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AR和VEC模型的广东省建筑行业人才分析与预测

2016-07-29 03:46
工程管理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误差修正模型建筑行业人力资源

谭  菲 

(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珠海 519090,E-mail:baby6917157_@163.com)

基于VAR和VEC模型的广东省建筑行业人才分析与预测

谭菲

(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广东珠海519090,E-mail:baby6917157_@163.com)

摘要:在人力资源对新一轮经济发展仍起到重要作用的背景下,建筑行业要想实现良性发展,就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的把握。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误差修正(VEC)模型分析,探讨了建筑业增加值与人力资源数量的长短期关系。研究表明:建筑行业发展与人力资源数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建筑业的发展对人力资源数量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建筑业增加值增长1%时,人力资源数量将增加0.1481%。分别通过线性回归模型法和比率分析法对未来10年内建筑业专门人才的数量进行了预测,并针对人才缺口不断扩大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策略。

关键词:建筑行业;误差修正模型;人力资源;预测

人力资源是企业竞争的关键资源,能为企业建立技术优势,促进技术与管理升级,带来战略性利益。改革开放以来,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人力资源对新一轮经济发展仍起到重要作用的背景下,建筑行业要想实现良性发展,就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的把握。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14年底建筑业城镇单位的就业人数仅次于制造业,在全国各行业中排名第二。深入分析建筑行业的人力资源情况,对于促进行业整体发展与劳动人口就业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对于建筑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较多,但对于建筑人才供需的实证研究还很缺乏。通过对中国学术期刊网近3年相关文献的调研,只发现了4篇专题探讨建筑行业人才供需或管理的论文。研究的极度缺乏使政府在制定行业人才吸引政策时缺少足够的依据。因此,帮助建筑行业进一步明确人才状况、分析人才供需数量已成为当务之急。

1 建筑行业人力资源的现状分析

从人力资源的数量来看,建筑行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人口投入较高。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从1980年的286.93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76713.42亿元,从业人员从1980年的648万人增长到 2014年 4537万人;2003~2013年,我国建筑业城镇单位的就业人数一直不断攀升,2011~2013年,建筑业城镇单位的就业人数以年平均32.66%的速度飞快增长。

从人力资源的素质上来看,建筑企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尽管工程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占据一定的比例,但仍然以初中以下学历的农民工为主,整体上素质偏低[1]。与建筑行业挂钩的技术技能证书主要有各工种(高级)技师的职业技能类证书和包含建造师、工程师等在内的国家注册类证书。虽然建筑人员可以考取国家注册类证书,但考取后注册到单位才有效,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才的流通,加之流动性强、经济基础与教育水平有限等因素的制约,建筑人员不愿考取技能证书,无法提升职业工作技能。《中国建筑业发展战略与产业政策研究报告2011》显示,我国85%的建筑业农民工为初中及以下学历,只有12.5%受过专门技能培训。温秋林等[2]推断出珠三角地区用工的总体需求小幅增加,对技术类工人的需求逐渐增大,且技工的缺口比普工的缺口大。

以广东省为例,尽管近年来建筑业用工数量增长很快,但其供需情况不容乐观。一方面,人力资源需求不断攀升。据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数据显示:2012年建筑业需求人数达181365人,需求比重1.15%,与2011年同期相比增长17005人,增长10.35%;以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监测的全国十大城市岗位需求和求职排行榜为例:2015年第四季度,餐厅服务员、厨工、简单体力劳动人员、安全保卫人员等职业的用人需求较大[3]。另一方面,人力资源供给有限。由于建筑行业的施工人员生活条件艰苦,野外工作环境差,想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比较困难,这从用工需求与在岗员工的比值中可见一斑。2014年上半年,广东省建筑业用工需求与在岗员工之比达7.42%,上半年机械操作工十分紧缺,分别位列第一、二季度市场紧缺职业的第10名和第1名。2015年广东省建筑业用工需求与在岗员工的比值达2.71%[4]。可见,建筑行业区域性人力资源的供需矛盾已经显现。另外,广东省建筑行业人力资源的分布与地域经济发展情况基本一致,地区分布差异较大(见表1)。

表1  广东省各经济区域建筑从业人员分布 

从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人才3个概念的关系上来看,从业人员数是统计资料中的指标,反映人力资源的数量,而建筑人才则是在建筑业人力资源中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或技能、可以从事创造性建筑劳动的那部分人。由于不同地区的统计口径不同,且统计数据资料匮乏,因此本文将工程技术人员视为建筑业专门人才。图1显示,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2004~2014年,建筑业实际从业人数年平均增长3.42%,工程技术人员数年平均增长7.50%。可见,与建筑业的整体人力资源数量相比,建筑人才的供给增长情况较好。建筑行业专业人才供需指数(SDI)报告就指出:广东、江苏等地区虽然人才供需指数相对较高,供给增长较大,但整体来说,人才仍供不应求[5]。

图1  广东省建筑从业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数量图 

2 建筑行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影响分析

以广东省为例,选取1996~2014年为观测期,数据来源于《广东省统计年鉴》,用建筑业从业人员数指标(CV)衡量建筑行业人力资源数量,用建筑业增加值指标(CAV)衡量建筑行业的发展情况。建筑业从业人员数量指年末各建筑业企业职工总数。为消除时间序列CAV、CV中可能具有的异方差性,将其变换对数,变换后的序列是LCAV、LCV,对数变换并没有改变序列CAV、CV之间的协整关系。用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VEC)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来分析人力资源数量与行业发展的关系,数据处理借助Eviews6.0。

2.1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水平变量趋势如图2所示,LCAV与LCV逐步增长,整体上的变动方向和趋势基本一致,说明两者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

图2  水平变量趋势 

对变量LCV、LCAV及其一阶差分序列使用ADF检验法检验其平稳性,其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ADF检验结果 

时间序列LCV、LCAV的ADF检验值均大于显著水平,是非平稳序列;一阶差分后的序列DLCV、DLCAV是平稳序列,可以确定LCV、LCAV是一阶单整序列,可进一步检验两个序列的协整关系。

2.2Johansen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是指如果两个时间序列变量是非平稳的,但其线性组合却可能表现出平稳性,而且这些非平稳的经济变量之间存在长期而稳定的均衡关系。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后,其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水平下,变量LCAV与LCV间只有一个协整方程,估计如下:

可知,建筑行业的人力资源数量与行业增加值之间存在着长期变动趋势,建筑行业增加值的增长对人力资源的增长起积极作用,当建筑行业增加值(CAV)增长1%时,人力资源数量(CV)将增加0.1481%。

2.3误差修正(VEC)模型

通过协整分析得到了LCAV与LCV的长期均衡关系,但要想分析两个序列之间的短期动态均衡关系,就要通过建立误差修正(VEC)模型来解决,结果见表3。

表3  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结果 

建筑行业增加值与人力资源数量误差修正模型的误差修正系数均小于0,符合反向修正原则。建筑行业增加值、人力资源数量的误差修正系数的绝对值较小,说明当两者偏离均衡趋势后的回调速度较小。AIC和SC值都比较小,说明误差修正模型的整体效果好。可见,建筑行业增加值与人力资源数量之间联系较为紧密。

2.4Granger因果检验

协整检验的结果说明建筑业增加值与建筑业人力资源数量之间具有长期而稳定的均衡关系,但到底是由建筑行业人力资源数量的增加带动行业的发展,还是行业发展带动人力资源数量的增加,仍然需要进行因果关系检验。根据AIC和SC信息准则确定最优滞后阶数为1,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表4显示两个序列之间只存在单方面的因果关系:在1%的显著水平上,变量LCV不能引起变量LCAV,接受原假设;而变量 LCAV能引起变量LCV,拒绝原假设。可见,建筑行业人力资源的数量变化并没有引起行业发展的变化,而建筑行业的发展对人力资源数量的增长却起到了积极作用。

3 建筑行业人才需求预测

为精确起见,采用线性回归模型法和比率分析法两种方法对广东省建筑行业的人才数量进行预测。广东省2000~2014年建筑业增加值、从业人数及劳动生产率统计如表5所示,其中建筑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生产法,二是分配法(收入法),2004年以前建筑业统计报表中采用旧的分配法来计算增加值,2005年以后采用新的收入法计算建筑业增加值;从2004年开始,统计范围为具有建筑业资质的独立核算建筑业企业。

表5  广东省2000~2014年建筑业增加值、从业人数及劳动生产率统计 

3.1基于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

2000~2014年广东省 GDP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4.15%,建筑行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为21.32%(根据表4算出),GDP增长对建筑行业增长的弹性系数为 0.6637。根据广东省各时期的政府规划纲要,“十五”期间GDP年均增长13%,“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9%,“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2%,“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的目标,将各时期的GDP增长率加权平均后再乘以“十三五”规划中的7.5%的目标,用得出的6.627%数值作为未来10年内GDP年均增长值,那么建筑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为约9.985%。

根据 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已知建筑行业的发展变化会引起人力资源数量的变化。因此估计的基本模型为:

式中,ŷ表示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数量;x表示建筑行业增加值。

得出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数量与行业增加值之间的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为:

R2为0.930995,方程的拟合优度较高。根据模型预测出的未来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数量见表6。

表6  广东省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需求数量(单位:万人) 

3.2基于比率分析法的预测

建筑行业人力资源数量能够通过总产值和劳动生产率的相关公式来预测与计算。建筑行业的劳动生产率表示建筑劳动者在报告期的生产产品的效率,是建筑业产品产量与其劳动消耗量的比值。即:劳动生产率=建筑业总产值/建筑业从业人数。可知,建筑业从业人数=建筑业总产值/建筑业劳动生产率。

设 Di为 i年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Oi为i年建筑行业总产值,Pi为i年的建筑行业劳动生产率,Ro(i+1)为i+1年建筑行业总产值比上一年的递增率;RL(i+1)为i+1年建筑行业劳动生产率比上一年的递增率。则: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关于印发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十二五”期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的目标是15%,本文取此值计算。而“十二五”期间劳动生产率递增约为11.5%(根据表4算出),所以用此数据来推测未来劳动生产率的年度递增速度约为11.5%。计算出:

可知,建筑业从业人员数量以年均1.03139%的速度增长,据此算出的未来从业人员数量见表6。

根据统计数据,2004~2014年广东省建筑行业工程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平均比例为14.72%。据此算出的建筑业专门人才数量见表7。

表7  广东省建筑行业专门人才的需求数量(单位:人) 

4 建筑行业人力资源的发展策略

4.1培育产业工人队伍

建筑行业要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改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提高人力资源的劳动素质与组织化程度,建立稳定的产业工人队伍。

(1)要大力发展建筑劳务企业,吸纳、培养和储备专业化的建筑劳务队伍,增强劳务队伍的稳定性和专业性,农民工在建筑行业从业人员中占有绝大部分比例,要促使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变。

(2)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的广度与深度,建立起较为完整的职业教育与指导体系,为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提供职业发展规划,加强技能培训,吸引重要岗位的专门人才加盟,重视中年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培养熟练工人和中高级技工,加速人力资源积累。

4.2加快行业转型升级

提高建筑施工的科技含量、技术装备率和机械化水平,实现建筑标准化、建筑产品工厂化和产业化生产是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目标。通过行业转型升级,能减少繁重的人工体力劳动、户外露天和登高作业,改善劳动条件,降低劳动强度,优化工作环境,改善职业生产特征。

(1)脏、累、苦、险的岗位特征影响着建筑业人力资源的稳定和劳动力来源,必须通过行业转型升级改变其职业特征,提高岗位工作舒适度,增强岗位吸引力。

(2)要通过技术进步实现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直接减少人力资源数量,降低用工需求。

(3)要摆脱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企业盈利,间接提高员工收入。

4.3改善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

研究表明,工作回报、角色冲突、员工职业发展、工作环境以及持续承诺对建筑业员工离职有非常显著的预测能力、解释能力[6]。因此,要解决建筑行业人力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必须从吸引建筑行业的劳动主力军-农民工入手。

(1)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要根据劳动力市场供求规律,发挥收入的杠杆作用,提高建筑行业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增强行业工资竞争力,从而达到增强吸引力、获得人力资源竞争优势的目的。

(2)加快城市化进程。人口大量地从农村向城市集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想留住农村劳动力,要从促使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入手,避免农村身份与城市生活的角色冲突。

(3)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要降低城乡户口差别,更多地让农民工享受城市发展的硕果,促使农民工公平地分享医疗、养老、住房、子女就学等公共资源,让农民工能够在工作所在地安家落户,看到自身未来发展方向。

5 结语

广东省建筑行业存在着人力资源需求攀升、供给有限和区域性供需矛盾凸显等制约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通过VAR和VEC模型统计分析得出:广东省建筑行业的人力资源数量与行业增加值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建筑业发展对人力资源数量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当建筑行业增加值增长1%时,人力资源数量将增加0.1481%。通过对未来10年内建筑业专门人才数量的预测,提出培育产业工人队伍、加快行业转型升级、改善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等是提升用工数量与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涛.关于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经管管理者,2013(9):140-140.

[2]温秋林,郑琴,方信杰,席爱华,珠三角地区用工因何而“荒”—以深圳企业的调研分析为例[J].特区经济,2013(8):24-26.

[3]岗位供求看“旱涝”(大数据观察)[N/OL].人民日报,2016-01-25[2016-03-30].http://www.Gdhrss.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 lfiles/gdjy/s1734/201601/56371.htm l.

[4]2015年四季度广东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和企业用工监测情况[N/OL].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6-02-02[2016-03-29].http://www.gdhrss.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 lfiles/zwgk/1315/201602/56506.htm l.

[5]英才网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建筑行业专业人才供需指数(SDI)报告[J].建筑,2013(6):28-31.

[6]张闫丽.建筑业员工离职影响因素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2.

中图分类号:F42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859(2016)03-048-05

DOI:10.13991/j.cnki.jem.2016.03.008

作者简介:

谭菲(1983-),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收稿日期:2016-01-31.

基金项目:珠海市金湾区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项目(201503).

Analysis and Forecast of Talents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Based on VAR and VEC M odel

TAN Fei
(School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Guangdo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Zhuhai519090,China,E-mail:baby6917157_@163.com)

Abstract:To realize the good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it's necessary to research the human resources that p 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new round of econom ic development.First of all,short-and long-term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added-value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and the amount of human resources is discussed by Johansen Co-integration Test,Granger Causality Test and Vector Error Correction(VEC)model.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long-term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and the quantity of human resources.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plays an active role in the grow th of human resources.When the added-value increases by1%,the number of human resources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w ill increase by0.148%.Second,the forecast of talents demand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conducted by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and ratio analysis.At last,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is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increasing demand of talents.

Keywords:construction industry;vector error correction model;human capital;forecast

猜你喜欢
误差修正模型建筑行业人力资源
聚丙烯泡沫塑料的制备及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让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企业的“新名片”
中国卫生总费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货币供应量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BIM2.0探索在建筑行业的新价值
信息技术构建建筑行业新格局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建筑行业如何开展员工绩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