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5年浙江省蔬菜产销特点及稳定蔬菜价格的对策与建议

2016-07-26 10:28杜叶红翟福勤
上海蔬菜 2016年3期
关键词:田头番茄浙江省

杜叶红翟福勤

(1.浙江省种植业管理局,浙江杭州310020;2.浙江省嘉善县农经局,浙江嘉善314100)



·产业论坛·

2013~2015年浙江省蔬菜产销特点及稳定蔬菜价格的对策与建议

杜叶红1翟福勤2

(1.浙江省种植业管理局,浙江杭州310020;2.浙江省嘉善县农经局,浙江嘉善314100)

蔬菜在我国农产品中占据重要的经济地位,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蔬菜价格相对稳定对社会经济有序发展至关重要。前几年,全国蔬菜价格经历“过山车”式的波动,潘凤杰[1]等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北京市蔬菜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郭力野[2]等分析了全国36个大中城市蔬菜批发价格的市场影响因素,往往出现蔬菜产地严重滞销、价格急剧下滑,而城镇消费者购买蔬菜的价格不降反升的现象[3]。为此,2011年农业部发布了《蔬菜生产信息监测管理办法(试行)》,安排专项经费,从全国八大蔬菜重点发展区域选择580个重点县,采集每月3个旬度的蔬菜产地批发价格、月底在田面积等数据,及时发布,指导生产。

近年来,浙江省全年蔬菜播种面积60多万hm2,年产量超过1700多万t。通过分析我省蔬菜产销特点及价格变动规律和影响因素,我们提出了稳定蔬菜价格的相关对策建议,对保障浙江省蔬菜市场的平衡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1 2013~2015年浙江省蔬菜产销特点

1.1田头批发价格相对稳定,年度间增长迟缓

根据浙江省蔬菜生产信息监测网对全省240个采集点田头批发价监测显示,2013~2015年25个主要蔬菜品种平均价格整体呈现平稳态势(见图1),每年平均价格分别为3.70元/kg、3.50元/kg和3.72元/kg,年度间小幅波动。2013年4月中旬平均价格最高,为4.41元/kg;2014年6月中旬最低,为2.66元/kg。2015年蔬菜最高价格为4.3元/kg,最低为3.31元/kg,整体波动较小。

1.2部分品种蔬菜价格波动剧烈

由图1可知,每年1~12月蔬菜平均田头批发价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波动特征。1~3月,菜价于春节后从高位开始回落;4月份处于茬口交替时期,蔬菜量少价高;5~6月茄果类、瓜类、豆类等进入采收旺季,价格回落;7~8月平原蔬菜陆续采收结束,价格攀升;9~10月为蔬菜生产旺季,上市量增加,价格回落;11月之后蔬菜生长缓慢,上市量较少,价格上涨。此外,受异常天气影响,部分菜价波动剧烈。2013年7~8月,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导致蔬菜育苗及移栽期推迟;10月又受强台风“菲特”影响,蔬菜供应量减少,价格不断提升;11月中旬番茄田头批发价达6.3元/kg,相比最低6月中旬的2.56元/kg高1倍多(见图2)。

图1 2013~2015年浙江省25个蔬菜品种平均田头批发价走势

图2 2013年番茄田头批发价走势

1.3阶段性滞销现象仍有发生

2014年3月,温岭200多hm2约15000多t大白菜无人收割,烂在田里;2015年4月,温州苍南番茄10块钱能买1麻袋(据了解,该地大棚越冬番茄因种植面积扩大,且暖冬天气导致与江苏等其他产地上市期重叠,2月起价格持续走低,最低时每kg仅0.6元)。

2 原因分析

2.1销售模式单一

目前,浙江省大部分蔬菜需经生产者、小贩或者经销商、批发市场、超市到消费者手中,流通环节冗长,一方面增加了流通成本,另一方面流通过程中的损耗也提升了蔬菜最终售价。研究表明,蔬菜流通的每个环节加价5%~10%[4],经过多个流通环节,1棵普通大白菜卖到市民家门口的菜市场价格可能翻了2~3倍[5]。因此,尽管市场上菜价居高不下,但田头批发价有时不增反减,蔬菜集中上市时,低价仍无人收购。

2.2灾害性天气增多

蔬菜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近几年灾害性天气增多,2013年夏季持续高温干旱,10月份台风导致强降雨;2014年夏季持续低温,阴雨寡照;2015年夏秋连续台风以及10月底以后1个多月持续阴雨。灾害性天气一方面导致在田蔬菜生长缓慢,抗病性差,上市量减少,价格抬高;另一方面,不利天气影响茬口安排,导致播种、移栽提前或推后,引起季节性、区域性、品种结构性过剩与不足的矛盾,短期内导致价格波动剧烈,甚至出现菜贱伤农现象。

2.3跟风种植现象较普遍

2013年10月强台风“菲特”引起的强降雨,导致温州等地大棚越冬番茄种植面积减小,2014年温州市番茄始收价达7.8元/kg,均价3.6元/kg,番茄667m2产值超2万元。在高效益刺激下,全国各地番茄种植面积都有所增加,受暖冬影响各地上市期重叠,导致2015年番茄集中大量上市,市场价格走低。2013年春季莴笋价格较高,4月份浙江省金东区露地莴笋平均价格为1.83元/kg;受高价影响,2014年各地种植面积增加,加上天气好增产明显,导致大量集中上市,莴笋价格最低跌至0.3元/kg,滞销严重。

3 稳定蔬菜价格的对策与建议

3.1加强基地建设,提升蔬菜抗灾能力

通过合理布局,建设1批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良好、可周年生产蔬菜、具有蔬菜应急保障供应能力的常年蔬菜生产基地,不断提高本地蔬菜自给水平,不断增强应急生产和保障供应能力。

3.2完善信息监测预警,引导理性种植

加强信息监测预警,不断完善蔬菜生产信息采集与发布,定期公布蔬菜产地批发价格和种植面积的变化趋势,引导农户合理安排生产经营,增强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3.3创新营销模式,促进产销对接

创新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降低流通成本,促进产销对接。积极推进“农超”对接模式、生产基地直供直销模式等,减少流通中间环节,蔬菜由产地直接面向终端市场。发展蔬菜电子商务,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同大型电商平台合作,充分利用电子商务流通平台整合、优化蔬菜产品供应链,拓展消费市场。

3.4推进蔬菜综合保险,完善风险保障机制

探索和扩大蔬菜政策性综合保险,通过开展蔬菜大棚、薄膜、棚内作物及叶菜价格指数等保险,增强蔬菜生产基地抵抗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上海市已于2011年率先推出绿叶菜综合成本价格保险,分“冬淡”、“夏淡”两个时间段鼓励菜农在淡季增加绿叶菜种植面积,有效推动了绿叶菜均衡生产和均衡上市[6]。

参考文献

[1]潘凤杰,穆月英.北京市蔬菜价格变动的特征及影响因素[J].中国蔬菜,2011(22):1~7.

[2]郭力野.2012年全国蔬菜市场运行情况的分析及展望[J].中国蔬菜,2013(3):6~9.

[3]陈永福,马国英.日本稳定蔬菜价格的制度机制评价和启示[J].日本学刊,2012(1),65~77.

[4]赵美华等.建立稳定蔬菜价格长效机制的对策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9):1029~1031,1034.

[5]王宝维等.青岛市蔬菜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4):12~18.

[6]赵俊哗,张峭.蔬菜价格保险推进特点、存在问题与建议[J].农业经济展望,2014(1):28~32.

联系电话:0571-86757897。

猜你喜欢
田头番茄浙江省
《初心》
番茄炒蛋
秋茬番茄“疑难杂症”如何挽救
番茄果实“起棱”怎么办
田头菇属的系统分类学研究进展*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创新政策如何“防漏”——有的政策遭遇漏斗,水到田头干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