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才优先发展以人才集聚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2016-08-01 07:07
党员干部之友 2016年7期
关键词:领军威海英才



坚持人才优先发展以人才集聚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 中共威海市委组织部

人才是创新驱动、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近年来,威海市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强化人才工作的产业导向,走出了一条以产业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领产业的发展之路。

强化产业导向,实施更具竞争力的人才政策。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只有实施更加积极更加灵活的人才政策,人才的创造活力才能充分释放。为此,我们明确方向,集成创新,出台了“威海英才计划”,构建起立体化、多领域的人才政策体系。一是聚焦重点产业。“英才计划”18个人才项目中有10个是围绕产业发展来安排的,与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的七大领域形成有效对接。比如,每年遴选人才项目产业工程特聘专家,给予最高300万元支持资金。二是突出地方特色。在设计人才项目时,注重发挥威海的资源和环境优势,并尽可能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为放大海洋资源优势,在全省率先推出市级层面“蓝色产业领军人才团队支撑计划”,成功引进11个省级、8个市级领军人才团队,累计获得省支持资金2.5亿元,居全省前列。三是构建开放体系。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将新设立的人才工程纳入“英才计划”。近期,结合中韩自贸区地方合作示范区建设、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全国试点,研究起草对韩人才和服务贸易人才支持政策。“英才计划”实施以来,“政策红利”正逐步释放。2015年,全市引进培养各类人才2万余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8名,争取中央和省支持资金1.6亿元,有力推动大功率激光器等一批高端项目兴起,为威海发展培育了新的增长点。

突出产才融合,建立更加精准有效的引才机制。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只有在产业链上构建人才链,才能促进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联动发展。为此,我们围绕产业需求,建立完善精准引才机制。一是人才需求摸排机制。结合开展“送人才政策进企业”活动,对全市2425家重点企业逐一走访,摸清用才需求,并通过专业引才机构、网络媒体发布需求信息。二是人才项目对接机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依托设立的6个海外、2个国内引才工作站,做好信息对接。对引进人才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泰山学者的,最高可奖励50万元。同时,连续举办“海外博士威海行”、北洋杯”全球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吸引人才携带技术成果在我市转化落地,打造了威海特色常态化引才活动品牌。三是引智引资联动机制。试点推行引智与引资挂钩的目标考核机制,规定:引进1名符合条件的高端人才相当于引进一个实际到账500万—1000万美元的外资项目或5000万—1亿元的内资项目,引导基层将招才引智纳入中心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坚持以用为本,推动更高层次的产业发展。实践中我们感受到:引进人才关键在“用”,必须充分发挥其对产业的引领作用。为此,我们搭建广阔舞台,让人才施展才华。一是激发内在动力。实施“精英领航发展工程”,增强企业家引才用才战略思维,通过股权激励、收益分红等方式,鼓励高层次人才领衔组建研发团队,开展产品研发、技术攻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搭建用才平台。建成企业技术中心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59家,集聚了全市2/3以上的高层次人才。引导我市企业走出去,设立32处海外研发中心,其中的优秀海外人才,可参选市级人才工程。三是优化服务保障。成立威海市产业博士联谊会,促进人才合作交流。设立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对14个重点事项实行绿色通道”服务。将市级以上重点人才全部纳入健康查体和休假考察范围,对随迁来威未就业的高层次人才配偶,3年内按照威海最低工资2倍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解决人才后顾之忧,人才和用人单位满意度连续两年列全省第一。

猜你喜欢
领军威海英才
诚聘英才
《威海港口》
苏州:最高礼遇献给天下英才
威海达明新材料科技有限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品牌奖
沈阳体育学院诚邀天下英才
从领军国内到走向世界——中铁一院砥砺奋进的五年
威海五百年“云光都”
新领军格兰仕参访活动
忆威海南大桥敌穴拔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