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学校体育在学生德育培养方面的问题分析

2016-08-04 07:33张宇罗雯张哲阳
青春岁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学校体育德育问题

张宇 罗雯 张哲阳

【摘要】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道德品行形成的重要时期,学校体育教育在这一时期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作用有可能影响其一生。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培养学生坚韧、正义、勇敢的品德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学校体育;学生;德育;问题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培养学生坚韧、正义、勇敢的品德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学校体育在各类课程中处于不突出的位置,现阶段学校教育看重文化课程,着重强调文化水平,没有对学校体育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现阶段学校体育开展中的主要问题

1、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受到的重视程度并不高

有些学校领导对学校体育课程的开设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有些学校有些年级甚至为了追求升学率减少了体育课。许多学校对学校体育课程没有长远的规划和切实可行的方案,在教学管理和经费投入上不足,体育教学在教育中受到的重视程度并不高,这种局限性,一直影响着学校体育的发展。

2、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并不重视对学生德性的培养

在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课程中,强身健体的教学理念依然被大部分体育教师认为是最大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体育课程的核心地位始终是传统的体育知识、技能和能力体系。其教学内容刻板枯燥,不同阶段教学内容的重复率高;在传授有关身体运动知识的过程,过分强调教学过程.的规范化,一些运动技术易掌握难精通,导致教、学双方对体育课的兴趣日益低落,甚至一些热爱体育活动的学生也对上体育课不感兴趣,体育教学的形式主义倾向严重。

3、运动伤害事故使学校方面闻“体”色变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推进,少生、优生的观念也深入人心。近年来,由于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学生主观因素等原因,在学校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运动伤害事故频发,学生、家长和社会舆论已经形成了校方必须为学生参加任何学校体育活动的意外伤害负责的观念,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纠纷有增无减。

由于《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仅仅是教育部的规章,其法律层级很低,虽然对法院在判决学校体育伤害纠纷案件时起到了一定引导作用,但在社会层面,其影响依然有限。这给学校及教师带领学生开展体育活动、进行体育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时刻担心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时发生意外。在上体育课和组织体育活动时,一位体育教师要面对几十个孩子,很难全都照看到。

二、现阶段学校体育开展中的影响因素

1、教师“践行”的缺乏

邓小平同志1978年4月22日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曾经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体育教师对学生德性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是体育活动与学生品格德性培养的纽带,他们对体育运动德育的认知和实践,直接影响着体育运动德性培养作用的发挥。然而,在当前的体育教师队伍中,对体育运动德育作用的实践,并不普遍。在开展体育集体活动时,大部分教师仅仅是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忽视了对学生品德方面的引导和教育。

当前大部分体育教师的教学以运动技术中心论为指导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学校体育以传授运动技能,以掌握运动技术和提高运动技能为主要目的,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主,只重视那些具有运动才能的体育尖子生,忽视了大多数学生体育兴趣习惯的培养,忽视他们参与体育的机会和能力,结果使得学校体育成为少数人的体育,成为学校竞技体育。结果,不论是体育特长生还是那些在体育方面不是很擅长的学生都无法理解体育最本质的作用,也无法体会到经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时所带来的喜悦。

2、教育體制的局限性

由于受到长期的旧的体育教育思想、应试教育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学校教育体制还不尽理想,存在诸多弊端。现行的教育制度过于死板,大多采取一味地填鸭式的传统学习方法,强调考试成绩,应试教育制度让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速度放缓,并导致基础教育阶段中片面的知识教育倾向盛行。“应试教育”以应试为目标,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并围绕考试来构建教学体系,安排教学内容的教育。它偏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其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家长也就更加倾向于让孩子们学习英语、数学等未来明显能够在学业上帮助他们加分的科目,而忽视了体育。学生在体育方面参加的运动较少,没有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内容和形式,发挥体育运动的德育作用更是无从谈起。

三、学校体育对社会道德的负面影响及其根源

1、学校体育对道德培养而言有其两面性

学校教育体系包括学校体育与学校德育、智育,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的一项基本内容和基本途径。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并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靠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几方面的教育影响下,依靠自身的矛盾运动,在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过程中形成的。

青少年是未来国家发展的主力军,学校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主要部分,对青少年道德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体育教育方面存在偏差和不足会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对社会道德建设存在负面作用。如攻击性、自私、狭隘、嫉妒以及学校体育竞赛中存在的弄虚作假等现象,给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观念造成了影响和冲击。在比赛中,当自我目的取向占优时,参与者主要考虑的是要压倒对方,比赛中能否赢对方是最重要的考虑,即使采取有违体育道德的行为也在所不惜。学生时期参与体育活动时所产生的这类意识,对学生品德的培养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道德品行形成的重要时期,学校体育教育在这一时期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作用有可能影响其一生。

2、学校体育和道德培养之间还存在认识误区

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中道德发展的方向和水平、程度,依赖于他们进行体育运动时是否有目的和有意识地被输入和培养一定的道德价值。那种“只要参与体育于东就会自然地形成和培养出某种品质,并且向社会和生活迁移”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目前,关于体育运动参与和道德品质的塑造关系上,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学校教师认为体育运动参与只会对道德产生积极的影响,单纯地学校体育运动当成是道德体验和塑造的场所,而忽视了学校体育活动对青少年道德塑造具有的负面影响。比如在体育运动中,部分学生犯规,认为是正常行为,某些学生存在攻击性行为,认为只是偶发状况,这些行为都会影响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以致产生道德内化,并向社会生活迁移。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YBB141)

【参考文献】

[1] 叶 敏. 交互双赢,谋求发展 浅谈我国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7(8): 60-62.

[2] 杨小玲. 体育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6(1): 122-124.

[3] 熊 文, 张建永. 学校体育中道德教育的多维审视[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6(5): 80-83.

【作者简介】

张宇(1978—),男,博士学位,单位:湖南商学院体育教研部,主要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学校体育德育问题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