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支出对我国服务业竞争力的影响
——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2016-08-01 14:58魏作磊蔡玉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广州510420
关键词:社会保障服务业公共服务

魏作磊,蔡玉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经济贸易学院,广州 510420)

公共服务支出对我国服务业竞争力的影响
——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魏作磊,蔡玉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经济贸易学院,广州 510420)

基于2007~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建立模型分析了公共服务支出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公共服务支出对我国服务业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科学技术和文化等细分公共服务行业对服务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它们都通过促进人力资本发展而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 不断加大公共服务支出、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人力资本发展是今后加快我国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公共服务支出; 服务业; 社会保障; 教育

引言

20世纪中期以来,服务业总产值和就业占全社会的比值不断攀升,全球经济呈现出“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型的总体趋势,服务业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不断发展服务业是实现中国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所在,也是十八大为我国未来发展提供的战略方向. 自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以来,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成为我国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导向. 在之后一系列政府政策措施引导下,我国服务业快速增长,现在服务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吸纳就业、拉动内需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与现实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比,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偏低是学术界的普遍看法,其发展仍然存在三低现象,即服务业就业比重、增加值和人均增加值偏低. 对于中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偏低的原因和如何加快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学术界从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顾乃华[1]认为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以及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互动不足是导致中国服务业增长缓慢和占GDP比重偏低的重要原因. 郑吉昌[2]从供给视角,李江帆[3]从经验方面分析也得出城市化是影响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白重恩、江德华和张再金[4]利用跨国截面数据研究发现,政府规模与一国服务业比重显著负相关,契约维护制度的质量与一国服务业比重显著正相关. 陈艳莹[5]发现政府的控制力是制约我国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谭洪波、郑江淮[6]认为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是中国服务业TFP增长率几乎为零造成的. 我国服务业比重不能大幅度提升也是开放经济条件下制造业融入全球化而服务业没有走向全球市场的结果[7,8],生产服务业没有融入全球价值链,只能为本土企业服务,而且还受到国外有比较优势企业的挤压. 魏作磊,陈丽娴[9]通过中国服务业物化消耗的国际比较,发现我国服务业物化消耗严重偏高,这是制约我国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雷小清[10]基于SDA分析中国服务业增长因素发现服务需求总量扩张是我国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因素,并且提出建议要大力推进社会公共服务的发展. 另外也可能存在统计方面的原因,张曙光、岳希明[11]和许宪春[12]认为由于历史原因和服务业本身的特点,我国服务业增值被严重低估了,服务业增长率计算也可能存在差异.

总体看来,已有文献对中国服务业发展水平低下原因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城市化、制度、技术、开放度、需求不足、统计数据等外部原因,将服务业看成同质总体是这些研究的普遍视角. 但是,与工农业相比,服务业内部行业繁多、各行业属性差异显著,将服务业作为同质整体进行研究容易忽略服务业内部各行业有机互动产生的促进作用. 从发达国家的数据来看,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业占到了服务业增加值(和就业)的30%左右. 公共服务业不仅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重要的是,公共服务业通过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支撑了整个服务业的稳定发展. 根据我们的广泛调研,公共服务业比重低以及由公共服务业发展滞后造成的人力资本积累障碍是制约我国服务业尤其是人力资本密集型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突出因素. 基于我们实地调研的经验观察,本文从服务业分行业构成和内部行业互动的视角,利用2007~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分析公共服务支出对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1 理论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服务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发展速度慢、比重低的特点. 据世界银行2013年统计数据可知,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46.9%,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占比,还低于中低等收入国家,这说明我国服务业发展的严重滞后. 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公共社会服务领域的公共支出不足是造成我国服务业发展落后进而制约我国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13].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财政支出中的公共服务支出非常少,例如,发达国家的公共医疗支出占GDP比重大于12%,而我国公共医疗支出占GDP的比重为5.5%,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对公共服务投入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 并且现阶段我国城乡差距大,医疗、社会保障等成本高昂,许多农村居民或者贫困家庭无法担负起公共服务的成本,因而享受不到作为一国居民应该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严重制约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从而阻碍经济的发展. 这使得研究公共服务支出对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具有深刻意义.

服务业属于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人力资本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正式提出(T.W.Schultz,1961),他认为人力资本是由医疗和健康、在职人员培训、正式初中高等教育、非企业组织的成人学习项目以及就业变动而带来的迁移等方面的投资形成的资本. 一方面,服务业是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教育投入的增加促进人力资本形成,从而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正规教育提高劳动者自身的知识存量而增加整个社会的知识存量,而知识存量是提高劳动者技能的基础. 劳动者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产品和服务生产中,提高了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

社会保障解决了人们未来可能的后顾之忧,降低或者防范了不可预期的潜在风险,为劳动者安稳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制度保障,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制度安排. 先进的医疗技术、全面的健康保障措施和广泛的风险互摊机制等都为人们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打下基础,使劳动者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健康和教育都是人力资本形成的途径,因此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将通过人力资本投资进而间接促进服务业增长. 医疗卫生是属于保护劳动力、改善生活质量和提高国民素质的行业,医疗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劳动者的身体素质,而身体素质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最大体现在文化对经济的影响,特别是在当今信息技术发展和知识经济兴起的时代,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联系更为紧密,文化和经济融合甚至呈现一体化的趋势. 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良好的地区经济文化背景,其经济发展速度也会受到限制.

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过程中面对着巨大挑战,这与我国居民不断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与全社会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质量低下的矛盾有着密切的关系. 加快改善我国的公共服务供给状况,大力发展公共服务,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进行社会产品再分配,使社会成员公平的享有消费公共服务的权利,缩小贫富差距,不仅有利于经济的增长,而且有利于缓解我国经济社会中所面临的各种突出矛盾,顺利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科学技术和文化为主的公共服务支出增加通过促进人力资本稳定、积累和发展,可间接促进服务业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 实证分析

巴罗的公共物品模型为

其中K为资本数量,L为劳动数量,G为政府的公共支出,A为技术进步以及Y为经济增长(01α<<). 该式表明该经济体对私人投入的L和K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效应,经济能否产生内生增长关键在于公共物品G是否提高了要素的边际产量.

通过以上理论分析可以知道: 公共服务支出确实对服务业增长有影响,且除了公共服务、劳动、资本影响服务业增长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开放度和城市化也是影响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根据传统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巴罗的公共物品模型,加入控制变量,并对巴罗的公共物品模型修正且取对数,提出以下的回归模型.

模型一

其中i和t分别表示省份和年份,α和β为各变量的系数举证,U为随机扰动项.

被解释变量: Y为第三产业的增加值,表示我国服务业的发展.

核心解释变量: SERV为公共服务支出,用地方公共财政支出额表示.

院校共建就是指医院和学校共同对课程进行开发和设计,课程设计小组委员来自湖北省各大医院、护理协会的护理专家,卢人玉、苏冬梅、童艳琼等主任护师,对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取、理论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的建设都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并且参与了理论和实践教学。

控制变量: K为资本投入,用服务业分行业的物质资本存量来衡量,由于目前统计资料均没有提供我国各省份资本存量数据,因此采用永续盘存法进行估计; L为劳动,用第三产业的年末从业人员作为代理变量; DEV代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用地区人均GDP表示; URB为城市化水平,用城镇人口与总人口之比表示; FDI代表一个地区的开放度,用FDI占总投资的比例表示. 本文检验是基于中国2007~2013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各省份的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和《地方统计年鉴》.

利用stata12.0对影响服务业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 依据模型一,对2007~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 在计量方法上,首先采用混合回归(POLS)、随机效应模型(Re-Model)和固定效应模型(FE-Model)进行估计,经Hausmann检验,选择固定效应. 依次检验了模型的异方差、序列相关和截面相关,发现均存在异方差、序列相关和截面相关. 为了消除上述影响,最终使用D-K校正固定效应模型对方程进行估计,回归结果见表1.

表1 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

由表1可知,公共服务支出SERV的系数在1%水平下显著且为正,说明公共服务支出对服务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其系数为0.22,说明公共服务水平提高1%,会带来服务业的0.22%的增长,这与预期的结果一致,公共服务支出提高会促进服务业的增长. 一个地区公共服务越完善越能促进本地的人力资本积累,如大力发展教育可以提高当地知识存量水平,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医疗制度不仅能促进当地人力资本的稳定而且能吸引外地人力资本流入本地. 经常的人员培训也是人力资本发展的一个途径,因此公共服务通过促进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本稳定、积累和发展从而带动服务业加速增长. 公共服务的系数大于资本K的系数0.1298和对外开放FDI的系数0.06,略小于劳动的系数0.2744,说明公共服务支出对服务业的促进作用大于资本和FDI对服务业的促进作用,略小于劳动对服务业的促进作用. 一个地区人力资本的发展取决于该地区的公共服务的供给状况,而服务业是人力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因此公共服务通过促进人力资本积累间接促进服务业增长.

2.2 基础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具体公共服务行业对服务业的影响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公共服务支出对服务业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鉴于服务业内部行业繁多,各行业属性差异显著的特点,进一步分析具体的公共服务行业对服务业增长的影响,这里主要考虑有代表性的几项公共服务: 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医疗、科学技术和文化. 为了消除异方差的影响,回归模型同样采用自然对数的形式.

模型二

被解释变量: Y为第三产业的增加值,表示我国服务业的发展.

核心解释变量: 教育edu、社会保障sec、科学技术sci、医疗med和文化cul. 医疗用财政支出中公共医疗支出滞后一期的数据表示,其他的分别用财政支出中的教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科学技术支出、公共医疗支出和文化支出来表示. 控制变量和模型一相同.

依据模型二,对2007~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 同模型一一样,在计量方法上,首先采用混合回归(POLS)、随机效应模型(Re-Model)和固定效应模型(FE-Model)进行估计,经Hausmann检验,最终选择固效应模型,并且为检验回归的稳健性,本部分在实证时将解释变量逐一纳入模型中. 同时还依次检验了模型的异方差、序列相关和截面相关,发现均存在异方差、序列相关和截面相关. 为了消除上述影响,最终统一使用D-K校正固定效应模型对方程进行估计. 结果见表2.

表2 全样本固定效 应模型估计结果

注: ***p<0.01,**p<0.05,*p<0.1; ( )内为Driscoll-Kraay校正后的标准差; Hausman test 的零假设是FE和RE 的估计系数不存在系统性差异,若拒绝原假设则采用FE模型.

由表2可知,教育的对数(lnedu)一直保持在1%的水平下显著,在加入不同变量的情况下系数变动较小且稳定. 说明一个省份或者地区的教育水平对服务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与我们的理论预期和现实都是一致的. 并且教育的回归系数为0.084,意味着教育水平提高1%会带来一个地区的0.084%的服务业的增长. 长期以来我国公共服务中的教育一直受到国家的重视,早在建国初期就开始着力在全国普及义务教育,使得我国的公共教育体系一直保持在一个较为良好的状态,因而其公共服务的投入边际产出较高.

社会保障的对数(lnSEC)也一直保持在1%的水平下显著,且在加入不同变量的情况下系数基本保持不变,最后其系数为0.124,大于控制变量中资本的系数0.094,略小于劳动的系数0.164,表明社会保障对服务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社会保障的系数为0.124,说明社会保障每提高1%会带来服务业0.124%的增长,已经超过了资本对服务业的促进作用,主要是因为服务业是人力资本密集型的产业,某个地区的社会保障措施越齐全,人们的后顾之忧会越少,从而减少人力资本的流失,同时社会保障齐全的地区会吸引更多的人力资本. 因此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将通过人力资本投资进而间接影响服务业增长. 科学技术水平的对数同样在1%的显著水平下显著为正,其系数为0.084,说明科学技术对服务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新古典经济学家围绕“索洛剩余”研究经济增长的因素就表明除了劳动力和资本外还存在重要的技术进步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因此技术进步也是影响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显然,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能够带来服务业更大的增长.

医疗卫生是考虑滞后一期的数据,回归结果表明医疗水平的对数在1%显著水平下是显著的,并且呈正相关,但是其系数非常小,接近于0. 这说明医疗对服务业有促进作用,但是目前的促进作用非常微弱,这与我国现阶段的医疗卫生保障水平不高有关,而且医疗卫生资源的城乡差距很大,农村的医疗卫生水平极为落后,许多居民得不到该有的医疗保障,这抑制了人力资本积累. 而且长期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一直被忽略,其发展的滞后非常明显,医疗卫生体系很晚才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

文化的对数在5%的显著水平下显著,且为正,其系数为0.024. 文化水平的提高对服务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且文化水平每提高1%,将会带来服务业0.024%的增长. 在新经济条件下,知识和文化已经逐渐取代资本、劳动和土地等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经济生活中最主要的生产要素. 一个地区的发展如果没有良好的文化做支撑,其经济的发展和该地区的全面发展必将受到抑制.

以上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以教育、社会保障、医疗、科学技术和文化为主要代表的公共服务对服务业发展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教育的促进作用最大,社会保障次之,科学技术和文化再次之,医疗卫生的促进作用则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是因为我国卫生体系还不够完善,但是现阶段医疗卫生已经受到政府的密切关注,并且不断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 不断加大对以教育、社会保障和医疗等为主的公共服务支出,完善我国的公共服务体系,是加快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突破口.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在阐述公共服务支出促进服务业增长的机制并回顾相关实证分析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2007~2013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了公共服务支出对服务业增长的作用,

结果显示: 公共服务支出对服务业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由于服务业内部行业繁多,差异显著,进一步分析具体的公共服务行业对服务业增长的影响,得出结论: 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科学技术和文化等不同的公共服务都通过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稳定和发展,进而促进了服务业发展,扩大公共服务支出成为加快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突破口. 鉴于公共服务在服务业发展中的作用,必须通过有效的措施,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提升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公共服务支出比重,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力度. 基本公共服务作为一种公共品向全社会人民提供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但是现阶段我国公共服务水平偏低、各地区差异显著,这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财政支出设计上提高公共服务支出比重,更多的财政政策向公共服务倾斜,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让人们享受作为公民应当享受的权利,通过促进人力资本积累进而促进我国服务业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大力支持教育、文化、社会保障、医疗和科学技术等相关领域的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越完善的地区,人们的后顾之忧越少,越能减少人力资本的流失,同时也会吸引更多人力资本的流入. 大力发展教育,建设资源型强国;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建立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等等,使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从依靠人力和资源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依靠人力资本、社会保障、技术创新的现代模式. 一方面可以使我国政府支出向这些领域倾斜,另一方面可以以教育、医疗和文化等为重点加快服务开放,允许外资进入我国公共服务行业,提高公共服务行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率.

[1]顾乃华. 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 基于省市制度互动视角的研究[J[. 世界经济,2011(1): 126~142

[2]郑吉昌. 服务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模式的探究[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5(5): 20~25

[3]李江帆. 城市现代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J[. 消费经济,2002(6): 43~46

[4]江德华,张再金,白重恩. 政府规模、法制水平与服务业发展[J[. 经济研究,2007(6): 51~63

[5]陈艳莹,原毅军,游 闽. 中国服务业进入退出的影响因素——地区和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08(10): 75~83

[6]谭洪波,郑江淮.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服务业滞后并存之谜——基于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12(9): 5~17

[7]刘志彪. 为什么我国发达地区的服务业比重反而比较低?——兼论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思路[J[. 南京大学学报,2011(3): 13~19

[8]魏作磊. FDI对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 兼论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偏低现象[J[. 经济学家,2006(3): 61~67

[9]魏作磊,陈丽娴. 中国服务业发展物化消耗的国际比较[J[. 经济学家,2014(09)

[10]雷小清. 中国服务业增长因素分析: 基于SDA的实证研究[J[. 财贸经,2007(6)

[11]岳希明,张曙光. 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核算问题[J[. 经济研究,2001(12): 51~59

[12]许宪春. 中国服务业核算及其存在的问题研究[J[. 经济研究,2004(3): 20~27

[13]魏作磊. 瓦格纳定律与服务业增长[J[. 学海,2011(2)

[14]苏东水. 产业经济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Influences of Public Services Spending on Services Growth in China——Based on the Empirical Study of China Provincial Data

WEI Zuo-lei,CAI Yu-ping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School of Economics & Trade,Guangzhou 510420,China)

Based on provincial panel data from 2007 to 2013,we set up model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s of public services spending on services growth,the result showed that public service spending has a significant promoting role to services development. On this basis,we further analyzed the education,health care,social secur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culture specific public service industry how to influence services development. The result showed that promoting human capital development can promote services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degrees. By increasing public services spending,improving the public service system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apital is an important foc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in China.

public service spending,service industry,social security,education

F719

A

1672-5298(2016)02-0068-06

2016-04-1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BJY141);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14JZD021)

魏作磊(1976- ),男,河南滑县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服务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蔡玉平(1991- ),女,湖南株洲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 服务业

猜你喜欢
社会保障服务业公共服务
社会保障
公共服务
社会保障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