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食用油全产业链提升
——以鲁花为例

2016-08-02 03:26王雯慧
中国农村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黄曲霉素花生油食用油

文|本刊记者 王雯慧

科技助力食用油全产业链提升
——以鲁花为例

文|本刊记者 王雯慧

食品的生产过程涉及多道工序,如何保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食品安全和营养?从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除了严格的监管,更重要的是依靠科技,从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提高科技含量。

中国是一个食用油短缺的国家,2014年度我国食用油年需求量为3167.4万吨,然而需进口的食用油就高达2002.7万吨,食用油自给率不足37%。随着国外转基因大豆的进入,中国的油脂市场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短短几年时间,中国油脂企业纷纷落马,我国农民相继出现了“卖难”等问题。但由于国产花生食用油企业近年来的发展与拉动,中国的花生产业却一枝独秀,呈现了供求两旺的景象。推动中国花生产业的发展,依靠什么?鲁花给出的答案是:科技。

种植环节:从品种入手,开发高产高含油量优质花生

农产品的质量好不好,品种很关键。目前我国种植的花生品种很多,但大多是传统品种,花生的品质、产量都不理想,也一直是困扰我国花生产业发展的重要难题。

为了提高花生品质,鲁花集团和相关的科研院所合作,拿出专门经费,同时共同承担了许多国家科技项目,致力于高品质花生品种的培育。2011年国家富民强县科技项目《高含油花生良种繁育高产栽培及精深加工产业化开发》只是其中之一。如今,这个项目已经初步实施,新疆的农民已经种上了高产、高含油的花生。农民常规种植的花生含油率为38%~50%,而通过改良后的高含油花生,含油率则达到60%以上。单个花生的优质油脂含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高含油率的花生产油率更高,可以获得比普通花生更高的收购价格,这样一来,农民的经济效益上去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上去了。这一技术的推广对于农民增产增收,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民增收,对于中国花生产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2003年,鲁花在山东的西部——到处都是盐碱地的定陶县建立了年产15万吨的花生油加工厂;2004年,在河南的周口地区建起了一座年产10万吨的花生油加工厂;其后又陆续在河北深州、辽宁阜新等多个贫困地区建立了花生油加工厂。鲁花用科技的力量让当地的农民富裕了起来。

加工环节:5S纯物理压榨工艺保持优质营养活性成分

20年前,“滴滴鲁花香飘万家”这句广告语响彻大江南北。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其背后是中国食用油工艺的一次“革命性”变化。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食用油生产工艺只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土榨油,生产工艺简陋,卫生条件差,做菜时冒烟起沫,不能形成规模化生产;另一种叫浸出法制油,用这种方法制出来的油经过高温精炼,无色无味,营养受到损失,而且有溶剂残留,不利于人体健康。

从1986年至1992年,鲁花集团通过不断改进,成功地研制出了5S纯物理压榨工艺。花生米精选之后,通过轧胚、蒸胚、炒胚之后,进行物理压榨,产生初榨花生油,然后经过精细过滤和恒温储存,灌装、入库和出厂。整个过程,对每道工序都进行严格的工艺控制和质量检测把关。

该工艺具有明显的五大优势:一是纯物理压榨技术代替化学浸出,避免了高温精炼和化学溶剂对油品的污染;二是“生香、留香”技术,完全激发和保留了花生中的香味物质;三是“无水化脱磷”技术,去除有害物质,完全保留油品中的活性营养;四是恒温储存、天然维生素E保鲜技术,确保食用油中的天然营养成分不变质;五是去除油品中黄曲霉素技术。

去除黄曲霉素是一个世界级难题。由于黄曲霉素广泛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及粮油作物中,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世界各国对食品中黄曲霉素含量都设定了一个“限量标准”,我国的标准是不超过20微克/千克。而鲁花集团研发出的黄曲霉素去除技术,不但能去除油品中的黄曲霉素,而且不改变花生油的营养、风味等品质特征。整个工艺过程不需要加入任何化学物质,也不产生废水、废气及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2013年,以去除黄曲霉素为核心技术的鲁花5S压榨工艺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刷新了中国食用油行业20多年来的“技术新高”。鲁花5S压榨技术也广泛应用于其他食用油领域,2007年,鲁花“10万吨浓香葵花仁油剥壳压榨、无水脱磷新工艺”获得了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为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做出了新的贡献。

产后环节:以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实现资源的充分高效利用

花生全身都是宝。除了榨取提炼花生油产品外,还会剩余很多的副产物。如果不进行开发处理,这些副产物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污染来源。而通过对副产物的综合开发利用,不仅能消除污染,还能变废为宝,实现资源的充分高效利用。鲁花集团通过加强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已成功开发出多款新产品,大大提高了花生的综合效益和企业的生产效益。

生物蛋白产品。压榨花生油之后剩余的花生粕,可以用其制作饲料,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鲁花生物蛋白有限公司致力于蛋白产业的研究和创新升级,以鲁花集团自产的优质花生粕为原料,引进全自动先进生产设备,从投料、混料、发酵到烘干、包装、储存等过程全部实现自动化,并采用现代生物发酵技术,对整个发酵过程进行温控处理,有效提升产品品质。使用这一技术发酵的花生粕,可以大大提升产品的吸收利用率,改善产品的适口性,可以减少对动物抗生素的用量,降低生态污染。

2014年,鲁花“高温花生饼粕增值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示范”项目,获得山东省科技厅自主创新专项资金支持。这一创新成果的取得,在拉伸鲁花产业链的同时,更为社会提供了安全优质的蛋白原料,提升了人类生活品质。

当前,我国很多食品企业还停留在对农产品的初级加工环节,附加值较低,食品的营养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开发,食品健康问题得不到有效保障。食用花生油产业发展指明,只要通过有效的科技开发,不仅能提高食品的附加值,提升企业更好的经济效益,更能有效保持食品的优质营养成分,促进消费者身体健康。相信随着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会向鲁花集团一样,加强科技投入,开发高科技产品,为保证国人的食品营养与健康做出自己的贡献。

猜你喜欢
黄曲霉素花生油食用油
隐藏在食物中的黄曲霉素到底有多毒
基于CiteSpace 的中药中黄曲霉素国内研究现状可视化分析
发霉坚果可致命 用手剥壳更安全
废食用油改性沥青性能研究
开封后的食用油应该怎么存放
2019上海食用油展、食用油包装展览会
2019上海食用油展、食用油包装展览
不同方法提取的花生油品质分析研究
六招告诉你花生油这样挑选
普洱茶中含有黄曲霉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