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社保经办实现“一体化”

2016-07-29 17:15王吉会
机构与行政 2016年7期
关键词:一体化公共服务

王吉会

2015年10月28日,“威海市人社公共服务一体化”顺利切换升级。即日起,威海市的社保经办实现华丽转身:7处经办机构大厅内的排长队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企业劳资人员不出门就把社保费缴费等事办了;托管人员和居民在家门口的终端机上就把费缴了,领取待遇人员在村子里就完成了待遇资格认证;参保患者在医院直接就报销了;工伤职工在工地就把工伤认定申报了;生育女工就近就把生育津贴领了……

群众的诸多方便,来源于该市的“一体化”建设。多年来,“一体化”便民服务一直是威海人社一班人的心结,“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一体化”提供了基础。但是,“碎片化”转变为“一体化”,不是一个简单的“动手术”,而是要把整个设置掰开了、揉碎了,然后重塑再造。为此他们先后完成了17个文件的政策调整,梳理业务230多个,形成了《业务目录》、《业务办理规程》,和面向服务对象的《业务指南》;梳理关键业务指标300多项,形成了《业务指标明细表》;设计各类业务流程图150余张,用于技术系统开发的流程图300多张;梳理社保业务环节400多项,形成50余条手机模板短信;制发社保卡127万张,除学生和未成年人外,群众得到普及。最终把能够下沉的业务全部下沉,实现不同层级人员均在“一张办公桌”上办公,能够在网上办理的业务一律通过网络办理,变“人跑腿”为“网跑腿”。从而打通了人社服务“一体化”的最后一公里,完成社保服务的华丽转身,实现了“一体化”十大目标:

一、组织机构扁平化,简政放权,提质增效

建立了以基金流向为主线、以监督管理为重点双线并行的经办流程,调整了内部科室设置,重新划分了工作职能,将基金征缴、待遇审核、基金支出等环节集中管理,业务环节大幅压缩,调整6个科室从事监督和质量控制,形成了决策、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各区市经办机构之间打破区域限制,同时将基层服务平台纳入经办体系中,大幅度压缩经办层级,各区市经办机构、基层服务平台在同一平台上经办业务,做到高度协同。原来需要市、县、街道、社区四级经办机构办理不同的业务,往往群众办一件事需要反复跑腿。机构扁平化后,打破了层级界限,不同层级的经办人员均在“一张办公桌”上办公,不仅解决了群众反复跑腿的问题,也解决了跑远腿的问题,群众就近就把事情办了。

二、征缴发放社会化,服务外包,减轻压力

在先期实现待遇发放社会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基金征缴社会化。基金征缴管理致使经办机构始终处于经办人员不足与经办能力不足的紧张状态之下,一些细小问题,如假币问题,就使得基层协管员头痛不已,针对此,他们制定了《关于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征缴业务流程进行彻底优化,依托银行等社会化、专业化机构,积极探索涵盖各项保费征缴、适应不同群体特点的征缴方式,提供多渠道的缴费渠道,切实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用人单位可通过网银缴费,小单位和灵活就业人员可通过自助终端缴费,异地居住托管人员可通过网上申报缴费;城镇居民重点实行自助缴费,农村居民重点实行银行代扣代缴。这样,既方便了各类参保人,也解决了经办力量不足和经办专业不强等问题。

三、基金运行无币化,堵塞漏洞,降低风险

传统经办模式中的现金流通,造成了经办上的诸多风险。比如基层协理员在收缴基金时存在的盗抢、挪用风险,甚至于还可能造成参保人免责期风险等,针对此,他们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在收取基金环节委托合作银行,通过银行的批量代扣、自助缴费、网银缴费等手段,完全规避现金业务,从制度上解决征收风险。在支付社保待遇环节,同样也依托金融机构,将所有社保待遇支付给合作银行,由银行通过网银、自助转账等手段,将待遇直接支付给参保人员,杜绝现金支付。这样,既方便参保人员快速、便捷地领取社保待遇,又堵塞了社保基金的运行风险。

四、业务档案数字化,可信认证,业务留痕

业务经办中产生大量的纸质业务档案,存放期限从10年、100年到“永久”保存等时间不等,给档案的管理和查询带来极大不便。他们为此而制定了《威海市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和《威海市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整理规范(试行)》(5个规范)、《威海市社会保险档案工作管理制度》(9个制度),建立了全市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开发建设了社保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对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借阅等全程实行电子化管理。制定了历史档案数字化加工规范,展开了历史档案的数字化处理工作,对大量的历史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对新形成的社保业务档案,开发安全认证系统,将纸质档案全部数字化,进入社保应用系统,方便查询使用和安全管理。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均实行分类管理,全市共享。以往诸多需要用人单位邮寄档案等手续,均被远程办公程序所取代。

五、服务渠道多样化,服务均等,各取所需

按照“全市一体化”的思路,全面构建柜台、网络、自助“三位一体”的经办服务新模式,为参保群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一是完善用人单位网上社保服务系统。用人单位和参保人员通过登陆网站可随时申请办理各种社保业务,包括:缴费基数申报、人员增减变化、单位和人员基本信息变更、查询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网上申报缴费、资格认证等等,大大减轻了用人单位的事务性负担。

二是推进社保自助服务系统建设。目前全市已投放设备650台。设备具有自助查询打印社保个人权益记录、自助缴纳社会保险费、查询社保信息和政策、社保卡管理、参保人员基础信息维护等11大功能。从目前应用情况看,自助设备的便民效果越来越明显,尤其是2014年启动了档案托管人员和居民医保自助缴费功能后,得到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可。今年以来,自助设备已完成社保缴费4.8万笔,收缴保费3.7亿元。月点击量高达18.6万人次,日点击量高达1.2万人次,日缴费量高达1700人次。年内还将新布设600台,重点向基层社区和较大的自然村延伸,让广大群众“零距离”享受社保服务。

三是积极探索“移动社保”建设。一是开发建设了“威海人社”微信公众服务平台,该平台具有信息查询、政策咨询、办事指南、消息订阅、最新政策推送等功能,将各项政策、业务、服务第一时间推送到企业和群众手中;二是利用手机短信服务平台,将老百姓最迫切关注的政策和业务经办环节需触发告知的信息及时推送给他们。下一步,将充分利用手机APP、微信等平台,积极探索利用手机实现业务申报、保费缴纳、资格认证等功能,切实满足不同参保群体的需求。

四是加强与金融等机构合作。大力开发网银、银行代扣代缴、网上缴纳和自助缴费相结合的服务功能,将各种基金的收入、待遇的支付,主要通过网银转账、代扣代缴等方式,实现社会化征收、社会化发放, 做到保费征收和待遇发放“无币化”,减少基金运行风险。

六、经办模式标准化,环节最少,流程最优

按照一体化设计的标准,对各项社保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按照环节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的要求,对业务的办理时限、办事环节、申报材料、服务手段进行严格设定,全市范围内统一经办流程、规范服务标准,并固化于系统中,用“电子填空”的方式驱动各项业务按时、规范办结,规避了政出多门,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堵塞了管理漏洞。

制定了《威海市社会保险电子签章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在全国人社系统内率先使用“电子签章”,正是“电子签章”,解决了“一体化”中的诸多瓶颈,如果没有电子签章作支撑,如同没有互联网这个载体,所谓的“一体化”则为空谈。“电子签章”的使用,顺应了国务院《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方案》的要求,并且“电子签章”与之实物签章相比较,前者更安全、更可靠、更便利。

同时,将各项社保业务进行梳理和细化,目前已梳理汇总了50多项下沉基层服务平台办理的业务,查询类、一次性办结类业务全部下沉,其他异地受理类业务优先选取3-5项试点下沉,待时机成熟后逐步推开,最大限度方便城乡群众就近、快捷办理业务、享受服务。

七、数据管理全程化,记录一生,服务一生

数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保经办服务质量及基金安全。为规范社保数据管理,保障业务系统正常有效运行,维护参保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他们制定了《威海市社会保险数据试行管理办法》,围绕数据采集审核、保管维护、查询使用、质量控制、安全使用等全方位予以规范,严把数据入口关和出口关,切实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经过3年数据质量整理,该市实现了数据完整、标准一致、身份唯一的目标,可满足全市范围内个人权益公开和数据共享的要求。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缴费历史核对确认212万人,完成率96.9%;完成个人信息采集224万人,占正常参保人数的97.2%,为将来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八、业务监控透明化,信息公开,阳光透明

制定了《社会保险一体化业务内控管理办法》,利用信息系统进行数据监控、参数设定、权限分配等,建立岗位权限分级、业务初审及复核、内部审计监督等机制,对基数申报、保费征(补)缴、待遇领取、基金管理使用等方面进行全程监控,切实做到了事前有防范、事中有控制、事后有监督。

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合理设置不同风险等级的业务事项,设定不同层级经办人员的岗位权限,明确了各级权限之间的衔接响应机制。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实时监管和风险识别,实现规范化运行,做到了入口唯一、痕迹可查、业务规范、监控及时、防控有力。其“流程驱动”模式,如同“快件定位追踪”,随时监控和督办每个业务环节的办理过程,限定办结时限,从根本上解决“慢作为”、“不作为”的问题。

九、业务平台同城化,随时随地,同城同效

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可“足不出户”或就近在市、区(县)、镇、社区四级服务平台中的任何窗口或互联网、移动通信工具以及分布于银行网点、街道(镇)、社区等公共场所的自助服务设备上,随时提交业务事项,实现“同城、同质、同效”的“一站式”均等化服务。

十、服务提醒主动化,信息推送,自动服务

为保证参保人员的知情权,开发了短信服务平台,在一体化经办流程中增设短信群发、触发等功能,及时将参保人员申请业务的办理进度和结果、个人权益信息、新出台的政策等推送给群众。制定了《威海市社会保险业务短信服务平台管理暂行办法》,对社保业务短信的分类、申请审核、运行维护、信息安全等方面进行规范统一,根据不同群体需求,通过业务触发、定向告知、宣传公告、12333挂机短信以及自费订制等不同类型短信,将不同业务短信及时自助推送给参保人员,不断优化社会保险经办服务质量。

方法不对努力白费,站在原点上考虑经办力量不足问题,经办就是无底洞,再多的人也不够用,群众永远不会满意。思路一变天地宽,威海市十项目标的实现,从根本上解决了当前社保经办中的诸多矛盾和障碍,政府部门想快而没有手段的痛苦,群众想快而不能的无奈都在“十化”中得到突破。当地人大机关对此给予充分肯定,他们认为人社部门能够做到的事情,其他部门也能够做到,而人社部门的这项成果是可推广可复制的,他们将建议政府各部门广泛推广应用。因此,不仅仅是减压便民,同时其部门形象、社会效应,甚至于对节能减排、电子技术推广(比如当地的自助设备推广)等都会产生重要作用或影响。

关键词:社保经办 一体化 公共服务

猜你喜欢
一体化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中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