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小秘:用互联网技术改造专线运输

2016-07-27 02:24喜崇彬
物流技术与应用 2016年5期
关键词:专车运输物流

本刊记者/喜崇彬



物流小秘:用互联网技术改造专线运输

本刊记者/喜崇彬

魏 亮物流小秘创始人

最近几年,“互联网+物流”成为创业的热点和风口,众多“货运O2O”类型的创业企业在资本的催动下野蛮生长,向货运物流各个细分领域、各个方向突奔。这期间出现若干家具有成长潜质的企业,物流小秘就是其中之一。

物流小秘起步于单纯的调车业务,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沉浸于物流货运领域。随着“小秘专车”业务的推出,随着“互联智能甩挂”战略的实施,物流小秘已经步入货运行业的“深水区”。物流小秘的探索能否成功?本刊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该公司的相关人士。

助力专线发展,物流小秘起步

推出“物流小秘”产品的北京易达小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4月18日,公司定位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服务物流运输的创新公司。

物流小秘创始人魏亮曾是卡行天下的联合创始人,多年的创业经历使得他对物流行业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曾说过:“我对小微物流企业、对货车司机特别有感觉,我们懂他们。”同时,他也看到了“互联网+物流”模式的兴起,认为这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蕴含着巨大的机会。这再一次燃起他创业的激情和冲动,于是他再次创业,推出一款“互联网+物流”产品——物流小秘。

“我们一开始就是想帮助专线公司老板把他的合同车队管好,让他随时看到车离装货档口还有多远,提货到哪儿了,几千公里的路途中有没有什么异常情况发生,临时车不够用时也能外调货车来应急。这个想法拿去跟几十个专线老板一聊,都觉得挺好,于是有了物流小秘这个国内第一款面向物流专线提高调车管车效率的手机平台。”魏亮说。

产品升级,推出“小秘专线”

在物流小秘的运营中,魏亮他们发现,单纯的调车管车软件提升了物流管理效率,但解决不了车辆运营效率的问题,而后者才是行业最大的弊病。

尽管一些货车司机、专线老板已经开始接触互联网技术,但是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仍然没有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物流小秘决心帮助他们用互联网思维去考虑专线的发展模式。

魏亮认为,互联网潮流下的企业发展首先应强调连接。具体到专线公司的运营和管理,需要考虑的不仅是公司内部人与客户、与货物、与车辆要实现连接,还包括互联网营销渠道与营销方式的对接。这意味着专线公司传统的开单业务模式难以为继,系统的升级改造是一个最起码的基础。

互联网潮流下的企业发展强调的第二点是共享。包括运力的共享、货物的共享、落地分拨能力的共享、客户资源的共享。这需要专线老板摒弃打小算盘的心态,共同做大业务蛋糕,提高运营效率。这其中有巨大潜力,是有“金矿”可挖的。

第三,互联网潮流下企业更加重视服务品质。具体到物流行业,客户对运输过程的透明化以及服务体验都有更高的要求;同时,要求相关公司提供差异化与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

但是,专线公司普遍体量较小,很难承担实现上述转变所需的资金与人才的压力。物流小秘作为一家平台型的物流互联网公司,希望能够帮助专线公司加速互联网化的转变过程。

于是,物流小秘顺应了“互联网+”潮流,在2015年5月推出核心产品“小秘专车”。旨在提升城际干线物流用车标准化,为专线公司、第三方物流公司、快运/快递公司提供“安全、稳定、经济、可视”的城际标准化整车运输服务。小秘专车面向专线企业,致力于建立专线共享标准化运力池,其主要特点有:

稳定安全:稳定的运力供给,多种车辆调配方案,保证车辆供应,省去找车的烦恼,定时必达守护干线运输时效,为每个客户配有客户专员,24小时保驾护航。

天天低价:通过双边或多边的互联网协同调度,可有效降低用车成本5%以上,使专线老板每年多赚20万-50万元。

移动掌控:小秘专车通过App一键约车、全程实时管控并可直接使用信用卡、借记卡等快捷支付大额运费。

对于小秘专车取得的市场效果,魏亮总结道:“专线经过长时间充分市场化发展,在运营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达到了平衡,‘统一揽货、统一装配、统一配送、统一管理’无疑都是对专线的有益变革优化专线用车,将传统、碎片的专线公司用车模式变为高效、互联网化的专线用车模式,形成往返车辆对流,提高用车效率,这就是小秘专车要做的事。”

进军“互联智能甩挂”市场

物流小秘在改善专线运输效率的道路上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2016年2月29日,物流小秘正式启动智能甩挂运输服务,标志着旗下专车产品正式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甩挂运输本是降本增效的一种运输方式,在欧美国家已成为货运业主流方式,但在我国虽然推广多年,却一直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原因何在?

物流小秘COO裴睿曾对媒体表示,国内甩挂运输存在三大问题:

一是规模小,局限性大,没有规模效应。传统物流企业对于甩挂运输的尝试往往局限于单个物流企业内部,或者是点对点线路上的2-3家合作企业之间,或是集中于港口、场站等特定区域。一旦市场货源随季节等因素发生变化,线路两端相互制约,调度优化的空间有限,车辆的行驶效率将受到很大影响。而物流企业从事甩挂运输,多数的目的是增加企业效益、赢得竞争优势,而不是把车队规模做大,服务更多的其它同类物流企业。

二是市场化程度较低。中国的干线运输市场还处于逐渐规范的过程,个体车辆在人员工资、油耗、维保等方面本身就具备成本优势,违规车型改装、挂车套牌、超载等现象还比较难以在短时间内禁绝。目前甩挂运输企业多数采用重资产车队的模式,甩挂运输产生的经济效益被不规范的市场行为所抵消,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这也是甩挂运输难以真正大规模走向市场的原因。

三是技术手段落后。要把甩挂运输真正做好,需要在一个覆盖全国的骨干运输网络上,针对碎片化的订单,完成车头与挂车的动态调配。这背后是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手段支持的。这件事意义很大,但投入也很大,传统物流企业的发展模式决定了不可能去做这件事。

而此次物流小秘进军甩挂运输市场,也是有备而来:小秘专车经过一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在若干个物流活跃的城市群之间形成了干线整车运输的骨干网络,形成了优势的客户资源与车队规模,更积累了海量的市场、价格、行驶效率的数据。借力于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分析能力,小秘专车将开展区域网络内部的公众智能甩挂作业,根据市场供需变化在骨干运输网络内实现挂车与车头的动态适配,从而将甩挂运输作业的效率值提升到全新的高度。

与此同时,小秘专车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包括厢车、平板、冷藏等不同类型的挂车服务,同时实现了客户化的在途时效定制服务,能够满足专线、快运、快递等不同客户的干线运输需求。所有小秘专车在提送货服务标准、驾驶员培训上岗、保险、车辆火灾预警、疲劳驾驶防范、行驶轨迹监控等方面全部实现了标准化,在帮助客户降低干线物流成本的同时,也将干线运输服务的标准化水平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互联智能甩挂”能取得什么成效?物流小秘的专家给出了相关测算:

首先,车头运输效率提高100%。如果原来的效率值是1,甩挂后的效率值就是2,而且有可能是3,也就是效率提高200%。以北京-广州线路为例:以前一个司机每个月最多跑3到4个往返,现在可以跑6到8个往返,主要靠节约装卸货的时间。

其次,运输成本降低5%。“采用甩挂模式后,物流小秘能帮助专线公司降低干线用车5%的成本,也就是增加了5%的纯利。”裴睿说。智能甩挂运输作为小秘专车的升级版,单趟可以帮专线公司节省500-1000元。还是以北京-广州线路为例,单边市场价是15000元,而小秘专车只收14000元。降本增效立竿见影。

物流小秘对于自身业务的不断升级与发展,体现了其对于物流行业的专注和探索精神。这是一个既重视应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又尊重行业发展规律的公司,他们的探索值得期待。

猜你喜欢
专车运输物流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检察版(十)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杨传堂:专车模式值得借鉴
在给专车服务正名之前最好找到Uber和出租车的平衡点
轰趴专车?——MINI CLUBMAN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