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探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6-07-30 19:29陈云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学生自主学习启发式教学探究性学习

陈云

摘要:面对教学改革的新形式,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是当前语文教学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对于什么是探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基本理念,把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呢?通过在教学中不断尝试和总结,有了点滴体会,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启发式教学;创设情境;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062-01

新标准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我认为探究性学习就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的模式,是一种积极学习的过程。探究就是研讨问题,追根求源和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是途径,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处理信息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呢?我认为,不外乎三方面,因为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课文学习、阅读教学、作文训练三方面。下面就从这三方面介绍一下,期待和更多的同仁们探讨。

1.在课文学习中探究

探究性学习重在提高学生从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中发现并确定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从目前的教学环境来看,学生大规模的实践锻炼机会太少,教师必须创造机会,适时点拨,引导学生由内到外的在开放中加工处理信息,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解决问题。

1.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启发式教学主要是教学过程中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的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强调学生要有主动的、积极的、能动的学习状态,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创造。语文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就某个问题展开积极的思考,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分析判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采用 多种手段启发,情景交融教学。恰当时机启发,合作探究教学。做到 因人而异启发,分层教学。

1.2 创设情境,激活学生自主探究的思维。认知需要是学生学习中最稳定和最重要的动力。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时,教师要创设认知需要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觉学习是解决新的问题的需要。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探究的意识,激活探究的思维。

1.3 自主学习,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探究性学习提倡让学生自主探究,自我表现。同时教师要巧妙点拨,相机诱导,在教学中教给自主探究方法。

2.在阅读教学中探究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占了很大的比重。其内容可以是自读课本,也可是课外读物,也可以是教师印发的阅读材料,内容不确定。这就要求教师先不要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阅读。让他们自己在阅读中自主探索,自我构建知识,自我完善和提高,有不懂的问题可以让老师提供资料或让老师解答。老师要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并作为自主探索学习效果评价的依据。那么在阅读中怎样去自主探究呢?

2.1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或材料。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要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文,从中获得知识。自学前要明确提出自学的目标:看什么?怎么看?解决什么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问题,带着问题去读,并思考研讨。

2.2 引导学生质疑问题。有问题才会思考,有思考才会有创造。有问题的学生才是好学生,为有问题的学生鼓掌,这是自主探究教学实验研究贯穿始终的一个新理念。学生提出问题,是他们积极思考的结果,应多加鼓励。让学生形成一个共识:肯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

2.3 组织学生合作研讨。组织学生研讨,可以进行中组研讨,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给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机会。

3.创新写作中运用探究

3.1 打破时限——"人的知识百分之九十是通过观察获取的,"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了解社会,认识自然,开阔视野,同时,我们可以有重点地抓住事物的发展顺序来进行写作,写作需要积累丰富的材料,需要有感而发,材料需要发酵,感受需要酝酿。可见,时间有助于探究性写作实践。

3.2 拓展空间——古代的徐霞客、现代的三毛、当代的余秋雨。时代的文学走到今天,昭昭然举起了一面大旗——"行走文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写作要走进生活,融入生活。写作要还原为生活的原生态的东西,需要拓展空间,用心探究生活。

3.3 交流情感——如果说限时作文注重考察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突出的是智商的话,那么可以说研究性写作,更注重情感的交流,情商的培养。情感交流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单向交流,双向交流,多向交流,;有人际交流,有人与自然的交流,有自我交流(内心独自);有写作前的情绪感染,有写作中体味感动,有写作后的分享沟通。只有注重情感的交流,才能写得出感情真挚的文章。

最后,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探究中,教师要充分地倾听学生的观点,探究过程中要珍视并正确处理学生已有的个人知识和原始概念,引导学生积极反思;珍视探究中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还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学生间的相互倾听)。探究式学习要探讨的东西还很多,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只有理念和实践的结合才能创造出教学的新天地。

猜你喜欢
学生自主学习启发式教学探究性学习
初中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创新化培养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运筹学》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