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女贞德》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2016-08-04 05:17丁丽清
青春岁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伦理困境萧伯纳

【摘要】萧伯纳的戏剧《圣女贞德》以十五世纪英法百年战争为背景,讲述了牧羊女贞德满怀爱国热情,率领法国军民抗击英军,收复城池,最终被出卖,并被处以火刑的历史故事。本文以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为基础,分析主人公贞德所处的伦理环境,探讨其作出的伦理身份选择及动机,进而揭示其后所面临的伦理困境。萧伯纳通过讲述贞德的故事,集中展现了当时法国社会教义和等级森严的伦理环境,对处于该社会中的女性个体寻求平等和独立寄予关注,从而传递出深刻的伦理意蕴。

【关键词】萧伯纳;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环境;伦理身份;伦理困境

一、引言

萧伯纳是爱尔兰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其最佳历史剧《圣女贞德》,讲述了牧羊女贞德满怀爱国热情,率领法国军民抗击英军,但最终被出卖,并被宗教法庭判处火刑的历史故事。国内外学者大多从社会问题剧、女性主义、比较文学及宗教的视角对该剧进行了阐释分析。笔者认为萧伯纳通过讲述贞德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伦理环境,贞德作出的伦理选择及其面临的伦理困境,客观展示了法国社会面貌,进而揭示了当时的社会问题。本文立足贞德所处伦理环境,探讨其转换身份的动机以及此后所面临的伦理困境,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解读《圣女贞德》的伦理价值。

二、文学伦理学解读《圣女贞德》

1、伦理环境

十五世纪的法国内忧外患,对内是天主教会盛行和封建贵族腐败,对外是英国军队侵略,这种处境给了贞德保家卫国的契机。文学伦理学批评指出“伦理环境又称伦理语境,它是文学作品存在的历史空间”。然而贞德的言行却与当时的伦理环境极不相符,她自称是奉上帝之命拯救法国,最初这个说法可以鼓舞士兵斗志和安定民心,对当时法国封建贵族和天主教会均无害处。但在之后的战斗中,贞德宣称“听到了上帝的声音”,自称是上帝在人间的特使和全权代表。而当时的天主教会以上帝在人间的代理机构自居,并把上帝的声音看成他们自己的声音。因而,教会与贞德两者间的矛盾和冲突日益发展成为无法避免和难以调和的问题。

换言之,贞德的言行与当时的天主教教义和封建贵族利益极度相悖。贞德一再凭借所谓的上帝的“声音”和“指示”来抵抗天主教会和封建贵族,企图冲破当时以天主教会和贵族政治势力为核心的伦理环境,引发了正义的个人和腐朽的当权组织之间难以调和的伦理冲突,天主教会为了维护自身权威,封建贵族为了维护其统治,必然会相互勾结对贞德采取压制措施,进而导致其悲剧结局。

2、伦理身份

贞德本是一个乡村牧羊女,当看到国家被英军侵占时,她毅然地作出了放弃了牧羊女的身份,选用士兵身的份伦理选择。随后贞德凭借着满腔爱国热情和巨大勇气,选择了女扮男装,留男人的發型,穿着士兵的盔甲战袍,与他们同吃同住,仿佛他们与她在性别上并无差异。这些行为在当时难以为世人所接受的,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贞德女扮男装、与士兵共眠的行为不但违背了当时的社会习俗和伦理环境,而且还是对男女伦理身份的混乱和倒置。

贞德做出女扮男装身份选择的动机源于伦理环境。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十五世纪,女性是没有发言权和行动权的,是不可能骑马打仗的。但在国家危急存亡之时,贞德要想用自己的力量救国,就必然要冲破当时的伦理身份,与男子并肩作战。因此,战场上的贞德并非是作为一个女人,而是作为一个士兵受到尊重和拥护,这即是贞德作出女扮男装的伦理身份选择的动机。然而,贞德女扮男装及上阵杀敌的行为却造成了当时的伦理混乱,深深地触犯了当时封建思想“男女有别”的伦理禁忌,违背了当时的伦理环境,进而成为贞德遭受迫害的重要因素,在当时看来,贞德对于自己女扮男装身份的伦理选择及其与男性无异的行为是不正常的,因此他们有充足的理由来把他当作一个异类,一个女巫,进而促成了贞德的悲剧结局。

笔者认为萧伯纳笔下的贞德不仅仅是一个牧羊女,更是当时无数个女性的化身,她们身处十五世纪男尊女卑的封建桎梏之下,始终只能穿着当时伦理环境所提倡的长裙,穿梭于自家厨房与庭院或是荒野之间,面对国家危亡的形势,纵使怀疑满腔爱国热情,亦无法像普通男性一样名正言顺的上阵杀敌。在自然性别上的差异,导致了当时的女性难以实现自我价值,难以获得社会上的公平,无法实现个人独立,纵使勇敢如贞德,亦以悲剧收场。从这个意义上,萧伯纳通过书写贞德短暂而精彩的人生故事,客观地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反映出处于该社会中的女性寻求平等和个人独立的不易,揭示了阻碍女性自我价值实现的残酷伦理环境。

3、伦理困境

贞德为了保卫祖国,按照“上帝的旨意”,女扮男装,英勇地牺牲了自己的一切,却换来了当时的各种反对势力的合谋迫害。她男扮女装的伦理身份选择鼓舞了士气,却引起英军的巨大恐慌;而她的与男性无异的言行换来了军队的团结,却引起了法国教廷及封建贵族势力的不满,最终落入不被法国教会和封建贵族所容纳的伦理困境,最终悲剧收场。

在尾声中,法王查尔斯七世在梦中和贞德的鬼魂会晤,置贞德于死地的封建贵族和天主教神父和刽子手都相继出现,对圣女贞德忏悔自己所犯的罪行,仿佛这些将民族英雄置于死地的顽固分子的伦理意识已经觉醒,似乎一切的伦理冲突和伦理困惑都迎刃而解,但当贞德提出复活之时,在场者都从自身利益出发拒绝其复活。由此表明贞德之死在当时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伦理环境中是必然事件,贞德可以因其救国壮举在被追封为圣女,但历史的年轮倒回到事发当年的伦理环境,贞德却难逃遭受火刑的厄运。换言之,贞德的伦理身份选择违背了当时的伦理环境,导致了其后不被法国教会和封建贵族所容纳的伦理困境。笔者认为贞德的悲剧不仅是历史的,也是其冲破伦理环境,错误伦理选择,颠覆伦理身份的最终陷入伦理困境的产物。

三、结语

萧伯纳强调戏剧是教育的工具,反对“为艺术而艺术”,与文学伦理学批评强调的文学的教诲功能有异曲同工之妙。道德教诲是文学的基本功能,只有文学能通过一系列道德实例和榜样达到教诲、奖励和惩戒的目的,从而帮助人完成择善弃恶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伦理选择过程。正如萧伯纳笔下的贞德,虽因当时的伦理环境而遭到不公迫害,但最终后人接受认可,最终被奉为圣女。究其原因,是其大公无私的爱国情怀和救国救亡的民族英雄事迹,反对侵略和压迫的勇气,以及独立的女性意识,给人们以正确的道德指引和向善的道德榜样,从而使人们达到对善行的选择和对恶行的摈弃。因此,在侵略和反侵略、性别歧视等问题仍然存在的今天,贞德的故事依然具有重大的教诲意义和伦理价值。总而言之,萧伯纳通过书写贞德的人生故事,展示了其所处的伦理环境和她是伦理身份选择及其面临的伦理困境,客观地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现实,透过当时的天主教会和封建贵族当权的伦理环境,对处于该社会中的女性寻求平等和个人独立及其自我价值的实现寄予了深厚关注。

【参考文献】

[1] Shaw, George Bernard. Saint Joan[M]. Beijing: China Book Public Press, 2008.

[2] [英)萧伯纳, 著. 圣女贞德[M]. (刘炳善)译. 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2.

[3] 聂珍钊. 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作者简介】

丁丽清(1990—),女,汉族,江西赣州人,江西师范大学2014级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伦理困境萧伯纳
萧伯纳幽默化解打击
Bernard Shaw’s Wisdom 萧伯纳的智慧
萧伯纳的自省
萧伯纳续传
萧伯纳的婚恋
翻译职业道德准则的伦理困境
脑机接口技术:伦理问题与研究挑战
基层公务员政策执行过程中伦理困境及对策
潜在举报人秩序遵循伦理困境分析
本土文化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困境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