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花山杏嫁接技术研究

2016-08-03 06:28吴月亮万冬梅丁士富郑永涛董胜君刘明国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山杏花山砧木

吴月亮 万冬梅 丁士富 郑永涛 董胜君 刘明国

(1.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辽宁沈阳110866;2.北票市林木良种繁育中心,辽宁北票122500)

粉花山杏嫁接技术研究

吴月亮1万冬梅1丁士富2郑永涛2董胜君1刘明国1

(1.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辽宁沈阳110866;2.北票市林木良种繁育中心,辽宁北票122500)

选用粉花山杏1年生小枝为接穗,普通山杏1年生苗为砧木作为试验材料,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粉花山杏的嫁接成活率。结果表明:影响粉花山杏嫁接成活率最重要的因素是嫁接方法,其次是嫁接时间和接穗处理方式,最后是砧木规格;砧木地径与新梢生长量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采用腹接或劈接的方法,在砧木树液开始流动而芽未膨大之前,将梢头接穗或蜡封上端的梢中接穗嫁接到径粗≥0.7 cm的砧木上,粉花山杏的嫁接成活率能达到90%以上。

粉花山杏;嫁接;接穗;成活率

山杏(Armeniaca sibirica)为蔷薇科杏属[1]灌木或小乔木,是“三北”地区重要的生态经济型造林树种,具有优良的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功能。山杏经济价值很高[2],其果实苦杏仁为重要的药用和饮品原料;山杏树形优美,花色丰富,其中选育的粉花山杏[3],花色粉红,花瓣5~7枚,可作为优良的观赏园林树种。但粉花山杏苗木数量少是制约其在园林绿化上应用的重要因素,如何快速繁育粉花山杏,是园林绿化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内外关于木本植物嫁接快繁技术研究较多,主要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或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探讨各种因素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4-6]。本试验研究砧木规格、嫁接方法、接穗处理方式和嫁接时间对粉花山杏成活率的影响,探讨粉花山杏嫁接最优技术组合,通过高效嫁接技术达到快速繁育粉花山杏的目的,对促进粉花山杏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自然概况

试验地设在辽宁省北票市林木良种繁育中心山杏苗圃地内,位于东经120°18′,北纬42°28′,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为8.3℃,年有效积温(≥10℃)为3 500℃左右,全年无霜期为145~150 d,年降水量为450~550 mm,年均日照2 980 h左右,土壤为褐土类型,质地为沙壤土。

1.2砧木培育与接穗采集

2013年7月于山杏种子园内采集种子,经低温沙藏处理后于2014年4月下旬播种育苗,株行距约为10 cm×30 cm,经1 a的培养后,砧木径粗(d)为0.3~1.0 cm。

2015年2月下旬,在粉花山杏尚处休眠时,在林木良种繁育中心山杏采穗圃内采集粉花山杏接穗,接穗分为梢头接穗 (带顶芽)和梢中接穗(带侧芽)2种,接穗径粗为0.3~0.5 cm,采集后储藏在空气湿度85%、温度4℃的冷库中。

1.3试验方法

试验设砧木规格 (A)、嫁接方法 (B)、接穗处理方式 (C)、嫁接时间(D)4个因素,每因素为3个水平 (表1),采用正交试验L9(34),共9个处理,每个处理嫁接100株,重复3次,分析各处理对粉花山杏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表1 L9(34)正交试验的因素与水平Tab1e 1 The factors and 1eve1s of orthogona1 test design of L9(34)

1.4调查内容及分析方法

嫁接2个月后调查粉花山杏的嫁接成活率,采用SPSS统计软件[7]进行方差分析,S-N-K法进行多重比较。嫁接6个月后(苗木停止生长)调查粉花山杏的新梢生长量指标,每种规格调查30株,共90株,对砧木地径与新梢生长量进行相关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因素和水平间粉花山杏嫁接成活率的极差分析

不同因素和水平间粉花山杏嫁接成活率的极差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因素和水平间粉花山杏嫁接成活率的极差分析Tab1e 2 Range ana1ysis of each 1eve1 grafting surviva1 rate mean in Armeniaca sibirica ‘Pink F1ower,under the different factors

由表2可知,嫁接方法(B因素)的极差最大(24.78),嫁接时间(D因素)的极差次之(6.44),接穗处理方式 (C因素)的极差较小 (6.33),砧木规格 (A因素)的极差最小 (6.11)。说明嫁接方法对粉花山杏嫁接成活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嫁接时间和接穗处理方式,影响最小的是砧木规格。从平均值看,A因素径粗d≥0.7 cm的砧木嫁接成活率最高,B因素的劈接方法效果最好,C因素嫁接梢头接穗的效果最好,D因素4月8日嫁接效果最好。因此,各种因素和水平最好的组合是A1B2C1D2,即采用劈接的方法,将梢头接穗于4月8日嫁接在较粗 (d≥0.7 cm)的砧木上,粉花山杏嫁接的成活率最高。

2.2不同因素和水平间粉花山杏嫁接成活率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不同因素和水平间粉花山杏嫁接成活率的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砧木规格和接穗处理方式2个因素各水平对粉花山杏嫁接成活率的影响都达到了显著水平,嫁接方法和嫁接时间各水平间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采用S-N-K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见表4。

表3 不同因素和水平间粉花山杏嫁接成活率的方差分析Tab1e 3 Variance ana1ysis of each 1eve1 grafting surviva1 rate mean in Armeniaca sibirica ‘Pink F1ower,under the different factors

表4 不同因素和水平间粉花山杏嫁接成活率的S-N-K检验Tab1e 4 S-N-K mu1tiP1e range test of each 1eve1 grafting surviva1 rate mean in Armeniaca sibirica ‘Pink F1ower,under the different factors %

由表4可知,A因素径粗d≥0.7 cm和径粗d≤0.5 cm的砧木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其他砧木规格水平间对嫁接成活率影响的差异不显著;B因素劈接和腹接2种方法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二者都与贴接嫁接成活率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C因素梢头接穗和梢中接穗上端蜡封2种处理方式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不显著,但二者与梢中接穗上端用地膜包扎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都达到了显著水平;D因素4月8日和4月15日嫁接成活率之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而其他嫁接时间水平间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2.3砧木地径与新梢生长的相关性

不同规格地径的砧木与新梢长度和新梢粗度生长量的统计结果见表5。由表5可知,随着砧木地径的变大,新梢长度和新梢粗度生长量变大。

表5 砧木地径对新梢生长的影响Tab1e 5 The inf1uence of rootstock′s ground diameter on new branch growth

砧木地径与新梢生长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6。由表6可知,砧木地径与新梢长度和新梢粗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砧木地径与新梢长度的相关系数为0.72,砧木地径与新梢粗度的相关系数为0.61,砧木越粗,新梢的长度与粗度相对就越大。thoceras sorbifolia)嫁接繁殖技术的结论相一致[10]。

表6 砧木地径与新梢生长的相关性Tab1e 6 The corre1ation between ground diameter of rootstock and new branch growth

从砧木地径对新梢生长的影响来看,砧木越粗,新梢长度与和新梢粗度的生长量就越大,呈极显著正相关,可见健壮的砧木能提供充足的营养,有利于新梢的生长,这与赵伟明等研究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砧木地径与新梢生长量呈正相关的结果相一致[11]。

3 结论与讨论

在影响粉花山杏嫁接成活率的各因素中,嫁接方法影响最大。3种嫁接方法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劈接和腹接嫁接方法较好,贴接方法成活率低,不适合于粉花山杏嫁接,这与赵向东等在仁用杏嫁接方法比较试验中结论相一致[8]。

嫁接时间对粉花山杏嫁接成活率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2015年4月1日北票市最低气温1℃,最高温度8℃,气温仍然较低,此时嫁接不利于伤口快速愈合;此后气温逐渐升高,4月8日最低气温3℃,最高温度17℃,树液已经开始流动但芽尚未膨大,此时嫁接有利于成活率的提高;虽然4 月15日最低气温6℃,最高温度18℃,但4月13、14、16、17日最高气温均超过20℃,部分粉花山杏花蕾已经绽放,此时嫁接接穗和砧木生理状态不同步,嫁接成活率降低。因此,在树液开始流动而芽未膨大之前嫁接较为合适。

接穗处理方式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带顶芽接穗嫁接后,顶芽迅速萌动,成活率高;梢中接穗由于上端用蜡封住,不会失水抽干,对嫁接成活率无影响,而梢中接穗上端地膜包扎很容易因地膜破损而被风抽干失水,从而影响成活率,因此采用蜡封方式较好。何振荣等在仁用杏嫁接中梢中接穗上端未保护与采取保护措施之间嫁接成活率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9],因此对梢中接穗上端未加任何保护没有考虑在本试验的水平中。

砧木规格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选用健壮较粗(d≥0.7 cm)的砧木,有利于提高嫁接成活率,这与常月梅等研究文冠果(Xan-

[1]俞德浚.中国植物志 (第三十八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27.

[2]郑可,董胜君,田明芳,等.山杏组培繁殖技术研究[J].北方园艺,2013(3):115-118.

[3]赵桂玲,刘明国,董胜君.辽宁朝阳山杏特异种质[J].中国果树,2008(2):27-30.

[4]周应书,罗林,王敏,等.板栗苗室内外嫁接技术的正交优化试验研究 [J].北方园艺,2009(4):40-43.

[5]谷勇,曹亚首,殷瑶,等.麻疯树嫁接技术 [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39(4):24-26.

[6]吴月亮,焦健,常立儒,等.文冠果嫁接技术研究[J].北方园艺,2011(23):29-30.

[7]张力.SPSS在生物统计中的应用 [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72-75.

[8]赵向东,雷明山,温恭敬,等.仁用杏嫁接方法比较试验 [J].林业实用技术,2008(4):21-22.

[9]何振荣,董天海,赵海龙,等.仁用杏嫁接育苗技术[J].经济林研究,2004,22(1):78-80.

[10]常月梅,张彩红.文冠果嫁接繁殖技术 [J].经济林研究,2013,31(2):154-156.

[11]赵伟明,张海军,施娟娟,等.不同嫁接时间和砧木处理对薄壳山核桃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4,34(4):104-106.

(责任编辑韩明跃)

Study on Grafting Techniques for Armeniaca sibirica‘Pink F1ower,

Wu Yue1iang1,Wan Dongmei1,Ding Shifu2,Zheng Yongtao2,Dong Shengjun1,Liu Mingguo1

(1.Co11ege of Forestry,Shenyang Agricu1tura1 University,Shenyang Liaoning 110866,China;2.BeiPiao Trees Breeding Center,BeiPiao Liaoning 122500,China)

Previous year′s twigs of Armeniaca sibirica‘Pink F1ower,as scions and one year seed1ings of common Armeniaca sibirica as rootstocks were chosen to study the grafting surviva1 rate with the orthogona1 test of four factors at three different 1eve1s in Armeniaca sibirica‘Pink F1ower,.The resu1ts indicated that grafting method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on grafting surviva1 rate of Armeniaca sibirica‘Pink F1ower,,fo11owed by grafting time and treating scions mode,and rootstock′s diameter had the 1east imPact.Furthermore,the rootstock′s diameter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1ation with new branch growth.To reach 90%or higher surviva1 rate,the scions with aPica1 buds or the toP waxed grafted onto the rootstocks with diameter 1arger than 0.7 cm when the rootstock saP begins to f1ow and Prior to the buds starting to swe11 were the key factors by using side grafting or c1eft grafting.

Armeniaca sibirica‘Pink F1ower,,grafting,scion,surviva1 rate

S723.2

A

2095-1914(2016)04-0163-04

10.11929/j.issn.2095-1914.2016.04.027

2016-01-16

沈阳农业大学“林业种质创新与培育”学术创新团队项目(2013-4-B-2)资助。
第1作者:吴月亮(1972—),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山杏遗传育种。Emai1:wuyue1iang72@163.com。

刘明国(1964—),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山杏种质创新与培育。Emai1:1iumingguo916@163.com。

猜你喜欢
山杏花山砧木
山杏苗繁殖技术
“五花山”的由来
花山战鼓(壮族啵咧重奏)
山杏种子的冬藏处理
桃砧木耐涝性研究进展
题花山寺壁
苹果砧木的作用、特点、类型与选用
赣南早脐橙在几种中间砧木上高接换种的表现
出神入画——全国知名画家走进花山作品选登
自然野生山杏与人工栽培山杏抗旱性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