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舞蹈演员基本功训练的几点思考

2016-08-04 05:33邹航
青春岁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提升方式舞蹈演员基本功

邹航

【摘要】舞蹈基本功训练对于舞蹈演员提升自己的舞蹈表现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通过系统、规范、科学的舞蹈基本功训练,克服舞蹈演员在自然形态下的各种毛病,掌握正确的姿态,是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笔者就舞蹈演员基本功训练的内容、舞蹈演员基本功训练的规范和舞蹈演员基本功训练提升的方式作一浅谈。

【关键词】舞蹈演员;基本功;内容;规范;提升方式

一、舞蹈演员基本功训练的内容

舞蹈的基本功训练,是既练技艺,又练身体的训练。人的身体是由各器官、系统组成的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人体在从事各种运动时,各肌体也表现出形式不同的运动能力。学舞蹈的学生在身体上所要具备的各项素质大致包括:一是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力量是完成动作的基础。舞蹈者所需要的力量就是肌肉的“速度力量”、控制力和弹跳力等,它们是在肌肉收缩或张力增加时所产生的一种能力。柔韧是提高动作质量的保证,是使舞蹈动作具备技术性与艺术性的前提。就人体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而言,柔韧性好的人身段不僵不板,优雅美观。柔韧是软中有硬,刚柔结合。良好的柔韧素质,是塑造艺术形象的保证。因此,训练是应予以一定的重视;二是控制力与协调性训练。控制力是指舞蹈中肌肉拉紧保持平衡的控制力和保证舞姿形成的固定的力;稳定性是指在表演中调整、控制、恢复人体平衡和稳定的能力。三是协调性与灵活性训练。协调性指全身各肌肉群都能相互协调配合。灵活性是指能够迅速改变身体或肢体某些环节的位置和方向的能力。而这几个方面与我国舞蹈界通用的直、绷、软、开的含义基本上是一致的。所谓“直、绷、软、开”就是指后背和腿的直立力量。踝关节勾、绷、开的柔韧、灵活性。腰和腿的“软度”。肩和髋的“开度”(即关节向外开)。针对初学舞蹈的学生身体自然条件方面的差距,我们在进行基本训练中运用各种方法使初学者的身体各有关部位尽快具备“直、绷、软、开”的条件,以达到其身体素质方面所需要的各种功能。下面我们对舞蹈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内容进行阐释。

1、力量与柔韧性训练

“直”和“绷”在舞蹈中通称为立背,直膝,绷脚。立背需要腰背肌的力量,直膝需要腿肌的力量,绷脚需要小腿及踝关节部位肌肉的力量。所以在解决立背的力量时,主要采用加强腹背肌肉的练习方法,这样训练后再作“蹲”类动作时,后背就容易有直立的感觉了。从实践中可以看出,经过腹背肌练习的学生,其立背能力显然比没有经过这一训练的学生要强得多。在训练直膝绷脚方面,让初学舞蹈的学生仰卧地面进行单一的上、下、左、右交替直腿绷脚练习,并从慢速渐步过渡到快速。这种以脚背为动力,直膝长肌肉的练习,大大增强了腰、背、腿、踝的素质力量。解决踝关节的柔韧性方面,如让学生并腿坐在地上进行勾、绷、足的分节动作练习,可为学生运用脚背、脚趾的多种能力方面奠定基础,做此训练也可使“擦地”和“小踢腿”等动作很快达到应有的标准。在此,初学舞蹈的学生胸、腰和胯的“软度”、“开度”多处于自然状态,即使有的学生具备先天的软、开度能力,但做动作时也不会有力量予以保持,产生这些问题是因为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例如:在站立搬前腿时,其主力腿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自然弯曲;或在搬后腿时,其主力腿也不易伸直。有关这方面的素质训练,首先是运用坐地双旁分腿、单旁分腿,“趴青蛙”,“躺青蛙”等练习,使学生在没有负担的情况下,增强髋的外开和柔韧性;进一步再作“竖叉”、“横叉”的练习后基本上可以解决腿的直立和髋的软、开度;如果加上“正叉”前抱腿和“正叉”后腰抓腿的练习,不仅使腰的软度增加,而且使后掰髋也得到锻炼。又如学生刚进校的时候,多是肩关节的开度很差,上课时可以采用两人一组用脚登胸互相掰肩等方法进行素质训练。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基本上可使肩关节这部分的开度得到解决,这种训练方法对舞蹈需要的“软度”,“开度”能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见效。

2、控制力与协调性的训练

作为一个初学者需要有一个良好的重心。这个重心不是人的自然状态的重心,而是具有“开度”、“软度”并有美感的各种舞姿的重心。对初学者如一开始就采取站立的重心训练会带来许多困难。因此,首先应该使身体各部位具备一定的“外开”和“柔韧”的活动能力,然后把精力集中于掌握重心和舞姿的准确方面,这样既能较快地解决学生掌握重心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身体控制能力,又为将来对各式各样的舞姿具备“控制”,“平衡”的能力创造优越的条件。加强多种素质的辅助训练是获得高度灵活性,协调性的重要保证。每个学生都需要有表演各种人物的技能,因此他们既要有稳定的控制力,又要有灵活敏捷的动作,对于这些能力的训练,如果采取需要什么技巧就练什么的训练方法,固然可以掌握该技术的动作,但是仅仅注意到反复练习本技术动作的一面,忽视有关本技术的辅助力量的作用那是很不够的。因为重视各种素质能力的练习,往往是完成各种技术动作的基础。甚至是形成技术高质量的关键。例如扶把动作中的“一字步擦地”,它是每位学生每天都要练习的技术动作。如果学生先坐地进行踝关节部位的素质训练,然后再作该动作就加快了掌握该动作的速度,并且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在脑海里具有如何去运用踝关节和脚趾能力的观念。这种素质训练对扶把中的“小踢腿”动作,离把的绷脚“大踢腿”,“凌空越”等技术动作都会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所以在训练技术动作时,除了专项训练外再用多种素质训练加以辅助,可以取得更快、更好、更全面的效果。

3、弹跳力训练

弹跳能力来自蹲的推地能力,没有好的蹲力就难以有好的弹跳和好的落地舞姿。而蹲和弹跳力又主要来自踝关节,大腿和小腿肌肉的能力。通过不断“开髋”的双分旁腿,单分旁腿的练习来提高小腿和踝关节部位的肌肉能力;通过躺地练习上、下、左、右小交替来提高髋部和直腿的肌肉能力。这些训练方法都可以为弹跳等动作打下直、绷、开的力量基础。有了这个基训和掌握好扶把擦地动作的“开法儿”,就能很快地达到在做“一字步半蹲”时的稳固,在做“一字步跳”时起落平稳并促使学生跳到空中时腿能伸直,充分发挥其肌肉弹性。通过素质训练的学生在学习“一字步跳”时,腿步肌肉往往不够有力,腿部肌肉和踝关节部位产生颤抖的现象,经过素质训练后就很少出现这些现象了。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是使学生身体更符合舞蹈规律的要求,以适应各种高难技巧的需要,同时为扮演各种舞蹈角色做好准备,对学生的体力的保持也有好处。但在训练初期是非常枯燥和单调的,除了压腿还是压腿,除了下腰还是下腰……而在这枯燥和单调的训练中,往往还要碰到或大或小的挫折,這样便会产生一些异常情绪,如“逃避抗拒”、“自卑抑郁”等,如果不加以引导,久而久之便会成为心理障碍,克服这些“病症”的最佳良药就是帮助他们坚定信心,激发兴趣。此时教师无须再在动作要领上多做解释,而是需要不断鼓励她们“只要坚持一下,就会进步一点”,当看到学生的进步时就应该给予热情的肯定与表扬,即使某些学生的进步较为缓慢,教师也应该继续帮助、支持他们,从而使他们逐步体验成功,坚定学习信心。总之,舞蹈是借用人体动作、手势、姿态等人体语言作为艺术表达的工具,其灵魂是情感,以展现人的思想情感、展现时代文化背景为最终目的。舞蹈课堂教学中,在学生掌握动作的同时,教师还应当渗透充满感情和想象的舞蹈艺术语言,在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发展形象思维、自由地、创造性地表演舞蹈,以情动人,达到“以舞带情”、“以情舞动”的艺术效果。这种“情动并茂”的表演才能转化为动态美的艺术形象,引起观众的审美兴趣,得到观众的认可和赞赏,进而产生情感共鸣,收到动人的艺术效果。

二、舞蹈演员基本功训练的规范

舞蹈演员基本功训练的规范就是指舞蹈演员进行“开、绷、直”,“圆、曲、收”等一系列肢体训练时的基本形态标准。这些标准是正确的、得到大众认可的,具有可传播性、可实施性的特点。舞蹈演员按照这个规范标准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可以形成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可以形成优美舞姿和舞蹈气质,可以表现舞蹈主题、展示舞蹈力量。下面就舞蹈演员基本功训练的教学条件规范、教学过程规范和舞蹈动作规范作一简要阐述。

1、教学条件的规范

要制定科学系统地基本功训练规范教学计划,要选择通行的规范化教材,要根据舞蹈的运动规律和学生的生理特点,要遵循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科学系统地安排训练施教内容,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教师要选用规范化的舞蹈教材,让学生接受正规的舞蹈教育。教师动作示范要规范标准,决不能有丝毫走样,同时要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动作进行示范纠错。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确立基本功训练的规范性意识,要因人而异,按照标准规范训练,锻炼学生身体的柔软度、动作力度、开度、弹跳高度,力求使学生动作准确规范。

2、教学过程的规范

舞蹈动作讲究节奏和韵律,有严格的规范,所以舞蹈动作训练必须规范,训练方法必须科学,否则舞台动作达不到标准、表演水平也就得不到提高。舞蹈基本功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践,传统的“口传身授”是舞蹈动作教学最基本、最管用的方法。“口传”,就是教师要用准确、生动、精练的语言讲解动作、辅导学生。要讲清动作要领与标准,要讲清容易出错或不到位的现象,要教会学生如何防范、如何纠错。“身授”,就是教师在舞蹈教学中亲自为学生塑造动态形象,让学生效仿学习。教师的一招一式都必须准确、规范,切不可有丝毫疏忽和差错。教师的“口传身授”训练必须是长期的,对学生的要求也必须是严格的,师生都要养成规范习惯、树立规范意识。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学生在舞台上就能舞出舞蹈的神韵。

3、舞蹈动作的规范

舞蹈动作是经过美化、夸张和条理化的,具有典型性、规范性和技巧性。例如芭蕾舞里的对手位训练、古典舞中对“兰花指”的手形要求都是有严格的规范标准。压腿是舞蹈最基本的训练,压腿包括压前腿、旁腿和后腿。在压腿过程中,上半身保持直立,脚背向外打开并且绷直,腿部关节直立。压腿时,要因人而异,不要苛求全部压到位,个别演员韧带太紧,难以一下到位,但要保持姿态正确,坚持训练,逐步增加难度,逐步达到规范要求。在压旁腿和后腿时易出胯和斜胯,一定要注意及时纠正。矫正后腿动作时端平肩膀、挺直颈部、撑住头部,身体向后伸展。压旁腿时,用手扶住同侧把杆,另一只手臂紧贴耳边,往自己的腿上靠近并且尽量向远处伸展。舞蹈动作很多,都有严格的标准,教师要耐心细致指导,要从严把握、严格施训、规范施教。

三、舞蹈演员基本功提升的方式

在实际生活中,舞蹈演员进行基本功训练,是其进行表演的重要基础。每个优秀的舞蹈演员都需要长期坚持进行舞蹈的基本功训练,以便可以适应各种舞蹈动作的难度。通过长期的基本功训练,舞蹈演员就能很好地掌握一定的舞蹈技术,这对于舞蹈演员准确地进行舞蹈动作的演绎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舞蹈演员舞蹈基本功的提升方式作一论述。

1、坚持基本功训练中的柔韧训练

随着年龄的增长,舞蹈演员身体的韧性和关节会逐渐僵化,舞蹈演员在基本功的训练中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开展,否则极易出现受伤的状况。舞蹈演员在基本功训练中要适当的加入活动组合,针对比较容易受伤的脚腕展开训练,随后在前、后、旁腿以及胯关节和肩膀处实施相应的展开活动。在经过准备性质的活动组和后,舞蹈演员的身体关节和韧带已经得到了充分伸展,同时舞蹈演员在这个组和中也得到了相应的热身,为接下来的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后,实现柔韧性训练和把杆动作的结合,实现演员各个关节活动和肌肉训练。韧带弹性之间的协调性可以提升演员的伸展能力,这样既丰富了舞蹈演员的基本功训练内容,又实现了舞蹈演员提升柔韧性的训练目的。

2、重视基本功训练中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舞蹈演员的基本功训练内容在编排上要丰富多变,在保证身体方位统一、协调的前提下,加强头部、上肢和下肢的配合,在各个方向和角度上进行训练,提升肢体的协调性。同时训练组合在编排上,可以实现对音乐节奏地良好把握,使舞蹈演员在音乐中表现舒展、优美、协调的肢体展现,同时还能提升演员全身肌肉的协调性,使得舞蹈演员的身体或是肢体在改变位置和方向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保证其可以对各种变化多端的舞蹈动作进行适应。

3、注重基本功训练中的呼吸运用训练

舞蹈是全身性的运动艺术,每一个动作都会涉及到呼吸,并且在运动状态下的呼吸是不自然的。因此在舞蹈中要有意识地对自身的呼吸进行控制。为了使舞蹈演员可以更加合理地将呼吸运用到舞蹈中,在平时的训练中就要对呼吸的技巧展开训练,保证演员在较好地运用呼吸的状态下,完成各种动作。在呼和吸的过程中人体会有轻和重的感觉,舞蹈演员在基本功的擦地、大踢腿、小跳等动作中将呼吸的位置放在人体的中段,也就是腹部呼吸,这样的呼吸方法不会出现憋气的状况,并且可以将气息运行至身体各个部位。在做中跳和大跳时这种呼吸方式就不合适了,要运用提气呼吸法,将人体的中心上提,保证下肢的轻盈。但是在做极大幅度地跳跃中,这种呼吸方式也不能满足,要在大跳空中的最高点进行闭气,使演员产生一种停滞感,这样会提高演员大跳的高度。

4、聚焦基本功训练中的美感训练

舞蹈演员在每一个练习动作和组合中的举手投足间,都要认识到即便是简单、单一的手位、脚位、身韵及步伐都要具有一定的美感,美感中包含着意念、情感、思想和灵魂,在舞蹈演员的手、脚、身体、腿部等的移动中都要对舞蹈动作在空间中表现的美感进行想象。舞蹈演员将训练的场地想象为表演的舞台,这样舞蹈演员在长期的训练中,潜移默化的在心中形成舞蹈创造动作美的意识,将动作中美的意识刻画在心中。同时舞蹈演员要实现规范和美感的双重重视,在舞蹈训练中也要严格地按照舞蹈的规范化动作来进行,保证舞蹈演员在动作的连贯、过渡以及造型中都必須是优美和完整的。同时还要对舞蹈的节奏进行规范,保证演员在训练中把握动作和音乐的节奏,对视觉和听觉形象进行处理,实现舞蹈动作的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 隆荫培, 徐尔充, 欧建平. 舞蹈知识手册[M]. 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

[2] 高 云. 舞蹈解剖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 唐满城, 金 浩. 中国古典身韵教学法[M]. 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4] 欧建平. 现代舞欣赏法[M]. 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6.

[5] 保尔·布尔西埃. 西方舞蹈史[M]. 邢晓喻, 耿长春, 译.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6.

[6] 保椤-拉夫. 现代舞术语辞典[M]. 欧建平, 译. 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

猜你喜欢
提升方式舞蹈演员基本功
在“基本功”上下笨功夫
试述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力
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如何提高音乐广播的节目质量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
平面向量的基本功,你掌握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