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文学作品中模糊性语言的英语翻译对策

2016-07-25 09:22宁静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翻译文学作品

宁静

摘 要:模糊性是语言的固有属性,本文在阐述语言模糊性内涵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模糊性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译者从多个方面给出建议,尽可能地解决翻译时出现的语言模糊性问题。

关键词:模糊性语言;文学作品;翻译

一、引言

模糊性是语言的基本特点之一,很多的词语或句子都含有不精确的含义,这也就是所谓的“模糊概念”。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提到的表达时间概念的词语,早上、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晚上、深夜,其中“早上和上午”“下午和傍晚”“晚上和深夜”无法用具体的时刻点来区分它们,它们所传达的含义具有模糊性,这就是模糊概念。20世纪60年代模糊语言学诞生,由于它是研究语言和言语中的模糊现象的学科,从诞生开始就引起了高度重视,并运用于英语翻译实践中。

二、语言模糊性的内涵

国内外学者针对“模糊性”的概念都提了出自己的观点。早在1902年学者皮尔斯(C. S. Peirce) 就提出相关命题的模糊性。著名学者布莱克在他的《语言和哲学》这本书中曾提出:一个词语的模糊性表现在这个词有一个有限的应用范围,但是这个有限的范围的边界是不确定的。1965年,美国加州大学Zadeh教授首次提出模糊集合理论,其本质是不赞成对事物进行一刀切的做法,承认在两个值之间有无数区间值,有无数隶属度。他认为,在客观世界中,许多客体是没有确定的界限的。Zadeh教授的模糊集合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模糊理论的诞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模糊语言学、模糊逻辑学等新的学科。美国著名数学家Yager则认为,一个命题和它的否定命题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就可以认为这个命题具有模糊性。我国学者陈治安教授等在《模糊语言学概论》中将模糊性定义为:“模糊性就是词语的所指范围的边界是不确定的这种属性。”关于什么是模糊性,仁智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学界普遍认为语言模糊性就是指词语所包含含义的不确定性、不精确性。

三、语言模糊性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及英语翻译时的应对策略

1.文学作品中模糊性的体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而语言的模糊性亦是文学的基本特征。《周易》中有这样的阐述:“大亦有大,小亦有小,其奥妙无边际。”意思是说,世界万物没有最大也没有最小,是无穷的。这一经典思想对模糊性的翻译要求极高。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地无三日晴,天无三尺干”等古典诗句的翻译,如果将“三千、三日”仅仅翻译成“three thousands”“three days”,则完全达不到夸张的修辞效果,读者读来味同嚼蜡。再如,南宋才女唐婉的“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陆游的“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两首词中的三个“难”和三个“错”,难的是什么,错的又是什么,两位作者都没有直接表达出来,到底是谁难还是谁错?作者都没有说,留给了读者无尽的遐想。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一著名文学作品中,作者提到的景物也有十几种,而这些景物几乎都是模糊的意象,该作品所反映的主题也非常模糊,这可能就是作者为了达到特定的艺术效果而故意为之。

2.针对文学作品中模糊性的翻译对策。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实践,这种创造性决定了文学翻译不可能是机械、精确、静态和条框性的,而应该是动态、模糊的。文学作品中模糊性语言的翻译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把握好这些,才能让读者感受到原著作者所描述的种种意境。而对如何做好文学作品中模糊性语言的翻译,笔者给出了一些建议。首先,译者要认识到模糊是语言的本质属性,要用模糊性语言进行调变,使译文既能保留原作者表达的意图,又能让读者感受到文学的美。其次,译者作为原文的读者,又是译文的作者,所承担的是双重的身份。为了更好地完成文学作品中模糊性的翻译创作,就必须掌握源文化和目标文化之间的差异,才有可能实现让译文的读者融入其中,在译文的阅读过程中体验到快感,引起共鸣。再次,译者应该提升自身文化方面的文学素养,以便能够迅速并且准确地了解所译文学作品背后的模糊意境。最后,译者一定要为读者留下自由想象的空间。很多译者不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往往喜欢过多地解释作品中的模糊性语言,可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使源文的意境不复存在,抹杀了译文读者的想象力。

四、结语

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所自带的特征,这种模糊现象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共同关注。因此,在翻译工作中应重视语言的模糊现象,将模糊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具体工作实践中,在翻译中应加强对自身运用模糊语言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译文质量,让文学翻译变成真正的艺术。

参考文献:

[1]RR Yager. On the measure of fuzziness and negation. II. Lattices[J]. Information &Control;, 1980, 44(3):236-260.

[2]伍铁平.模糊语言学初探[J].外国语,1979(2).

猜你喜欢
翻译文学作品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初探文学作品诵读中意蕴表达构建路径
商业精神在唐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