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及物性角度分析《春望》及其四篇英译文

2016-08-04 06:33邓丽蓉
青春岁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翻译实践英译语言学

【摘要】对唐诗及其英译本的研究越来越多,但从语言学角度所进行的研究还有待发展。本文以著名唐诗《春望》及其四个英译本为例,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从文学角度及语言学及物性角度对《春望》原诗及所选四个英译本进行了简要分析,旨在得出研究唐诗及其英译本以及指导唐诗的翻译实践,不仅可以从文学角度来进行,还可以从语言学角度来进行。通过比较从不同角度得出的结果发现:从不同角度研究所得的结果有一致的部分,四个英译本中的最佳译本为许渊冲译本。此结果能说明语言学也可用于对唐詩及其翻译的研究,人们对唐诗及其英译本的研究以及唐诗的翻译实践不妨可从语言学及物性角度来进行。

【关键词】语言学;及物性;春望;英译;翻译实践

一、引言

1、背景

随着汉文化的对外推广,越来越多的中国经典古代诗词被翻译为多种语言(尤其是英文译本),而对这些古诗词译本的研究也随之增多。《春望》,作为唐代诗人杜甫最有名的格律诗之一,它的英译更是备受瞩目。

2、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意义

国内现已对《春望》一诗的英译本有所研究,在维普网和万方数据库中共搜到27篇与研究《春望》英译本相关的学术论文,其中9篇重复。

本文先从文学的角度对原诗及所选四个译本进行了简要分析评价,再通过运用韩礼德的及物性理论,比较《春望》的四个英译本并分析《春望》原诗及这四个英译本的及物性,从而说明对中国古典诗词不仅可以从美学或文学批评等角度来欣赏分析,也可以从语言学角度来进行分析,从而能够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

二、原诗的分析及四个译本从文学角度的简析

《春望》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757年。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营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

诗歌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类,对其的研究最开始也应从文学角度来进行。而对诗歌的翻译最初也应是从文学的角度来进行评价、研究。作者所选的四个译本分别为章学清译本、Rewi Alley译本、Witter Bynner译本以及许渊冲译本。而这些译者不仅有中国译者,还有外国译者,这就使得这些译文较为具有代表性。

通过比较这四个英译本,并与原诗作比较,作者认为从文学角度而言,许渊冲的译本不仅在形式与结构上押韵,在用词上也更为生动形象,比如第二句中的“unquiet”和“run riot”十分生动地将原诗“草木深”的情形表现出来。除此之外,许译在译文中还加入了一些能表现人情感的词,如”grieved”一词使读者能清楚地了解到“flowers are moved to tears”的原因,而这样的方式能将人的感情与景物融为一体,恰恰符合原诗寓情于景的特点。另外,许译还在译文中采用释译的方法,使得诗句的意思更容易让读者理解,如译者用”seeing us part”解释了后面”birds cry with broken heart”的原因。因此作者认为许译更为贴近原诗,为四个英译本中的最佳译本。

三、理论概述

韩礼德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及物性系统把人类的经验分成六中不同的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物质过程是表示做某件事的过程;心理过程是表示“感觉”、“反应”和“认知”等心理活动的过程;关系过程指的是反映事物之间处于何种关系的过程;行为过程指的是诸如呼吸、咳嗽、叹息、做梦、哭笑等生理活动过程;言语过程是通过讲话交流信息的过程;存在过程是表示有某物存在的过程。

四、对《春望》原诗及所选四个英译本的及物性分析

根据及物性理论,作者对《春望》原诗的八个小句及所选的四个英译本进行了及物性分析,并将原诗及译文中所涉及的全部及物性过程进行了数量上的总结及统计,统计结果如下:原诗中的及物性涵盖了关系过程(4个)、存在过程(1个)、心理过程(2个)、行为过程(2个)及物质过程(3个)等五种过程,这五种过程在所选四个英译本中都有体现,但并不是每个英译本都涵盖了这五种及物性,而是每个英译本都没有完全地包含这五种及物性。其中章学清译本有5个物质过程,1个关系过程和1个心理过程;Alley译本有7个物质过程,2个关系过程,1个心理过程以及1个存在过程;Bynner译本有6个物质过程和3个关系过程;许渊冲译本有6个物质过程,1个关系过程,一个行为过程以及2个心理过程。从各种及物性过程的数量在诗句及物性过程总数量中所占比例来看,四个英译本中没有与原诗较为符合的。而涉及到的及物性过程种类来看,Alley译本和许渊冲译本所涉及的及物性过程与原诗及物性过程符合度较高,都分别涉及了原诗五种及物性过程中的四种。因此若从所涉及的及物性过程种类来看,是覆盖性较为全面的Alley译本和许渊冲译本较好。

而对原诗及所选四个译文进行及物性分析后,作者发现《春望》一诗中的及物性涵盖了关系过程、存在过程、心理过程、行为过程及物质过程等五种过程,而有的诗句及物性较为复杂,不仅仅只有一种过程,而是有两种及物性过程包含在内。作者将所得结果总结如下表,“ ”代表译文中的该句诗与原诗诗句的及物性大致相同,即至少有一种过程是相同的,记为0.5分一个,而“ ”则代表译文中的该句诗与原诗诗句的及物性完全相同,记为1分一个。

表一

由上表可知,在所选四个译本中,得星数最多的为Bynner译本和许渊冲译本,即此两个译本的及物性与原诗的及物性符合度最高。因此从及物性角度来看,应是于原诗及物性符合度最高的Bynner译本与许渊冲译本最为贴近原诗,即是最佳的译本。

结合之前对该诗及四个译文及物性分析统计得出的结果,再对比之前从文学角度分析的结果,作者认为对于《春望》这首唐诗的英译本不仅可以从文学角度来进行评价分析,也可以从语言学及物性角度来进行分析。而从这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的结果大致相同则说明及物性也可以应用于唐诗的英译,即可以指导唐诗的翻译实践。

五、结语

本文选取杜甫的著名代表作《春望》为例,对《春望》原诗及其四个具有代表性的英译本从文学角度及语言学及物性角度进行了评价分析。从文学角度进行了简要分析后得出所选英译本中是许渊冲译本为最佳译本,而从语言学及物性角度进行分析后得出所选英译本中是Bynner译本和许渊冲译本为最佳译本,这恰与从文学角度得出的结论大致一致。因此作者得出,对于《春望》这一唐诗的英译本,既可以从文学角度来评价,也可以从及物性角度来进行分析。反过来说,对于《春望》一诗的英译翻译实践,不仅可以从文学角度来进行指导,也可以运用语言学及物性角度来进行指导。

【参考文献】

[1] 胡壮麟,李战子,张德禄,朱永生,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邓丽蓉(1992—),女,白族,云南昆明人,翻译硕士,单位:云南大学,主要研究方向:英语翻译实践。

猜你喜欢
翻译实践英译语言学
顺应论视域下“中华老字号”企业简介英译的翻译策略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语言学研究的多元化趋势分析
A Pragmatic Study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预设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试析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翻译活动中母语的重要性
书讯《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出版
The Influence of Memetics for Language Spread
“小”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