴趣。

参考文献

[1]张细谦.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价值选择[J].体育学刊,2014,20(2):49-53.

[2]傅雪林,殷恒婵,马强.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及转型升级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19(7):11-16.

[3]蒋远松,张鸿.体育微格教学课程实施的审视与反思[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39(9):50-53.

[4]梁纯子.我国普通高校攀岩课程网络教学课件的研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2.

[5]张旭敏.国内14所体育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现状调查分析[J].现代情报,2014,34(7):151-154.

[6]乔来明.整体动态视域下体育课程实施取向解读及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3):85-87.

[7]董国兴.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12):77-80.

[8]Chabra T, Figueiredo J. How To Design Handheld Learning. [EB/OL]. http://www.empoweringtechnologies/eLearning_expov5_files/frame.html.

[9]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0]张夏.视觉信息传达中图像与文字的研究[J].艺术教育,2010(11):157.

[11]李春荣,王彦成,胡永南,等.构建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程教学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2):96-101.

[12]田魏,黄婧,季甲.数字图书馆环境下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研究[J].农业图书馆情学刊,2013,25(4):120-124.

[13]闫奕玮.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研究[D].郑州:中原工学院,2012.

[14]宋琦,刘晓玲,范国盛.师范类理科大学生学习方式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2(9):52-53.

[15]王钰,张勇,章翔.网络时代下大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及策略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5):158-160.

[16]汪向征.网络新技术对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2):48-53.

[17]王乐,时海霞,李辉.我国大学体育精品课程的现状调查分析与发展思考[J].贵州体育科技,2014,35(2):16-20.

[18]王慧琳.大众传播体育信息影响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的实证与理论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3.

基金项目:2013浙江省教育厅项目“海岛野外生存课程资料特色数据库的开发与实践”(Y201329775);2013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生存理念下大学体育特色教学与实践”(jg2013086)

收稿日期:2016-03-03

作者简介:王裕桂(1976-),女,青海互助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文章编号:1004-3624(2016)04-0105-06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Promotion Effects of the Sports Data Platform on the Autonomic Studying in College Students——Taking outward bound on island as an example

WANG Yu-gui,FU Ji-liang,HUANG Yong-liang

(PE & Military Training Department,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houshan 316000,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changes made by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college students’ independent study behavior, we have conducted a study based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ports data platform of outdoor education. We have employed questionnaire method and surveyed 887 students of a domestic ocean university, as interviewees in this experiment. Several data analysis approaches have gotten to be accessed, such as: T-test (the abbreviation of Student’s Test),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rep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have been illustrated explicitly as following: ①The network database utilization ratio is not significantly higher among college students. Generally, male students' learning ratio of using the sports data platform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female ones, and the upperclassmen's is more intensive than that of the underclassmen's. ②College students are able to primely acquire the knowledge of content of the outward bound on island course, which enhances the degree of studying about the course. ③All three kinds of operational, graphical and theoretical learning content can enable us to predict the degree of students' interests in the information types of Outward Bound on Island course. Compared with the theoretical learning, however, the predicted effect and efficiency of the operation and graphic category both are much higher and extensive in acquisition of the knowledge of the content.

Key words:sports data platform; college students; self-regulated learning; outward bound on island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