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王牌』,随时准备战斗

2016-07-26 09:45卢辉张浩图陈真焊
军营文化天地 2016年5期
关键词:空战飞行员战机

文/樊 飞 卢辉 张浩图/陈真焊 杨 勇



『空中王牌』,随时准备战斗

文/樊飞卢辉张浩
图/陈真焊杨勇

空军航空兵某师,是一支剑指未来战场的空中王牌。

新中国成立之初,正是这只不满周岁的雏鹰飞临朝鲜战场上空,与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空中力量展开对决,取得击落击伤敌机117架的辉煌战绩,涌现出赵宝桐、王海、刘玉堤等7名战斗英雄,创造了参战航空兵师击落击伤敌机最多、涌现战斗英雄最多两项纪录,受到毛主席“致祝贺”的亲笔嘉勉。

60余载岁月更迭,英雄的热血在共和国的蓝天上续写辉煌——上百次出色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在空军组织的各类考核中屡屡折桂。近年来,他们在空军组织的自由空战、突防突击、体系对抗等实战化训练品牌比武中,全师13人次获得“金头盔”、2人次夺得“金飞镖”,所属3个团均取得过空军自由空战比武团体第一。

走进该师营区,“今天准备战斗”6个火红大字矗立于师部大楼前特别醒目。置身其中,强烈感受到如剑在悬的“临战”状态和“战场思维”,官兵们的目光始终注视着:“敌人在哪里”“胜算在哪里”“短板在哪里”……

赛场历练,蓄积打赢能量

2015年初冬时节,西北大漠,茫茫苍穹,硝烟弥漫,空军新一届自由空战比武竞赛燃起战火。

团长陈权龙和大队长王登东驾机升空,与对手展开激烈角逐。陈权龙利用高度优势,立足抢先发现目标实施攻击,在相距35公里处,陈权龙收到雷达显示屏上跳出的目标点信号,先于对手发现。陈权龙并没有急于求成,他知道,在干扰情况下,雷达很可能截获虚假目标,如盲目攻击,很可能错失先发制人良机。

通过数据链和雷达信号,陈权龙综合分析对手方位。“确认目标!”陈权龙果断按下发射按钮,首发命中。拉起、摆脱,说时迟那时快,陈权龙迅速拉杆,一个大角度机动,不给对手任何反攻机会,同时还不忘指挥僚机调整战术。

战斗还没有结束,对手已损失一半战力。陈权龙和僚机快速回转,左右分离,对“敌”机形成夹击态势。虽面临两肋插刀,双拳难敌四手,但对手毫不示弱,立即改变策略舍全求一,加足马力直冲陈权龙而来。双方短兵相接,陈权龙采取大幅盘旋机动,借机牵制对手。僚机乘势形成追尾,抓住机会,近距截获目标。随后几个回合,陈权龙和僚机不断变换战术,最终大比分获胜。

经过20余天的激烈角逐,该师过关斩将,捧得空军首座“天鹰杯”(空军含金量最高的团体冠军),4人夺得 “金头盔”,7人被评为 “空战优秀飞行员”,被公认为是本届比赛最大赢家。

然而,追求夺冠的道路并非一马平川,对于这个师来说,失败的滋味尤为刻骨铭心。

“那一仗,我们永远忘不了!”谈及第一次“金头盔”比武败北的经历,该师飞行员郑平记忆犹新。

2011年11月,空军首次大规模对抗空战检验性考核在塞外戈壁打响。

郑平驾机升空,与对手展开激烈空战。他利用过硬的技战术水平,一直追着对手打,几乎把对手逼到绝路。然而,就在锁定目标实施攻击时,机载雷达突然受到强电磁干扰,致使郑平挥出的记记凌厉铁拳,就像打在了棉花上。

一下飞机,郑平和战友满脸懊恼:“压根连对手的影子都没看到!”“对手实施电子干扰,我们总构不成发射条件!”

上去再打,还是输。

又打,输得更惨!

失败,前所未有的失败!

难道是装备不够先进吗?该师装备的国产最新型的战机,具有比对手更为先进的火控雷达、优良的导弹性能、迅捷的机动能力。

难道是技不如人吗?那次对抗的选手,都是该师以往对抗中一锤定音、一招制敌的“空战能手”,具有过硬的战术素养和技战术水平。

复盘研讨会上,回头细想对抗中的点点滴滴,该师飞行员如梦方醒:面对信息化浪潮,自己仍停留在传统作战思维的老路上,而对手却利用信息化武器平台,上演了一场信息火力一体攻防战……

那次惨败,点醒了该师官兵:决定战场胜负的,首先是理念。部队归建,一场“打赢脖子以上的战斗”在该师打响。随后,他们邀请兄弟单位及相关厂家专家来到部队,全方位挖掘国产某新型战机的作战性能;全面反思部队在训练方法、战术运用、设备使用、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革弊鼎新;全员学习电子电磁知识,向信息化大步迈进。第二年,沙场再点兵,该师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一举夺得团体第一,包揽个人前6名,2名飞行员夺得“金头盔”。

人机合一,尽展装备威力

机场跑道上,一架架新型战机加力起飞,如一把把出鞘的利剑,直奔远海上空。

作为空军航空兵的“种子”部队,该师多次在全军率先改装新型战机。有了先进的战机,更需要能够驾驭熟悉战鹰的飞行员。

那年初春,一场多军兵种联合演练在东南沿海某地刚刚拉开帷幕,一场大雨倾盆而下。黑压压的乌云在机场上空不断聚集壮大,仿佛要把整个机场吞噬进去。

“准备实施空中突击!”接到指令,飞行员王帅在机务人员撑起的雨布下,健步跨进座舱。就像平常训练一般,他神态自若地启动战机,缓缓滑行至起飞线。

“起飞!”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装挂各型导弹的战机咆哮着如惊雷摇撼大地,疾如闪电般刺破雨幕,顷刻间消失在跑道尽头的云团之中。

云中飞行数十分钟后,王帅驾驶战机准时到达指定空域。此时,靶场的云底高度1000米。战机钻出云层时,距离目标的斜线长度只有1500米。王帅驾机飞向目标,瞄准、稳环、发射、退出,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短短3秒钟内,他在电光火石间驾驶新型战机完成了一次完美的空中突击,新装备的威力被发挥得完美无瑕。

新型战机强劲的性能和驾驭者强势的作风,被该师淋漓尽致地展现,新装备出尽风头,老装备也毫不逊色。

2014年空军自由空战竞赛性考核,该师所属某团年仅28岁的飞行员陈鸿程驾驶二代机以8∶0完胜上届 “金头盔”,成为空军最年轻的“金头盔”得主!

“黑马”崛起,举座皆惊。看着空中战况重现,现场的空战精英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怎么敢驾驶此型战机运用低位抢攻的战术?”

“这么玩命的战术是怎么想出来的?”

同场竞技获得 “空战优秀飞行员”奖项的该团原团长沈军洪,淡淡一语:“有想法,会探究规律,一切皆有可能。”

淡然源于了然。时隔26年后,该团才有机会参加空军比武竞赛,就因为装备的是二代机,所有飞行员都憋着一股劲。目视能力过人的陈鸿程,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练得特别来劲。

最初,每次对抗,陈鸿程都被打得“鼻青脸肿”。由于平时良好的目视能力训练,他每次都能先“敌”发现,但每次到最后都被经验老到的“老飞”们“咬尾”。

“怎么搞的?”陈鸿程恨得牙痒。

第二次,第三次……情况丝毫没有改变。

优势转换不成胜招,怎么回事?陈鸿程苦思冥想,却又百思不得其解。

“打赢秘诀就在眼前,看你有没有办法解开!”沈军洪看在眼里,计上心头,他让陈鸿程负责全团飞参、视频的整理、保管。

陈鸿程一头扎进飞参、视频的海洋,没日没夜地研究。他把“老飞”们的战术、雷达、头瞄运用解构成一个个动作、一个个数据,逐一条分缕析。陈鸿程的大脑像一台高配置计算机,飞速运转,打败“老飞”们的战术战法逐渐成形。

比武竞赛中,陈鸿程第三个出场。面对飞行时间比自己多数百个小时的对手,陈鸿程毫无惧色,沉稳驾机升空,并迅速拉起。不到几十秒,他就先于对手发现目标,挥出一记“封喉利剑”。

4次攻击,招招制敌,8∶0狂胜对手。

团长王乐介绍说,由于飞的是二代机,一般认为近距空战高位一方可占据能量优势,而陈鸿程和战友们通过大量试飞和数据验证,探索出低位进攻的战法,成为二代机空战对抗的“杀手锏”,飞出了老装备的强大威力。

战斗起飞,守卫东南领空

一天深夜,正在进行夜航训练的飞行员范志刚突然接到紧急返航命令。一下飞机,他看到机场上保障人员忙碌着为夜航归来的战鹰加油充电,一枚枚导弹在机翼下寒光逼人。范志刚夹着飞行图囊飞快跑进飞行准备室。

“某海域上空有一不明飞行物。”指挥员语气坚定:“如果对方是来犯之敌,我们就坚决把他歼灭!”范志刚一听就来了精神:“好!我上!”

此时已是子夜时分,范志刚和后舱飞行员蒋忠良再次跨进机舱。加力起飞的战鹰发出的轰鸣声几乎要撕破这万籁俱寂的夜空。为防止对手发现,指挥员命令飞行员关闭航行灯飞行。

此时机舱外漆黑如墨,两人按仪表指示飞行。飞机到了1万米高空又直飞战区。按照地面指挥员给定的不明飞行物位置,范志刚和蒋忠良从万米高空急速俯冲到2000米高度。

搜索,再搜索,诡谲的对手似乎已有所预料,运用电子干扰等手段不停地和我机周旋,由于目标速度过小,新型战机雷达跟踪屏显示依然是一片空白。两人立即决定抵近目标用肉眼搜索,他们按照地面雷达给定的不明飞行物所处方位的数据,不断调整飞行参数。

“发现目标!”范志刚眼前突然一亮,一个晃动的亮点出现在战鹰10公里外。瞬间,同时发现目标的蒋忠良按下了锁定按钮,不明飞行物被死死锁定。

数秒后,不明飞行物见势不妙,立即掉头,消失在茫茫夜空中。一次未见硝烟的空中较量,显现出了平日里看不见的血性。

前年年初,一场大雪不期而至。当官兵们还在期待雪后天晴时,师指挥所作战席位上的电话骤然响起。

“有情况!”值班参谋迅速抓起电话。

“报告你部机场天气情况!”电话里传来上级急促地询问。

“我部机场气象条件目前可以战斗起飞,但趋势逐渐转差,后期雪会越下越大,对飞机返航在本场着陆有影响。”气象值班员迅速报告。

“命令你部双机立即起飞赴XX海域上空,抵近侦察,调查取证!”战斗指令下达的同时,战斗警报也骤然拉响。瞬间,各类值班人员立即奔向战位,按照作战流程迅速转进。数分钟后,战机发出巨大轰鸣声呼啸而起,飞往指定区域,进行警戒巡航侦察取证。

一个多小时后,战机完成任务返航,此时天空中鹅毛般的雪花纷纷扬扬,能见度不足一公里,对战机着陆是不小考验,“本场天气持续转差,备降场符合起降条件”,气象台连续发来天气报告。

“战争不会给我们选择天气的机会,”指挥员果断决定:“本场着陆!”瞬间,跑道上,扫雪车强大气流吹走积雪,确保道面符合起降要求;空中,飞行员驾驶战机加入起落航线,对正跑道,拉杆、收油门、接地、放减速伞,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战机安全顺利着陆。

出色完成此次任务的飞行大队大队长王立一走下飞机,就兴奋地向战友讲述空中精彩对峙情景:“我驾机到了XX海域上空,根据通报方位目视到一架国外侦察机,我就试探着靠近,按照规定巡逻警戒。在空中,我甚至都能看到对方的机徽和座舱里飞行员的面孔……”

“部队常年担负高等级战备值班,这种战斗转进是家常便饭,”据师政委朱传法介绍,该师天天担负战备值班任务,只要战斗警报一响,随时都可能去迎敌。他们坚持战训一致原则,加强部队全员额、全装备、全过程训练,确保全天候待命,随时做好升空准备。

后方团队,“刀把”保障“刀尖”

“战斗胜利体现在空中,幕后大量的保障工作却在地面。”该师师长王卓平感慨地说,基于信息系统的空战,后方团队提供的保障和信息也是制胜的重要因素。如果说飞行员是“刀尖”,那么后方团队就是“刀把”,只有“刀把”用上劲,“刀尖”才有穿透力。

走进该师机场,国产某新型战机严阵以待,一名中校趴在地上,用迷彩服搭在头顶和电脑之间减少强光照射,双眼紧盯屏幕,逐架飞机进行发动机数据校验。

“参数全部正常,可以放飞!”随后,一架架战机腾空而起,风驰电掣直奔指定空域。这名中校,就是该师被飞行员誉为某新型战机“心脏”专家的质控师宋化洋。

前年3月,该师赴某海域上空执行重大任务,某团机务中队上等兵姜宇例行检查时,在一架战机发动机叶片上发现异常。

报还是不报?姜宇内心十分纠结。报,他担心自己经验不足,报不准影响战备任务,让大伙跟着自己瞎忙活;不报,如果真有情况,后果不堪设想……

为防万一,姜宇再次爬入狭窄的进气道反复检查。虽然外场此时春寒料峭,但刚试完车的飞机进气道内温度高达40多摄氏度,在高温缺氧的恶劣环境下他一厘米一厘米地检查,终于发现一处极其细小的裂纹。姜宇身上这种极端负责、精心维修的工作态度,在该师官兵身上随处可见。

一次空军组织突防突击竞赛性考核。在地面机务检查时,机务人员发现一架战机出现攻击参数不稳现象,虽不危及飞行安全,但如不及时消除这一现象,意味着攻击角度可能不准,影响攻击效果,贻误战机。

“大战”一触即发,战机状态却不佳,机务人员心急如焚,连夜展开排查,他们拿着图纸一遍又一遍反复推敲,一条线路一条线路查,通电、检测,再通电、再检测,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最后,终于找到故障原因:某系统线路接触不良。随后展开紧张排故。凌晨4点,故障排除。为确认万无一失,他们又细心检查一遍,此时天已大亮。来不及休息,他们又投入到新一天的保障中。

翌日10时许,比武正式开始,经过机务人员精心维护后,战机加力升空,突破“敌”层层防线,发射的精确制导导弹直贯靶心。战机返航,精准发射精确制导武器、摘下比武最高荣誉“金飞镖”的飞行员带着大战告捷后的轻松走下飞机,紧握机务官兵的手连声说道:“感谢你们的优质保障!”

2012年10月,该师某团在空军组织的自由空战竞赛性考核中,2名飞行员夺得“金头盔”。“这次能夺得‘金头盔’,多亏了他。”2名飞行员不约而同提到的“他”,便是团里的网络管理员李桂辉。

李桂辉是负责把空中对抗的视频数据从机载硬盘拷到评估装备里的一名普通士官,飞行员夺得“金头盔”为何要感谢他?原来,李桂辉充分发挥自己能够“亲密”接触第一手对抗视频资料的优势,每次对抗复盘之后都用心分析和研究,并把自己的思考和体会整理总结成一套《对抗空战战法原则》,飞行员看后都觉得非常有价值。

一直以来,该师机务和后勤保障等后方团队常年和飞行员捆绑训练,一起参加任务规划、作战实施、评估检讨,一起研究飞机性能、导弹参数,大家打破专业限制,从各自的领域里跳出来,相互提醒、相互启发,逐个攻克训练难题,助推部队实战能力不断跃升。★

责任编辑:曹舒雅

猜你喜欢
空战飞行员战机
最强空战王
很皮很皮的飞行员
次世代战机
2021年7月22日,演习期间,美军飞行员从F-16战隼中挥手
未来战机大猜想
加油!你是最X的战机
飞行员是一种什么样的职业
飞行员的酷装备
空战之城
“85:0”的叙以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