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与中国的现代性建构

2016-08-04 10:03李俊萱
青春岁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建构

【摘要】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就不断地与中国的实际紧密联系,面对新形势解决新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与中国现代性诉求紧密相连。作为一种关注现实的理论平台,现代性视域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一论题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建构过程中,各自呈现一些特点。应以资本逻辑批判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转换为现代性建构的理论资源、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建构共同目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现代性;建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呈现出不同的理论新视野。现代性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问题相互通达成为可能,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化”的所有规范必须以现代性在中国建构的前提性反思为基础,現代性的方案预设便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论域。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现代性视野

现代性源于西方社会中的启蒙运动,伴随着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共同成长起来的。一开始表达的是积极的方面,是对理性自由平等等价值理念的追求,同时经济发展、科技发展、社会进步视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但是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发展,过于重视资本经济和工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因素。在价值理念上,人们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严重危害社会发展的扭曲价值观。20世纪以来,人们一味地追求经济的片面发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开始凸显,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世俗化、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等等以这些新型文明为标志的当今的历史状态,在给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巨大空间、带来强大动力的同时,也给了人类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诸如生态失调、能源危机、人的主体性与价值性的丧失等,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有效地与中国具体现实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性视野开阔,为解决中国现实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二、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困境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自从鸦片战争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实现现代化做出了诸多的努力。从现代性意识的启蒙、初步形成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不断深化与探索,脚踏实地,在曲折中求生存,改革中求发展,如今的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然而在肯定这些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当代中国现代性同样面临着非常严重的问题。诚如金耀基先生所言,“中国的现代化,在根本的意义上,就是要建构一个中国的现代性,或换一种说法,即要建构一个中国现代文明的新秩序。这是中国20世纪未竟之事,也是中国人21世纪最根本的大业。”中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初期阶段,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但我们所追寻的现代化建设不应该仅仅是经济层面上的物质文明,而且还应当包括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及社会的全面进步。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和任务,就必须构建出中国现代文明的新秩序。现阶段,中国推进现代性进程,进行现代化建设,需要切实认清自身所面临的除了西方现代性已经展现出来的弊端以外的各种困境。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与西方国家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现代性对于中国来说属于一种外来之物,比较新鲜,引进也相对较晚。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这样说:中国传统的封建文化就是在西方列强“洋枪洋炮”下才崩溃瓦解的,是一种被迫现代化的事实,因而现代性与本土的传统形成了较为激烈的矛盾。

针对这些冲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形势所趋。用实践去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马克思现代性呈现出的是一种全球性的视域。全球化,即使在马克思所处的那个时代也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因此,现代性的产生与推进也必然是在各国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之中实现的。尤其在当今社会,整个世界经由发达的通信方式成为了小小的“地球村”,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间缩短。因此,打开门户,自觉的走向世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自己的现代性的前提条件。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推进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推进的出发点

要想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首先要在资本逻辑批判与超越中进行中国现代性建构。西方现代性建构中由于其自身的资本逻辑内在的本性和局限性导致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的激化,使他们的发展陷入了困境之中。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的,也会面对资本逻辑带来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马克思早已说过。他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以及其生产方式的根本局限性,并且在《共产党宣言》中断定“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而中国要进行现代性建构,达到未来的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就必须创造和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来发展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共产党宣言》中“两个必然”思想进行了补充、发展和纠正,他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因而当前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充分利用资本仍有益于社会主义发展、增强社会主义生产力、增进人民群众的利益的作用的同时也要有效地抑制其自发性和盲目性的作用。

在我国的现代性建构中,仍然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资本逻辑是回避不了的话题。在西方社会发展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和弊端,我们在发展本国的市场经济过程中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例如,过分注重资本逻辑在生产过程中的简单粗放,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为了追逐高额利润,不惜使用假冒伪劣产品,恶性竞争,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在政治体制建设上,不能与时俱进,制度建设不完善,官员腐败现象严重。资源优化落后等问题。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通过对资本逻辑的认识与批判,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理论上,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面临的新问题、提出的新要求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逐渐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相作用

目前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的,因此我们的发展模式有别于西方国家,它具有中国特色。在现代性建设漫长的过程中,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中国现代性精神。尽管在走向现代化,走向现代文明的道路有很多条,意味着现代性也是多元的。并不局限于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西方国家最早萌发了现代性,也最早实现了现代化,但是他们的现代化没有普及性。我们在评价东西方文化时不能简单地分为优劣。每一种文化的存在必然存在着其自身的价值与历史必然性。日本、韩国、新加坡都是以中国传统为主流的东方文化的国家,它们同样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功。中国要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然要继承中国传统中的优秀文化,如中国传统儒学思想,主张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格物致知的治学精神。

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思想源泉。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既要吸收和借鉴西方发达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同时还要深入挖掘我国现有的传统文化资源。重视民族文化内核的深入挖掘和领悟,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途经,为推进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伟业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持。而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3、共同的目标: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十分关注个人的生存境遇与个人的发展,关注无产阶级的解放,把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及其社会的和谐发展视作共产主义社会的目标。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处于新的阶段,目前已经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前进的过程中会遇到曲折。我们在取得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新出现的问题。如何有效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引导人的正确行为,从而发挥出人内在无限的潜力,提高人的精神生活质量,使人各方面的素质得到完美的发展,这些都是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新形势党在十六大报告中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随后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更是明确的提出了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价值的科学发展观。

在考察人类历史发展时,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出两大基本尺度,即生产力发展的尺度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尺度。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创造性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历史的基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终极目标。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中国的现代性建构中,中国共产党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也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点,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念。民生问题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但是民生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劳永逸。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时期,我们国家融入全球化的时期,往往也是民生问题更加突出的时期。针对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问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并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和部署,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这一价值取向来加以解决。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有效地指导中国现代化的构建。两者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碰撞。任何游离马克思主义哲学想当然地建构现代性都是危险的,不能真正走向成功。当前我们仍然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坚信其能够改变世界的力量。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面向事实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方法论原则,”就是说,在建构现代性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中国化的“理论—实践”的相互切入中共同推进。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

[2] 金耀基. 从传统到现代[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3] 胡 适. 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4] 马克思. 共产党宣言//陈占安, 主编.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导读[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

[6] 衣俊卿. 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J]. 中国社会科学, 2004(4).

[7] 邹诗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J]. 中国社会科学, 2005(1).

【作者简介】

李俊萱(1988—),女,河南人,鄭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2013级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

猜你喜欢
建构
建构模型 探求最值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合理投放辅助材料,鹰架幼儿建构游戏
让幼儿在主题建构中获得快乐
文学奖与文学史秩序建构(评论)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基于微观公平的现代中小学校内部制度与文化建构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功能及课程建构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