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就是市场
——记江苏如东县马塘镇富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

2016-08-02 09:51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6年3期
关键词:清淤新华河道

■文/本刊记者 双 槐



需求就是市场
——记江苏如东县马塘镇富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

■文/本刊记者 双 槐

“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系列报道二十九

江苏如东县马塘镇富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创办于2005年,是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合作社坚持市场导向,不断创新运营机制,保持了稳定良好的发展势态。近日,本刊记者采访合作社理事长徐新华,梳理了合作社发展轨迹和思路。

农机站员工发起成立了合作社

在20世纪90年代,徐新华还是马塘镇农机站的工作人员,当时镇农机站实行自收自支,既要做服务,还要搞经营。徐新华和同事们发现,农民收割水稻很费力,当时的国产水稻收割机质量不过关,都盼望能有高端的水稻收割机。1998年,在省农机局推荐下,镇农机站的12名员工想法凑了32万元,买了苏北地区第一台高端水稻收割机——日本产CI-355型收割机。这台机器一天能收割30亩至40亩水稻,每亩收费80元,非常受农民欢迎。机器刚买回来,农民就排着长队等着收割。忙完本地的作业后,还到上海去搞跨区作业。靠这台收割机,他们第一熟就赚了六万多元,第二年又从上海买了一台同型号二手收割机。农民看到收割机收得很干净,又快又省力,于是在南通地区慢慢推广开了,跨区作业范围还扩展到湖北、四川、安徽、浙江等地。

通过几年的跨区作业,徐新华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有的订单仅靠一两台机器完成不了,需要多台机器协作,由此产生了联系和管理问题,如果不成立一个合作组织,很难把分散的农机户集中起来。于是2005年,徐新华带领12户农机户成立了合作社,注册资金20多万元,有20多台机器。

刚开始时,合作社处于松散合作状态,成员带机入社,交一定的管理费,跨区作业实行统一组织、统一管理、单机核算、多劳多得。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后,就按照法律法规来运行管理,除了早期带机入社的成员,后期入社的成员统一实行现金入股,因为机器入社较麻烦,难管理,而由合作社出资买机械,产权更清晰,管理更顺畅。合作社逐步发展壮大,现在有核心成员24户,松散成员160余户。2012年,合作社被评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遵循市场就有收入

合作社成员维修农机

随着机械的增多,合作社可以提供从种到收一条龙服务。但是,各地农机逐渐增多,农机作业价格开始走低,加之异地农机运输成本高,合作社农机作业尤其是跨区作业一年不如一年。市场的变化逼着合作社另想出路,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思路,合作社针对地域实际需求,开拓了为农民服务、为机工服务、为农业服务的极具特色的创新业务。

一是提供农机维修。合作社建立了农机维修中心,拥有10余位专业技术人员,为本镇及周边乡镇农机户提供农机修理、售后服务,按照优惠的价格收费。

二是开展农机具销售。合作社成立了农机销售公司,既销售农机,也销售配件,让农民用上更好的新型农机具。目前南通地区基本上实现了粮食生产机械化,合作社农机销售业务比较稳定,一年能销售一百多台(套)农机具,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左右。

三是经营电灌站。2006年,马塘镇实行电灌站改制,政府投资建设的电灌站估价出售,向社会招标。马塘镇的70个电灌站估价180万元,招标公示10多天了,却没有人竞标。时任镇书记觉得富民农机合作社有一定实力,做事比较可靠,于是动员合作社购买,经过协商,合作社最终买了下来,并成立了如东县益农农灌服务公司。公司服务面积有4万多亩,负责灌溉管理和水费收取,保证农民灌得上水、排得了水,水费方案由物价局、农机局审批规定。灌溉站实现公司化运行、市场化操作、规范化管理,为农民提供优质灌溉服务,收取的水费全县最低,政府满意,农民也满意。因为政府对水费管得严,除去维修费、折旧费、管理费、员工工资,合作社电灌站业务利润很少。但这块业务稳定,对合作社发展提供了一定支撑。

四是涉足河道清淤。2004年,合作社成立农水河道清淤公司,主营业务就是在河道里挖淤泥。当时的情况是,当地分田到户后,河道淤积非常严重,由于劳力紧张等原因,没人管理清淤,造成河道引水不畅,急需疏通。于是合作社开始涉足河道清淤业务,在省农机局介绍下,先后买了2条挖泥船,还有配套的运泥船、冲浆机,总投资近150万元。河道清淤让合作社多方受益:一是坝田坝埂疏通了,解决了合作社电灌站的引水问题。二是承揽水利工程。2007年,当地政府投资对农村二三级河道全部清淤,经招标,合作社承担了南荡河、九洋河清淤工程,国家给予工程施工费,一个土方给五元至六元。三是合作社运泥船将淤泥运到砖瓦厂,作为制砖的材料,一立方收取七八元费用。这样,合作社的河道清淤业务风生水起,一直持续了六七年,直到当地河道全部清完无泥可挖,才将挖泥船等卖掉,结束了这项业务。

五是秸秆处理。当前,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合作社大力发展秸秆还田。在当地,秸秆禁烧抓得很紧,如果有农户烧了秸秆,镇书记、镇长都要被处罚。合作社购买了秸秆还田机,为农民提供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将秸秆切碎后埋在地里。另外,还发展秸秆收购、储运,2015年合作社专门准备了十多亩地,用来堆放秸秆,然后把秸秆卖到发电厂、纸厂。

“我们合作社并不搞具体的种植经营,全是提供服务,农机作业、农机维修、农机销售、灌溉都是服务。农民的需求、政府的需求就是市场,市场需要什么服务合作社就提供什么服务,遵循市场就有收入。”徐新华说。

合作社社址

合作社暂缓分红

在运营管理方面,合作社有两个比较独特的机制,一个是“拉长业务链,一机多用,一人多用”,一个是暂缓分红。

徐新华说,合作社没有干股,凡是入股的成员,必须在合作社工作。但农机作业有一个缺点,就是季节性很强,忙起来的时候非常忙,忙完后又没活干,成员没有了收入,就出去打工了,要把他再找回来就很难,整个人员队伍就有可能散掉。为了稳定队伍,合作社提出了“拉长业务链,一机多用,一人多用”的发展方针,保证成员常年有活干。合作社发展的多块业务,分属各自独立的部门,但人员可在各个部门间流动。比如一个成员,忙完农机作业后,可以去电灌站放水,也可以去做农机维修保养,还可以去做农机销售。因此,合作社要求员工做复合型人才。

随着发展,合作社建设了机库、厂房,固定资产不断增加,达到上千万元,但到目前都坚持暂缓分红的策略。对此,徐新华解释道:“合作社是纯服务型的,利润率不高,首要的是保证大家的工资和奖金,收入水平要略高于当地同等人员收入水平。同时,合作社要不断发展,需要不少资金,比如农机销售业务,需要的流动资金较大,如果到银行贷款,高额的利息是农机销售的利润所承担不起的,因此必须加大积累,增加自有资金。”

虽然暂缓分红,合作社的积累都按照股份量化到了个人账户。如果成员不认同合作社的发展思路,可以申请退社,其个人账户里的钱会兑付给他。另外,徐新华表示,也不是绝对不分红、永远不分红,等合作社积累够用了,会考虑分红的事,同时,如果成员急需用钱,也可以兑付分红。

目前,合作社成员的收入主要是“工资+奖金”,农机维修人员一年可以收入六万至七万元,农机作业人员大概有十来万元,都比较满意。核心成员也同工同酬,合作社长期执行多劳多得、切块核算、奖惩分明的考核分配机制。合作社账户上的资产则达200多万元,是当初入股股金的10倍以上。到目前为止,合作社还没有成员主动提出退社。

为家庭农场提供配套服务是发展方向

对于当前农机合作社普遍大量流转土地的做法,徐新华有自己的理解:一是农机合作社流转上万亩的土地,其性质由合作社变成了种田大户。从根本上讲,农机合作社应该是把农机手、农机大户整合起来,发挥农机的作用,为种田的农民服务。二是在南通地区,单户的田块很小,留守种地的多是一些年纪大的农民,舍不得把田丢掉,因此,即便想流转土地,也很难将土地整合成片。

徐新华表示,现在国家的基本导向是发展家庭农场,随着家庭农场的增多,如何为他们提供配套服务,方便种粮人,减少他们的投入,提高农机具效率是合作社的发展方向。在成熟的时候,合作社也打算流转1000亩左右的土地,用作农机作业示范园。现在合作社示范推广新机器新技术,要到农户地里去实施,需要给农户钱,还会产生种植品种、种植季节等矛盾。

另外,徐新华还特别呼吁政府支持合作社发展农机维修。他反映,对农机维修,社会上没有像样的维修点,县农机主管部门也无能为力,只有一些农机销售公司提供一些售后服务,但过了保修期就会收费,价格乱,甚至不管了,给农机户带来烦恼。合作社的维修服务利润很低,人才、资金、设备力量也跟不上,运转艰难,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农机维修跟农机作业一样,季节性很强。插秧高峰期,院子的农机挤得满满的,要整夜地维修;插完秧了,农户把插秧机洗洗放起来,就没事干了。二是社会上农机型号规格杂而乱,配件采购、储备难。三是农机手看重眼前利益,重使用、轻维修,机械坏了要维修,又舍不得花钱,导致提前报废机多、趴窝机多。四是现在搞维修靠敲敲打打不行了,需要买检测及维修设备,投资比较大。徐新华认为,农机维修农民有需求,但靠合作社自己运转很艰难。中央有一个提法叫政府花钱买服务,可以按照这种方法,政府重点培植一定数量的、一定质量的农机修理点。

既要合股更要合心

从2006年成立至今,合作社已走过10个年头。徐新华总结说,发展合作社有几个关键的地方。首先,选好成员很重要。理事长固然重要,但选好每一个成员也非常重要。必须把好入社关,既要合股更要合心,若是合股不合心,合作社是搞不好的。其次,要因材施用。要选用复合型人才,加强知识技能培训,思想教育也很重要。要坚持多劳多得,奖罚分明,责任到人。最后,要实行民主集中制管理。比如合作社正在搞机库建设,国家补贴20万元,合作社自筹30万元,大家开会讨论,一致同意。如果不讨论,成员就会起猜疑、不放心。一年一次的成员大会不能少,关键的事情大家都要知道。

“十年来,我们兢兢业业,没有搞大的项目,就农机搞农机,围绕农民、政府的需求做服务求发展,一点一点地滚动到现在的规模。虽然没有高额的利润,但也一直稳健前行。”徐新华说。

栏目编辑:刘华彬

猜你喜欢
清淤新华河道
踔厉奋进续写新华章
市政道路软基清淤回填施工技术实践与探讨
河道里的垃圾
乱发脾气的小熊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治理城市黑臭河道的方法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牵引式排水管道清淤机器人的研究
力士德清淤挖掘机
城市排水系统沉积物特性及清淤方式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