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中关于艺术史定位的思考

2016-08-04 08:32俞方洁
青春岁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艺术史文物高职

俞方洁

【摘要】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发展目标,往往注重学生的技术能力和应用能力,从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的陶冶以及人文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锻炼。艺术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缺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艺术史的教育对于人的个人培养是全面的,尤其是非艺术专业的学生,通过艺术史的学习提高人的感情陶养,审美能力以及爱国主义情怀。高职教育应该逐渐重视艺术史在育人方面的作用,纳入教学安排,并配置相应的教学人员。

【关键词】高职教育美育爱国主义

20世纪初期,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将美术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以启迪心灵、陶养感情,以肯定美术在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许多发达国家,美术史是一个有教养的公民从幼儿园开始接触的课程,并始终贯穿于整个教育的始末。美术在一个人的人格塑造、性情培养以及爱国意识、思维创新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国外,各类博物馆、艺术馆数以千计,来参观展览的学生络绎不绝。在当今中国,谈及美术教育,一则认为是与绘画、雕塑、工艺和设计有关的专业性教育,二则认为教育的对象仅限于各大美院和美术院系的学生。相对于国外,国内的美术教育涉及的内容范围极为有限,教育的对象也太过于稀少。美术在高等教育地位的缺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中较为特殊的一环,应用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是各大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重视学生的应用能力,动手能力更是培养方案的要求。一方面,中国现今的科技发展尚未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科技水平仍处于中、低端程度,国际竞争力不强。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我国的中高端科技离知识经济产权的标准还有相当的差距,因此在社会生产中对高职学生的要求往往侧重于动手能力,这的确是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我国的高职教育中,人文素质的重视程度远远不足,相关的资源配置也相应很少。尤其是在专业课设置方面,繁重的技术课程已将学生变成了生产链上的工具,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操作机器或者工具,但如何更好地运用工具完成更复杂的、更抽象的任务则变得非常困难。这里就以电脑平面设计专业为例,本人去年暑假挂职重庆欧派股份有限公司,这里的技术设计人员不乏高职实习学生,他们虽然操作设计软件的娴熟程度很高,但在设计、色彩搭配、基本审美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其实归根结底,仍是缺乏美术史的通识教育造成的。

另一方面,技术型人才首先应为作为一个“人”而存在,而不是生产需要的“材”而存在。人不是动物,也不是机器,不能被动地被驱使着生活,他应该有情感、思想、追求的活着。在当今社会,“人”这个个体应该得到足够的尊重,个人的生理和精神需求应得到满足。只有这样的人才是健全的人,这样的社会才会是和谐的社会。在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我们应该深深意识到美育可以构建人类的心灵家园,陶冶感情,净化心灵以及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美好。美术教育不应该再是封闭在美院圈子中的小众教育,而它应该打破学院围墙的隔离,走向高等教育的大众群体。而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更应该通过系统的美术史学习,从中外的艺术经典中汲取灵感,感受美的历程,从而找到美的真谛,培养鉴别美丑的能力,提高专业综合能力。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了解各种时代的艺术、演变过程以及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等,更重要的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愿地接受艺术的熏陶,并不断地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人文涵养和综合素质。

以美育带动爱国主义教育。中国艺术的歷史源远流长,从石器时代到近现代上万年的艺术文明灿烂多彩,商周时期的青铜文明、秦汉的画像砖、画像石艺术、魏晋的佛教文明、隋唐五代的工艺美术以及宋代画院、文人画等辉煌艺术都是古代艺术留给我们后代最珍贵的历史瑰宝。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探险者以考察为由进入中国的边境地区,偷盗和破坏了大量的中国艺术文物。其中以外国考察团盗掘敦煌文书与绘画最为著名。自敦煌藏金洞被发现以来,先后有英国、法国、俄国、日本和美国的探险者和探险队进入其中,盗取了大量图像精美的佛教绘画和资料丰富的经卷文书,这些“国宝级”的文物被大批量的转运至外国各大博物馆、艺术收藏机构,数以万计的文物、艺术品遭到史无前例的偷盗和破坏。而迄今为止,猖獗的文物盗掘依然屡禁不止,中国流失至海外的艺术品、文物早已不下数百万之多。外国的著名拍卖机构如佳士得、嘉德公司拍卖中国的文物现象颇为常见,如元代青花瓷罐“鬼谷子下山”在2005年佳士得的拍卖中创下了2.3亿元的拍卖价,成为了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又如2009年佳士得拍卖中国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更是引发了强烈反响。因此,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应该是丰富的,既有政治的,历史的,也有人文艺术等方面的涉及。更关键的是,这种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通过一两次教育活动就可以见到成效的,这是一个需要持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因此艺术史的教育应该纳入到高职学生的课程安排中,学校更应该根据课程的需要配备相应的教学人员。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不仅要坚持应用型的办学模式,也需要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研究,更有必要重视艺术史在培育人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大力开设艺术史方面的人文课程,使学生有机会接触艺术,把选修课做成公共必修课,并最终打造成为精品课程,使学生体验精神的享受,最终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创新能力。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而不是只知道干活的“工匠”。

【参考文献】

[1] 高叔平. 蔡元培教育文选[M].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

[2] 黄俊伟, 张华玲. 谈工程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一体化”融合的实现机制[J]. 中国高教研究, 2003,5.

[3] 冯惠敏, 黄明东, 曾德军. 工科教育中科学素质的偏失[J]. 理工高教研究, 2003,1.

猜你喜欢
艺术史文物高职
误读的“艺术史”
艺术史上最贵的武器
老祖宗手一滑,造就了这些文物界的泥石流
让文物讲述天路文化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综合材料在水彩画中的应用
镣铐下的舞蹈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