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产权稳定性研究

2016-07-29 03:27于上
现代农业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农村土地产权调整

于上

在目前的农地制度下,土地集体所有制赋予村庄内部每个成员平等拥有村属土地的权利,其结果是土地分配随人口变动而定期、不定期进行规模不等的调整。虽然与土地管理和制度安排相关的政策法规在全国具有统一执行的要求,但据我们观察,农村土地调整的频率和幅度等仍然存在着很大差异。已有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稳定状况有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存在于地域之间,甚至同一区域的不同村之间土地产权稳定性也各不相同。

虽然前人对土地产权稳定性的诸多决定因素进行了探讨,但基于目前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已有的实证研究资料主要是来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农村调查。在进入21世纪以来,农村政策和市场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1998年修订《土地管理法》、2003年实行《土地承包法》、2003年以来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在全国推行,以及90年代以来退耕还林政策大范围实施,2001年中国加人WTO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等,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稳定状况却无人知晓,而对于产权制度安排决定因素的研究更不多见。

农村外出打工劳动力比例越高,则说明其劳动力资源流动性越强,相对的土地资源由于属于村庄内部成员集体所有且在成员间是相对固定的,这种劳动力资源广泛流动和土地资源相对固定,如果没有机制促使土地资源流动(土地租赁市场),必然造成村内土地资源分配的不合理和低效利用,迫于村内成员分地压力,村里会增加土地调整次数和规模。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非农部门与农业部门差距的拉大,“种地不挣钱”是农民普遍的想法,劳动力非农就业比例提高将进一步削弱农户对土地资源的依赖,土地调整的话题不再“敏感”,对于“既定”的土地调整,有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农户比其他农户较容易接受“相对规模较大”的土地调整,而不去“讨价还价”。此外,劳动力打工比例对农户土地调整发生的概率影响不显著,这与前面村级数据的回归结果是一致的。

农村土地管理模式对村土地调整有显著影响,计量结果表明,如果村土地由小组集体管理将较少地发生土地调整,说明基于小组管理的土地管理制度更有利于土地产权稳定性的提高。根据前面理论框架中的讨论,一般团体成员越多,信息不对称越严重,小组由于其成员较少,所以有理由相信小组更能代表农民真正的需求,最大限度地保护该群体的利益。

通过对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稳定性决定因素的研究表明,国家稳定土地承包期政策、租赁市场发育程度、非农就业、村土地管理模式、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村地理位置、人口变动等因素都会影响土地产权稳定。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大调整虽然被有效遏制,但局部农户的小调整仍然存在,土地产权制度方面确实存在一些有待改善的方面,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是,国家稳定土地承包政策是比较合理的,体现了对农民土地产权问题的重视,该政策的实施在各地区收到明显的效果,有效地遏制了村集体大规模的土地调整行为。

二是,近年来,非农就业人口的持续增加,村内部土地调整压力将会越来越大,局部农户的土地调整很普遍,相比于市场化租赁,行政性土地调整会因为信息不完全和调整成本过高而带来效率损失,农村土地租赁市场亟待发展。

三是,虽然我国目前大部分村土地归小组集体所有,但还有少数村土地处于村集体集中管理下,计量结果证明小组的管理模式将更有利于土地产权的稳定,如果这些村能够效仿小组的管理模式将有利于保护农户的利益。

四是,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无疑是利国利民的,由于提高了农户土地稳定经营期,农户数据的计量估计结果表明,退耕还林政策的执行会减少农户土地调整的规模。另一方面,在现有的均分农地的制度安排下,退耕还林政策使村部分土地资源价值的相对提高会加剧集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差异感,要求均分土地的农户数量将提高,村级数据的计量分析结果说明,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将会明显增加土地调整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的农户规模,村集体以保护个人利益为准绳,还是以成员间公平为准绳,效率和公平孰轻孰重,相信这也是国家政策制定者遇到的难题。

五是,经济计量模型结果说明村地理位置越好耕地资源禀赋差异(坡耕地比例)越大的村土地调整越频繁,其土地产权稳定性越差,如果社会监督机制更多去关注这些地区,无疑将有利于农民土地产权的保护。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村土地产权调整
莘县农村土地托管的实践与探索
产权与永久居住权的较量
夏季午睡越睡越困该如何调整
首次大修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改了哪些内容?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健全机制推动农村土地确权
共有产权房吹响集结号
对“小产权”房的认识与思考
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