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角下的佛教思想探析

2016-08-04 10:34李瑞海
青春岁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心理治疗佛教心理学

【摘要】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于两千年前传入中国,现如今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思想博大精深,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本研究旨在从心理学的视角下对佛教思想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心理学;佛教;心理治疗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传入中国已两千年,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佛教依附于中国传统文化而生存并不断发展。佛教及佛教思想在中国广为流传,不仅影响到佛教徒,对中国的民族心理以及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个人生活乃至中医学的养生保健方法等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佛教之所以能征服众人,流行于世,除了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原因,更重要的在于它满足了中国特有文化传统下人们的心理需要,得到了人们心理上的认同。

一、佛教对人生本质的认识

佛教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都处于升灭流转、变化无常当中。由于众生不能自我主宰,常为无常所累,没有安乐性,只有痛苦性。人世间犹如火宅苦海,人的生命过程充满了无限的痛苦,苦构成了佛教人生观的基本内容。释迦牟尼在初转法轮时,对苦做了详细的说明:“云何苦圣谛?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略五盛阴苦。”人作为一种生物有机体,必然要受到“生、老、病、死”这一自然法则的限制;人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员,自然避免不了人际关系当中的“怨憎会、爱别离”;人活着,只要有所求,就不可能不遭遇“所求不得”。

所有这一切都令人心力交瘁,苦不堪言,所谓“三界皆苦,无可乐者。”佛教说苦,并不是说绝对没有乐,只是乐也是处在无常变易当中,是相对的,暂时的。乐的消逝又会带来苦,所以乐的结果仍然是苦,因此人生皆苦。佛教关于人生“一切皆苦”的认识尽管是悲观的、片面的,但这种对苦的描述确实是来源于人对现实生活的真实体验。无论科学怎样发达,社会怎样进步,人类永远也无法完全消除自身的局限性,因此,生存就会永远与“苦”为伴。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面对“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这一系列的客观事实,无一例外的会体验到苦。

二、佛教的宗教世界观

佛教不仅揭示了人生的苦的本质,更重要的在于引导人们摆脱苦的处境,最终超越生死轮回,离苦得乐,驶向幸福的彼岸。但是,佛教为人们指明的解脱道路,并不是通过改变客观现实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为目标,而是采用了一种在否定客观存在的真实本质的基础上,通过改变自己的主观世界的办法来实现人生的最终解脱。由此,佛教从对人生本质的认识转向了对宇宙真实本质的思索,形成了佛教的“一切皆空”的宗教世界观。佛教认为天地、宇宙、万事万物皆由“心”决定,心是宇宙一切现象的本体。《大乘起信论》说:“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则六尘无境界。”

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三千念在此一心,……介尔有心,即具三千。”心是形成万物的原因,尘是心缘,心为尘因。因缘和合,幻相方生。因此,人的行为可由心来支配,而不受外界影响,人生的解脱即在于心的觉悟。佛教反复宣称,世间的一切不过是似乎存在的东西,并不是真实存在的,“空”是宇宙的实相。只有体认到空的道理,才能达到觉悟解脱。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佛教利用人们对同一事物反映的差异去论证客观世界的虚幻不实,借此把世界说成为空,并力图训练人们通过改变自己的世界观去消除对人生的苦的体验。

这样佛教从最初论述人生的苦的体验到引导人们去体认空性,又由对空的体认,去熄灭苦的体验,最终,不仅完成了佛教的人生观向世界观的过渡,同时,也更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宗教信仰,使佛教徒完全放弃了改造客观世界的愿望,而是于红尘之外去寻找心灵的那一方净土。

三、佛教流行的心理学基础

佛教作为宗教,从根本上说,在哲学世界观上是唯心的,在认识方法上是独断主义和先验主义的,在人生观上是消极的,但它却能流行于世,征服众人。是什么因素激发了信众的宗教热情?它的强大的征服力的心理基础是什么?这是我们不能不思考的问题。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分析,佛教所宣扬的“空”、“无”、“虚幻不实”是荒谬的,唯心的,它之所以能够征服为数众多的信徒,就在于它巧妙地抓住了人的认识活动的规律。在进行宗教说教时,它直逼人的心灵,使它的教理既符合世俗的直觉经验,更与现代心理学对人的认知过程的认识有异曲同工之妙。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其特点之一就是心理反映的主观性。由于主体内部条件的不同,同样的外部影响可以引起人们不同的心理反映。说明心理反映的产生不单纯是客观影响的结果,而是通过主体的内部特点折射出来的。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在认识客观对象时由于内心的准备不同,导致了认识结果大相径庭,故而所引起的心灵感受也千差万别。所以面对同样的挫折,有人痛不欲生,有人泰然处之。佛教的说教,正是抓住了人的心理反映的主观性这一事实,把千变万化的客观现象归结为“心”的作用,由此必然导出“一切诸法性皆空”的结论,形成了佛教特有的世界观。佛教以主观吞没了客观,通过精致细密的解说引导征服了信徒,使他们看空了世界,看破了红尘。

这一过程中不仅只有本体论的错误和荒谬,同时也有对人类心灵的深刻洞察,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思维过程的把握以及对人类思维环节的分析。既然要通过训练人的心灵使人过渡到彼岸世界,使人对客观世界得出虚幻不实的认识结论,自然要对人类心灵进行极有力度的研究,这其中是有大量的思维研究成果值得我们深入发掘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佛教在调节人的心理功能、维护心身健康方面确有其积极意义,这也是2000多年来佛教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佛教与心理治疗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就其本质来讲是与科学相对立的。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并不是对客观事物内在规律的反映,而多数是颠倒的、虚幻的反映,是一种纯粹基于感觉经驗基础之上的非理性认识,因此,不能产生科学意义上的知识。从主观上来讲,每个人都只能面对并生活于他们各自的世界当中。但是,这种主观感受的差异并不单单是由客体决定的,而是由于主体不同的先在认识结构参与造成的。佛教已经认识到了人的主观感受存在差异这一事实,但是,并没有沿着这条认识路线走下去。它没有从认识主体方面去寻求差异产生的原因,而是以感受的差异去否定本体,这样就得出了与科学认识相反的结论。

从总体上说,佛教的认识方向、认识结论都是错误的。然而,佛教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人类智慧成果,其中蕴含着许多值得肯定的内容。佛教对人的心灵的改造过程,本身就是治疗疾病的过程。它的操作过程与西方认知心理治疗极其相似,二者都是以人的认知作为操作对象借以改变人的情感体验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的目的。因此,了解佛教思想对中国人心理的模塑作用,对于深入研究中国人的心理特点及形成原因,促进心理治疗的本土化研究或许有一定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任 俊. 佛教对当代心理学发展的影响[J]. 宗教学研究, 2007(03).

[2] 张纪梅. 以心起灭天地,以心普度众生——略论佛教对中国人心理的模塑[J].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4(01).

【作者简介】

李瑞海(1989—),山东济宁人,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

猜你喜欢
心理治疗佛教心理学
“没有用”的心理学
团体心理治疗对酒依赖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佛教艺术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跟踪导练(二)5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
打喷嚏个性心理学
看中国·在浙江
摄影与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