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2016-07-25 23:57张献忠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4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生

张献忠

摘 要: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大多是学生在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或是学生在边听边看教师解答问题。不符合“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的新课程基本理念,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性素质的人才。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生;提出问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392-01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确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提出问题是探究的开始,也是有所发现的前提,更是创新的开端。创造发明的第一步就是提出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创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一、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重要意义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问题决定学习的方向和深度,问题提出的质量决定学习的质量,所以,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强弱对学习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只有培养出会提问题、能提问题的学生,才能培养出具有主动探索精神的学生,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开放、灵活,逐渐具备新时代人才所需的探索创新能力。

目前我国学生问题意识十分薄弱,不容乐观。据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的研究发现,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越来越低。相当多的学生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加,其提问的欲望和次数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两者呈现一种反比的关系。我们在课堂观察中也发现,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相对较低,问题意识不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学习方式单一、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思考、反思质疑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对书本知识、运算和推理技能关注较多,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情感、方法关注较少,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和配套资料为中心,不重视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说,一个学科如果没有了问题,就意味着死亡.他在1900年巴黎举行的第二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做了题为“数学问题”的著名讲演,其中对各类数学问题的意义、源泉及研究方法发表了精辟的见解,整个讲演的核心部分则是其根据19世纪数学研究的成果与发展趋势而提出的23个问题。这23个问题涉及现代数学大部分重要领域,被誉为20世纪数学的“一张航图”,极大地推动了20世纪数学的发展。一门学科的发展需要有问题,对于学生数学学习而言,更不能没有问题。

在数学学习中,提出问题与学生的创造能力紧密相联,除了有助于学生拓展对数学的感知、深化概念的理解、改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行为,还对培养学生发散灵活的思维很有好处。只有学生能提出问题,才预示着学生正在由“知”走向“识”,说明他对数学思想、方法有了深刻领悟,形成了深刻的数学思维,这时才有可能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这一切都离不开学生能大胆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途径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因此,提出数学问题,是个体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进行有效教学的需要。然而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和激发的,在数学教学中可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

1、课前预习、寻找问题、确定目标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让学生“有疑”须建立在“有知”的基础上,一个学生能够学会提问题,说明他自己学会了怎样掌握知识,等于已经拿到能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了,为此,必须让学生学会预习。预习今天要学些什么知识?哪些我能看懂?哪些我比较模糊?哪些我一点都看不懂?其原因在哪里?自己能看懂的知识用它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带着问题听课,带着问题到课堂,根据所求,获得所需。

2、营造学生敢想、敢问、会问的课堂氛围

传统教学中,课堂上学生不能随便发问,究其原因:一是教师怕学生的问题打乱自己预设的教学思路,或怕答不上学生的问题有损自己的形象和威望,不允许学生在课堂上随便提问题,有问题课后再提;二是学生没有养成提问题的习惯,或怕问题提得不好受到学生乃至教师的嘲笑。因此,需要教师首先改变传统思想,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我是课堂主人”的意识,树立学生想问、敢问的思想与信心。

3、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保持问题意识

数学学习过程中,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学生好奇心越来越弱,问题意识也就越来越淡薄,为此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改变过去只让学生死记硬背,同时进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一定要新颖、有趣味、富有挑战性,要尽可能地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这样让学生从数学的应用价值中找出数学学习的动力,学会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捕捉问题所在,直至自己主动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一直保持兴趣,并逐渐形成探求问题的习惯。

提出问题是数学教学的起点,教学的最终结果不应该仅仅是用所传授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而应当是在解决初步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引发出更多更广泛更有意义的新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又带着问题走出教室。”当然,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逐步深入发展的过程,随着学生问题意识的增强,提出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的提高,提出的数学问题也更具有意义和价值,从而不断地激发和树立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动机和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学生写话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