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2016-08-01 11:18蔡方标
花卉 2016年22期
关键词:母树林营林林木

蔡方标

(柘荣县林业局 福建宁德 355300)

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蔡方标

(柘荣县林业局 福建宁德 355300)

营林生产最终目的是促进林业的健康化、正规化、可持续化发展,所以说营林生产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林业生产的经济利润和生态环境安全等问题。如今的营林生产中,受制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无论是经济模式还是科学技术的应用方面,都比较滞后,致使营林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频繁发生。基于营林生产现状,笔者就以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对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改进对策,提升营林生产的经济效益。

营林生产;问题;改进对策

营林生产是林业健康化、规范化发展的基础。然而,实际的林业生产中,因受各行各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生态环境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害,这必然给营林生产造成一定的阻碍,加之营林生产自身的经营问题,致使营林生产问题日渐复杂。对此,要想真正实现营林生产的可持续化经营,还需对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疏导,找出问题的主干,然后对症下药,改善营林生产的弊端。

1 营林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营林生产脱离市场发展轨道

从营林生产经营体制本身来讲,管理人员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在管理方式上基本按照旧体制下的经营模式进行林业生产经营。然而,在实际的林业生产过程中,营林生产已完全背离市场发展的轨道,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很多营林单位的生产单位,并没有安排专门的市场调研人员,深入林业市场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也没有对林业市场行情进行细分,只是木材资源的供给和实际需求存在很大的差距。例如,苗木出售的最佳季节为春季,在整个生长季节,一般能发出5~7个侧枝,这样的苗木生长成活率较高,所以苗木的出售价格也比较高。若是错过市价较高阶段,苗木生产者只能选择让价出售,既压缩了经济利润,还容易引发一系列的售后问题,造成经济和声誉的双重受损。

1.2 良种基地建设的滞后

在各行业领域的建设中,林木资源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建设资源,因此,对林业资源的需求日渐增多。因此,建设良种基地就成为营林生产运营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然而,良种基地的建设在实际的营林生产中还存在多处漏洞,比如苗木种植品种的单一、数量稀少、质量差,母林更新迟缓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满足不了市场对优质木材的需要,还容易造成企业退货现象,致使营林生产在市场中的地位一度下降。

良种基地的建设,除了林木本身问题之外,营林生产人员对市场调查不深入,进而盲目扩大苗木种植基地,致使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宏观角度来看,良种基地建设的滞后营林生产经营不当所带来的损失,要远远大于林木本身质量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收益缩减。再者,营林生产人员缺乏对林木的病虫防治,致使林木枝叶枯烂,躯干虫蛀现象严重,林木质量自然得不到保证。

1.3 苗木生产不达标

迄今为止,我国的营林生产经营中,由于种植林木数量稀少和种类单一的限制,致使苗木质量一再下滑。加之当前,良种林木基地建设中存在的管理不善等诸多问题,造成苗木质量下降,不能满足市场对优质木材的需要,营林生产管理人员为了降低经济损失,不得不低价出售林木资源。

1.4 缺乏对造林设计的规划

造林设计属于营林生产的基础模块,但是在实际的营林生产运营中,由于管理人员缺乏对造林设计重要性的认知,一味扩张造林面积且不注重市场需求弹性,使得造林设计形同虚设。再者,造林设计需要营林生产人员事先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对林业资源的供求取向。然而实际造林设计中,并没有这一步骤,造林设计自然满足不了营林生产所要求合理性、科学性。

1.5 病虫害的存在致使苗木减产

万物生长都必须遵循一定的生长规律,苗木生长自然也不例外。不同种类苗木生长对种植环境、外界温度、湿度等自然因素都有不同的要求。对此,营林生产管理人员在苗木种植前必须熟知苗木的生长习性。此外,夏季是病虫害爆发季,为减少病虫害造成的苗木减产,种植人员必须采取一定的病虫害防御措施,如喷洒农药,进行化学防治或者引入病虫天敌进行生物防治。无论何种防御举措,都应该落实到实处,而且不同苗木生长期不同,病虫害的爆发期也不尽相同,加之病虫害都有一定的潜伏期对比还需要营林生产人员加强对病虫害防御管理的监督。

2 营林生产中存在问题的改进对策

2.1 加强对营林人员的技术指导

营林生产的各个部门理应加强对营林生产从业人员的技术指导。一方面,有助于提升营林生产管理团队整体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营林人员技术能力的提升有助于解决林木种植的质量当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林业部门应具备主动服务意识,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定期对营林生产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并在日常林木种植实践过程中,加强营林生产中对各个环节技术的指导,以便及时纠正营林生产人员存在的技术问题和弥补营林人员存在的技术漏洞。在此基础上,定期进行营林人员的业务考核,增强营林人员对技术培训工作的重视。适当情况下,为提升整个营林生产部门的技术能力,可采取相应的奖惩制度,督促营林人员进行自我能力提升。

2.2 优化良种基地建设

自实施市场经济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日渐提升,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陡然增多。人们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国家也因此大力倡导生态环境可持续化发展,并对现有的林木资源的发展路径,颁布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营林生产的重要性也凸显出来。在当前营林生产中,优化良种基地建设,合理规划林木种植面积,提升林木质量,逐步提高营林生产的经济效益,即是其长期奋斗发展的目标,也是实现营林生产战略目标的必经之路。

良种基地的建设建立在林木市场的需求基础之上,所以营林生产人员应先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并根据各个行业领域对不同种类林木数量要求不同,进一步细分市场,使营林生产层次化、规范化。在此基础上,按照市场需求,合理规划林木种植面积,加强整个林木生长期的病虫害防护工作,定期进行林木质量检测,保障林木输出质量。

2.3 优化投资成本

我国在生态环境的保护层面上,对林业生产提供了一系列的保护政策,并下拨一定的款项用于扶植林业经营生产。但在实际的营林生产中,政府的扶持资金并不足以维持整个造林计划。对此,营林生产的管理人员应在现有的资金基础上对林木投资成本进行规划,取消不合理的林木种植投资。

政府扶持除了资金供应之外,还有各种政策的保护。对此,营林生产人员可根据地方林木发展的需要,借助政策保护的便利,因地制宜发展地方林木经济,提高林木经济收益。例如,有的地区因为环境因素的制约,适宜生长枝叶较大的灌木林,而有的地方终年气温低下,降水稀少,适宜生长针叶林,针对不同地区林木生长的需求,营林生产部门可调拨相应的资金用于林木基地的建设种植。

2.4 调整母林生产结构

营林生产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母树林结构不合理,林木更新不能满足市场供需。所以,营林生产中,应该加强对母树林的生产种植,在现有母树林基础上,加以改造,并规划新的母树林基地。更重要的是调整母树林的生产更新结构,让其能与市场供求发展相一致(见图1)。

在更新育种方面,林木的种植培养应以市场为导向,不能盲目进行母树林树种的更换。除此之外,营林生产人员对林木市场的变换应有一定的预控力,能及时识别林木市场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然后根据现有的林木资源调整母树林的林木种植面积,避免市场失衡造林的经济损失。此外,营林生产人员在林木修整期间也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护管理工作,定期进行施肥、除草和抚育管护,减少林木的修整时间。

图1 营林生产统计条块分割数据分析

3 结语

综上所述,营林生产作为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管理项目,它关系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化发展,也与各行业领域相关联。但是,实际的营林生产情况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完美,比如当前营林生产中存在的良种基地建设不合理、造林设计不规范、营林生产人员技术不达标等等问题,严重阻碍了营林生产发展。对此,必须采取对应的解决措施,从营林生产经营模式的改善和营林生产人员技能的提升上为切入点,优化良种基地建设,调整母树林的种植结构,加强对林木市场的市场调研和市场细分,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营林生产的经济效益。

[1]郭旗,林彧,孙志明.刍议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6(2).

[2]石永权.浅谈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5(23):272.

[3]黄飞.简论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科技博览,2013(9):234.

[4]刘彦成,曲作盛.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J].企业研究,2013(5X):171.

[5]任志秋.浅谈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5):235.

[6]尚宏斌,陶洪涛.浅谈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30(11):218.

S750

:A

:1005-7897(2016)20-0070-02

2016-10-9

蔡方标,男,林业工程师,中专,从事林业规划设计营林生产工作。

猜你喜欢
母树林营林林木
营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分析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加强营林造林工作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大南坪核桃楸母树林种子
营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皋落核桃楸母树林种子
北平核桃楸母树林种子
论营林防火是森林防火的基本对策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上庄核桃楸母树林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