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职业学校英语教材简析及教学建议

2016-07-29 07:44
江苏教育 2016年29期
关键词:英语教材英语课程教材

任 密

江苏省职业学校英语教材简析及教学建议

任密

江苏省职业学校目前使用的英语教材是省编统一教材,是结合教育部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课程教学大纲》编制,并于2011年11月首次出版。教材编制有以下优点:目标定位准确、内容选择适当、内部结构合理、特色板块鲜明,但同时存在单元前后内容安排欠妥、语言综合应用与单元联系不明、拓展阅读难度稍大、整体容量偏大等问题。

职业学校;英语教材;课程标准

江苏省职业学校目前使用的英语教材是省编统一教材。这套教材是在2010年《江苏省中职、五年制高职语文、数学、英语课程标准及教学要求研究报告》(简称“省课标”)出台后,结合教育部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课程教学大纲》(简称“国大纲”)编制的,并于2011年11月首次出版,迄今已经印刷四次。其中一至五册为中职教材。第一、二册为通识册,属于必选模块,为高一教材;第三、四册为专业册,属于限选模块,为高二教材;第五册是专门为参加单招考试的学生编写的提高册,为高三教材。作为参与研制江苏省中职英语课程标准及教学要求的人员,在对本套教材使用完一轮后,我有几点思考。

一、教材编写优点

(一)目标定位准确

省课标对英语课程性质的表述为:“中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课程。随着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的日益全球化,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如能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更好地适应国际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同时,学生学习英语可以开阔视野、发展个性,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健全的心理智能,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和职业意识,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这一表述,省课标对教材的要求如下:第一,学生能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意识;第三,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套英语教材的基本设计思路中就提到“以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以学生在校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题内容’为载体”。学生需要通过教材学习知识、发展能力,这套教材可以满足这一基本需求。

(二)内容选择适当

丁朝蓬老师曾经提出过几条对教材内容选择的评价标准,包括:内容的广度与深度是否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能否被他们理解;能否为不同特点的学生提供发展空间;内容是否联系社会生活与生产实际。

以本套书的第二册为例。第二册共十个单元:

单元主要内容1 2 3 4 5 6 7 8 9 1 0标题What a wonderful time Family and friends如何获取旅行的信息;谈论旅行的经历谈论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探讨友谊At the market What’s in fashion Danger and safety Watch for fun Nice weather,nice mood Create an image Stay in touch Success starts ear⁃ly了解购物信息;购买商品和讨价还价如何在不同场合正确地穿着;一些时尚活动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危险;如何远离危险了解电影的类型;探讨电视节目对生活的影响谈论不同的气候;天气对人们心情的影响对穿着打扮的讨论;对职业形象的了解了解主要的通讯方式;手机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心态对成功的影响;如何正确地理解成功

从内容上看,包含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较符合学生的实际,便于学生理解,既有一定的广度,也有一定的深度。

(三)内部结构合理

1.目标先行。在每个单元的开始,就提出了本单元的三个学习目标,这一安排符合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原则。布鲁姆等把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六个亚领域,即知识(knowledge)、领会(comprehension)、运用(application)、分析(analy⁃sis)、综合(synthesis)和评价(evaluation)。以第二册的第一单元为例,三个目标分别是:获取旅行的信息;谈论旅行的经历;制订出游的计划。获取旅行的信息是使学生获取知识,要求学生在学习情境中把某种信息储存在大脑,以后所要做的就是回忆这些信息;谈论旅行的经历就是对知识的领会并且运用;制订出游计划则是一种分析和综合。

2.环节完整。在单元的结构方面,按照“导入—听说—读写—语言综合应用—生活技能—拓展阅读—总结”的顺序来编写。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听说先行,读写跟上,联系实际,巩固提高,自我检测”这样一套程序,让学生提高能力,提升技能。国大纲在课程教学目标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的结构安排对于达成教学目标有着积极的帮助。

3.活动层进。在单元内部的活动安排层层递进。“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教学绝不应消极地适应儿童已有的智力发展水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不停顿地把儿童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一种对知识理解的概念框架,用于促进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因此,事先要对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将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建构主义者正是从维果斯基的思想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Scaffolding)作为对上述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其实质是利用上述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或曰“支架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本套教材在单元内部活动的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的顺序,学生可以不断挑战新的学习任务。

(四)特色板块鲜明

本书和其他职业英语教材一个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的“reallife skills”板块。学生在接触这部分材料的时候有一个很强烈的意识:我现在做的任务和我的学习、生活、工作密切相关。这个设计突出了这部分学习内容的重要性,不仅仅给学生,也给教师提了醒,让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相互联系,让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

二、存在问题及教学建议

(一)单元前后内容安排欠妥,建议紧扣话题

以第二册为例,第四单元的What’s in fashion内容很突兀,和前后的关联度不是很强,选取的教材内容和单元名称不是很吻合,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进行大量取舍。对策:省课标最后的附录明确地列出了许多话题,可以按照这些话题的难易程度,紧紧围绕话题进行编写,这样,无论是教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都会更加便利。以本单元的教学为例,在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后,我决定弱化“听说二”的教学,将“听说一”与前一个单元内容相结合,从商店里不同风格的服装柜台着手,先调查学生的喜好及对服装品牌的了解程度,顺利地进行了单元的过渡。在生词的处理上,本课出现的一个词语“trendy”虽然打了*号,但是在本单元内容中反复出现。纵观整套教材,这个单词也就出现在这里。它的词源“trend”倒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词,“-y”是一个形容词的后缀,我在适当点拨的基础上,顺便复习了一串同样由这个后缀构成的形容词。我所教的班级是服务专业,学生对品牌的认识远远超过了教师的预设,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名牌不适合我”)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因此在教课文的时候,我结合后面的写作要求,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查找的资料进行了一场辩论:正方观点为“我爱名牌”;反方观点为“我要我个性”。经过激烈的争辩,反方获胜了。教师借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加深对服装与场合关系的了解。Further reading的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距离太远,我又通过服装发布会这一学生比较熟悉的很“trendy”的活动,简单梳理活动的过程、活动的目的、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包括安全问题,既对本课做了很好的总结,也对本单元和下个单元进行了较好的衔接。

(二)语言综合应用与单元联系不明,建议紧扣主题

教材中有一块是语言综合应用,这一块内容主要是讲解一些语音知识和语法知识。但是所列举的发音和语法与本单元的材料内容没有很大的关联。对策:一个单元所列的内容都应该为一个主题服务,无论所选的是语言知识还是综合运用,目的都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因此在编写时,要注意一个单元内各部分内容的安排要紧扣主题,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比如第二册第四单元后面的语法是定语从句,但是这课的课文内容和语言材料中的定语从句还没有其他单元里的多,教师在讲课时需不断提醒学生相关的语法知识。因为和着装及时尚有关,选取的例句也是围绕相关话题,如:先出现“The girl in red is my class⁃mate”;然后出现“The girl whose skirt is red is my classmate;The girl who wear a red skirt is my class⁃mate”等,通过句子的变化,引导学生不断加深对这个语法现象的了解。

(三)拓展阅读难度稍大,建议生本为上

就拓展阅读这部分而言,编写者的出发点是好的,尽量选取原汁原味的材料。但是这带来了一个问题,由于材料的难度较大,很多学生都不愿意去看。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很多是中考的失败者,英语词汇量本来就很小,突然面对一篇几乎全是生词的文章,学生很难产生学习的欲望。对策:结合省课标的要求,“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选取材料时可以选择图片量大一些的、生词略微少一些的,或者在文章后面把生词都标注出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整体容量偏大,建议标注分级

目前中职英语的周课时并不多,教师在教学时要兼顾学生的基础,教学的时间就明显不足,很多环节很难实施下去。面对这一问题,很多教师的解决方法就是略过读写。但是读写这一块往往是精华所在,这块学好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很大的好处。而且,很多学生对于这一块很感兴趣,学生也愿意开口说话,但是课时问题所带来的赶进度,给教师教学带来一定的阻力。对策:建议在设置教材内容的时候可以适当分级,这样无论是教师教学还是学生自学都会有较强的引导性。比如分成3个等级,第一级不加*,所有的学生都必须掌握;第二级一个*,成绩在60分左右的学生要掌握;第三级两个*,成绩在80分左右的学生要掌握。这样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做出取舍。

[1]马成荣.江苏省中职、五年制高职语文、数学、英语课程标准及教学要求研究报告[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15):10-14.

[2]丁朝蓬.新课程评价的理念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4.

G715

A

1005-6009(2016)29-0062-03

任密,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江苏扬州,225003)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英语教材编写,英语教学评价。

猜你喜欢
英语教材英语课程教材
多版本高中英语教材红色文化融入的比较研究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的配置研究及启示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教材精读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