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影响因素风险分析与对策

2016-08-04 11:32张丹
青春岁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跨国企业风险分析

张丹

【摘要】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斐然的成绩。本文通过阐述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并深入分析海外经营中存在的风险,全面解读现阶段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情况。

【关键词】跨国企业;经营现状;风险分析

近年来,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取得了巨大的突破。2010年末,我国在外各类劳务人员已达84.7万人,该数字在1997年仅为28.6万人,年平均增长率达8.71%;截至2010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净额已达688.1亿美元,同比增长21.7%,连续九年保持增长势头;同时在2010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已达3172.1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达569.73亿美元,比去年(2009年)的505.91亿美元增加了12.61%,其中中国共有5l家(内地50家)公司进入EN R225强榜单。

一、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现状分析

对外承包工程(FEP)、直接对外投资(OFDI)、对外劳务合作(FLS)和对外设计咨询(FDCS)是现阶段我国跨国企业经营的主要现状模式。下面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更加具体的了解我国企业海外经营的现状。

1、对外承包工程(FEP)

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我国共有5l家(内地50家)公司进入ENR225强榜单;而1997年,我国仅有26家。在短短13年间,增加了近一倍的数量。排名前10位的中国公司2010年度海外总营业额为360亿美元,而我国50家内地企业入选本届榜单,共完成海外工程营业额569.73亿美元。1997年我国跨国经营企业共完成海外工程营业额40.8亿美元,年平均增长额为22.48%。在过去的13年间,我国的国际承包市场正在一步一步扩大,对外承包工程持续稳定增长。当然,在业务规模继续扩大、公共工程领域保持规模的情况下,也存在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还不尽人意的地方。

2、直接对外投资(OFDI)

中国直接对外投资(OFDI)在过去的13年中(1997-2010)有了持续而稳定的增长。截至2010年底,我国OFDI净额已达688.1亿美元,投资流量再创新高,位居全球第五。投资存量突破3000亿大关,对大洋洲和欧洲的存量增幅最大。同时投资覆盖率进一步扩大,行业多元化程度较高而聚集度也相对较高。而到了2011年时,中国OFDI净额已达746.5亿美元,同比增长8.5%。总体来说,这几年中国OFDI呈现增长强势,并购领域较为集中,对主要经济体投资速度快等特点。

3、对外劳务合作(FLS)

在过去的13年间,中国的对外劳务(FLS)合作从1997的21.65亿美元到2010年的87.2美元,年平均增长率达11.34%。由于近年来韩国、新加坡、日本等主要市场增长恢复较为明显,我国外派劳务将主要流向这些市场,成为这些项目开展主要劳动来源。但需提出的是,和其他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对外发展速度并没有显著的优势,甚至处于相对滞后的发展状态。劳动力短缺仍会成为部分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4、对外设计咨询(FDCS)。

对外设计咨询(FDCS)是指为业主或承包商提供技术服务项目。包括承担地形地貌测绘,地质资源勘探与普查,建设区域规划等。截至到2008年底,我国对外设计咨询累计完成营业额26.7亿美元,签订合同额46.6亿美元。

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同时,导致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而有利于抑制进口,增强国内进口替代品的需求。货币升值的影响与此相反。可以影响资产流动、影响国内市场价格和人们对金融资产的选择等。

汇率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汇率发挥影响的程度受制于当时的经济环境和条件。另外,汇率变动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国际收支平衡的情况,通货膨胀水平的差异,利率水平的差异等等。利率的变动及其未来的走势是十分复杂多变的,只有在对本国货币供给和利率水平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充分掌握国际市场上的市场变动,才能得出未来的汇率走势。

二、跨国经营的動因分析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国内市场上本土企业与外国企业的竞争日益加剧,与此同时,我国企业正在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上参加国际市场的竞争。我国企业在这两个市场上的竞争态势和成败得失,是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表现,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总体来说中国企业“走出去”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任重而道远。

随着WTO所确立的国际经济规则涵盖范围的不断扩大,其约束力也不断增强,而且规则表现出对政府行为的规制和对企业行为的重视。可以说,这些规则给国家政府行为留下的空间越来越少,却相应的给企业行为留下的空间越来越大。这种变化带来的一个重要的结果是:国际竞争力正在由国家层面转向企业层面。在全球化的环境中,一个仅在国内配置资源的企业,面对许多来自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跨国企业的竞争,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跨国经营已成为企业成长的一般方式。民营企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市场经济最具活力的主体,基于“走出去”战略实施跨国经营更是历史必然,其不论是否自愿,民营企业都已无退路,必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融入到全球性大市场中,在跨国经营中求得生存与发展,这也是中国民营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经途径。

1、获得关键要素供给,尤其是对矿物、能源和稀缺原材料等的供给这些关键要素是企业生产经营所必需的,但是这些关键生产要素的自身特点导致其生产不可转移,因此得到这些要素的办法必然是与对方国家发生贸易往来,为了尽可能避免受制于供应商,自行控制这些关键要素的方法就是到当地建立子公司或合资企业,例如,轮胎公司到海外发展香蕉种植园,石油公司到中东开发新的油田。

2、获取低成本生产要素。尽管这些生产要素可能转移,但是现实世界中某些生产要素的转移成本过高,最好的办法则是直接到生产要素所在国建立企业或直接进入低成本国家融资。例如,为了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许多发达国家将传统的制造业生产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3、寻找必要的市场,发挥企业自身优势。在新的形势下,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包括知识竞争、科技竞争、信息竞争、经济实力的竞争等。工业化生产需要而且可能供应比传统农业化生产大得多的产品市场。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企业应该集中生產优势最大或劣势最小的产品,然后进行国际贸易。

4、企业规模经济要求的产能扩大。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达到规模经济时的产量要超过众多单个企业销售水平的总和,很少有国家能够为各公司提供如此大的生产规模和消费市场。到世界范围争夺市场、销售产品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必要途径。

三、中国企业跨国经营风险分析

1、治理风险

企业治理风险与企业结构及内部控制制度息息相关,是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良好的跨国企业应当具有成熟的公司架构和严密的内部控制系统。许多国内企业走出国门,却没有完善的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以及风险控制意识,导致企业不能有效的经营。

企业在运营中需要注意企业治理环境的变化风险。环境变化风险主要由三大模块组成,可分为外部治理风险、信息披露风险和内部治理风险。外部治理风险可能由于所在国的外部环境和政府的行为所致;信息披露风险可能由于企业对信息揭示的不真实、不完善所致;而内部治理风险主要由股东、董事会及经理层治理而产生。

企业对治理风险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成败。“中航油”事件、“中信泰富”事件归根结底是治理结构的问题。没有制度的权利就会带来腐败。公司组织混乱、结构不合理、内部控制与激励制度不完善是当今急需解决的问题。

2、外汇风险

外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变化给跨国经营企业带来的不可预期的收支变化和难以预测的经营影响。在牙买加货币体系成立后,浮动汇率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存在。我国现阶段实际上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根据市场变动在合理水平范围内的浮动。但人民币面临持续升值的压力,人民币汇率持续走高,汇率波动日益明显,企业跨国经营面临的外汇风险也进一步加大。因此,跨国企业防范汇率风险已成当务之急。

3、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是我国企业跨国经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风险。政治风险常常能左右企业的正常经营。西方国家常常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止或干预中国企业的正常跨国经营。2010年美国以“美国国家安全高于个别企业收购利益”为由拒绝了华为收购3COM公司。2005年中石油也因为种种政治因素而没能成功收购优尼科公司。政治风险是企业跨国经营另一大障碍,这将极大影响我国企业正常的跨国经营活动。

4、文化风险

文化风险是企业进行跨国经营过程中,由于不同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民俗习惯使企业实际经营结果与预期设想的背离,给企业经营活动带来不确定性的风险。文化风险具有客观性和复杂性。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需要充分尊重东道国的文化,深入理解其中的差异,体会不同的文化背景并适当进行本土化经营。跨国经营面临的跨文化问题不容忽视,若不重视跨文化差异,跨国企业很容易走向失败的深渊。

四、企业国际化经营对策

1、打造国际化管理团队

由于面临着充满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国际环境,这就要求企业高层管理团队必须富有弹性,对外界变化表现出很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拥有很强的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处理能力。打造矿业企业国际化管理团队,不仅要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的管理人才,还要大力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同时,要求企业不但要在不同的岗位上安排合适的人才,使得企业在当前得到较快的发展,而且要考虑储备和培养年轻的管理者,培养企业未来的接班人。

2、实施本土化经营

本土化经营是指跨国企业为更好地适应东道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淡化企业的母国色彩,在人员、技术、资金等方面实行当地发展策略,是合作双方为了更好地发展所寻求的一种战略协调模式,是跨国企业将其生产、经营、营销、人事等不同方面全方位地融入东道国经济进行发展的过程。按照国际市场的通行做法贯彻和实施国际化运营战略,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加快推进和巩固本土化经营。建立既能够体现企业自身特色又能够适应东道国社会文化的企业文化,是跨国企业顺利实现本土化经营的重要保证。同时,在实施本土化过程中,跨国企业应该注意保护自身的原有优势,避免因为实施本土化战略而造成企业过分依赖海外市场的发展状况。

3、进行国际人力资源开发

对一个国际化企业而言,决定其成败的不仅是拥有的物质资本数量,还有其拥有的高层次人才。为了保证企业能够正常地从事国际化运营活动,企业应从两方面解决以上问题。一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企业内部选拔有潜力的员工到国外培训,培养其国际化视野和管理才能,同时,聘请一些高层次人才、海外留学人员等,扩充企业的国际化人才储备库。二是实施海外人员本地化战略。充分利用东道国的人才资源,大量招聘本地的人才,使得企业较快地融入海外市场,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制定适应企业国际化战略要求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按照国际化的标准培养企业所需人才。

4、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应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构建核心发展竞争力。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企业借助创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改进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提高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提高企业产出效率并实现多样化生产,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通过积极建设高层次技术研发平台,发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实现资源与科技之间的优势互补。在企业内部,构建一个有利于推进企业不断开展技术创新的管理体系,调动企业员工从事技术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意识。同时,遵循东道国的法律法规与行业技术标准,加强资源安全开采与清洁利用技术、装备及工艺的研发,推动资源开采与安全生产技术的升级,不断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5、采用科学的利润分配模式

由于利润分配涉及企业所有者的权益问题,所以,利润分配的形式与结果,是影响企业能否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对其他投资者的工作积极性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利润分配制度,建立一个能够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并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利润分配体系。对我国矿业企业而言,要想立足全球进行资源、资本、人才和技术等的优化配置,探索科学合理的利润分配模式是非常必要的。合理的利润分配模式可以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是企业可持续经营的保证。

6、及时应对经济局面

汇率波动将给企业增加财务工作的难度,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影响企业国际化投资项目的资本预算与经营收益的评估势变化,企业应采取一定措施使汇率风险转移或消失。利率波动将导致其他金融资产价格的频繁波动,导致银行负债成本的增加及经营的不稳定,降低储蓄者对银行的信心,加剧银行内部的不稳定性。通常,采取回避、分散、承担、转移、补偿等处理方法,化解利率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或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五、结语

经济周期波动会导致价格或生产水平的变动,影响商品的供求和价格。因此,要把握经济周期波动的规律,采取科学的预测方法,及早对目标国经济的波动进行预测分析,减少由此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乔 晶.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重庆:西南农业大学, 2003.

[2] 韦军亮.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风险预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天津:南开大学, 2009.

[3] 赵署明. 国际企业:风险与管理[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4] 丁 伟. 中国在拉丁美洲的直接的国家风险研究[J]. 中国市场, 2010(28).

[5] 高建华. 直面国家风险——开放条件下国家风险的规避策略[J]. 商业文化, 2008(7).

[6] 李相国, 王化成. 国际财务管理[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2).

猜你喜欢
跨国企业风险分析
从研发看企业的“走出去”与“请进来”
跨国企业如何应对外汇风险
基于文化多样性的管理沟通技巧构建
基于文化多样性的管理沟通技巧构建
探析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及防范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展望
跨国企业跨文化现状及对策分析
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税收风险的探析
民间担保公司的风险分析与控制