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卫报》关于钓鱼岛争端系列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

2016-07-25 11:29陈勇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话语研究论丛 2016年1期
关键词:卫报钓鱼岛语篇

◎陈勇 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国《卫报》关于钓鱼岛争端系列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

◎陈勇 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冯智强 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本文以《卫报》有关钓鱼岛争端的系列报道为语料,以批评话语分析为理论框架,并以系统功能语法为工具,对之进行了批评性分析,揭露其隐含的意识形态意义和对处于岛争中的中日关系的立场态度。本研究发现:(1)该报利用词汇的分类功能构建了岛争中的中国和日本不同的形象;(2)对日方观点多频次、高质量的引述凸显了其情态上的偏向;(3)以语法隐喻为手段将报道者的偏日立场进行预设,并将中国“主题化”;(4)利用及物系统区别对待中国和日本。

《卫报》;钓鱼岛;批评话语分析;系统功能语法

1. 引言

英语是当今世界最强势的语言,以英语为媒介的大众传媒日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主导着世界舆论,影响甚至操控着人们的思想意识,显示出明显的英语“霸权”。西方英文媒体向来标榜客观公正,然而新闻本质上是一种语言符号系统,它不可避免地把所表达的内容至于某种信念或价值观的框架之内,尤其是报道与西方意识形态差异巨大的中国时更是如此。批评话语分析是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通过研究语篇的语言形式,解释语言与意识形态之间隐含的关系以及权势集团怎样运用语言操纵人们的思想意识,以维护或改变现存的社会结构。因此,它是揭露新闻语篇立场态度的有力工具。

2012年9月日本政府“国有化”钓鱼岛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引发了中日之间近年来最激烈的外交纷争,军事冲突一触即发。然而新上任的安倍政府一意孤行,使得这一纷争持续发酵。西方的主流英语媒体都及时跟踪报道了这一事件,是英语世界的读者了解该事件的主要信息来源。然而,这些报道所隐含的意识形态和立场态度并未得到国内学者充分的分析和揭示。笔者以“钓鱼岛”、“话语”、“英语”‘“新闻”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上只搜到了5篇相关学术论文(2015年2月2日检索),其研究对象均为美国媒体,分别是VOA(《美国之声》)(1篇)、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篇)、New York Times(《纽约时报》)(2篇)、Washington Post(《华盛顿邮报》)(1篇)。美国作为日本的同盟国和钓鱼岛问题的始作俑者之一,其媒体“拉偏架”的态度还是比较明显的。而英国与钓鱼岛问题并无历史渊源和利益关系,其媒体能否恪守中立保持公正呢?作为英语的发源地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它的主流媒体在英语世界拥有众多读者,影响力不容小视。《卫报》(The Guardian)作为英国最主要的报纸之一,其新闻网站也是笔者经常浏览的媒体之一。分析该报在钓鱼岛事件中的倾向性不仅是笔者的兴趣所在,更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卫报》2012年9月至2014年有关钓鱼岛争端的25篇新闻语篇进行批评话语分析,以揭露其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意义。

2. 理论方法

2.1 理论背景

以索绪尔、乔姆斯基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语言学长期主导着西方语言学,它把语言看作一个孤立的、静止的、封闭的、抽象的符号系统,认为语言符号之间的联系完全建立在系统之内符号与符号之间的联系上,与系统外的语言运用没有任何关系,因而语言学家的任务就是不必参照任何系统外的因素来对语言系统本身进行“客观”描写。田海龙(2014:65)充分认识到这种语言观割裂了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并指出随着20世纪后半叶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和发展,语言学家们也开始对结构主义进行全面反思,摒弃孤立的、封闭的语言研究范式,注重研究语言的实际运用,分析语言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八十年代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更是让人们意识到:大众语篇能够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并不断介入各种社会过程。一些语言学家由此认为,语言并不是客观透明的传播媒介,而是一种社会实践,直接参与社会事务和社会关系的构成。在此背景下,《语言与权势》()和《作为意识形态的语言》()相继发表,批评语言学/批评话语分析由此诞生。批评话语分析是指通过分析语篇的语言形式及其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来考察语言形式所蕴含的意识形态意义和权力关系,进而揭示语篇、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这里的意识形态并非狭义上的政治意识形态,而是指“人们理解世界,整理、归纳经验时所持的总的观点和看法”(Fowler,1979)。

批评话语分析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非文学领域的大众语篇,包括电视、广告、报刊、官方文件等。其中新闻报道是大众语篇的主要体裁之一,它与面对面的语言交流的最大区别在于书面语篇的“单向性”,发话人和受话人完全分离,前者处于支配地位,掌握着生成语篇的主导权,可以决定语篇的内容和表达方式,而后者只能被动接受(辛斌,2003)。西方新闻媒体总是标榜客观公正,实则隐藏了丰富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它受着各种政治、经济和权势集团的利益驱使,不可避免地会把所表述的内容置于某种利益、信念或价值观的框架之内,正如Geis(1987:15)指出的那样,“某人若要不偏不倚地报道某件事,他就必须没有先入之见,也就是说,他必须对相关事件几乎一无所知。但是,如果他对相关事件一无所知的话,就很难做出有效的报道,因为他不知道报道的重点是什么,该去采访谁等。”另外,语篇中的某些意识形态意义有时并非作者有意表达的,而是某些语篇类型和语篇体裁本身就具有的意义潜势,这种意识形态意义往往是由于作者的教育背景、社会地位、所从事的职业或所代表的利益群体所无意识地表达出来的。Fairclough(1989:26)提出了批评话语分析的三个步骤:(1)描述语篇的形式结构特征,找出其中常用的语篇生成技巧,如名词化和被动化;(2)阐释上述特征和技巧在语篇生成和语篇理解的具体语境里所蕴含的意识形态意义,如名词化可以将某个动作抽象化成为一种常态,被动化可以通过省略施事者来帮助其开脱责任;(3)解释上述意识形态可能具有的社会功能或者对某个社会过程的介入或干预作用,如帮助获得或破坏某种权势。

2.2 分析方法

批评话语分析在语言学分析方法上主要运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尤其是它有关语言元功能的论述。韩礼德(Halliday,2004:29)认为,语言有三个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概念功能是指语言反映主观和客观世界中所存在的事物和发生的事件;人际功能是指语言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达作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以及对事物的判断分析等,主要通过语气和情态表达出来;语篇功能是将作者的思想用语言形式组织成为连贯的语篇,并把它与语境相联系。概念功能主要由及物性、语态、归一度等来体现;人际功能主要由语气、情态、语调等来体现;语篇功能主要由主位结构、信息结构、衔接等来体现。新闻语篇作为作为语篇的一种类型,也具有上述三种元功能。Fowler等(1979)在《语言与控制》()一书中提出,对语篇(包括新闻语篇)进行分析时应该特别注意考察其语言形式的分类系统、情态系统、语法隐喻、及物性等所蕴含的意识形态意义。

2.2.1分类系统

分类是指用语言赋予外部世界以秩序, 它通过词汇的选择来实现语篇对人物和事件的命名和描述,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最基本方式。语言作为分类工具是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的,它给事物加贴的标签不一定能反映事物本身固有的特性,而是会受到人们的情感、态度和认知水平的影响。因此,对事物和经验的不同看法会导致不同的分类原则。“在某一场合若有多个词可供选择,那么每个选择都表明一种不同的意识形态立场”(Trew,1979:135)。

分类系统的意识形态功能依赖于一些具体的词汇手段。重新词化(relexicalization)指赋予既有现象新的范畴,例如,“劳动密集型”企业重新词化成“就业友好型”企业,由中性分类变成了具有积极意义的分类,有利于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过度词化(overlexicalization)是指用一系列的近义词来表述同一事物,以达到强化其意识观念的目的,它对于批评语言学的重要性在于表明说话者及其所属的群体或阶层所特别关注的经验和价值领域。词汇弱化(underlexicalization)指用简单的词汇来表述复杂的、或者具有特定意义的概念,例如,将奥运金牌称为“那东西”,是对金牌意义的淡化处理。偏向化命名(biased naming)是指名称根据其所指的对象被赋予一定的特殊意义,是控制读者意识形态倾向的一种手段。

2.2.2情态系统

情态系统表达语篇的人际功能。它是指讲话者对自己所讲命题的成功性和有效性所做的判断,或在命令中要求对方承担的义务,或在提议中要表达的个人意愿。(胡壮麟等,2008:145) 考察情态系统主要有两个目的:(1)弄清说话者对话语命题真实性所承担的责任的程度和对未来行为作出的承诺或承担的义务;(2)了解说话者对听话者和情景成分的态度,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社会距离和权力关系等。(辛斌,2007:75)转述引语、情态动词、情态副词、人称代词、时态等形式,都可以表达情态意义。限于篇幅,笔者只分析转述引语的情态意义。

通常认为,转述引语包括直接引语和间接引鱼,它们有明显的标志,如引号、引述来源等。笔者将这种引语称为“显性引语”。根据Kristeva(1986:92)的互文性理论,任何语篇都是对先前文本或周围文本的吸收和转化。据此,笔者认为还有一种转述引语形式即“内化引语”,它是指说话者把被引述者的观点当成了自己的叙述呈现给读者,或者向读者介绍新闻事件的背景知识,将这些观点或背景知识内化成自己的叙述,不注明引述来源。转述引语的选择也是受意识形态控制的,正如Geis(1987:88)所指出的那样,“媒体最重要的权利也许是它能决定在什么时候说什么问题,以及在哪个问题上应该听取谁的声音。”报道者引述哪方的观点,引述的次数,叙述的立场,背景知识如何浓缩或如何截取等等,都隐含着报道者对新闻事件的立场、态度和观点。

2.2.3语法隐喻

语法隐喻是指用某一语法类别或语法结构去代替另一语法类别或结构,它不仅发生在词汇层面,还可发生在语法层面。隐喻性表达是相对于非隐喻形式而言的,同一个言语过程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其中一种为“一致式表达”,其余均为“隐喻式表达”。选择何种隐喻表达反映着发话者的意识形态。语法隐喻的两个重要手段是名词化和被动化。

2.2.3.1 名词化

名词化是指用名词或名词短语来表达本来可以用动词性结构或句子表达的事件。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小句是由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或连词等组成,它们分别体现过程、实体、性质、环境、关系等。名词一般只用来表达实体意义,若用来表达过程、性质、环境、关系时,就是名词化。其中,过程(即动词)的名词化通过删除情态成分、模糊时间概念和掩饰参与者、动作目标以及因果关系等,创造一种非人格化(impersonal)的和客观化的效果,从而产生语法隐喻。名词化并不是任意的,而是与语言使用者的交际目的和意图密切相关的,因而语言使用者可以以名词化为手段构建各种权势关系。名词化有多种功能,如抽象化、语用预设、浓缩化、模糊化、静态化等。这里主要介绍语用预设和抽象化。

语用预设是指言语交际双方都已知的信息,或者是根据语境可以推断出的信息,这些信息被当作已交际的一部分而无需陈述出来。动词词组或小句在被名词化的过程中会丢失原句所具有的语气成分,即主语和限定成分。主语作为对命题进行肯定或否定的基点,要对命题的有效性和成功性负责,丢失主语就意味着没有成分来为命题的有效性负责了。限定成分(即情态动词和助动词)主要起限定命题的作用,使命题成为可议论的概念,并为议论命题提供参考点,从而将命题与语境联系起来。丢失了限定成分,议论便没有了参考点,因而命题的内容就变得不可协商了。因此,发话者可以将自己隐藏在名词化的过程中,将自己的观点也预设进名词中,使之客观化和自然化(naturalized)并具有不可协商性,从而让受话者不知不觉地接受其观点。

抽象化是指通过名词化将过程、性质、关系、环境等非实体性的现象隐喻为实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掩盖这些现象本来的具体特征(赖良涛,2010)。 Goatly(1997:101-102)从时空关系的角度,将过程的抽象化程度分成三级:一级实体/事物存在于空间,二级实体/过程存在于时间,三级实体/抽象不依赖时空存在。名词化将原本依赖一定时空关系而存在的属性、过程、环境等现象变得不再依赖时空关系,因而属于第三级抽象化。名词化的抽象功能将过程和活动转化为状态和物体,将具体的事物变成抽象事物(辛斌,1997)。

2.2.3.2 被动化

被动化是指将本可以用主动语态表达的句子用被动语态来表达。它有多种功能:通过隐藏施事者以达到模糊错误行为主体的效果或扩大施事者范围以博取读者的支持和同情;将受施者置于主语位置上,作为句子的主题,达到突出和强调的目的,是一种主题化策略;被动语态与表示状态的系表结构只有一步之遥,能减弱行为的动作感以表达特定的目的。

2.2.4 及物系统

及物系统不是指传统语法中动词是否带宾语,而是表现语言三个元功能之一概念功能的一个语义系统,其作用在于把人们在现实世界(包括心理世界)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分成易于操作的若干种过程,并指明各种过程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参与者是指涉及某一过程的人、物、事件或抽象概念;环境成分是指过程发生的原因、方式、地点、时间、条件等因素。及物系统将人类的经验分成六种过程:物质过程、言语过程、心理过程、行为过程、关系过程、存在过程。物质过程是指做某事的过程,其过程由动态动词表示,参与者一般包括动作者和目标(即施事者和受事者), 如Jim opened the door.有时只有动作者,没有目标,如The door opened. 言语过程是指通过讲话交流信息的过程,讲话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讲话内容既可以是直接引语也可以是间接引鱼,既可能是一个小句也可能是一个词组。心理过程表示感觉、认知、反应等心理活动,其参与者一般有两个,即感觉者和现象。行为过程是指人的生理活动,如笑、叹息、咳嗽等。关系过程表达事物之间属于何种关系,如Alice is my sister. 存在过程表示某物或某事存在。

在现实世界发生的某一过程可用及物系统中的不同类型的过程来表达;即使是用同一过程,也可变换参与者的位置。采用哪种过程,以及如何安排参与者的位置,反映出发话者的意识形态。将新闻语篇中的每个小句按照过程种类进行分类,分析过程与其参与者和环境成分之间的关系,如:该过程有几个参与者、参与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如何、环境成分有哪些特点等,可以揭示语篇所隐含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

3. 语料收集

笔者在www.theguardian.com网站的“World”栏目中的“Asia”子栏目中,分别以Diaoyu Islands/China和Senkaku Islands/Japan为关键词,搜索到了2012年8月19日至2014年12月28日共31篇新闻语篇,剔除评论类语篇,选取了以钓鱼岛事件本身为主题的语篇25篇,作为本文分析的语料。

4. 语料分析

本文对上述语料的批评话语分析,主要采用分类、情态、语法隐喻、及物系统四种具体手段。

4.1 分类

限于篇幅,本文只从偏向性命名的角度来分析《卫报》语料的分类系统。偏向性命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对争议岛屿名称的选择和对中国、日本的不同用词。

4.1.1 名称选择

某个媒体或机构对争议岛屿名称的选择能反映其意识形态倾向,并影响公众的看法。《卫报》对中日争议岛屿的称呼可以归纳成五类:单独称呼尖阁岛(如Senkaku islands)、单独称呼钓鱼岛(如Diaoyu islands)、中性称呼(如disputed islands/waters或islands in dispute)、尖阁岛在前钓鱼岛在后(如called Senkaku by Japan and Diaoyu by China)、钓鱼岛在前尖阁岛在后(如known as Diaoyu in China and Senkaku in Japan)。笔者选取了与钓鱼岛事件直接相关的25篇文章,分别列出了上述五种称谓在标题和正文中出现的次数及占总次数的比例。

尖阁岛钓鱼岛中性称呼尖阁岛/钓鱼岛钓鱼岛/尖阁岛总次数 标题5(20%)0 (0%)20(80%)0 (0%)0 (0%)25 正文27(15%)6 (3%)53(29%)8 (5%)85(47%)179

标题是新闻最重要的信息载体,是作者最应该重视的部分。在25个标题中,20个选择了中性称呼,占80%,说明该报大体上采取中立立场。然而,另外5个标题则单独称呼“尖阁岛”,没有一个标题单独称呼“钓鱼岛”。由此可见,前者是显性称呼,而后者则成了隐性称呼,被彻底边缘化。这一显一隐之间反映了5位作者的态度,也透露了《卫报》的倾向性。

若把“单独称呼钓鱼岛”和“钓鱼岛在前尖阁岛在后”理解为“亲华”称呼,把“单独称呼尖阁岛”和“尖阁岛在前钓鱼岛在后”理解为“亲日”称呼,则正文中两者的占比分别为8%(3% + 5%)和45%(15% + 30%),后者是前者的5倍多。其中的倾向性不言自明。称呼作为分类系统的一种,能反映说话人对于被称呼事物分属何种类别所持的态度,它表现的是语言的人际功能,“这一功能使得讲话者参与到某一情境中并表达自己的态度,并试图影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Halliday & Mathiessen,1999: 527) 因此,这些称呼上的偏见必将影响读者对于争端双方的态度。

4.1.2 词汇选择

词汇是表达概念意义的重要方式。通过词汇选择来给事物分类是媒体的常用手法,也是产生歧视的主要途径。在描述或评价报道对象时,选择何种程度和感情色彩的词语,能体现出报道者的态度和立场。《卫报》对处于岛争中的中日双方使用了不同的词汇,如下例:

有关中国的用词:

1. Xi Jinping……his approach to external security wasand on occasion.(2013.11.27)

2. China’s Xinhua news agency ……from Japan’s lurch to the right.(2012.12.17)

3. …… dailyby Chinese fishing boats. (2013.11.24)

4. …… a more powerful Chinaless powerful neighbours.(2013.11.24)

5. …… the increasinglyChinese navy.(2013.7.26)

有关日本的用词:

1. Japan has expressedabout Chinese military and maritime activity near the disputed islands ……(2013.7.26)

2. There isin Japan……(2013.11.27)

3. This is grosslyfor a modern-day Japan……(2014.11.20)

4. ……(Japan) hasmilitarismexasperating its western allies.(2012.11.17)

报道者通过词汇手段构建了这样的中国形象:不妥协(uncompromising)、对抗性(confrontational)、(通过大肆渲染日本的右翼化)从中渔利(extract gain)、侵犯(incursions)、以强凌弱(a more powerful Chinaless powerful neighbours)。日本的形象是:更加不安(renewed unease)、深感沮丧(deep frustration)、(对日本)明显不公(grossly unfair)、已经彻底摆脱了军国主义(eschewed militarism)。报道者通过词汇选择构建了上述形象,其目的是向读者传达如下立场:在钓鱼岛争端中,中国凭借不断强大的国力挑起事端,“爱好和平”的日本则被动应对,是受害者。这一立场是与“中国威胁论”相一致的。

4.2 情态

4.2.1 显性引语

25篇报道中共有155处显性引语,分别引自中方、日方和其它国家的人士或机构。具体的引述来源和次数如下:

中方日方其它来源 外交部国防部专家媒体外务省防务省政府人士首相专家媒体美国官方美国学者和媒体菲律宾其它 2268714101916111281156

从引述的次数来看,日方是中方的将近一倍(70:36)。作为当事方的中方被引述36次,竟然只略多于非当事方的30次。更有甚者,2013年2月26日和7月26日的两篇报道中所有的引述全部来自日方!新闻媒体具有赋予社会地位、使社团合法化等功能,把较大的显著性赋予某个消息来源有助于提升其社会地位并增强其合法性(黄敏,2011)。同为当事方的中国和日本被赋予了如此悬殊的显著性,显然是想让日本的声音成为主流,增强其话语权,从而让读者做出有利于日方的解读。

从引述的质量来看,日方也胜过中方。中方的引述来源主要是外交部(发言人)和国防部(发言人)。一般来讲,这两个机构主要表达本国政府的立场、决心和希望等,并不对事件和己方观点进行深入的说明和解读。而被引述的中国专家和媒体也只是对岛争的现状和趋势做出判断,并未对中国的立场做具体的宣扬或辩护,也未对日本做深入的批判,如: “This has already increased the risk that the situation will escalate from confrontation to conflict,” said Shi Yinhong, an expert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t Renmin University in Beijing.(2013.11.28)反观日本,其被引述的主要来源并不是外务省和防卫省,而是政府人士和首相,《卫报》对他们进行了深入且广泛的引述,日本政府的观点和立场得到了全面的宣扬。如上段提到的2013年2月26日的报道是记者采访安倍后所写,全文共16处引用他的话,其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中国新领导层利用岛屿争端巩固执政地位;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全部是反日教育;中国政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中方挑起争端,影响双边经贸关系,最终将影响中国经济;中国以强欺弱,日本应联合菲律宾、越南等有岛争的国家,并增强美国的介入。2013年7月26日的报道全文共22个句子,其中就有18句是对日本政府高级顾问、高级官员、日本国际问题研究专家和前驻华大使的引用,表达了与上述类似的观点。由此可见,《卫报》对中方的引述是浅层次的,对日方的引述是深层次的。看来,该报是扎扎实实做了一回日本政府的“传声筒”。

4.2.2 内化引语

内化引语包括把被引述者的观点当做报道者自己的话来叙述和对新闻背景的截取。显性引语明确标示了引述来源,因而被引述者对引述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内化引语不标示引述来源,而把引述内容当成报道者的叙述,因而报道者本人对所述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所以,其所述内容更能获得读者的信赖。这样,被引述者的立场就变成了引述者的立场,进而变成了读者的立场。如2012年11月17日标题为Japan: regional tremors的报道中,作者在第三段叙述道:Japan’s purchase of the islands from their private owners was an attempt to stop nationalists from staging provocative acts. But that in turn provoked waves of attacks on Japanese businesses in China. 该句意为:日本政府购岛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东京都政府购岛后挑起事端,而这一“善意”反而激怒了中国。这里,日本政府的借口和诡辩,经过报道者内化转述后竟堂而皇之地变成了正义行为!不明真相的读者会对此深信不疑。

任何重大新闻事件的发生必然有其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它们构成了新闻事件的背景知识。报道者限于篇幅,不可能对之做详细深入的介绍,因而就要对其进行提炼或截取。这一提炼过程或截取时的选择往往隐含着作者的意识形态和立场。请看下例:

The uninhabited islands, which have been administered by Japan since 1895,attracted Chinese interest in the 1970s after studies suggested they could sit amid potentially huge deposits of oil and natural gas.(2012.10.5)

该篇报道对钓岛争端的历史背景的介绍就此一句,其大意是:日本自1895年就开始实际管辖钓鱼岛;中国是在70年代发现该岛周围海域蕴藏巨量油气资源后才声索该岛的。而真正的背景事实是:中国早在明朝时就发现、命名、开发并管理钓鱼岛,按照国际法,该岛至少从那时开始就已经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了;1895年甲午战争时,日本窃取了该岛;二战后,中国根据一系列国际法律文件,恢复了对该岛的主权;1951美国托管日本西南诸岛时擅自将钓鱼岛纳入托管范围,并于1971年将该岛私相授受给日本政府。中国对该岛的主权声索并不是70年开才开始的,更不是因为该岛蕴含的油气资源。事实上,20世纪30年代的民国政府和后来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多次申明对钓鱼岛拥有主权。该报道只截取了事实的一部分,断章取义,故意省略事实的其他部分。这一做法的背后隐藏着作者的目的:将日本对钓岛的控制正当化,并丑化中国声索该岛的意图。

再如,2013年7月26日的报道在介绍钓岛冲突后,另立一段介绍菲律宾在美济礁也发现了中国海监船,随之只用一句话介绍了中非美济礁冲突的背景:China occupied the vast reef in 1995, sparking protests from rival claimant Manila. 该句只是突兀地说中国占领了该礁,而并未对当年美济礁冲突的前因后果做客观的说明。这种选择性地介绍背景知识的做法是在操控读者的立场,将作者自己的态度不知不觉地传达给了读者。

4.3 语法隐喻

4.3.1名词化

请看下例:

1. Since then there have been almost daily.(2013.11.24)

2. It was the firstby Chinese vessels into what Japan says are its waters……(2013.9.14)

3. Though wary of Chinese, Japan’s population is, nearly seventy years after World War II, about as truly pacifist as I’ve encountered in the industrialized world.(2012.10.14)

4. I believe the will exists on the Japanese side, however weary they are of Chinese.(2014.4.12)

“intrusion”的动词原形是“intrude”。intrude这一非实体性过程被隐喻为表实体的名词intrusion后,其发生的时间(时态、时间状语等)和空间(地点状语等)均被隐藏,变成了不依赖时空而存在的抽象概念,从而将这一动作常态化和扩大化。其近义词incursion也是如此。Intimidation和bullying均表示“恐吓、以强欺弱”的意思,分别由动词intimidate和bully名词化而来,也被抽象化。这四个词或多或少地出现在9个语篇中,共计13次,成为中国的“标签”,让人感觉到“中国威胁日本”是常态。

Intrude被名词化后,该词所在的物质过程的动作者(即主语,此处是指入侵者)、目标(即宾语,此处是指入侵的对象)、限定成分(情态动词或助动词)、环境(表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等的状语)、关系(连词、介词等)、性质(形容词等)等非实体成分丢失或隐藏,致使读者找不到命题的语境,从而无法对“入侵”这一行动的具体情况作出自己的判断,该句的内容因而变得不可协商,作者预设进intrusion里的立场和意识形态也变得理所当然。《朗文当代高级词典》对intrude的定义是:come into a place which, usually, belongs to other people and where one is unwelcome. 该词隐含的意义是:入侵“别人”的地方。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出,作者预设进这一名词里的立场是:钓鱼岛及其海域是日本的领域。Intimidation和bullying预设的立场是:中国强大,日本弱小;中国恐吓威胁日本。而读者是无从根据上下文语境判断中国如何强大、日本如何弱小以及中国以何种方式威胁过日本的,因而只能接受这些名词所暗含的立场。

4.3.2 被动化

被动化的两个重要功能是主题化和隐藏实施者。

主题是指句子的开头部分,它作为句子的起始点,是句子的第一个主要成分。主动语态变成被动语态后,不仅原句的语序改变了,信息成分也随之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主题意义的变化。原先作为宾语的受动者此时变成了整个句子的主题,句子的其他成分甚至整个段落乃至语篇都以它为出发点逐一展开。因此,主题化能将某个成分变成句子的主题,起到突出和强调的作用。如:

Chinese coastguard ships have also been spotted this week at Mischief Reef off the western Philippine coast, according to a confidential Philippine government report obtained by the Associated Press.(2013.7.26)

根据句意,该句命题的逻辑主语是Philipine。如果将该句还原成主动语态,则菲律宾成了主题,中国(海监船)出于不显眼的宾语位置,这就与本篇报道的主题(即钓鱼岛争端)和主角(即中国、日本)不一致了。因此,通过被动化将中国至于主题的位置,是符合文章主旨的。

隐藏施事者是指句子被动化后通常省略施事者,其作用通常是为施事者开脱责任。笔者认为,这一手段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在主语不变的情况下,一个用及物动词的被动式表达的句子与一个用不及物动词表达的句子是略有差别的,作者选择哪一种,有时是隐含有意识形态意义的。如:

Anti-Japanese protests have been held in various Chinese cities.(2012.9.27)

日本政府“购岛”引发我国多个城市的反日游行。日本和某些西方国家怀疑中国政府是这些游行活动的幕后指使。该句的被动语态很是“暧昧”:作者如果认定这些游行示威活动是民众自发进行的话,他完全可以使用一个不及物动词(词组),如happen/take place,即Anti-Japanese protests have taken place in various Chinese cities. 然而,作者怀疑中国官方幕后操纵,但又没有明显的证据,于是用了一个及物动词hold的被动语态,故意隐藏施事者,以便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组织者是谁?

4.4 及物系统

限于篇幅,笔者选取了5篇对钓鱼岛冲突的直接报道(而非评论、专栏等),统计出277个表过程的小句,各种过程的数量和比例如下表:

物质过程言语过程存在过程关系过程心理过程行为过程 82 (29.6%)77 (27.8%)40 (14.4%)37 (13.3%)26(9.4%)15(5.5%)

可以看出,物质过程占比最高。胡壮麟(1994:30)认为,对于生活在物质世界的人类来说,“做”或“干”是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有了这一点,才有具有人类生理特征的其它过程。因此,物质过程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过程,物质过程的大量使用可以增强语篇的客观性和真实感,使得新闻报道据欧说服力和可信度。然而,这并不表明《卫报》就真正做到了客观公正。对这些物质过程的具体分析可帮助我们发现一些端倪。

笔者统计了以中方为动作者的物质过程和以日方为行动者的物质过程,二者的数量分别为37个和20个,前者是后者的将近一倍。这“表明”,在钓岛争端中,中国的行动远多于日本。笔者将部分物质过程列举如下:

以中方为行为者的物质过程

以日方为行动者的物质过程

我们来分析一下双方物质过程的动作的总体特点。在中方的动作中,confront(对抗)、escalate(升级)具有“主动、故意为之”的含义;send一词重复出现在3个物质过程中,且均有动作者和目标,appear和fly所在的物质过程只有动作者,并没有目标,但都表示“中国(向钓岛)派出了飞机和船只”或“中国的飞机和船只出现(在钓岛周围)”。中方的动作显示出“主动性”的特点。反观日本方面,像express(表达)、release(发布)、propose(提议)、report(报告)、claim(声索)之类具有言语特征的动作出现频率最高;scramble(紧急起飞)出现了2次,是对中方send这一动作的直接回应,隐含有“防卫、被迫应对”之义;buy表示“购买”,似乎有一定的正当性。日方动作有“应对性”的特点。

总结上述物质过程的特点:中方作为行动者的过程远多于日方;中方的行动是主动发起的,日方的行动是应对性的。

言语过程出现的频率仅次于物质过程,二者相差无几。多引用当事人、知情人或权威人士的话,能增强语篇的权威性和对受话人的说明力(辛斌,1997)。《卫报》对中日双方言论的频繁引用是想让读者客观地了解双方的想法和立场。然而,正如本文2.2.1节所指出的那样,该报对日方的引述远多于对中方的引述,且引述的深度和广度也是日方胜过中方。

综上所述,对比《卫报》有关中、日各自的物质过程和言语过程,我们发现了一个令人惊奇的“事实”:中方在物质过程中“唱主角”,日方在言语过程中“唱主角”。其目的是:凸显中方在岛争中的主动性和攻击性,同时给予日方更大的话语权,凸显日方的观点和立场。因此,我们不难预测该报的读者对于岛争中的中国和日本分别会持何种态度。他们的意识形态受到了操控。

5. 分析与讨论

本文运用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英国《卫报》关于钓鱼岛争端的25篇系列报道,从分类、情态系统、语法隐喻和及物系统四个方面揭露了该报在这一事件中隐含的立场和意识形态。我们发现:(1) 该系列报道对争议岛屿的“亲日”称呼远多于“亲华”称呼,并用词汇的分类功能构建了岛争中中国和日本不同的形象;(2) 源自日方的引述在数量、质量和深度上均胜过源自中方的引述;某些语篇的作者直接把日方的观点作为自己的叙述,并在介绍新闻背景时断章取义,抹黑中国;(3) 以名词化为手段,将中国的正常巡航活动抽象化,并将报道者的偏日立场预设进名词里;以被动化为手段将中国“主题化”,从而突出中国在此次争端中的“主动性”;(4) 以中方为行为者的物质过程明显多于以日方为行为者的物质过程,在动词的运用上突出中方的“主动性”和日方的“应对性”。

这四个方面的特征同时出现在该系列报道中,并不是巧合或偶然,而是代表了《卫报》作为一份英国左翼报纸的深层意识形态。英国和日本同属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又同为美国的盟友,自然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与社会主义的中国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一差异必然会反映到以语言为媒介的新闻报道中,从而影响读者对处于岛屿争议中的中日关系的看法,操控公众的思想意识。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是:(1)部分论据采用了统计数据,避免了过度的主观阐发,增强了论证的客观性;(2)对部分研究方法进行了改进,如被动化掩饰行为者的功能通常被认为是来帮助行为者开脱责任的,而笔者从“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再如,依据互文性理论将转述引语划分为显性引语和内化引语。

当然,由于语料有限,笔者并没有在横向上将《卫报》的报道与其它报纸的报道作对比研究以便更明显地发现其意识形态倾向,也未从纵向上将该报的报道按时间顺序做对比分析以揭示其意识形态是否有变化。这有待笔者和有兴趣的学者进一步挖掘。

6. 结论

通过对该系列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我们发现,一些貌似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实则隐含着不易察觉的意识形态意义。意识形态影响甚至决定语言的运用,因此我们只有对语篇进行批评性阅读,才能不受作者的隐含立场的影响和控制。

参考文献:

Fairclough, N.1989..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26.

Fowler, R. et al.(eds.). 1979.. London, Boston and Henley: Routledge& Kegan Paul.

Geis M. L. 1987..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5.

Halliday M.A.K. & Mathiessen C.M.I.M. 1999.. London & New York: Continnum. 527.

Halliday M.A.K.2004. London: Arnold. 29-35.

Kristeva J. 1986.. Oxford: Basil Blackwell. 92.

Trew T. 1979. “Theory and Ideology at Work”, in R. Fowler et al (eds.),. London, Boston and Henley: Routledge& Kegan Paul. 135.

胡壮麟,1994,《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30页。

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2008,《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45页。

黄敏,2008,再现的政治:CNN关于西藏暴力事件报道的话语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第3期,23-32页。

赖良涛,2010,名词化与权势构建,《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120-125页。

田海龙,2014,《批评话语分析:阐释、思考、应用》,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65页。

辛斌,1997,英语语篇的批评性分析刍议,《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第4期,43-49页。

辛斌,2003,语言语篇权力,《外语学刊》,第4期,1-6页。

辛斌,2007,《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83页。

附录:25篇新闻标题:

1. Senkaku islands row reflects border tension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2. China's coastguard confronts Japanese ships near disputed islands

3. China escalates islands dispute with Japan

4. Senkaku islands row reflects broader tension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5. China sends warplanes into disputed airspace over East China Sea

6. China to send in surveyors to disputed Senkaku islands

7. Shinzo Abe accuses China's rulers of using island disputes to retain power

8. China rebukes US over 'ignorant' comments on island dispute with Japan

9. Japanese PM criticises China's response to protests over islands dispute

10. Japan and China step up drone race as tension builds over disputed islands

11. China would be wise to accept Japan's olive branch over the Senkaku Islands

12. China should remember no country is an island in a globalised world

13. China and Japan meet over disputed islands

14. Japan's purchase of disputed islands is a farce, says China's next leader

15. China-Japan row over disputed islands threatens to escalate

16. China and Japan: a dangerous standoff over the Senkaku islands

17. China and Japan relations tense after standoff over disputed islands

18. Chinese ships approach islands in dispute with Japan

19. Senkaku islands dispute escalates as China sends out patrol ships

20. China warns of consequences as Japan announces purchase of disputed islands

21. Japan stokes tensions with China over plan to buy disputed islands

22. China and Japan are stirring up an old animosity

23. China and Japan's simmering island row is threatening to boil over

24. China protests over Japanese activists' visit to disputed island

25. Japanese activists land on disputed islands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n The Guardian’s Serial Reports on Diaoyu Islands Dispute

Chen Yong,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eng Zhiqiang,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ideological indications and differentiated attitudes towards China and Japan in the serial reports regarding the Diaoyu Islands dispute in. The report texts are constructed into a small-sized corpus, and analyzed under the framework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with system-functional grammar as the analysis tool. The author finds that: (1)The serial reports constructed different images for China and Japan in islands dispute, by means of lexical classification; (2)The frequent and profound quotations from Japanese resources reflected their modal preferences; (3) Reporters’ preferential attitude towards Japan was presupposed by nominalizations and China was thematized by passivisation; (4) China and Japan were treated differently in the transitive system.

The Guardian, Diaoyu Islands,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System-functional Grammar

陈勇,男,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批评话语批评、翻译理论与实践。

冯智强,男,博士,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英汉对比与翻译,中西文化比较与交流。

陈勇、冯智强 联系地址:天津市(300387)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电子邮件:garychenyo@126.com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2YJA740014)

猜你喜欢
卫报钓鱼岛语篇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中的数据可视化特色分析——以《卫报》和《财新网》为例
“自拍杆”
推倒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墙——前《卫报》网站视频节目主管三问融合
痛惜被贼惦记的钓鱼岛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钓鱼岛问题溯源
语篇填空训练题
钓鱼岛主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