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微课程资源的设计与应用*

2016-07-30 02:18张辉
台州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设计与应用教学技能微课程

张辉

(台州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



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微课程资源的设计与应用*

张辉

(台州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

摘要:微课程是当前课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研究的新热点。应结合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需求,构建包括前端分析,微学习内容、环境、活动、评价等在内的微课程资源设计,并进一步建立培训前自主学习、培训中混合学习与培训后交互学习的应用模式。

关键词:微课程;教学技能;师范生;设计与应用

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以及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的渐入人心,以微课为代表的教育教学新应用逐渐走进教育领域并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传统的以微格教学和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为主要形式的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时间短、内容有限且实效性不强,不利于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提升与持续发展。微课以其微小、精悍的特点使得课程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精练,同时方便学习者在手持移动终端或网络上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课程形式应用于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将极大地提高培训效率和培训质量。

一、同类研究述评

微课程源起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湖安学院David Penrose首创的“Micro-lecture”概念,其核心是将知识压缩成60秒内的知识脉冲,构成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的教学内容,以产生更有针对性的学习体验[1]。国内外关于微课的研究整体处于探索且不断深入阶段,主要内容包括:(1)微课程的概念及理论研究。关于微课程的概念及其内涵,目前仍未达成共识,国内学者主要有三种观点[2]:一是资源观,即认为微课程是新型的教学资源或教学资源的整合;二是活动观,即将微课程视为教学活动或活动的进程;三是课程观,即将微课程视为微型网络课程。(2)微课程资源建设研究。微课资源建设主要涉及微课的设计及制作、微课平台建设、微课网站及系统开发以及微课资源库建设及其方法、策略研究等方面[3]。近年来,微课资源网站不断涌现,如国外的KhanAcademy、TED-Ed、TeachersTv、InTime、WatchKnowLearn,国内的中国微课网、微课网、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大中小学优秀微课作品展播平台等[4]。(3)微课程的实践与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网络教育、培训、开放大学等领域,研究内容大多处于探讨阶段,如微课程的设计原则、设计流程、微课程应用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4)微课程的评价研究。有关微课的评价研究很少,且国内目前对微课程评价还没制定正式的标准,主要是构建微课的评价体系,如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和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分别针对各自开展的微课大赛制定了相应的评审标准,其中中小学微课程评审标准主要包括选题设计、教学内容、作品规范、教学效果、网络评价五个评价维度;高校微课程评审指标包括作品规范、教学安排、教学效果、网络评价四个维度[5]。

总之,国内外关于微课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课与微课程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研究、微课的应用研究、微课的相关开发技术研究、微课资源建设研究以及微课的实践成果研究。其中,微课的资源建设主要涉及微课的设计及制作、微课平台建设、微课网站及系统开发以微课资源库建设及其方法、策略研究等方面。目前关于微课程的研究大多还处在微课的设计与制作阶段,如何建成系列化微课资源以及微课资源的应用模式、应用策略等都需要进一步地探索。

二、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的微课程资源设计

最早提出微课程概念的David Perose认为,微课程建设包括五个步骤,即:提炼微课程的核心概念、核心概念的背景介绍与总结、录制微课程、活动设计、构建课程管理系统[6]。依据David Perose的微课程建设五步骤,结合教学设计理论,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的微课程资源设计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微课程资源设计模式

(一)前端分析。在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微课程资源设计与建设之前,需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明确培训任务、理清培训内容。在相关文献及实践研究的基础上,需进一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分析学习者特征(包括学习者已有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基础、学习方式和认知风格等),了解学习者对教学技能培训的需求,进而明确培训目标和培训任务。

基于微课程资源的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要避免传统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重理论、轻技能、少实践、低效率的问题,改革培训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培训应充分发挥微课程的资源优势,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重视其技能训练和教学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除知识、能力目标外,还应重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情感目标的实现,如培养其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二)微学习内容设计。根据高校师范生培养目标和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内容包括:(1)教学设计培训资源建设。以案例方式介绍教学设计要素、流程、策略及常见问题等。(2)教学媒体应用培训资源建设。以任务驱动方式设计与开发教学媒体工具的使用与应用培训的微课资源,包括ppt制作、动画制作、图片处理、数码产品的使用等。(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资源建设。以案例方式介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应用模式,如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混合教学模式等。(4)课堂教学技能培训资源建设,如课堂教学管理技能、提问技能等。(5)教学理念培训资源建设。以问题、讨论的方式,并辅以案例,介绍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6)教学基本技能培训资源建设。包括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面表达技能以及活动组织技能等的培训资源建设。(7)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化发展培训资源建设。

依据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以及微课程碎片化、针对性强等特征,微课程资源建设前期需对前述培训内容进行分解与重构,形成模块化、系统化的微主题单元。微主题单元的选择要考虑以下要素:其一,微课程的授课时长一般以8-10分钟为宜,因此,每个微主题单元需满足微课程学习容量的时长要求且学习目标明确,以满足学习者脉冲式学习和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其二,微主题单元的内容应选取培训的重、难点,且适宜以微课程的形式呈现,如知识性内容、技能型内容、教学演示或某项活动的探索过程等;其三,每个微主题单元应包含课程导入、内容讲解、重难点阐述、练习、总结与反思、评价与反馈等各教学环节,构成一项完整的教学活动。最后,各微主题单元之间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具有内在的耦合性,在确保知识体系完整的前提下,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三)微学习环境设计。微课程以微视频为载体和核心,同时包含与微视频对应的微课件、微教案、微反思、微试题以及教师总结评价等,这些内容以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呈现,从而构建一个半结构化、主题鲜明的“生态学习环境”[7]。因此,基于微课程资源的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需依赖合理的技术支持和优质的网络学习环境,其微学习环境的设计包括微视频制作和相应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

从技术维度来看,其一,微视频的制作主要有四种方式[8]:(1)智能手机拍摄法;(2)录屏软件录制法,如采用Camtasia Studio录屏软件,录制后可自动生成视频格式并可实现字幕添加、局部录制等功能;(3)可汗学院模式,即采用专业录屏软件对交互白板或手写板直接录制;(4)采用专业摄像机进行现场实拍。其二,微视频的制作和开发,要符合一定的技术规范,要考虑微课程资源建设的兼容性、共享性以及可再生性。从教学维度来看,微视频呈现的内容要精炼、完整,学习者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学习;教师讲授应语言清晰,逻辑性强;教学内容的引入、讲解要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从内容层面讲,主要包括与微视频资源对应的微课件、微教案、试题库、文献资料、媒体素材、专题网站等辅助学习资源建设以及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设计,如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师生与微课程资源交互等各种类型的交互设计,以及学习过程的记录、跟踪、评价与反馈等。从技术层面讲,基于微课程资源的网络学习平台主要有三种构建方式:一是自主开发网络学习平台;二是基于Moodle Open Edx等模块化、免费开源源码课程管理系统,构建学习平台;三是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实现微课程资源建设及其应用。

(四)微学习活动设计。以微视频为核心的微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基于此,师生可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主要包括:(1)自主学习活动。学习者利用教师提供的各类资源选择自己感兴趣或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路径,自定学习步调、自我控制学习进程,同时,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和约束。(2)协作探究式学习活动。教师根据学习内容,为学生创设情境,设计问题或探究式任务,并为学习者提供相应的资源;学习者以小组形式开展学习,相互交流、讨论,在协作互动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3)讲授式学习活动。尽管网络学习方式能为学生提供资源,能更好地体现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但传统的面对面授课在系统化知识的讲授、情感交流等方面有着诸多优势。教师可将微课程资源作为课堂讲授的辅助手段,如展开教学案例、呈现某一教学模式或教学活动过程、演示操作技能等。(4)交互式学习活动。主要包括教师、学习者与微学习环境的人机交互以及师生、生生间的人际交互。在微课程中,可通过设置超链接、按钮、或进阶类的问题来实现人机交互;在人际交互过程中,应重视情感交流对学习的推动作用,如发布一些问候性的话语、图片等,以消除微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可能产生的孤独感和无助感。此外,交互式学习活动中,教师应精心设计主题,并通过适时的总结、反馈,以及具有层次性问题或任务,推动交互活动有序、有效展开,避免讨论偏离主题或陷于无序状态。

(五)微学习评价设计。改变传统的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中心以闭卷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根据微学习环境对教师和学习者的记录、跟踪情况,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分别评价培训效果。

对教师的评价,主要包括微视频的制作、辅助学习资源的提供、微学习活动的组织、微教学反思等。具体地,如:教师能否合理划分微学习主题,并制作艺术性、技术性和教学性俱佳、富有吸引力的微视频;能否提供恰当、丰富的各类学习资源;能否有效组织与学习内容、学习资源相适应的学习活动;能否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困难等提供及时的指导与帮助;能否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推进教学活动有序展开等。

对学习者的评价,主要包括微学习的适应性、学习过程中各类测试作业的完成情况、各类学习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各教学技能的获得与提升情况等。具体地,如:学生能否利用微学习环境提供的资源进行学习活动;学生能否有效控制学习时间、自我调整学习进度;学生在探究学习活动、协作学习活动中能否积极参与;学生能否主动与教师、同伴互动,讨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并分享经验与学习成果;学生在微学习活动中其教学技能或沟通能力、协调能力是否有所提高等。

三、基于微课程资源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的应用模式

传统的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实践机会少,教学技能的应用能力不强。基于微课程资源的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核心理念,能充分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便学习者利用各类学习终端(台式电脑、笔记本、手机等)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具体应用模式如下:

(一)培训前自主学习模式。培训前,教师应提出明确的培训目标和培训任务,并根据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为不同学习需求的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精简、优质高效的学习资源。在基于微课程资源的微学习环境中,学习者依据培训目标和培训要求,结合自己的学习需求,观看教师提供的微视频、微课件等学习资源,完成教师布置的培训前学习任务和相应的练习。同时,学习者可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和同伴、教师实现同步和异步交流。

(二)培训中混合学习模式。课堂讲授主要以师生面对面的形式组织,教师将微课程资源作为课堂讲授的辅助教学资源,用作案例教学或提供问题情境,并就学生在培训前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与反馈。在培训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引导者,应精心设计、组织各类教学活动,如讨论、竞赛、小组协作学习等,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迁移和内化。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下,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以及参与小组讨论、协作探究等活动,实现知识、技能的自我建构。

(三)培训后交互学习模式。师范生教学技能的习得与提升需要较多的实践练习,在基于微课程资源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可随时观看丰富的视频资源,阅读前沿研究成果,还可建立网络学习共同体,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互动、讨论,解答问题或困惑、分享经验或学习成果等。在学习者的交互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提供适时地指导与帮助,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客观、及时地评价与反馈,给予学习者必要的情感支持,以增强其微学习环境中的自我效能感。同时,基于微课程资源的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教学应用技能的过程,更是师生之间不断反思、不断研究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培训效率,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5-13.

[2]曾春妹.微课程研究综述[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3-76.

[3]唐烨伟,樊雅琴,庞敬文,等.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微课研究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15(4):74-80.

[4]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6):26-33.

[5]姜玉莲.微课程研究与发展趋势系统化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2):64-73.

[6]唐军,李金钊.中小学生微课程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研究,2013(9).

[7]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8]黄建军,郭绍青.论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现代教育技术,2013(5):31-35.

DOI:10.13853/j.cnki.issn.1672-3708.2016.02.011

收稿日期:2016-02-20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5年度浙江省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项目编号:Y201533613)”、“2015年度浙江省教育技术研究规划重点课题(项目编号:JA025)”成果。

作者简介:张辉(1962- ),男,浙江临海人。

Research on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icro-lecture Resources of Teaching Skills Training for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Zhang Hui
(Taizhou University,Linhai 317000,China)

Abstract:The micro-lecture is a new hotspot in the research of curriculum reform and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currently.Based on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micro course,the paper designs resources construction mode for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teaching skills training with their needs,including prophase analysis,and resources design of micro learning content,environment,activities and evaluation.Furtherly,it applies this design model of self-learning before training,blended learning during training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 after training.

Key words:micro-lecture;teaching skills;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design and application

猜你喜欢
设计与应用教学技能微课程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微课对英语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智能建筑通讯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